奉先殿。


    朱元璋已經迴來,朱標也跟著一起。


    這是朱標迴來之後,第一次和朱元璋一起上朝,總體來說,朱元璋還是很滿意的。


    “標兒,這給蘇璟封爵的事情,你可看明白了?”


    朱元璋轉頭坐下,朝著朱標問道。


    一波朝堂大戲,如此被上演,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朱標迴答道:“父皇,兒臣以為,蘇師入朝堂之後,必然會遭遇眾多阻力。”


    朱元璋點點頭道:“不錯,但這阻力,正是我要讓蘇璟感受到的,我如此大張旗鼓的為了造勢,為的是什麽?標兒,你可知道。”


    朱標看向朱元璋道:“父皇想要平衡,如此的朝局,已經是一方獨大,所以父皇要蘇師站出來,去平衡整個局麵。”


    這迴答讓朱元璋一愣,他是真的沒想到,朱標竟然能如此清楚的說出來。


    “標兒,這是蘇璟告訴你的?”


    朱元璋蹙著眉頭問道。


    在他想來,能教朱標這些的,也隻有蘇璟了。


    朱標搖頭道:“蘇師與我未曾談論過朝局之事,蘇師隻是教我如何正確的看待問題,理解問題,並找到問題的本質。”


    自從學會了唯物辯證法之後,朱標便發現,這是一套非常有用的認知方法論。


    似乎任何事情,都能從唯物辯證法中找到解決的路徑辦法。


    “哦,那伱說說看,今日的早朝,崔尚書和韓國公之間,為何如此爭鋒相對。”


    朱元璋有些好奇,隨即讓朱標開始分析起來。


    朱標稍稍頓了一下,然後迴答道:“今日早朝,父皇欲給予蘇師封爵之賞,封爵不是關鍵,封爵之後,蘇師入朝堂的地位才是關鍵。”


    “崔尚書為人正直,遵循禮製,兒臣以為,他並無私心。”


    “韓國公身為丞相,深知蘇師之才能與功勞,建議給蘇師封侯爵,也算正常。”


    “但韓國公乃父皇起義之時便追隨的肱骨之臣,他代表的是那淮西那一片的大臣,蘇師若入朝堂,父皇所想平衡的對象,便是韓國公與蘇師,對否。”


    “今日韓國公主動與崔尚書討論蘇師封爵之事,將蘇師頂上風口浪尖,其實是遵循了父皇的意思,如此一來,蘇師若是入了朝堂,便再無與之同黨的可能性,平衡的前提,便是對立。”


    這一番話下來,真是將朱元璋給震住了。


    看出朱元璋讓蘇璟入朝堂是為了平衡朝局這事,不算太難。


    早朝之上,百官基本都知道。


    但能看出李善長是主動配合朱元璋,那就需要一點腦子了。


    畢竟,朱元璋和李善長之間,並未通過氣。


    一切都是朝堂上的自發領會。


    “不錯,標兒,你真的是相當不錯。”


    朱元璋相當高興,一連說了好幾個不錯。


    此前,朱元璋還在一直擔心朱標跟著蘇璟學習久了,再迴來當太子,怕是會有些看不清,搞不懂。


    現在想來,一切都是他多慮了,這些事情壓根就不需要擔心。


    就朱標現在對於朝局的敏銳洞察力,已經大大超出了朱元璋的預期。


    “父皇,兒臣雖然看的明白,但並不認為這樣做就是對的。”


    朱標沒有選擇接受朱元璋的誇讚,而是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朱元璋聽到這話,也不惱,隻是問道:“說說看,這樣做有什麽讓你感覺不對的。”


    朱標吸了一口氣,看著朱元璋認真道:“兒臣與蘇師學習許久,兒臣相信,以兒臣的眼力能看出來的東西,蘇師也一定能看出來。”


    “父皇固然是為了平衡朝局,但蘇師最討厭被利用,這樣的事情,隻會讓蘇師對父皇生出惡感。”


    “況且以蘇師的才智頭腦,若是用在朝堂黨爭之上,那對於大明來說,就是最大的浪費。”


    “最後,兒臣身為蘇師的學生,心中有愧。”


    朱標有理有據,從蘇璟本身著手,將自認為不對的地方都說了出來。


    在這大明朝,最了解蘇璟的莫過於朱標了。


    入朝堂這事,可能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但在蘇璟的身上,朱標真的感受不到半點的渴望。


    純粹的灑脫,那是朱標從來不曾在其他人身上見過的。


    而且,蘇璟教導的那麽多新奇知識,用來玩弄政治,真是太浪費了。


    一個國家的官員,應當是務實為主的。


    蘇璟若是能夠繼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那大明的強大,將會是肉眼可見的。


    這不是空想,而是經過了事實驗證過的。


    至於最後,以學生的角度來說,朱標尊重蘇璟,但此刻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卻利用蘇璟。


    情感上,並不是那麽容易接受的。


    朱元璋默默聽著朱標的話,並未反駁什麽。


    “標兒,你說的都沒錯,我這清楚,但你要明白,我是大明的皇帝,而你大明未來的皇帝。”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蘇璟即便惡我也沒有關係,你好好的待他就行,至於朝局,那是必然的事情。”


    “大明首先是咱們朱家的,這一點,你一定要明白!”


    大明,首先是朱家的。


    這話,就是朱元璋內心深處最大的準則。


    當然,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家天下,一直都是如此。


    朱標內心沉重,朱元璋這樣的話,讓他無從反駁。


    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好了,標兒,你今日還要去見蘇璟嗎?”


    朱元璋朝著朱標問道。


    朱標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道:“自然是要見的,我是蘇師的學生,學習還沒有結束。”


    “那你晚點再去吧,先去你母親那裏,和她好好說說話。”


    朱元璋說道。


    晚點去?


    朱標立刻明白,自己的父親應該是要和蘇璟說什麽了。


    他問道:“父皇,您已經和蘇先生坦白了身份了嗎?包括兒臣的身份。”


    這件事,一直都是朱標的心事。


    和蘇璟呆的時間越長,心裏的壓抑感和愧疚感就越重。


    蘇璟毫不保留的教導著他,而他卻還隱瞞著身份。


    若是能坦白身份,朱標一定要好好的和蘇璟道個歉。


    “這個……”


    朱標這個問題,直接讓朱元璋愣住。


    自己這到底是算坦白了還是沒坦白呢?


    昨天的談話,明明都暗示到了那樣的程度,但偏偏蘇璟這家夥就是不挑破窗戶紙。


    害的朱元璋也不好說破,導致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場麵。


    “父皇,這有什麽不能說的嗎?”


    朱標皺眉,十分不解道。


    不就是坦白和沒坦白兩種情況麽,自己晚點還要見蘇璟,總不至於不說吧。


    朱元璋猶豫片刻,說道:“標兒,不急,等我確定了再告訴你。”


    這話再度把朱標搞懵,什麽叫確定了?


    昨晚到底發生了什麽?


    “是,父皇。”


    想是這麽想,但還是得按照朱元璋的吩咐辦事。


    朱標隨之離開,朱元璋坐在辦公椅上,想到蘇璟的事情,還是覺得有些煩。


    “蘇璟,你小子,有本事一直憋著!”


    朱元璋惡狠狠的說道。


    ……


    另一邊。


    牛府。


    蘇璟剛剛起床,雖然身在他人的府邸,但他睡得那是相當的舒服。


    處境再複雜,也得保持良好的心態。


    再說了,這裏的待遇是真的相當不錯,啥都齊全,想要什麽,開口就行了。


    “你家老爺呢?”


    蘇璟隨便抓住一個傭人問道。


    傭人迴答道:“老爺有事出門了。”


    “夫人和少爺也一樣是吧。”


    蘇璟是又問道。


    傭人點點頭。


    “好,我知道了。”


    蘇璟也不再問什麽了。


    雖然之前已經想到了,現在也不過是確認一下而已,但真正得到肯定的迴答,還是覺得內心有些悵然。


    “造化弄人啊!”


    蘇璟抬頭看了看天,又低頭搖了搖頭笑了:“也沒什麽,反正就這樣吧。”


    簡單吃過早飯,蘇璟特意問了下,能不能出門。


    並沒有任何阻攔,想出門就能出門。


    看來自己並沒有遭受軟禁的待遇,這倒還不錯。


    既然可以出門,蘇璟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就竄到了應天大街之上。


    這裏比蘇璟上次來的時候,那可要繁華太多了。


    作為大明王朝的國都,這裏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無論什麽,體量都是巨大的。


    當然,最顯著的還是人口數量。


    街道的人,真是相當相當的多。


    溧水縣盡管因為有蘇璟所以發展還算不錯,但和這種首都城市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


    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蘇璟自然是不會放過各種美食。


    烤鴨、板鴨、鹽水鴨、粉絲、湯包……


    但凡是看到的,蘇璟都得來一份嚐嚐。


    前世蘇璟就經常在金陵城吃些小吃,此刻再嚐,味道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畢竟今人和古人之間的飲食習慣,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別。


    蘇璟感受最為明顯的,便是油脂。


    油脂說白了就是熱量最直接的來源之一,特意將油脂烘去的菜肴,那是隻有富貴人家才會這麽吃的。


    普通人的飲食,有油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還得是南京烤鴨啊!”


    蘇璟將吸飽了鹵汁的烤鴨腿直接放進嘴裏,小甜鹹的味道在口腔之中肆意的流轉,鴨皮下豐潤的油脂,簡直就是美味的引爆器。


    想不到還是得虧了朱元璋。


    蘇璟迅速的將手裏的烤鴨消滅,內心頗有些感慨起來。


    作為一個鴨子愛好者,蘇璟對於南京烤鴨的曆史也算有所了解。


    早在南北朝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而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後,老百姓愛吃南京板鴨,皇帝也愛吃。


    據說,老朱一天得吃一隻烤鴨。


    宮裏的禦廚為了讓老朱吃的開心,自然也要研究鴨子的各種吃法。


    烤製、叉燒等等的烹飪方法,便應運而生。


    朱元璋也不是什麽敝帚自珍的人,宮裏的美食製作方法,自然就傳到了民間。


    烤鴨這麽美味又易得便宜的東西,很快風靡。


    真假蘇璟不是很清楚,反正南京鴨子烹飪的發展,和朱元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甚至之後的北京烤鴨,也是從南京烤鴨演變而來。


    相較於北京烤鴨的片皮卷餅吃法,蘇璟還是更加的鍾愛南京烤鴨。


    吃完了鴨子,蘇璟晃悠到了秦淮河邊。


    現在的秦淮河夫子廟,可還沒有被圈成旅遊景點,裏麵也沒有各種門票閘機和網紅美食。


    有的就是一條沿河的街道,各種叫賣的商家。


    漫步在青磚鋪就而成的路麵之上,蘇璟的心情相當的愉快。


    畢竟,上輩子自己來的時候,這裏全都是各種現代化的氣息。


    不是說現代化不好,而是少了幾分意境和生活氣息。


    來來往往的行人之中,不少都是身穿素色長衫,明明隻是開春,手裏卻拿著折扇,有錢的身上掛些金銀玉石的墜子腰牌,沒錢的就啥也沒有,突出一個簡樸。


    最有趣的是,他們的頭上,基本都喜歡戴繡花帽子。


    這些人便是讀書人,或者叫文人雅士。


    畢竟是秦淮河邊,讀書人多也算是正常的事情。


    一些亭台之內,還有著三三兩兩的讀書人交流著,或是念誦文章,或是吟詩作對。


    蘇璟沒有附庸風雅的習慣,看到這些場麵,總是快步略過。


    當然,絕不是因為這是明朝了,蘇璟腦海裏所記得的大部分詩詞都是唐宋,所以文抄公是當不成的。


    隻是簡單的因為不想搞這些花裏胡哨而已。


    繼續邁步而行,幾乎離開了夫子廟的範圍,蘇璟的眼前,多了不少花花綠綠的顏色。


    “這位公子,看你是初來京城吧,咱們怡春苑的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來坐坐吧。”


    一個老鴇來到了蘇璟的麵前,雖是半老徐娘,卻也風韻猶存。


    蘇璟的腳步不由的停了下來,這京城的怡春苑和溧水縣的,到底有多少差別,好像還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


    “行,那我就進去瞧瞧。”


    蘇璟可沒有什麽道德潔癖,逛逛看看而已,沒什麽不能去的。


    “好咧,這位公子,樓上請。”


    這種門口攬客的老鴇,必然是有眼力見的。


    蘇璟,不是一般的客人,是個有錢人!


    而此刻,一直跟蹤保護蘇璟的拱衛郎們,卻是犯了難了!


    這怡春苑是什麽地方,他們都知道,蘇璟進去了,他們還怎麽保護蘇璟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