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你是怎麽知道的?”


    朱樉朝著朱棣詢問道,滿是詫異。


    朱棣迴答道:“二哥,沐英大哥都從大都督府離開好多天了,我問了,正好是五弟迴來的那天走的。”


    朱橚迴來了,沐英正好走了。


    隻要不是腦子太笨,都能想到些東西。


    更不要說朱棣還知道狼憲的事情,猜到和蘇璟有關係,那自然是毫不意外的。


    “原來如此。”


    朱樉點點頭,隨即臉色大變道:“所以,蘇先生和沐英大哥還有大哥,三個人一起?”


    蘇璟、沐英和朱標。


    這三人的組合,到底是幹啥?


    朱樉是真的震住了。


    蘇璟自然是不用說了,朱標是太子,而沐英雖然隻是義子,但在朱元璋心目中現在的地位怕是要比他們這些皇子高的。


    這三人一起去幹事,不用想,肯定是重要的事情。


    “四弟!”


    朱樉突然壓低了聲音,朝著朱棣說道:“要不然我們打聽打聽,蘇先生和大哥到底去幹啥了?”


    說話間,他的目光落在了朱橚的身上。


    眼前現成就有一個知道情況的,又是自己的親弟弟。


    “二哥,算了吧。”


    朱棣搖頭道:“這可是父皇囑咐不能讓五弟泄露消息的,我們不能讓五弟難做。”


    朱棣對於朱元璋的畏懼,那是深入骨髓。


    “行吧,既然你這麽說了,那二哥我也不說什麽了。”


    朱樉無奈道。


    沒人和他一起,他一個人膽子還是不夠的。


    隻是,這心裏還是對於這件事很是好奇。


    朱橚和卡奧斯交流了這些天之後,便沒有繼續在大本堂學習了。


    他直接去了農學院,雖然已經立冬了,但農學院的研究還是可以繼續的。


    農學院裏。


    直接由玻璃加木頭製造的玻璃暖房,那是相當的先進。


    在蘇璟家裏,朱橚也培育過一些植物,不過用的都是玻璃箱子。


    製約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麵的。


    但在農學院裏,這些因素,都不再是問題。


    匯集了整個大明的能工巧匠,製作一個玻璃房還是很簡單的。


    “五皇子,這是按照您的意思做的玻璃暖房,一共是五間,占地三畝,您看還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直接和我說。”


    工部侍郎張昺朝著朱橚認真的說道,在一旁的還有戶部尚書楊思義。


    對於這位跟著蘇璟學習了幾個月的五皇子朱橚,張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輕視。


    因為整個玻璃房的設計,全部出自朱橚之手,結構清晰完整。


    張昺隻是讓工匠按照朱橚的設計來做,就完成了。


    這份能力,讓身為工部侍郎的張昺也歎為觀止。


    他更聽說,朱橚在大本堂和那位大秦來的卡奧斯,交流的十分深入。


    這樣的朱橚,哪怕拋開皇子的身份,他也實在是不敢當成九歲的孩子看待。


    “嗯,多謝張侍郎了,有什麽需要我會再找你的。”


    朱橚點點頭,對於這個玻璃暖房還是很滿意的。


    “那我就先走了。”


    張昺恭敬的朝著朱橚說了句,又看向楊思義道:“楊大人,下官告退。”


    楊思義立刻道:“張大人不必如此,都是為了陛下做事而已。”


    隨著張昺離開,楊思義當即便朝著朱橚詢問起這陽光暖房的用處來。


    “五皇子,這五間房,應當如何分配?”


    楊思義問道。


    朱橚胸有成竹道:“楊尚書,你隨我來,這一間主要是培育室,作物種子的催芽培育就在這裏。”


    “這一間的話,用作種植室,人工授粉就是在這裏完成……”


    別看朱橚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數學,但植物學和培育的知識他是半點沒落下。


    對於天才來說,多學一點東西,沒有絲毫的壓力。


    楊思義聽的十分的認真,也記得非常認真。


    農學院的成果,那是顯而易見的,這讓他在朱元璋麵前露過臉了。


    這事,得認真幹!


    不僅僅為了自己,也能為了大明做出自己的貢獻。


    ……


    “老五現在出息了啊!”


    奉先殿內,朱元璋看著奏報點頭道。


    雖然這些日子挺忙碌的,但自己的孩子他還是會關心一下的。


    朱橚作為從蘇璟身邊暫時迴來的人,自然也受到了朱元璋的重點關注。


    無論是在大本堂的表現,還是在農學院的表現,朱元璋都相當的滿意。


    “橚兒的表現這麽好,都是蘇先生的功勞。”


    馬皇後端著一碗羹湯走了過來。


    這天冷了,得多進食禦寒。


    馬皇後來奉先殿的次數,也比之前多了些。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想知道朱標的消息。


    隻不過,朱標一直都在前進,這消息遲遲都沒有第二個傳迴來。


    “蘇璟教的是不錯,但老五天資也是很高的,我問過卡奧斯了,他是讚不絕口。”


    朱元璋笑嗬嗬的拿起羹湯就喝了起來。


    馬皇後沒反駁,因為朱橚也是她的親兒子。


    “對了,標兒那邊來消息了嗎?”


    馬皇後問道。


    朱元璋搖頭道:“妹子,標兒若是來信,我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你的,你放心。”


    “標兒身邊有蘇璟和英兒,沒事的,他是太子,這是他必須要經曆的事。”


    朱元璋對於朱標到山東,那是非常支持的。


    在他的眼裏,太子就不應該一直呆在皇宮內之中。


    得到各地區親眼看,才能明白大明的百姓,到底生活的如何。


    當然,如果他知道,因為他的這個想法,朱標之後在巡視的過程中染病身亡的話,他可能就會改變想法了。


    不過此時尚早,朱元璋妻兒俱在,一切都還很平穩。


    “是是是,你是皇帝你說的對,我就是個婦道人家,沒你這麽大的高見。”


    馬皇後一副擺爛的樣子,直接讓朱元璋啞口無言。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又是一波奏折送到了朱元璋的辦公桌上。


    朱元璋拿起一個,簡單掃了一眼,神色頓時一震。


    隻因為這份奏折上明明白白的寫著:青州府,大疫!


    瘟疫!


    在古代封建王朝,瘟疫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醫療水平不發達的情況下,對於許多傳言性的疾病都沒有準確的認知,隻能統一的稱之為瘟疫。


    防治瘟疫的辦法,也不是很多。


    也就是古代的交通不發達,百姓人口流動不大,所以一般瘟疫多會維持在一個地區內。


    大部分的瘟疫,都不是治好的,而是自然痊愈。


    “來人!”


    朱元璋立刻喊道。


    青州府,那不就是蘇璟三人此刻的必經之地麽。


    他們的目的地是萊州府,青州府正與萊州府相鄰。


    而奏折上所寫的是大疫,波及範圍肯定是相當廣的一次瘟疫。


    按照行程算,蘇璟三人此時應該就快要到青州府了。


    瘟疫這種事,這要是染上,那就太可怕了。


    “臣在。”


    一名拱衛郎出現在朱元璋的麵前。


    朱元璋直接拿出一個腰牌說道:“持我腰牌,即可前往青州府,一定要趕在太子之前到達,將他們攔在青州府外。”


    對於瘟疫,朱元璋不敢冒險。


    朱標可是他重點培養的接班人,蘇璟和沐英也是相當重要的人。


    這要是出點事,朱元璋都怕自己承受不住。


    “是,陛下!”


    拱衛郎接過腰牌,立刻就出發了,不敢有半點耽擱。


    青州府大疫的消息,也很快就朝堂傳開了。


    瘟疫這種天災,在封建王朝的自然災害之中,怕是僅次於水災和旱災了。


    奉天殿上。


    朱元璋直接將群臣叫過來開了個晚會。


    官員們沒有意外,這是朱元璋的常規操作了。


    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朝會時間過了,那就直接開晚會。


    “青州府大疫的消息,朕想你們應該都知道了,此事非同小可,你們都有什麽對策?”


    朱元璋麵色嚴肅的看向底下的一眾臣子道。


    李善長緩步走出道:“陛下,古語有言‘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終於春分,止於清明’,如今正好與之對應,臣以為目前當務之急,是防止瘟疫的擴散,造成更大影響。”


    瘟疫是大事,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曆史上也有很多記錄。


    李善長所說,便是最通常的做法。


    但具體該如何防止擴散,李善長並沒有提。


    “臣以為當封青州府邊境,防止疫民流出。”


    “臣……”


    ……


    一名名大臣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


    隔離!


    將瘟疫發生地完全的隔離起來,隻要不擴散就行了。


    等熬到了來年的清明,瘟疫自然就消失了。


    以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這辦法還是相當可行的。


    瘟疫隻要不擴散,危害就沒有那麽大。


    隨著大臣的看法對策發表完畢,朱元璋也是當即下達了命令。


    青州府要封府了!


    下了朝,朱元璋剛從奉天殿的後門出來,馬皇後已經焦急的找上了他。


    “重八,青州府大疫了?標兒他們怎麽樣?”


    馬皇後朝著朱元璋著急的問道。


    朱元璋說道:“我已經派人去攔住他們了,青州府的情況有些嚴重,隻能封府。”


    聽到這個消息,馬皇後的臉色更加的難看起來。


    這說明,朱元璋並沒有朱標的消息。


    這青州府大疫,朱標三人到底有沒有進去,根本不知道。


    若是到了疫情區,那就是大事了!


    “妹子,放心吧,至少標兒的身邊還有蘇璟。”


    朱元璋安慰道。


    這種時候,蘇璟在朱標的身邊,顯得異常的令人安心。


    馬皇後點點頭道:“也隻能祈求蘇先生了。”


    ……


    青州府。


    瘟疫所過之處,疫民無數。


    知府賈紹祖反應也算迅速,當即采取了行動。


    將各個瘟疫爆發點全都隔離了起來,還有燒蒼術淨化空氣等常規手段,全部用了上來。


    而蘇璟三人的馬車,此刻已經踏入了青州府的地界。


    以明朝的通訊速度,終究還是慢了點。


    賈紹祖大疫的奏折送到朱元璋的麵前就花了幾天。


    “蘇先生,這青州府,好像出現瘟疫了。”


    沐英架著車,路上的景象讓他十分的警惕。


    他經曆過瘟疫,知道瘟疫的厲害之處。


    “帶上這個。”


    馬車內,蘇璟直接遞出來一個簡易的紗布口罩。


    不僅僅是沐英,朱標和他自己也帶上了口罩。


    “好,多謝蘇先生。”


    沐英愣了一下,但看到蘇璟臉上帶的口罩,也瞬間有樣學樣了起來。


    “我們到哪了?”


    蘇璟問道。


    沐英迴答道:“剛到沂水縣,按照一路上看到的情況,恐怕很快就會封城了,我們應該是走不了了。”


    對於瘟疫的常規處理辦法,沐英也是知道的。


    封城隔離是最常見的。


    因為除了這個,並沒有其他的什麽好辦法了。


    蘇璟點點頭道:“正常走吧,若是被攔了,那就停下。”


    “好的,蘇先生。”


    沐英點點頭。


    車廂內,朱標看向蘇璟道:“蘇先生,這瘟疫來的突然,我們該怎麽辦?”


    第一次遭遇瘟疫的朱標,有點緊張。


    不過有蘇璟在身旁,他並沒有很怕。


    “不必驚慌,瘟疫之事,沒那麽可怕。”


    蘇璟淡淡道。


    古代的瘟疫,大多是不衛生引起的傳染病,隻要注意好自身防護,問題也沒有很大。


    “蘇師知道該如何對付瘟疫嗎?”


    朱標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淡淡道:“所謂瘟疫,主要是指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物質,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隻要能夠從根源上消殺,再阻斷傳播的途徑,問題就自然能夠解決。”


    細菌,病毒。


    蘇璟突然說的這些,讓朱標有點懵。


    他雖然已經學了不少了,但這方麵的知識還是很少的。


    不過他聽出來了,蘇璟是真的有辦法。


    “蘇師,這青州府知府賈紹祖學生認識,學生想辦法聯係上他,可否請蘇先生指導如何對抗這瘟疫?”


    朱標朝著蘇璟認真說道。


    雖然身處瘟疫所在地,但朱標的心還是有著自己身為太子的擔當。


    跑什麽的,他根本就沒想過。


    既然遇上了,就得想辦法解決。


    “若能如此,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蘇璟立刻點了點頭道,在防治瘟疫這件事上,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但他對於朱標能認知青州府的知府這件事並不奇怪,畢竟是京城大少。


    不過能不能讓這位賈知府聽自己的,蘇璟還是持懷疑態度的。


    一位大少爺,身份雖然尊貴,但一州知府身擔百萬黎民,怕是沒那麽好說服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