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尚書,這是你的看法嗎?”


    朱元璋聽到崔亮的話,立刻轉而問道。


    崔亮抬頭挺胸,看向朱元璋道:“是的,陛下,臣認為,現在的民報,已經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


    崔亮當然怕死,但現在不是他一個人反對,而是一群讀書人。


    如今的大明,普通百姓並沒有話語權。


    除非朱元璋想和天下讀書人作對,否則的話,他就是沒事的。


    “善長,你怎麽看?”


    朱元璋朝著李善長問道。


    讀書人的反對,讓朱元璋有些猝不及防,如今自己的禮部尚書更是直接了當的表明了態度。


    朱元璋感覺此事,阻力似乎和之前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樣。


    “迴稟陛下,民報之事,利國利民,但實際內容,一直都是崔尚書主管,臣不敢妄言。”


    李善長幾句話,就將朱元璋拋的話茬打了迴去。


    讀書人和百姓之間的矛盾,這到底該如何解決?


    事情的本質,其實很清楚。


    民報的內容,從高大上變成了低小下,也就是從陽春白雪到下裏巴人。


    矛盾的點在於,讀書人希望民報是高大的上,而百姓對於高大上欣賞不來,隻喜歡下裏巴人。


    這樣的矛盾,李善長並不想摻和其中。


    無論是站在哪一邊,都不好。


    朱元璋沒能從李善長的口中得到答案,神色有些難看。


    “陛下,若是長此以往下去,這民報便會成為娛樂大眾之物,還能起到先前所期望的作用嗎?百姓以此為樂,大明的威嚴,將不複存在。”


    崔亮繼續朝著朱元璋說道。


    按照蘇璟的辦法改進的民報,崔亮實在是看不下去。


    禮部的那些官員在編寫內容的時候,也是強行忍著在做。


    “朕知道了,此事不急,再看看。”


    朱元璋淡淡道。


    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


    “陛下,那下一期的民報,又當如何?”


    崔亮步步緊逼,勢必要朱元璋表個態了。


    “崔尚書!下一期的民報尚早,朕說了,不急。”


    朱元璋麵色一猙,直接說道。


    顯然,他這是有點火了。


    自己都已經在讓步了,這崔亮竟然還在逼自己,真把自己當迴事了!


    此時李善長也是眼神瞥了瞥崔亮,示意他見好就收。


    好家夥,剛也不是這麽剛的呀。


    就算你站天下讀書人的一邊,這是不是得考慮考慮朱元璋這位皇帝陛下的麵子。


    “臣知道了。”


    崔亮低頭拱手,不敢再多言。


    他是真沒想到,到了這地步了,朱元璋竟然還是沒改口。


    難道天下士子的聲音,還不足夠大嗎?


    陛下總不能和天下讀書人作對吧。


    “好了,伱們都下去吧。”


    朱元璋一甩手,直接背過身去了,臉上的愁容滿麵,根本不想看見崔亮。


    “是,陛下。”x2


    李善長和崔亮隨即轉身離開,沒有絲毫的逗留。


    剛出奉先殿,李善長便對著崔亮道:“崔大人,今日你有些操之過急了,陛下的心思,你還看不明白嗎?”


    崔亮看向李善長,別看他今天很剛,但他也是聰明人。


    “丞相大人,你的意思是,陛下不改口的原因,其實是……”


    “哎,打住,我可沒說是誰。”


    崔亮正要說出口,李善長立刻將其製止。


    他留給崔亮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便快步離開了。


    崔亮看著李善長離去的背影,隻覺得民報這事,真是越發的複雜起來了。


    而此時的奉先殿內,一道身影緩緩走了過去。


    “朕說了,不要再來了,聽不懂嗎?”


    朱元璋連身子都沒轉過來,直接生氣道。


    “重八,什麽事讓你如此氣憤?說給我聽聽,或許我有辦法呢?”


    馬皇後的聲音響起。


    朱元璋趕緊轉身,不好意思道:“妹子,是你啊,我剛才實在是被氣上頭了,不是對你發火。”


    馬皇後那可不是其他人,怎麽生氣都不能對著她。


    “我知道,我剛才看見韓國公和崔尚書剛走,他們犯了什麽事了,讓你發這麽大火?”


    馬皇後笑嗬嗬的問道。


    朱元璋歎了口氣道:“還能是什麽事,就是民報唄。”


    “民報?”


    馬皇後一愣,然後說道:“這民報的事情,重八你不是問過蘇先生改進的辦法了麽,怎麽又出事了?”


    朱元璋耐心的和馬皇後解釋了一下現在的問題。


    “也就是說,這天下士子喜歡的是先前的民報,而百姓喜歡的是現在的民報對吧。”


    馬皇後總結了一下。


    “對對對,妹子,你說的很對,就是這麽個情況。”


    朱元璋連連點頭。


    馬皇後笑道:“這有什麽難的,辦兩份不就行了,一份給讀書人看,一份給百姓看,兩邊兼顧不就行了。”


    “一個叫民報,另一個就叫書報,若是遇上了什麽重要之事,民報書報裏都寫上,也更能凸顯其重要性。”


    原本沒把馬皇後的辦法放在心裏的朱元璋,此刻臉色已然變了。


    隻因為馬皇後講的辦法,是真的相當的好。


    “哎,妹子,你這說的還真有道理,你給咱說說,你是怎麽想到這個辦法的?”


    朱元璋看向馬皇後,那是一臉好奇的問道。


    民報、書報。


    這簡直就是戳在了朱元璋的心巴上。


    馬皇後笑嗬嗬的說道:“怎麽,是不是覺得我一個女人,想不出這麽好的辦法來?”


    “沒有沒有!”


    朱元璋立刻道:“妹子可不是一般的女人,這辦法確實好,這下那些讀書人就沒話說了!”


    對於民報的作用,朱元璋一直想的都是紮根在百姓之中。


    因為百姓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很少,讀書人反倒沒有那麽必要。


    但讀書人掌握著話語權,治理大明終究要靠讀書人。


    今天崔亮如此剛硬的話,朱元璋也隻是發火,並沒有真的責罰做什麽,原因便在於此了。


    “其實就是重八你想太多了,這又不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馬皇後笑著說道。


    此事,她真沒覺得有多複雜。


    “妹子,我這就擬個折子,立馬就通知下去,讓李善長和崔亮去辦,正好善長這家夥,滑頭,就是不願表態,現在我看他怎麽辦!”


    朱元璋當即走到了辦公桌前,開始寫折子。


    當然,他的折子不是奏折,而是旨意。


    “可惜了,這以後民報,怕是賣不出去多少了。”


    朱元璋淡淡道。


    先前民報的主力購買者,基本還是讀書人為主。


    現在搞出了書報分流,百姓又多是白嫖為主,民報的銷量下滑,似乎成了必然。


    “重八,這可不一定。”


    馬皇後看向朱元璋道:“要我說,民報該賣多少還是多少,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嗯?”


    朱元璋皺眉道:“妹子,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他不懂,真是不是很懂。


    馬皇後說道:“因為民報是蘇先生想出來,我覺得吧,我想的辦法蘇先生肯定知道,隻是你當時沒問。”


    “既然是蘇先生想出來的,肯定不會有什麽大影響的。重八你可別忘了,蘇先生最厲害的還是做生意!”


    蘇璟是個商人!


    還是個相當成功的商人。


    他想出來可以售賣的東西,怎麽可能會銷量差呢?


    馬皇後那是無比的信任。


    朱元璋聽著馬皇後的話,卻是覺得有些不太可能。


    “妹子,這事還真說不好,蘇璟做生意是厲害,但這些讀書人,是真的有夠煩人的。”


    朱元璋抱怨道,他又想起了那和他硬剛的崔亮了。


    馬皇後笑著說道:“那我們就看看,到底是誰說對了。”


    隻能說蘇璟不在,不然他肯定會大笑著告訴朱元璋:低俗的東西,就是受眾廣,即便是讀書人也不會例外。


    ……


    丞相府。


    李善長剛迴來沒多久,這胡惟庸就過來了。


    “惟庸啊,今日在陛下麵前,崔尚書可是和陛下,好一個爭鋒相對啊!”


    李善長朝著胡惟庸說道。


    胡惟庸低頭道:“是民報的事情吧,崔尚書的為人下官清楚,此事下官並不意外。”


    李善長瞥了一眼胡惟庸點點頭道:“不錯,今日陛下雖然生氣,倒也沒有責罰崔尚書,說到底,崔尚書還是站在了天下士子的這邊,即便是陛下,也不好翻臉。”


    “但崔尚書此舉,必然在陛下心中埋下禍根,下官想來,丞相大人肯定是不會做出這等事的。”


    胡惟庸立刻分析起來,還不忘拍一下李善長的馬屁。


    李善長說道:“你倒是看的清楚,那我問問你,陛下今日雖然被崔尚書逼迫,卻始終沒有表態,這是為何?”


    胡惟庸想了想,迴答道:“因為陛下不想讓步。”


    “嗯,陛下為何不想讓步呢?”


    李善長又追問道。


    胡惟庸遲疑了,他並不是很明白朱元璋的想法。


    “還請丞相賜教。”


    胡惟庸朝著李善長虛心求教道。


    李善長笑著說道:“惟庸,你是不是忘了陛下的出身了。”


    朱元璋的出身,平頭老百姓!


    開局一個碗,直接打下了這大明諾大的江山。


    如此豐功偉績,朱元璋自然對自己很滿意。


    但他不會希望有第二個自己出現,大明的江山應該是永固的。


    百姓,需要好好的引導。


    如此一來,民報那就相當關鍵了。


    李善長隻是稍稍這麽一點撥,胡惟庸便立刻明白了過來。


    他立刻拱手道:“多謝丞相解惑。”


    李善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淡淡道:“隻可惜,現在事態的發展,即便是陛下,也難以處理了。”


    朱元璋今日的讓步,便是最大的證明。


    胡惟庸沒說話,隻是默默的思考著。


    就在這時。


    “聖旨到!”


    一聲嘹亮的傳喚聲響起,直接將李善長和胡惟庸都嚇了一跳。


    李善長當即出門接旨。


    很快,聖旨念完,李善長接完了。


    他的臉色,和之前又不一樣了。


    “想不到竟然還可以這樣,倒是我失算了。”


    李善長聽到朱元璋的聖旨,麵露苦色。


    隻因為朱元璋提出了民報和書報的概念,這書報交由崔亮去做,因為他之前就是據理力爭這個的。


    而民報,則是交由李善長來做。


    如果能不做,那是最好的。


    但如果非要選,李善長肯定是選書報。


    隻可惜,朱元璋采用的是直接指定的方式,壓根不給李善長選擇的權力。


    “恭喜丞相!”


    胡惟庸走了過來,直接朝著李善長祝賀。


    李善長搖頭道:“惟庸,此事可不是一個好差事,我怕是要擔上一些罵名了。”


    身為大明左丞相,卻做了如此低劣之民報。


    在讀書人之中的口碑,那可就要差上許多了。


    和朱元璋不一樣,李善長更看重,明顯就是讀書人。


    “丞相,話雖如此,但陛下能將此事交於丞相,何嚐不是對丞相的一種厚愛呢?”


    胡惟庸這話一說,李善長的心情也好了些。


    “的確,不過惟庸啊,我事務繁雜,這事恐怕要你多幫忙了。”


    李善長朝著胡惟庸說道。


    看似隨意的話語,卻暗藏著李善長對胡惟庸的試探。


    “丞相放心,惟庸一定竭盡所能。”


    胡惟庸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答應了下來。


    另一邊。


    禮部。


    崔亮一樣接到了聖旨。


    民報和書報的概念,讓他吃驚。


    不過,朱元璋繼續讓他主持書報的內容,他還是很高興的。


    雖然低劣的民報依舊存在,但至少分流了。


    高大上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讀書人怎麽可以看那些低劣的玩意呢?


    “世侍郎!”


    崔亮喊道。


    世家寶隨即出現在崔亮的麵前,恭敬道:“崔尚書,您喚下官何事?”


    崔亮說道:“下一期的民報,還是由你來主寫。”


    “啊?”


    世家寶臉色一變,十分難看道:“崔尚書,這是不是……”


    寫那種軟廣和uc震驚體,對於世家寶來說,真是有些折磨。


    雖然能給朱元璋稍微增加點露臉的頻率,但最近世家寶並不想出現在朱元璋的視線內。


    金丹的事情,可還沒過去多久呢。


    崔亮看了一眼世家寶,隨即說道:“對了,忘記說了,從今天開始,民報更名為書報,內容恢複先前的樣子,還有問題嗎?”


    “下官明白了,下官這就去辦。”


    世家寶立刻點頭,沒有猶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