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李善長。”


    朱元璋冷哼一聲,他給李善長看的東西,那是截取的片段。


    朱標對於此事的預估,可不隻是具體的流程操作。


    還有可能遭遇的一些問題。


    李善長說的這些,都在朱標的預料之中。


    同時朱標還提到了,朝堂之中可能會出現的阻力。


    李善長說的這些,正和朱標說的一樣。


    “標兒倒是長大了。”


    不過轉念,朱元璋的心裏倒是舒暢了不少。


    朱標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合格的皇位繼承人了。


    別看這大明朝堂上下,口號全都是為了大明。


    但實際上,朝堂內,各種關係,錯綜複雜。


    其中以淮西勳貴最為勢大,簡直占據了整個大明朝堂的半數以上。


    這些人基本都是開國元老,即便是朱元璋,也不好同時對所有人下手。


    畢竟,這天下是他朱家的,但皇位也是靠著手底下的人推上來的。


    卸磨殺驢的事情,朱元璋此時還真做不出來。


    當然,不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朝局需要穩定。


    李善長!


    這位開國文臣之首,被封了韓國公,還是左丞相。


    儼然是淮西勳貴一派的領頭羊。


    他都反對的事情,想要執行起來,可沒有那麽的容易。


    固然是可以強行推行下去,但陽奉陰違的執行,毫無意義。


    此時的朱元璋心裏,對於李善長已經生出了不滿。


    不過他什麽都沒有表現出來。


    奉先殿外。


    李善長剛剛出來,臉色便沉了下來。


    不過他並未表現出什麽,而是一路出宮,直至上了馬車之後,這才皺起了眉頭。


    今天朱元璋讓他看的東西,那可是讓他相當的震驚。


    以工代賑的方式去修建大明的基建,還解決了大明不少窮苦百姓的生存問題。


    不得不說,當李善長第一眼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還是很驚訝的。


    但他還是表達了反駁的意見。


    他並不反對為大明的百姓做好事,但這不能損害他自身的利益。


    這要是真按這個方式方法執行了下去,那勢必會出現眾多的貪腐案件。


    同時,大明的國庫也會告急,他這個丞相的壓力巨大。


    李善長已有了請辭的想法,他可不想在自己的政治生涯末期,出現這麽一檔子事。


    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在自己還是左丞相的時候做。


    這事,利國利民,但太容易出亂子了。


    不用想,這件事肯定和蘇璟是脫不開關係的。


    以工代賑的方案,便是太子朱標提的,當時大家都猜到了是蘇璟的教導。


    現在李善長自然是不會想不出這個方案是蘇璟教的。


    “以後的朝堂,不會太平了。”


    李善長感慨了一句。


    奉先殿內。


    朱元璋繼續處理著政務,而拱衛司的密報此事也送了過來。


    朱元璋當即放下了手頭的工作,這蘇璟讓朱標板煉丹爐的事情,他可還記著呢。


    實在是現在忙得沒時間,不然他肯定要去找蘇璟好好說道說道。


    這不開玩笑麽!


    起碼幾百斤的煉丹爐,讓朱標一個人怎麽搞?


    然而,當朱元璋打開密報一開,他當場呆住了。


    因為密報上赫然清楚的寫著,朱標以一己之力,將那個重達上百斤的煉丹爐,給吊起來了。


    拱衛郎的言語描述是匱乏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朱標做的杠杆和滑輪組該怎麽用文字形容出來。


    隻能大致說朱標使用了某種器具,就將煉丹爐給吊了起來。


    不管如何,這對於朱元璋來說,都是震撼的。


    朱標是朱元璋自己最重視的兒子,力氣這事朱元璋心裏也清楚。


    就算是軍中的大力士,想要舉起上百斤的煉丹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談越過圍牆送入院子裏了。


    此刻的朱元璋,內心滿是好奇。


    朱標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隻讓拱衛郎傳話,顯然是沒什麽效果的。


    是該給朱標迴個信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當即提筆,直接寫了起來。


    這如何舉起煉丹爐,是朱元璋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寫在最前麵。


    還有朱標的婚事延後一事,也要說一聲。


    最近大明發生的一些政務,同樣要和朱標提及一下。


    朱標身在溧水縣,但他依舊是太子,大明的事情,必須要了熟於心。


    朱元璋的字寫得一般,但也不能算是太差。


    批公文多年,也算是練出來一點了。


    給朱標的信,他是洋洋灑灑,直接幹了數千字。


    等到寫完的時候,都快過去一個時辰了。


    但朱元璋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朱標的事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唿~”


    輕吐了一口氣,朱元璋從椅子上站起身,舒緩了一下筋骨。


    正要將信件收起來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上次朱標寄來的信裏還有一道數學題。


    此時這題已經已經解出來了吧。


    既然想到了,朱元璋也是沒有絲毫的遲疑,當即便來到了大本堂。


    大本堂內。


    沒有朱標的日子,學習的情況還是如平常差不多。


    老三朱棡學的最為認真,其他的幾個,就有些虛假的意味了。


    倒是卡奧斯的進步飛快,對於儒學的理解,越發的深刻起來。


    “拜見陛下。”


    授課的老師見到朱元璋的到來,直接就朝著朱元璋跪下行禮了。


    “拜見父皇!”


    ……


    “拜見陛下!”


    這皇子們和卡奧斯自然也是立刻跟上。


    朱元璋擺擺手道:“免禮吧。”


    等到眾人起身,朱元璋問道:“怎麽樣,最近皇子們的學習如何?”


    授課的學官立刻迴答道:“迴稟陛下,皇子們都有認真學習。”


    朱元璋看了一眼學官,也沒多說什麽。


    雖然他這段時間沒有心思關注這些兒子們的學習狀況,但還是能猜出來的。


    都有這事,肯定是不現實的。


    老二和老四,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


    老六和老七,現在的年紀,根本讀不進去書。


    不過他也知道學官的難處,並沒有為難。


    朱元璋將目光掃過一眾皇子,各人的表現也證實了他的猜測。


    除了老三朱棡之外,其他的幾人都有些畏畏縮縮的。


    讀書沒讀好,生怕朱元璋來個抽查。


    好在朱元璋今天過來不是來抽查的,他看向卡奧斯道:“卡奧斯,之前蘇璟出的那道題,解出來了嗎?”


    卡奧斯迴答道:“迴稟陛下,臣已經解出來了。”


    “快給朕看看。”


    朱元璋當即催促道。


    此時一旁的朱棡走上前來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朱元璋:“父皇,此題兒臣在卡奧斯先生的教導下,解出來了。”


    這題他早就解出了答案,不過一直沒機會交給朱元璋而已。


    “好!”


    朱元璋點點頭,接過打開看了一眼。


    很可惜,他並不能看懂三元一次方程。


    不過這並不影響什麽,朱元璋再度看了看三兒子朱棡:


    “很好,老三你做的不錯。”


    聽到朱元璋的誇獎,朱棡當即說道:“一切都是卡奧斯先生教導的好。”


    這讓一旁的其他幾個皇子看的都是相當的羨慕。


    嫉妒肯定是談不上,因為卡奧斯教導的東西,他們一開始也是跟著學了的。


    隻可惜,數學這東西,不懂就是不懂。


    學不會,那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朱元璋又看向卡奧斯道:“卡奧斯,你教導老三教導的不錯,這次有沒有什麽數學題要出給蘇璟的,我給你帶過去。”


    寫信給朱標,但讓蘇璟有點事做做也是好的。


    卡奧斯搖頭道:“陛下,蘇先生之數學遠勝於我,卡奧斯沒有什麽題可以出給蘇先生了。”


    這幾次交鋒,卡奧斯已經認知到了自己的水平不如蘇璟。


    他當然有不解的問題想要求教蘇璟,但並不是這樣的書信,而是有機會當麵討教。


    “那好吧。”


    朱元璋並未強求,正欲離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伱們都給朕聽好了,奉天殿外有一個銅鼎,不論你們使用什麽樣的器具,隻要能一個人把這鼎舉起來,朕可以答應你們一個要求。”


    朱元璋朝著麵前的幾位皇子說道。


    既然大兒子朱標都能讓一個重達幾百斤的煉丹爐升起來,那用來考考自己的兒子們也不錯。


    一眾皇子有些懵,沒懂朱元璋這突然出了這麽一道題是什麽意思。


    但當朱元璋說出能答應他們一個要求的時候,他們的神色立刻就變了。


    這可是朱元璋許諾的一個要求。


    上次那道題,被朱橚解開,可是讓他們羨慕了許久。


    沒想到,這會又來了一個。


    “是,父皇!”


    ……


    幾位皇子立刻答應下來。


    “好了,朕先走了。”


    朱元璋轉身離開了大本堂。


    等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幾位皇子便興奮了起來。


    他們一溜煙的跑到了奉天殿外。


    朱元璋的許諾,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但當他們親眼見到那個大銅鼎的時候,就愣住了。


    好家夥,這個銅鼎長的比他們人還高。


    “二哥,好大啊!”


    老六朱楨抬頭看著這個銅鼎,他連一隻腳的高度都夠不上。


    “我來試試!”


    老二朱樉是個憨憨的主,直接來到了大鼎旁,伸手就抱了上去。


    這大冷天的,銅鼎表麵是非常涼的,手掌剛一接觸到銅鼎,朱樉的身體就有點哆嗦。


    但這麽多弟弟看著呢,再冷他也得扛住了。


    “哈!”


    隻見朱樉雙手抱住大鼎,大喝一聲,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但任憑他的臉色漲的通紅,這大銅鼎也是紋絲未動。


    壓根沒有任何的作用。


    “哈!”


    朱樉再度發力,還是沒動。


    “唿~~~~~唿~~~~~”


    嚐試了兩次未果的朱樉不得不停了下來,大口的喘息著。


    等氣息稍稍緩了些之後他才說道:“太重了,根本不可能嘛,父皇是在和我們開玩笑吧。”


    他已經是眾皇子之中力氣最大的了,就算是太子朱標,在蠻力上也比不上他。


    至於朱樉的弟弟們,年齡都還太小了,他都不能撼動其分毫,弟弟們更不可能了。


    朱樉第一時間就覺得自己被父親朱元璋給耍了。


    老三朱棡則是在一旁看了看,仔細的迴憶了一下,說道:“二哥,如果我記得沒錯的,這尊銅鼎的重量應該是七百多斤。”


    按照明朝的重量和現代重量換算。


    七百多斤就相當於現代重量的八百斤往上了。


    這樣的重量,別說是一個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幾乎沒有撼動的可能。


    霸王項羽或許是力能扛鼎,但這八百斤的大鼎,也不好說、


    “果然,父皇這肯定是開玩笑。”


    朱樉聽到朱棡的話之後,立刻道:“七百多斤,這怎麽可能舉得起來嘛。”


    “二皇子,我聽陛下的意思,或許並不是讓你們直接舉起來,而是借用器物。”


    跟著來的卡奧斯朝著朱樉說道。


    朱元璋給出這麽一個難題,雖然他不是皇子,但這並不妨礙他來看看熱鬧。


    “卡奧斯先生說的不錯,父皇強調了,隻要是一個人舉起就行,用什麽器具無所謂。”


    朱棡點點頭道。


    朱樉卻不以為意道:“用什麽都不可能!這麽重,還能有什麽東西能讓銅鼎變輕不成。”


    就他的腦子,反正是不會往複雜的方向去想。


    嚐試無果,直接放棄。


    朱樉那是相當的幹脆,轉身就離開了。


    其他的幾人看著這個大鼎,陷入了思考之中。


    而卡奧斯的心裏,已然有了辦法。


    在工程機械方麵,古羅馬繼承了古希臘的智慧,這種垂吊重物的器具,還是有的。


    隻不過,現在的卡奧斯並未說出自己會的事實。


    皇帝給自己兒子們下達的任務,獎勵還是皇帝的許諾。


    學了這麽久的儒學,卡奧斯已經深諳中庸之道。


    這種時候,不能露頭。


    而皇子們在奉天殿前扛大鼎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朝堂。


    朱元璋給皇子們出的題,也是讓大臣們討論了起來。


    一尊重大七百斤的大銅鼎,要讓皇子們單人舉起來。


    他們之中,最大的是朱樉,還未成年,十六歲都沒。


    顯然,大部分大臣們的第一想法,也是這件事不可能。


    當然,也有有想法的大臣,比如工部的官員。


    主管工程的,雖說大部分都是處理行政之事,但也不是全都一點技術不懂。


    但大家都很默契,沒人和皇子們說什麽。


    這是朱元璋的家事,他們摻和不對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邊不亮北邊亮並收藏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