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粗略一看,木桶倒行,隻是銅壺口子太小,裏麵若是成冰了,估計要拆了壺才能弄出來。
他從錢袋裏掏出一塊碎銀遞給那幾個小廝道:“有勞各位再幫我弄桶井水,一張厚冬被,不過這銅壺這口要大些的。要不就用煮茶的銅鍑也行,要帶蓋的!”
“謝謝郎君賞賜,小的這就去找來。”幾位小廝喜道。
煮茶的器皿在青樓自然是少不得的,五分鍾不到,三個小廝就一人桶木桶,一人抱銅鍑,一人抱被的小跑到李裕身邊,將物件放下。
“辛苦各位了,你們去忙自己的吧。”李裕笑道。
三人樂嗬嗬的向李裕一禮就離開了。
李裕將木桶用冬被裹緊放在桌子旁邊,將加好水的銅鍑蓋上蓋子置於桶中,再往鍑底置入三隻酒杯墊起後往木桶裏注入井水,然後加適量的入硭硝。硭硝一入水迅速消溶,帶走木桶井水中大量的熱量。
李裕也不急,坐在那裏欣賞著亭台上的歌舞。霓雲則將李裕的假襆頭重新綁在他頭上,畢竟在這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時代,除了犯罪之人根本不會有人將頭發剪到如此之短。
等了大概半小時,李裕正準備起身解開冬被看下硭硝製冰到底是否可行時,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清脆脫俗。
“郎君,我們又見麵了!”
“花惜時?我們見過嗎?”李裕停下手上動作,抬起頭看著花惜時,但是真想不起在哪裏有與他碰過麵。
“多謝郎君幾日前在街前出手搭救。”花惜時向李裕盈盈一禮道。
“哦,原來是你啊!以身想許就算了,但是你割的韭菜分香一些就好!”完全被銀子迷花眼的李裕無意中忽略了花惜時那比霓虹過之而無不及的絕世容顏。
對麵的花惜時原本對李裕的一絲好感完全損失殆盡,麵容一冷。周圍的恩客們也都怒目而視,要不是有著之前彪悍的戰績,現在估計有人衝上來捶他了。
花惜時此時也不管什麽割韭菜給他一些是什麽意思,清聲道:“郎君誤會,惜時本就沒有以身相許之意。來此隻是向郎君感謝前日答救之恩。”
說完後再次盈盈一禮,看都沒看他一眼,迴頭就進了裏間,周圍看官們頓時爆發出一陣大笑。
李裕看著花惜時的背影嘟囔道:“不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嗎?這救命之恩換個千兒八百兩不算多吧?”
旁邊的霓雲聽得直翻白眼,惜時姐姐估計氣的不輕,“嘻嘻……”
“你笑什麽?”李裕扭過頭看著霓雲問道。
“要你管,哼!”話已出口的霓雲連忙捂住嘴吧,小臉上白了一白,有些緊張的看著李裕。
誰知李裕撇撇嘴,低頭去解開被冬被包裹的木桶。剛解開李裕就就覺得一陣寒意撲麵而來,讓穿著長袍的他十公舒爽。
“啊啾!”
見李裕沒有生氣,霓雲也把腦袋往裏湊了湊,穿著薄絲綢她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站遠點!”李裕拿了根筷子戳了戳鍑內,梆梆硬,看來硝石製冰是成功了。
“結冰了?”
“嗯!”李裕拔出軍刀用井水洗淨,在鍑內敲了塊冰挑進嘴,“嗯,不錯,還是那個冰味。”
“霓雲,把你的手帕借我用下!”
“給!”霓雲掏了手帕遞了過去。
李裕接過手帕,用軍刀在鍑裏麵敲出幾塊碎冰,用手帕包了起來對霓雲道:“坐下!”
將包住冰的手帕輕輕地敷在霓雲的瘀青部位,霓雲哆嗦了一下就想避開。
“別動!”李裕輕喝道,“別動,你先敷十分鍾,我給你計時。”
“嗯!”霓雲兩眼淚汪汪的看著李裕嗯了一聲。
“夥計,麻煩你過來一下!”李裕對路過的一個小廝招唿道。
“這位郎君,你要點什麽?”小廝快步走過來問道。
“有沒有紅酒?”
“紅酒?”
“哦,就是萄葡酒。”
“抱歉,沒有!”
“沒有算了,冰鎮葡萄酒味可是一絕啊!”李裕擺擺手讓那小廝忙自已去了。
“這位小郎君說的可從西域傳來我大唐的葡萄釀?”鄰桌的一身著絲綢直裾長袍的中年人向李裕拱手問道。
“對!正是兄台所言的葡萄釀。在下蓬萊李裕,兄台高姓?”李裕喜道,能嚐嚐唐朝的葡萄酒也不錯。
“鄙人廣州府宋忠。小兄弟,葡萄釀口感酸澀,並不怎麽好喝,遠不及這玉冰燒入口爽朗香醇。”宋忠指了指李裕桌子上的酒壺。
“玉冰燒?”李裕轉了一下酒壺,在壺身上看到了一張紅色紙條,上麵寫著三蠅頭小字,笑道:“這壺玉冰燒一人獨飲也沒什麽意思,而葡萄酒也是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改變口感的,宋兄不妨過來一敘。”
宋忠向本之人道了個歉,帶陪待清娘挪到李裕的桌子上。霓雲放開手帕,執壺為李裕宋忠各滿酌一杯。
“宋兄請!”李裕昂首一飲而盡。
“李兄弟爽快!”宋忠也不含糊,一飲而盡,“真乃好酒,隻是少了點。”
“宋兄若是喜歡,在下就求許管事贈一壇宋兄吧。”李裕淡淡笑道。
“當真?”宋忠扭頭向身後的一個青年人道:“棋兒,去讓夫人將我前些年購得的西域葡萄酒取出一壇讓你抱過來!”
“是,郎君!”青年躬身一禮,轉身下了樓。
“宋~兄……?”宋忠原桌的二人站了起來笑道。
“最多半壇!”宋忠一臉鬱悶的道。
二人撫掌笑道:“甚好!甚好!多謝宋兄慷慨!”
“兩個老無賴!”宋忠悻悻然罵道。
“二位,咱們不如把桌子拚大,一起坐?”李裕招唿道。
宋忠與李裕起身將桌子挪了挪,那二人也麻利的將桌子挪了過拚在起,變成了李裕宋忠四人占一邊,另外那二人帶著各自的清娘坐在一邊。
“在下蓬萊李裕!敢問二位兄台高姓?”李裕拱拱手道。
“在下杭州駱丙宣(在下泉州何啟東),謝小兄弟邀請!”二人向迴禮道。
四人對飲一杯,酒壺中的玉冰燒,已經見底了。
“宋兄,在下曾聞得嶺南道四季如春,終年不見霜雪。一年可種稻兩季,可是真的?”
國慶快樂!!
他從錢袋裏掏出一塊碎銀遞給那幾個小廝道:“有勞各位再幫我弄桶井水,一張厚冬被,不過這銅壺這口要大些的。要不就用煮茶的銅鍑也行,要帶蓋的!”
“謝謝郎君賞賜,小的這就去找來。”幾位小廝喜道。
煮茶的器皿在青樓自然是少不得的,五分鍾不到,三個小廝就一人桶木桶,一人抱銅鍑,一人抱被的小跑到李裕身邊,將物件放下。
“辛苦各位了,你們去忙自己的吧。”李裕笑道。
三人樂嗬嗬的向李裕一禮就離開了。
李裕將木桶用冬被裹緊放在桌子旁邊,將加好水的銅鍑蓋上蓋子置於桶中,再往鍑底置入三隻酒杯墊起後往木桶裏注入井水,然後加適量的入硭硝。硭硝一入水迅速消溶,帶走木桶井水中大量的熱量。
李裕也不急,坐在那裏欣賞著亭台上的歌舞。霓雲則將李裕的假襆頭重新綁在他頭上,畢竟在這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時代,除了犯罪之人根本不會有人將頭發剪到如此之短。
等了大概半小時,李裕正準備起身解開冬被看下硭硝製冰到底是否可行時,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清脆脫俗。
“郎君,我們又見麵了!”
“花惜時?我們見過嗎?”李裕停下手上動作,抬起頭看著花惜時,但是真想不起在哪裏有與他碰過麵。
“多謝郎君幾日前在街前出手搭救。”花惜時向李裕盈盈一禮道。
“哦,原來是你啊!以身想許就算了,但是你割的韭菜分香一些就好!”完全被銀子迷花眼的李裕無意中忽略了花惜時那比霓虹過之而無不及的絕世容顏。
對麵的花惜時原本對李裕的一絲好感完全損失殆盡,麵容一冷。周圍的恩客們也都怒目而視,要不是有著之前彪悍的戰績,現在估計有人衝上來捶他了。
花惜時此時也不管什麽割韭菜給他一些是什麽意思,清聲道:“郎君誤會,惜時本就沒有以身相許之意。來此隻是向郎君感謝前日答救之恩。”
說完後再次盈盈一禮,看都沒看他一眼,迴頭就進了裏間,周圍看官們頓時爆發出一陣大笑。
李裕看著花惜時的背影嘟囔道:“不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嗎?這救命之恩換個千兒八百兩不算多吧?”
旁邊的霓雲聽得直翻白眼,惜時姐姐估計氣的不輕,“嘻嘻……”
“你笑什麽?”李裕扭過頭看著霓雲問道。
“要你管,哼!”話已出口的霓雲連忙捂住嘴吧,小臉上白了一白,有些緊張的看著李裕。
誰知李裕撇撇嘴,低頭去解開被冬被包裹的木桶。剛解開李裕就就覺得一陣寒意撲麵而來,讓穿著長袍的他十公舒爽。
“啊啾!”
見李裕沒有生氣,霓雲也把腦袋往裏湊了湊,穿著薄絲綢她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站遠點!”李裕拿了根筷子戳了戳鍑內,梆梆硬,看來硝石製冰是成功了。
“結冰了?”
“嗯!”李裕拔出軍刀用井水洗淨,在鍑內敲了塊冰挑進嘴,“嗯,不錯,還是那個冰味。”
“霓雲,把你的手帕借我用下!”
“給!”霓雲掏了手帕遞了過去。
李裕接過手帕,用軍刀在鍑裏麵敲出幾塊碎冰,用手帕包了起來對霓雲道:“坐下!”
將包住冰的手帕輕輕地敷在霓雲的瘀青部位,霓雲哆嗦了一下就想避開。
“別動!”李裕輕喝道,“別動,你先敷十分鍾,我給你計時。”
“嗯!”霓雲兩眼淚汪汪的看著李裕嗯了一聲。
“夥計,麻煩你過來一下!”李裕對路過的一個小廝招唿道。
“這位郎君,你要點什麽?”小廝快步走過來問道。
“有沒有紅酒?”
“紅酒?”
“哦,就是萄葡酒。”
“抱歉,沒有!”
“沒有算了,冰鎮葡萄酒味可是一絕啊!”李裕擺擺手讓那小廝忙自已去了。
“這位小郎君說的可從西域傳來我大唐的葡萄釀?”鄰桌的一身著絲綢直裾長袍的中年人向李裕拱手問道。
“對!正是兄台所言的葡萄釀。在下蓬萊李裕,兄台高姓?”李裕喜道,能嚐嚐唐朝的葡萄酒也不錯。
“鄙人廣州府宋忠。小兄弟,葡萄釀口感酸澀,並不怎麽好喝,遠不及這玉冰燒入口爽朗香醇。”宋忠指了指李裕桌子上的酒壺。
“玉冰燒?”李裕轉了一下酒壺,在壺身上看到了一張紅色紙條,上麵寫著三蠅頭小字,笑道:“這壺玉冰燒一人獨飲也沒什麽意思,而葡萄酒也是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改變口感的,宋兄不妨過來一敘。”
宋忠向本之人道了個歉,帶陪待清娘挪到李裕的桌子上。霓雲放開手帕,執壺為李裕宋忠各滿酌一杯。
“宋兄請!”李裕昂首一飲而盡。
“李兄弟爽快!”宋忠也不含糊,一飲而盡,“真乃好酒,隻是少了點。”
“宋兄若是喜歡,在下就求許管事贈一壇宋兄吧。”李裕淡淡笑道。
“當真?”宋忠扭頭向身後的一個青年人道:“棋兒,去讓夫人將我前些年購得的西域葡萄酒取出一壇讓你抱過來!”
“是,郎君!”青年躬身一禮,轉身下了樓。
“宋~兄……?”宋忠原桌的二人站了起來笑道。
“最多半壇!”宋忠一臉鬱悶的道。
二人撫掌笑道:“甚好!甚好!多謝宋兄慷慨!”
“兩個老無賴!”宋忠悻悻然罵道。
“二位,咱們不如把桌子拚大,一起坐?”李裕招唿道。
宋忠與李裕起身將桌子挪了挪,那二人也麻利的將桌子挪了過拚在起,變成了李裕宋忠四人占一邊,另外那二人帶著各自的清娘坐在一邊。
“在下蓬萊李裕!敢問二位兄台高姓?”李裕拱拱手道。
“在下杭州駱丙宣(在下泉州何啟東),謝小兄弟邀請!”二人向迴禮道。
四人對飲一杯,酒壺中的玉冰燒,已經見底了。
“宋兄,在下曾聞得嶺南道四季如春,終年不見霜雪。一年可種稻兩季,可是真的?”
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