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的味道將季修筠從沉思中喚醒,不由自主的問了那一句。

    看著望著自已二人的季修筠,秦宣嗬嗬幹笑道:“季兄可有悟出什麽真理?”

    季修筠端起茶杯淺飲一口道:“我能想到的,先賢早都想到了。小兄弟之話,我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麽。”

    “賢弟,還有有什麽話就直接說,別藏著捏著!”秦宣瞥了他一眼道。

    “其實我之前說的修身治心,基本是忽悠人瞎扯淡的!其實讓我大唐風雨飄搖的是這個。”李裕醮著茶杯裏的茶水在桌子上寫道:土地兼並偷逃稅,稅製混亂征不全。

    季修筠看到桌子上的幾個字,頓時緘口不言,這些事情他何償不知,天寶年間唐玄宗還出手整治過,但因阻力太大隻得不了了之。一國之君尚且如此,他季某又能如何?況且他季氏也是其中的牟利者的一員。

    “授田製確實是個好方法,但高祖太宗低估人了心貪欲。在利熏心之下那權貴豪強巧取明奪,冒充軍戶僧侶,百姓投獻掛靠,變身佃戶!逃稅之法無所不用其極。”李道看了看臉色不好的季修筠繼續道:“明府可知我大唐前期的賦稅租庸調加上戶稅地稅占總賦稅多少?”

    “大約六成半。”季修筠在心中推算了一番,給出了一個數字。

    “我覺得此數還可以住高了估。就算如此,也由此可見田賦這一塊說我大唐的命脈也不為過吧?”見二人點點頭就繼續道:“但大唐卻有著一幫碩鼠大肆侵吞田地,不擇手段的截取著大唐的命脈化為私產。

    然後當大唐家底被徹底掏空的那一刻,黃巢來了,安?山也成熟了,之後更是蕃鎮林立。這些也不過是碩鼠們掏空大唐的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產物罷了。”

    說著說著,有些口幹的李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補充道:“還有就是大唐的稅收太單一了,一但田賦出現了問題,再遇上不好的年景,財政一崩就再也難有迴天之力了。”

    “稅收太單一了?”秦宣問了一句。

    “請問明府,商稅占多少?”李裕沒有迴答他,而是又問了季修筠一句。

    “百不及一。”季修筠沉吟了半晌道。

    “那小子就不明白了,請兩位為我解惑:小子常聽人說起商賈官宦之家家資百萬,但確從沒聽說過農民可以家資百萬的,這是為何?”說到這裏,李裕就很想吐槽了:官府放高利貸的利錢都可以賺到總賦稅的百分之五,他涼的商稅竟不足百分之一。

    朝庭沒錢就加稅,這踏麽的簡直就是捧著金飯碗去要飯。按照大唐中期的商業情況來看,那怕就按照三十稅一的比例,隻要收足了,收的稅錢也足以把田賦給幹下去。可是這朝堂上下從皇帝到官員都用眼睛死死的盯著那公帳上越來越少的一畝三分地。恨不得敲骨吸髓。可是對於商稅,卻幾乎無人問津。

    重農輕商的確是古代各個王朝基準,唐朝也不例外,自然在收取賦稅的時候也是“重農輕商”般操作。田賦稅條條框十分明確,但那些商賈一個個家資不菲的商賈卻隻有一句話“三十稅一”而還不用服勞役。而農民表麵上卻承擔了和商人一般稅賦,看似公平。但相對的收入而言,這個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一但到了災年,百姓入不熬出,朝庭無力賑濟,農民隻能賣地於商賈,就會產生許多有戶籍而無田地的人。到兩稅之際沒有米糧錢財交稅,就隻委身為佃或賣身為奴。土兼並到一定的程度時,亂世就開始來臨了。

    越來越少稅收讓朝庭入不熬出,財政自然會開始崩潰。此時就開始收割商人這波韭菜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加收賦稅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這稅一加,情況就更加嚴峻了。讓原本還在苦苦堅持納稅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也迅速加入投獻掛靠的隊伍,然後那些無法投獻掛靠的人為了能多活一日就開始起義了。

    到了此時,反叛卻是這邊鎮壓,那邊起來,打來打去而朝庭卻發現自己真沒錢了,窮到連兵都養不起了。最後隻得飲鳩止渴,放權得讓蕃鎮自己養兵,這一養就養出了堆安?山史思明之流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再次上演。

    所以從這裏可以看出大唐官員對商稅那是毫無研究,也沒想過要研究良性征收商稅用來豐富大唐的財政,從上到下就把商賈當作一把韭菜,要用的時候就割,誰管這樣幹會不會對政局產生更惡劣的影響。就是因為財政製度的不行。而財政製度的根源,也就是稅收製度上也有很嚴重的問題,最終造成了財政崩潰。

    就在李裕放飛吐槽之心時,季修筠道:“小兄弟是說商稅收的太少?”

    “不是商稅收的太少的原故,而是大唐官員根本就不懂經濟,不懂用商稅來調節市場!”李裕在心中暗道:貌似我也不懂。

    “不懂經濟?調節市場?”季修筠很敏銳的抓住兩關鍵詞。

    “我的意思就是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稅收,鼓勵百姓耕種生產糧食。扶持本土商業發展,擴大商品流通範圍,並加大對外貿易力度來增加商稅收入以填補田賦的虧損。隻要有了糧,有了錢,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李裕總結道。

    二人一聽,心裏是怎麽都不想信商稅能蓋過田賦,秦宣道:“賢弟,當著明府的麵認真點!”

    “請你們放開老舊的觀念,隻操作的好商稅之多不是你們可以想像!”李裕瞥瞥嘴道,後世都用商稅反哺農民了!秦季二均是一臉不信的看著他。

    “想徹底的拯救大唐隻能從商稅著手,但不能把商人當韭菜,需要地時候就割一波。隻需先將大唐穩定下來,再建立良好的商稅收取法律與監督機製,同時提匠人的地位,鼓勵匠人研發新的工具。不出三年,商稅絕對會超過田賦。”李裕看著二人那一臉不可能的表情道。

    “小兄弟,見識如此非凡,可願到我……”

    “咳!”

    季修筠看了眼秦宣接著道:“可願到我府中一敘。”

    ?(?????)???加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攬群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攬群星並收藏風起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