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二女吃得不亦樂乎,隻聽身後響起一聲輕咳,坐大廳門坎上的李裕看了看被自已二人占據了大半大門,頓時臉色有些尷尬。
“奶奶!”小丫頭歡喜的叫了一聲。
李裕抱著小丫頭站了起來對著張老夫道:“老夫人,小子失禮了!”
張老夫人也不惱他,笑嗬嗬地從他手中接過小丫頭道:“小郎君又下廚?聖人有言:君子遠庖廚!”
“小子受教!”李裕嘴上稱受教,但心裏卻不以然。民以食為天,食都搞不好,何談君子。
張老夫人看他一幅恭敬的模樣,心中生出一縷溫情,四郎若在也是這般年景吧!
看著張老夫人溫洵的目光,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看自己時也是這般樣子,想必是想起她五年未歸的兒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該死的時代!李裕在心中罵道。
“我去看看飯菜做的怎麽樣了!”實在受不了張老夫越來越像看自家兒子的眼神,李裕找了個借口落荒而逃。
廚房中的郭氏被他突然闖進門嚇得差點切到手指。看著李裕,不知何因,郭氏滿臉通紅的又將他從廚趕了出來。
“小娘子,張老去蓬萊了,不在家吃飯了!。”李裕走到廚房門邊迴頭道。
“妾身知了!”郭氏小聲應了一聲,瞥了一眼他匆匆離去的背影繼續低頭切菜。
李裕從張家出來在重卡上拿了幾包方便麵調料包就去了劉木匠家,喊上劉先五人每人去張家院中搬了一壇酒一道去了村北。
村北河邊的樹蔭下坐滿了人,五個土灶一字排開,土灶之後不遠放了一張大木案與一些木桶,還有幾個藤條編製的籃子。大木案上放滿了食材,幾個年輕女子正在選摘清洗,米飯也上了蒸籠。一幫海盜們更是齊齊看著韓金花帶著武安村幾個大小媳婦燒大鍋飯。
“郎君!”韓金花眾人看見李裕過來,紛紛向他微蹲行了個抱拳禮。
李裕迴了一禮道:“韋家娘子,你們辛苦了!”
“奴家們不辛苦!”韓金花笑顏如花道,她身後的少女們更是眼波盈盈,目光炙熱。
李裕有些抵擋不住,敗退!
偏開話題道:“還有魚嗎?”
“有,郎君跟我來!”韋金花帶著李裕向旁邊的幾個藤筺走去。
李裕伸頭一看藤條筺還有三條鯽魚,他提起藤筺就去了河邊,將魚剖腹除去內髒鱗片,洗淨後提迴到高台處。
他將砧板與菜刀清洗一番,用刀在魚身上熟練割出斜口,然後占據了一口鐵鍋,洗淨待水幹後,往鍋中加入少許豆油。
待豆油近八成熱時將魚放於鍋中,將兩側快速煎至稍黃,然後將魚起鍋,再以同樣的方法煎好另外兩條。
第三條煎好後,就將別外兩條一起倒入鍋中加入適量開水,同時放入蔥段和薑片,食鹽。
待水開後,從土灶中抽出兩根木材,減小火力,繼續燉著。
他這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熟練自然,看得周邊的少女們小嘴圓睜,心中還有些羞愧感。海盜們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的看著他:這個大魔頭竟然還會做飯?
“該幹嘛去,都瞅著我幹嗎?”李裕忙完後一抬頭,看見眾人都一臉呆滯的看著自已。
就像被暫停的電影突然被人點了播放似的,裏麵的人們都各自都活了起來。
李裕直接紮到老農堆裏,跟們聊起漚肥,選種,耕種時節。沒多久老劉帶著柳家的三十多口人到了,河邊樹蔭就更加熱鬧了,李裕起身走過去與他們吹了一陣。
李裕看了看表,時間差們多了,直走鍋揭開鍋蓋倒了一包調料下去,再加了一些酒進去。
劉木匠涎著臉走了過來問道:“小郎君做菜了?”
“嗯!”李裕蓋上鍋蓋點點頭,“劉老,你覺得做出一架二丈高的水車困難嗎?”
“兩丈高?”劉木匠以為自己聽錯了。
李裕蹲下撿起根樹枝在地上圓了個圓,在上麵示意道:“我說的兩丈高是直徑,半徑為一丈。”
“二丈高啊!恐怕是很難啊!”劉木匠光是想那高度就有點喘不過氣來。
“一人技短,兩人技長。等下吃完飯你邀上柳家的泥瓦匠,鐵匠,木匠一起到你家,我與你們一起合計下這件事情。隻要找到方法二丈高絕對沒問題!建成之後劉老你可要名揚四海了!”李裕斬釘截鐵地說道。
“好的!”劉老頭頓時來了精神,轉身向柳家的眾人走去。
看他那熱乎勁,李裕搖了搖頭也沒去管他,直接走到鍋前揭開鍋蓋。奶白的湯汁咕嚕嚕撲騰著,一股濃鬱的香味隨著蒸氣散發出去。
“好香啊!”站在旁邊的韓金花不自覺舔了舔嘴唇。
李裕拿起一個稍小陶盆用鍋鏟鏟了一條魚進去,還裝了一些湯端在手裏。
“劉先,你帶著他們四個先跟我來,等下你們就來這裏吃飯,吃完飯繼續做之前的事情。”李裕看著旁邊的
“是!”劉先應道。
幾人再次來到張家。李裕對牆角的一堆壇子道:“你們每人再搬一壇酒過去,在場的每人夠一碗就好!”
“是,師父(大哥)!”幾人開心地抱著一壇酒向村北走去。
聽到動靜的郭氏出來一看,正好看到劉先五人搬著酒壇離去。李裕正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湯汁向廳中走來,她心頭一暖,趕忙過來想伸手接過來。
“別!燙得很,還是我來。別把你燙著了!”李裕稍稍一側身,從她旁邊穿了過,直接走進大廳中。隨即郭氏就聽到自己女兒的歡笑聲還有婆婆輕笑聲。
李裕在張家吃完飯後,就去了劉木匠家。
“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我的想法,我是想做一架二丈高的轉筒水車,想必水車樣子幾位在河邊應訪見過了。之所以讓大家過來是想讓大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見,能讓這架大唐第一水車順利堅起並運行。且這架水車並不是一架單純的水車,而是做為我們一些設想的動力核心來設計的。大家可暢所欲言!”李裕道。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出聲。
“你們不說,那我就直接說出我想法,然後你們去操作,遇到困難後咱們再一商量處理!”李裕看了看幾人道。
“如此甚好!”幾人同道。
“首先是材料,按我的想法軸盤芯用鋼棍,增加承重能力。軸盤稍微做大些,輻條增至三十五對,增加它的動力。中間再加多一圈定位圈,增輻條的穩固性。支撐架及底部我想用水泥以竹為筋用模子倒出來,承重及穩定性應該不成問題。但軸盤及輻條的木料的大小你們要認真考究,一要結實,二要輕!盡量減輕整架水車的重量。”李裕一一說道。
“我等知道!那小郎君,水泥是什麽?”老劉問道。
“水泥是將石灰石與粘土按一定的比例放進爐火中鍛燒出來,磨成粉狀便是水泥了。之後再與沙子加水混合待它們幹後就會變得硬如磐石!如果在鍛燒時再加入鐵礦粉會更堅固。大家隨我來!”李裕說完起身出了房門,
李裕帶著幾人來到正在燒製石的鐵匠爐前。
“大耶,二耶,父親,三叔!”柳伏虎看到幾人,連忙起身叫道。
“這個就是石灰石,山上撿的很常見。這粘土是河邊不遠挖的……”李裕將所需的材一一講解。
“小郎君這些咱們都認識,你直需要演示下咱們要怎麽做就好了。”柳伏虎的三叔是個急性子,加上他是泥瓦匠,對這些東西倒是挺熟的。
“隻需要將這個兩同時放進會燒就好了!沒有其他要求。”他將爐中鍛燒著的石灰用夾子夾了出,按大概三比一的量重新放入石灰石與粘土示意柳伏虎拉動風箱以增加爐溫。
沒多入久,石灰石與粘土慢慢變成黃紅色。李裕示意柳伏虎停下風箱,將石灰石與粘土塊用夾子夾出放在地上待它們冷確,然後用錘子將它們敲至粉碎,加入沙子與水攪和幾下,隨便弄成一個長形放在那裏待它凝固。
此時李裕也沒有閑著,他剛好趁此時間將之靜置的鹽水溶液給抽出來。劉木匠幾人看他在那裏折騰那桶石灰水有些不明所以,但沒去詢問,隻是在那裏靜靜地看著他施為。
等將清澈的鹽水溶液抽出來後,李裕直接進了劉木匠家廚房將他家的的鍋給掀了出來,看得劉老頭張大嘴。
墊了幾塊石頭,將鍋穩架在鐵匠爐上,將桶中的鹽水倒至鍋的四分之三,然後讓柳伏虎再次拉動風。這次爐子頂上的鍋中則煙霧迷漫。
“郎君這是?”劉老頭問道。
“煮鹽!”李裕迴答道,“我們平常吃的鹽裏麵含有太多的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對肝髒、腎髒的損傷很大。但這鹽水是經過處理的,將對身體的害處降到最低,而且還右以提升食鹽的品像與口感!”
劉木匠家裏的鍋本身就不大,加上鐵匠爐溫會偏高,鍋裏麵的水份迅速減少,慢慢鍋底出現了一層厚厚的雪白鹽晶。李裕將鍋從爐上取了下來,利用餘溫將鍋底的水份蒸幹。輕輕用木鍋鏟一鏟,一塊白花花的鹽塊出現在鍋鏟,映著陽光折射著五顏六色的光芒。
“試試味道?”李裕問道。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寫著寫著這晚了,哎,破功了,又要從頭再來!!
二女吃得不亦樂乎,隻聽身後響起一聲輕咳,坐大廳門坎上的李裕看了看被自已二人占據了大半大門,頓時臉色有些尷尬。
“奶奶!”小丫頭歡喜的叫了一聲。
李裕抱著小丫頭站了起來對著張老夫道:“老夫人,小子失禮了!”
張老夫人也不惱他,笑嗬嗬地從他手中接過小丫頭道:“小郎君又下廚?聖人有言:君子遠庖廚!”
“小子受教!”李裕嘴上稱受教,但心裏卻不以然。民以食為天,食都搞不好,何談君子。
張老夫人看他一幅恭敬的模樣,心中生出一縷溫情,四郎若在也是這般年景吧!
看著張老夫人溫洵的目光,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看自己時也是這般樣子,想必是想起她五年未歸的兒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該死的時代!李裕在心中罵道。
“我去看看飯菜做的怎麽樣了!”實在受不了張老夫越來越像看自家兒子的眼神,李裕找了個借口落荒而逃。
廚房中的郭氏被他突然闖進門嚇得差點切到手指。看著李裕,不知何因,郭氏滿臉通紅的又將他從廚趕了出來。
“小娘子,張老去蓬萊了,不在家吃飯了!。”李裕走到廚房門邊迴頭道。
“妾身知了!”郭氏小聲應了一聲,瞥了一眼他匆匆離去的背影繼續低頭切菜。
李裕從張家出來在重卡上拿了幾包方便麵調料包就去了劉木匠家,喊上劉先五人每人去張家院中搬了一壇酒一道去了村北。
村北河邊的樹蔭下坐滿了人,五個土灶一字排開,土灶之後不遠放了一張大木案與一些木桶,還有幾個藤條編製的籃子。大木案上放滿了食材,幾個年輕女子正在選摘清洗,米飯也上了蒸籠。一幫海盜們更是齊齊看著韓金花帶著武安村幾個大小媳婦燒大鍋飯。
“郎君!”韓金花眾人看見李裕過來,紛紛向他微蹲行了個抱拳禮。
李裕迴了一禮道:“韋家娘子,你們辛苦了!”
“奴家們不辛苦!”韓金花笑顏如花道,她身後的少女們更是眼波盈盈,目光炙熱。
李裕有些抵擋不住,敗退!
偏開話題道:“還有魚嗎?”
“有,郎君跟我來!”韋金花帶著李裕向旁邊的幾個藤筺走去。
李裕伸頭一看藤條筺還有三條鯽魚,他提起藤筺就去了河邊,將魚剖腹除去內髒鱗片,洗淨後提迴到高台處。
他將砧板與菜刀清洗一番,用刀在魚身上熟練割出斜口,然後占據了一口鐵鍋,洗淨待水幹後,往鍋中加入少許豆油。
待豆油近八成熱時將魚放於鍋中,將兩側快速煎至稍黃,然後將魚起鍋,再以同樣的方法煎好另外兩條。
第三條煎好後,就將別外兩條一起倒入鍋中加入適量開水,同時放入蔥段和薑片,食鹽。
待水開後,從土灶中抽出兩根木材,減小火力,繼續燉著。
他這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熟練自然,看得周邊的少女們小嘴圓睜,心中還有些羞愧感。海盜們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的看著他:這個大魔頭竟然還會做飯?
“該幹嘛去,都瞅著我幹嗎?”李裕忙完後一抬頭,看見眾人都一臉呆滯的看著自已。
就像被暫停的電影突然被人點了播放似的,裏麵的人們都各自都活了起來。
李裕直接紮到老農堆裏,跟們聊起漚肥,選種,耕種時節。沒多久老劉帶著柳家的三十多口人到了,河邊樹蔭就更加熱鬧了,李裕起身走過去與他們吹了一陣。
李裕看了看表,時間差們多了,直走鍋揭開鍋蓋倒了一包調料下去,再加了一些酒進去。
劉木匠涎著臉走了過來問道:“小郎君做菜了?”
“嗯!”李裕蓋上鍋蓋點點頭,“劉老,你覺得做出一架二丈高的水車困難嗎?”
“兩丈高?”劉木匠以為自己聽錯了。
李裕蹲下撿起根樹枝在地上圓了個圓,在上麵示意道:“我說的兩丈高是直徑,半徑為一丈。”
“二丈高啊!恐怕是很難啊!”劉木匠光是想那高度就有點喘不過氣來。
“一人技短,兩人技長。等下吃完飯你邀上柳家的泥瓦匠,鐵匠,木匠一起到你家,我與你們一起合計下這件事情。隻要找到方法二丈高絕對沒問題!建成之後劉老你可要名揚四海了!”李裕斬釘截鐵地說道。
“好的!”劉老頭頓時來了精神,轉身向柳家的眾人走去。
看他那熱乎勁,李裕搖了搖頭也沒去管他,直接走到鍋前揭開鍋蓋。奶白的湯汁咕嚕嚕撲騰著,一股濃鬱的香味隨著蒸氣散發出去。
“好香啊!”站在旁邊的韓金花不自覺舔了舔嘴唇。
李裕拿起一個稍小陶盆用鍋鏟鏟了一條魚進去,還裝了一些湯端在手裏。
“劉先,你帶著他們四個先跟我來,等下你們就來這裏吃飯,吃完飯繼續做之前的事情。”李裕看著旁邊的
“是!”劉先應道。
幾人再次來到張家。李裕對牆角的一堆壇子道:“你們每人再搬一壇酒過去,在場的每人夠一碗就好!”
“是,師父(大哥)!”幾人開心地抱著一壇酒向村北走去。
聽到動靜的郭氏出來一看,正好看到劉先五人搬著酒壇離去。李裕正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湯汁向廳中走來,她心頭一暖,趕忙過來想伸手接過來。
“別!燙得很,還是我來。別把你燙著了!”李裕稍稍一側身,從她旁邊穿了過,直接走進大廳中。隨即郭氏就聽到自己女兒的歡笑聲還有婆婆輕笑聲。
李裕在張家吃完飯後,就去了劉木匠家。
“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我的想法,我是想做一架二丈高的轉筒水車,想必水車樣子幾位在河邊應訪見過了。之所以讓大家過來是想讓大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見,能讓這架大唐第一水車順利堅起並運行。且這架水車並不是一架單純的水車,而是做為我們一些設想的動力核心來設計的。大家可暢所欲言!”李裕道。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出聲。
“你們不說,那我就直接說出我想法,然後你們去操作,遇到困難後咱們再一商量處理!”李裕看了看幾人道。
“如此甚好!”幾人同道。
“首先是材料,按我的想法軸盤芯用鋼棍,增加承重能力。軸盤稍微做大些,輻條增至三十五對,增加它的動力。中間再加多一圈定位圈,增輻條的穩固性。支撐架及底部我想用水泥以竹為筋用模子倒出來,承重及穩定性應該不成問題。但軸盤及輻條的木料的大小你們要認真考究,一要結實,二要輕!盡量減輕整架水車的重量。”李裕一一說道。
“我等知道!那小郎君,水泥是什麽?”老劉問道。
“水泥是將石灰石與粘土按一定的比例放進爐火中鍛燒出來,磨成粉狀便是水泥了。之後再與沙子加水混合待它們幹後就會變得硬如磐石!如果在鍛燒時再加入鐵礦粉會更堅固。大家隨我來!”李裕說完起身出了房門,
李裕帶著幾人來到正在燒製石的鐵匠爐前。
“大耶,二耶,父親,三叔!”柳伏虎看到幾人,連忙起身叫道。
“這個就是石灰石,山上撿的很常見。這粘土是河邊不遠挖的……”李裕將所需的材一一講解。
“小郎君這些咱們都認識,你直需要演示下咱們要怎麽做就好了。”柳伏虎的三叔是個急性子,加上他是泥瓦匠,對這些東西倒是挺熟的。
“隻需要將這個兩同時放進會燒就好了!沒有其他要求。”他將爐中鍛燒著的石灰用夾子夾了出,按大概三比一的量重新放入石灰石與粘土示意柳伏虎拉動風箱以增加爐溫。
沒多入久,石灰石與粘土慢慢變成黃紅色。李裕示意柳伏虎停下風箱,將石灰石與粘土塊用夾子夾出放在地上待它們冷確,然後用錘子將它們敲至粉碎,加入沙子與水攪和幾下,隨便弄成一個長形放在那裏待它凝固。
此時李裕也沒有閑著,他剛好趁此時間將之靜置的鹽水溶液給抽出來。劉木匠幾人看他在那裏折騰那桶石灰水有些不明所以,但沒去詢問,隻是在那裏靜靜地看著他施為。
等將清澈的鹽水溶液抽出來後,李裕直接進了劉木匠家廚房將他家的的鍋給掀了出來,看得劉老頭張大嘴。
墊了幾塊石頭,將鍋穩架在鐵匠爐上,將桶中的鹽水倒至鍋的四分之三,然後讓柳伏虎再次拉動風。這次爐子頂上的鍋中則煙霧迷漫。
“郎君這是?”劉老頭問道。
“煮鹽!”李裕迴答道,“我們平常吃的鹽裏麵含有太多的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對肝髒、腎髒的損傷很大。但這鹽水是經過處理的,將對身體的害處降到最低,而且還右以提升食鹽的品像與口感!”
劉木匠家裏的鍋本身就不大,加上鐵匠爐溫會偏高,鍋裏麵的水份迅速減少,慢慢鍋底出現了一層厚厚的雪白鹽晶。李裕將鍋從爐上取了下來,利用餘溫將鍋底的水份蒸幹。輕輕用木鍋鏟一鏟,一塊白花花的鹽塊出現在鍋鏟,映著陽光折射著五顏六色的光芒。
“試試味道?”李裕問道。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寫著寫著這晚了,哎,破功了,又要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