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開著車載風扇那是一覺睡到日上三竿,夢到自已坐著一張金燦燦的大椅子,周邊美女成群,好不喜樂……

    咚咚咚!咚咚咚!

    車窗的敲擊聲將李裕美夢打斷,不顧嘴角的哈喇子喝道:“誰?!”

    “擦!”抬頭隻一張老臉出現在車窗邊,嚇了他一跳,抹了一把哈喇子。隻見張老頭將便簽本貼車窗,上麵寫著:“請郎君到我家吃中飯!”

    李裕下意識一抬手腕,表上時間9點5分,再抬頭看出看太陽低聲罵了一句,然後在手機上打出退後二字。

    看見張推退開了,李裕打開副駕駛室門,招手讓他上來。

    張推哆嗦著上了副座,李裕關上車門,打火啟動,直接將車開到張推家旁邊的一塊空地上。開門跳了下去,來到副駕門邊拉開門,直接將麵色慘白,身體哆嗦的張老頭給搬了下來。

    聞聲而來的村民卻是一臉羨慕的看他,坐過怪物的吹噓資本不是人人都有的。

    迎出門張老夫及郭氏將張推扶了進去,李裕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跟了進去。

    菜肴依然與昨晚類似,張推變更加熱情,不停地給李裕夾菜,吃得他十分酸爽。

    叼著眼淚心塞無比的李裕艱難咽下最後一口饅頭,在手機上打出【我吃飽了】四個字後落荒而逃。

    那模樣看得守在大門處的小丫頭咯咯地笑過不停。

    無所事事的李裕在村子轉了起來,那幾個土匪也不見蹤影,還知道是不是被送官了,遇到的村民也大都對他笑臉相迎。

    武安村背後靠山,山上植被非常豐盛,正是昨日土匪逃跑的方向。左邊有一條河,河麵寬約三丈,幾個婦人在河邊搗衣。前麵與右麵均是農田,現在種植了不少農作物,但開墾度不高。原因他也知道,古代打仗全靠人來填,然後你抽我抽大家抽,村裏現在就隻剩下些老幼婦女。勞動力不夠,田地自然自然就荒蕪了。如果再來點土匪什麽的搞不好就直接滅村了!

    行至後山,看見林中不少藤條想到張老家那讓他無法睡眼秸稈床眼前一亮,良好的睡眠才有優質的生活。

    迴到車上翻出把砍刀,背上ak直接上了後山,砍了一堆藤條就拖了迴來,途中還收獲成年野兔三隻,幼兔六隻。

    拖著藤條步伐蹣跚的迴到張推家,已是一個多時辰之後事了,將那幾隻希望兔小心的放在一個藤條筐中。

    正在院中教村中小孩識字的張推看著泥猴般的李裕,李裕在他心中世家子弟的人設瞬間崩塌。

    李裕無視他的呆沚的目光,拿出手機:村中可有人會編製藤器?

    張推想了想寫道:村西木匠老劉頭經常會編一些藤器去縣城販賣,家門口堆有不少木料的那一家。

    那一手堪比印刷的毛筆看得李裕呆了呆。爾後他拎了隻兔子就準備向村西奔去,卻發現張家的小丫頭快步向幾隻毛茸茸的小兔仔跑了過去,心中暗道不好,忙折返迴來將籃子抱了起來,看小丫頭兩眼淚汪汪。

    李裕撫額迴到車上取了根棒棒糖才將她打發了。然後在手機上交代張老頭,讓他幫忙照著幾隻小家夥,然後在他不解的目光中去村西找老劉了。

    走到半路李裕才想起好像忘點什麽,但卻又想不起來隻好作罷。

    武安村本來就不大,就那麽十多戶人家,李裕很快就找到正門前編著一隻藤條籃子的老劉頭,他興奮跑過去對老劉道:“劉師傅,你幫我編架藤床,這隻兔子做定金!”

    老劉一臉疑惑的看著他,不明白他倒底要幹些什麽。李裕一拍腦門,一隻手拎著兔子一隻手拉著劉老頭直奔張推家。老劉雖說聽不明白,但也想知道這個不同一般的世家子弟倒底想幹些什麽,說不定可以坐一坐一怪獸漲點吹噓的資本。於是就隨著李裕向張推家跑去。

    老劉頭聽到張推一番翻譯,作為本匠的他瞬間明白李裕的想法。但是一看到李裕砍迴來的那一堆藤條,不由得的眼一翻,蹲下去扒拉一番,將其中過半的藤條扔到一邊,拖起小部分示意張老頭與李裕跟他迴家。

    張推則直接散了學,將小兔子交給老妻,自已跟著二人向劉老頭的家走去。途中李裕表示想跟張推學習官話,熱心的張老頭自是滿口應下。

    劉老頭先是從自家屋簷下拖出四根木料,量好尺寸,彈好墨線,拿起鋸子就忙碌了起來。李裕為了加快製作進度,經溝通之後接下了鑽孔這活計,旁邊則是一堆看熱鬧的小孩子。

    手工打孔的難度讓人絕望,劉老頭四條木頭都鋸好了,正拿著斧頭削著木頭上的毛刺,李裕才堪堪鑽好一條木框邊一半的孔數,兩隻胳膊酸的都不像是自己的了,隻得敗退,看來這藤條床今晚是指望不上了。

    與張推用手機交代一句,返迴了張家,再去車裏拿了套換洗的衣服,拎著兩隻成年的兔直奔河邊。

    他看著河邊沒人,先下河把自己給搓了一邊。把衣服清洗一遍後將兔子熟練的剝皮,剔除內髒拋到河中,看到河中的魚兒咬食兔子的內心中大唿虧了。

    晾好衣服後,從重卡駕駛室中取出一瓶泡辣椒,看著裏的辣椒籽,心裏思索著這玩意還能不能種出芽來。

    進到張家,尋著機杼聲找到正在織布機上忙碌的郭氏,用手機說明要借用一下廚房,看郭氏一臉驚訝,連織梭都接漏了。

    郭氏從地上撿起織梭,仔細看了看,鬆了口氣放迴織布機上,帶著李裕來到廚房。他將灶台上的壇壇罐罐都翻了一遍,還請教了郭氏一遍。

    唐代灶台的樣子與現在倒是差不多,隻是那隻銅鍋更像是10升電飯煲膽,隻不過煲底是弧形的罷了。不過沒關係,怎可能難得住曾經用電飯煲做尖椒炒瘦肉的他,想當年他就靠這一技能在某炊事連呆了六年!我大天朝的吃貨無所畏懼,敢接受任何挑戰!

    操起菜刀,李裕尤如廚神附體,耍了個刀花,一股熟悉的感覺又迴到體內。

    站在廚房門口的郭氏隻見得一陣刀影以及撲麵而來的切菜聲,十幾個唿吸間兩隻兔肉就變成了塊狀,片狀,就連薑蔥蒜都處理好了。

    謝謝秋風荻書友的推薦。本書架空題材,讀者大大們勿用正史來來噴。這裏默認刨子這玩意在唐朝沒有出現!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攬群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攬群星並收藏風起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