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胡燦心中也非常興奮。隱約間他感覺到,似乎找到了非比尋常的東西。能讓墓主人藏著棺槨夾縫中的物品,到底是什麽呢。
帶著滿腹好奇,胡燦俯下身,用湛盧劍小心的插.進暗格的縫隙中。然後沿著縫隙,用力切開封堵。
等切開了縫隙,胡燦用湛盧劍小心的往外撬,一塊方形的青磚就被取了下來。而這時,棺槨內壁上,也出現了一方平整的缺口。
胡燦蜷縮著身子,將手電往裏照去。隨著暗格內被照亮,胡燦看到暗格裏是一方半米寬的空間,而格子底部放著兩本沒有封皮的線裝書。
看清內部的物品,胡燦有些失望。但仔細一想,能讓墓主人如此隱秘保存的物品,絕不會普通,有可能就是那冊天書。
想到這,胡燦將直播鏡頭對準下方的洞口,讓觀眾都能清晰看到內部的情況。可觀眾和胡燦的想法不同,眾人隻想看陪葬品。
“胡爺,你耍我?就給我看這個。”
“不對啊,胡爺的表情很嚴肅啊。看來這兩本書很值錢。”
“隻能說胡爺裝的真像。”
“先別吵,這會不會就是那本天書?”
逐一看過每條彈幕,胡燦搖頭說道“大家先別急,暗格裏雖然沒有陪葬品,不過這兩本書肯定也不普通。大家仔細想,能讓墓主人如此珍視的東西,肯定非常珍貴。有可能,就是刻字裏提到的天書。”
“不過讓我疑惑的是,天書隻能有一本,但這裏有兩本線裝書。另一冊又是什麽呢?”
隨著胡燦解釋完,直播間的觀眾才放下沒有陪葬品的遺憾。紛紛催促胡燦,拿出那兩本線裝書。
這時,仰阿羋也聽到了胡燦的話。這次,她表現的非常興奮,趕忙湊過來想看清楚。
“胡爺,找到什麽書了?給我看看。”
胡燦瞥了她一眼,他知道仰阿羋估計就是在找這兩本書。
說實話,胡燦也很好奇,這兩本書到底記載了什麽。但他還是壓下急迫的心思,仔細檢查了暗格,確認沒有機關後,才伸手拿起了比較薄的那本。
書本佷油,拿在手裏有種滑膩的觸感。胡燦放在鼻息間嗅了嗅,一股桐油的味道鑽入鼻息。
胡燦點點頭說道“兄弟們,這本書上有股油味。想來是因為紙張不易保存,所以用桐油浸泡過了。這樣一來,紙張至少能保存千年不腐。”
一邊說著,胡燦強忍住激動地心情,緩慢翻開第一頁。書是用豎排寫成的,紙張上的字也不是繁體或者老苗文。
看到這,直播間的觀眾忍不住發起彈幕詢問。
“胡爺,這是什麽字,我不認識。”
“樓上的,一看你就沒好好讀書,這是楷書。”
“2333,別在胡爺麵前賣弄學識,就跟你認識一樣。”
“胡爺,求解。”
胡燦仔細看著頭篇的文字,笑著說道“確實,這書是用楷書寫成的。在明末時,楷書屬於官方字體,墓主人既然是明朝人,那就沒什麽可奇怪的。”
“不過具體的內容,還要看過才知道。”
說完,胡燦便不再理會激動地觀眾。耐著對豎排字的不適,緩緩往下讀。
“吾主自如如晤,其得天書十二篇,大成兵法,抗敵於塞外。然明思宗昏庸,冤殺自如。落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思宗三年,吾主冤死,六子等人冒死搶首,埋於故土。路途坎坷,時過山坳遇六月飛雪,知自如蒙冤而死。為留天書不入韃子之手,咱家攜天書南至苗疆,隱姓埋名…”
楷書的形式很拗口,胡燦忍著不適念完第一頁,隨後對著鏡頭說道“兄弟們,現在我能確定這裏就是主墓了。這篇書稿,是墓主人死前留下的遺書手稿。這前半部分,記載的是他和袁崇煥的生平,和石壁上的刻字差不多。大致意思,就是袁崇煥在返鄉時,得到了天書十二篇。依靠天書上的兵法,抗擊後金清兵。”
“不過後來袁崇煥被冤死,墓主人和其他親衛,冒死偷迴了掛在旗杆上示眾的首級,這才將袁崇煥厚葬。後來,為了保存這卷天書不被清兵得到,墓主人攜帶天書來到了苗寨。之後就世代隱居在這。”
“哎,明思宗有血性。可他缺腦子啊。”
“可說呢。明朝276年,沒有和親,沒有休戰,沒割讓一寸國土,可惜了。”
“233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首都能設在前線,皇帝能自殺殉國,也就剩明朝了。”
“滿清韃子,誤我大明!”
明朝的血性是眾人皆知的,聽完胡燦的解釋,觀眾都覺得可惜。紛紛發起彈幕。
逐一看過每條彈幕,胡燦搖搖頭笑道“好了,大家先別覺得可惜。咱們言歸正傳,繼續往下看。”
看過墓主人的遺書,胡燦覺得這篇天書肯定不簡單。耐著心思翻開第二頁,繼續往下讀。但剛看到第二頁,胡燦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一種不祥的預感,逐漸在心頭升起。
帶著滿腹好奇,胡燦俯下身,用湛盧劍小心的插.進暗格的縫隙中。然後沿著縫隙,用力切開封堵。
等切開了縫隙,胡燦用湛盧劍小心的往外撬,一塊方形的青磚就被取了下來。而這時,棺槨內壁上,也出現了一方平整的缺口。
胡燦蜷縮著身子,將手電往裏照去。隨著暗格內被照亮,胡燦看到暗格裏是一方半米寬的空間,而格子底部放著兩本沒有封皮的線裝書。
看清內部的物品,胡燦有些失望。但仔細一想,能讓墓主人如此隱秘保存的物品,絕不會普通,有可能就是那冊天書。
想到這,胡燦將直播鏡頭對準下方的洞口,讓觀眾都能清晰看到內部的情況。可觀眾和胡燦的想法不同,眾人隻想看陪葬品。
“胡爺,你耍我?就給我看這個。”
“不對啊,胡爺的表情很嚴肅啊。看來這兩本書很值錢。”
“隻能說胡爺裝的真像。”
“先別吵,這會不會就是那本天書?”
逐一看過每條彈幕,胡燦搖頭說道“大家先別急,暗格裏雖然沒有陪葬品,不過這兩本書肯定也不普通。大家仔細想,能讓墓主人如此珍視的東西,肯定非常珍貴。有可能,就是刻字裏提到的天書。”
“不過讓我疑惑的是,天書隻能有一本,但這裏有兩本線裝書。另一冊又是什麽呢?”
隨著胡燦解釋完,直播間的觀眾才放下沒有陪葬品的遺憾。紛紛催促胡燦,拿出那兩本線裝書。
這時,仰阿羋也聽到了胡燦的話。這次,她表現的非常興奮,趕忙湊過來想看清楚。
“胡爺,找到什麽書了?給我看看。”
胡燦瞥了她一眼,他知道仰阿羋估計就是在找這兩本書。
說實話,胡燦也很好奇,這兩本書到底記載了什麽。但他還是壓下急迫的心思,仔細檢查了暗格,確認沒有機關後,才伸手拿起了比較薄的那本。
書本佷油,拿在手裏有種滑膩的觸感。胡燦放在鼻息間嗅了嗅,一股桐油的味道鑽入鼻息。
胡燦點點頭說道“兄弟們,這本書上有股油味。想來是因為紙張不易保存,所以用桐油浸泡過了。這樣一來,紙張至少能保存千年不腐。”
一邊說著,胡燦強忍住激動地心情,緩慢翻開第一頁。書是用豎排寫成的,紙張上的字也不是繁體或者老苗文。
看到這,直播間的觀眾忍不住發起彈幕詢問。
“胡爺,這是什麽字,我不認識。”
“樓上的,一看你就沒好好讀書,這是楷書。”
“2333,別在胡爺麵前賣弄學識,就跟你認識一樣。”
“胡爺,求解。”
胡燦仔細看著頭篇的文字,笑著說道“確實,這書是用楷書寫成的。在明末時,楷書屬於官方字體,墓主人既然是明朝人,那就沒什麽可奇怪的。”
“不過具體的內容,還要看過才知道。”
說完,胡燦便不再理會激動地觀眾。耐著對豎排字的不適,緩緩往下讀。
“吾主自如如晤,其得天書十二篇,大成兵法,抗敵於塞外。然明思宗昏庸,冤殺自如。落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思宗三年,吾主冤死,六子等人冒死搶首,埋於故土。路途坎坷,時過山坳遇六月飛雪,知自如蒙冤而死。為留天書不入韃子之手,咱家攜天書南至苗疆,隱姓埋名…”
楷書的形式很拗口,胡燦忍著不適念完第一頁,隨後對著鏡頭說道“兄弟們,現在我能確定這裏就是主墓了。這篇書稿,是墓主人死前留下的遺書手稿。這前半部分,記載的是他和袁崇煥的生平,和石壁上的刻字差不多。大致意思,就是袁崇煥在返鄉時,得到了天書十二篇。依靠天書上的兵法,抗擊後金清兵。”
“不過後來袁崇煥被冤死,墓主人和其他親衛,冒死偷迴了掛在旗杆上示眾的首級,這才將袁崇煥厚葬。後來,為了保存這卷天書不被清兵得到,墓主人攜帶天書來到了苗寨。之後就世代隱居在這。”
“哎,明思宗有血性。可他缺腦子啊。”
“可說呢。明朝276年,沒有和親,沒有休戰,沒割讓一寸國土,可惜了。”
“233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首都能設在前線,皇帝能自殺殉國,也就剩明朝了。”
“滿清韃子,誤我大明!”
明朝的血性是眾人皆知的,聽完胡燦的解釋,觀眾都覺得可惜。紛紛發起彈幕。
逐一看過每條彈幕,胡燦搖搖頭笑道“好了,大家先別覺得可惜。咱們言歸正傳,繼續往下看。”
看過墓主人的遺書,胡燦覺得這篇天書肯定不簡單。耐著心思翻開第二頁,繼續往下讀。但剛看到第二頁,胡燦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一種不祥的預感,逐漸在心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