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墨辰迴到了京城。


    這一走就是好幾個月,迴來安頓好,就要開朝會了。


    京城的夏天非常熱,雞蛋丟在石板上曬半天,估計也有幾分熟。


    朝會的地方雖然大,但是參與的朝臣也多,加上官服,其實也是一種煎熬。


    好在許墨辰作為仁君,一向體恤眾臣,這迴也花了心思布置。


    朝堂的四周圍,放著一盆盆的冰塊,這製冰技術對於許墨辰而言,那是很簡單的。


    然後冰塊的後麵,內侍們拿著大扇子揮動著,將一陣陣涼氣送進去。


    因此大臣們到的時候,都覺得一陣清涼之意。


    這修仙者,其實無所謂嚴寒酷暑的,不過要的就是這份體麵。


    你看看,陛下還是關愛我們的。


    自然了,坐的全部換成竹藤椅,摸上去都能解暑。


    等大臣們坐好,立即有宮女端著冰鎮的酸梅湯過來。


    “不得不說,陛下這些心思,還是很到位的。”


    “寧州搞了一通又如何,迴來還不是要看我們臉色。”


    “別說,寧州的事情,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天子嘛,就是不知道動用了多少國運。”


    “納人家女兒進宮,殺了她父親,嗨!怎麽說這事。”


    “丞相還在臥病,先看看吧。”


    一個個都是交頭接耳,探討軍國大事。


    許墨辰到了,他滿臉春風地走上禦座,見大家又要行禮,急忙伸手示意:“免了免了,大家都是大乾的重臣,齊心協力為國為君分憂,這段時間又辛苦諸臣工了,你看看,都廋了。”


    群臣表示為國為民理所應當。


    許墨辰坐下:“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朕非常悲痛。


    尤其是通政使沈長風沈大人,不幸身染重疾而亡,是大乾的重大損失。


    況且沈大人又是賢妃的父親,於情於理朕都應該有所表示。”


    靜默。


    身染重疾?那不是你弄死的嗎?


    大乾的重大損失,陛下別逗了,誰都知道沈長風通敵賣國,不僅人族、大乾修仙界都想出賣呢。


    這種貨色早應該弄死。


    許墨辰滿臉悲戚,迴頭朝唐德潤示意:“宣旨吧。”


    唐德潤領命,上前開始宣讀聖旨。


    首先肯定了沈長風這麽多年的付出,認定其為大乾不可缺失的良臣,如今病逝,念其勞苦功高,加上又是國丈,擇日風光大葬。


    死了就好辦事了,他屍體都不知道在哪裏,無非就是抬著棺槨做個樣子。


    其次表彰沈長風教女有方,賢妃很得朕心,對於沈家選出新的家主,依舊位列朝臣。


    當然了,這新的家主妥妥的人族。


    至於通政司,許墨辰也宣布進行調整。


    大臣們一個個俯首聽著,誰也沒有反對。


    左右不過一個沈家、一個通政司,無關痛癢。


    陛下喜歡權力,都察院通政司就送給你玩玩吧。


    要是過分了,那就弄死你們。


    許墨辰目光掃過去,心中很滿意。


    沈長風的事情,如此了結在他預料之中。


    隻不過,接下來的事情……


    唐德潤宣旨完畢,朝臣們一個個也是唏噓感歎,附和幾句忠言渲染氣氛。


    許墨辰等他們說完,點頭認可:“所以諸臣工,今後隻要盡心盡力,將來的話,朕一定給你們好交代的。”


    陛下,我們不需要,因為我們活得肯定比你久。


    但這種實話是不能說的。


    “此外還有另外一件大事,”許墨辰轉入正題,“朕去了趟寧州,遇到不少事情,讓朕有了新的思路。


    寧州靠海,異域國海運發達,我們大乾在這方麵也要追上去。


    因此朕決定,開放寧州作為和異域國貿易的地點,不知道諸臣工以為如何。”


    來了來了,總算到了這事情了。


    相關的風聲,他們也都收到了,隻是丞相一直沒有表態。


    這種事情,陛下肯定是有和丞相商量過的。


    丞相沒有表態,就可以說明,丞相不同意。


    “陛下,”兵部尚書出列,“大乾乃天朝上國,上古以來曆代傳承,都不輕易打開邊關,這是祖製,還請陛下三思。”


    “兵部尚書所言極是,”戶部尚書也出列,“大乾立國根本在於農,農業興盛則百姓富足。


    士農工商如此排列,是先哲所定,此外寧州乃是南方產糧重州。


    微臣以為陛下的國策,應該注重鼓勵寧州進一步開疆拓荒。”


    “兩位大人說的都是治國之理,”吏部侍郎也出列,“陛下,異域國和大乾畢竟文化不同,他們隻不過是覬覦大乾富足的資源,這打開國門交易,損失的是我們大乾。


    況且,一旦國門大開,異域國的人紛紛到來,往來混雜,不利於陛下掌控萬民。”


    許墨辰的笑容有點僵。


    閉關鎖國,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在不發達的時代,靠著這個避免異族文化入侵,還是很有效果的。


    但寧州一行,許墨辰發現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


    比如說普蘭國,許墨辰認為,不說修仙界,其人族擁有的技術,有的已經超越大乾。


    隻有通過貿易往來,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技術。


    畢竟全部都靠他自己,一手把大乾拉到現代化,需要太大的精力。


    況且他以為,修仙界之間,彼此也是需要往來交流的。


    但是他沒有想到,大臣們清一色的反對。


    有了三部門的領導帶頭,其他大臣更加活躍了。


    “陛下,我大乾乃天朝上國,所出來的東西遠遠超過異域國,和他們交易,是暴殄天物。”


    “是啊,況且此風一開,容易讓百姓重商輕農,那是動搖國本的,請陛下三思。”


    “寧州本來就是前南衛首都,加上新進的寧王之亂,微臣以為如今之計,應該以嚴防內治為主,不可輕易開放。”


    “陛下,此事必定是寧州太守鼓搗出來的,實屬欺君誤國之罪,微臣懇請陛下下旨,嚴懲太守府相關人員。”


    “治大國如烹小鮮,陛下不可輕易動搖祖製啊。”


    “我大乾數千年傳承,異域國一切,不過是大乾分流出去的分支,現在如何敢對等和我們交易。”


    “陛下,微臣等都是肺腑之言,懇請陛下采納。”


    ……


    在他們看來,並不需要什麽往來貿易。


    這天下仙術,起源是大乾,一些枝節末流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沒有一個人讚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恭請陛下斬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鏡不止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鏡不止水並收藏恭請陛下斬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