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彌重新落迴地麵,看著支離破碎的大地,以及相隔不遠,原地打坐調理的兩人,無奈地笑了笑。


    芥彌緩緩走向二人,腳下有青綠光華擴散,每走一步,被劍氣切割的大地便重新聚攏,有青草冒頭。眨眼間,荒地變沃土,其中植物長勢更甚之前。


    來到秦蕭麵前,芥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撐頭含笑,問道:“怎麽樣?和驚鴻打了一場,有什麽感想?”


    秦蕭從打坐中醒來,摩挲著下巴,仔細思索著。過了良久,才憋出兩個字。


    “很強!”


    “具體說說,怎麽個強法。”


    “嗯……驚鴻道友給我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剛開始我以為她的劍法是以‘變’為主,用不同的劍來適應她的劍法。但她在換劍眉尺、蜀道之後才發現,遠沒有那麽簡單,應該說是暗藏玄機。”


    “與其說是用劍來適應她的劍法,不如說是她在適應不同的劍。針對不同的劍,施展出最適應的劍法。最可怕的是,無論哪把劍,她施展的劍法都臻於完美……”


    “象王沉重,她的劍法就呈現出力大勢沉的特點,以力破巧,但不夠靈活;眉尺無尖,那她就以劈、砍為主,幅度大,攻擊多呈扇形,但末端不足;蜀道劍柔,劍體蜿蜒,所以劍法靈活,以刺擊為主,軌跡詭譎,難以捉摸……”


    “至於魚腸……魚腸短小尖銳,很特殊,按我說它適合暗殺。正因為它太小了,不容易被察覺,所以適合一擊斃命,當是我麵對的所有的劍當中最難使用的。但厲害的是,即便如此驚鴻道友依舊能使用自如,僅憑不足三寸的劍刃就能挑開風殘雪,隨後順速拉開距離,飛劍封喉。太厲害了!若非驚鴻道友及時收手,恐怕那一下我絕對擋不住。”


    說罷,秦蕭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仿佛魚腸的鋒芒依舊近在咫尺,讓他如芒在背,現在迴想起來還是相當後怕。


    芥彌滿意地點了點頭,她沒有多說些什麽,反而看向一旁的陳驚鴻,問道:“驚鴻,你也聽到了。秦蕭對你評價那麽高,你有什麽要補充的嗎?或者你對秦蕭評價嗎?”


    “……”


    不知道什麽時候,驚鴻也清醒了過來,靜靜聽著秦蕭的評價。聽到他不留餘力對自己進行誇獎,依舊臉色不變,隻是不時地會點頭應和。當聽到芥彌詢問自己意見時,她習慣性地沉默了一會,隨後她盯著秦蕭,很是認真地思索著,最終從口中擠出了幾個字。


    “元嬰下,無敵。”


    如此高的評價,反倒讓秦蕭有些不好意思。他有些拘謹地摸了摸頭,尷尬地笑笑。驚鴻倒是一直直勾勾地盯著他,很是認真,讓秦蕭有些不自在。


    “……”(秦蕭道友的劍法非常特殊,首先是那套連招。這連招變化莫測,前後招式的銜接也讓人難以捉摸。即使是專攻“變化”的劍招,在這招麵前也是相形見絀。如果我沒猜錯,秦蕭道友一定還有所保留,總感覺在對招時少了些什麽……)


    從她的眼神中,秦蕭多少讀出了一些她的想法,眉頭一挑,略微有些吃驚,他沒想到陳驚鴻的感覺居然如此準確。他的確有所保留,沒有在施展銀月時額外附加太陰寒氣,不然的話,他絕不會那麽快落敗。


    當然了,有所保留的不僅僅是他,陳驚鴻肯定也藏了一手。既然她沒有深究,秦蕭也不會多加解釋。兩人終究存在競爭關係,多留幾個心眼總是好的。


    “……”(除了那招外外,那式直劍也非常厲害。秦蕭道友的佩劍風殘雪,不是象王那樣的重劍,但其勢之猛烈,氣之剛強,決不在它之下。我想,這招肯定蘊含了某種至陽至剛的劍意吧?)


    秦蕭點頭默認。見到他大大方方地承認了,陳驚鴻突然陷入了沉思,她在記憶中搜索,到底是什麽樣的劍招,能有如此如此巨大的威力?


    這套劍法明顯沒有完全施展,可僅僅是這兩招,就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好好奇……


    整個鴻蒙界隻要是有點名氣或者實用的劍法,掌劍山都有收錄或記載。掌劍山的藏經閣,收錄了整個鴻蒙界近半數的劍招功法。


    麵對如此巨大的數量,這座藏經閣卻隻有區區九層。九層之中,越往上,劍法便愈發高深,威力也愈發莫測。


    每當有一種新的劍法被收錄,就會有守閣人對其進行評估,決定其應當歸屬於哪一層。


    陳驚鴻自幼便在掌劍山的藏經閣內熟習,可以說幾乎通曉鴻蒙界近半數的劍法。可即便如此,她一時半會兒還是沒有想到有哪一套可以和莫秦蕭施展的匹配上。


    突然間,她靈光一閃,想起了一件事……


    陳驚鴻自四歲始開始學劍,在她五歲時濮陽文頤便安排她進入藏經閣自學,五歲入閣,十五出閣。閣內十年,陳驚鴻幾乎讀遍了前八層所有的劍招功法,並加以研習。


    有守閣人的幫助,進步可謂一日千裏。但就算如此,她始終沒有登上第九層。不過在守閣人的介紹下,她知道了一個讓她有些震驚的事實:


    第九層有且隻有三套劍法。


    一曰萬化,乃劍山之祖掌劍山人所創,掌劍山立宗之本,盛譽天下劍法之大成者,號無劍不兼容。


    二曰無名,傳乃一無名老道所譜,不知何名,不知何來,不知何修,不知何在。空留四語真言:城峰巒鍔,匡服天下。蓄勇養廉,飛升上界。


    三曰逸仙,乃逍遙劍仙所留,雖散學天下,仍寥寥數人可悟。一法五式,橫壓一代,無人出其左右。


    這其中,對於那橫壓一代的“逸仙劍法”,陳驚鴻最為感興趣。不過很可惜,就算是圈地自牢於藏經閣近萬年的守閣人,也道不出逸仙之精妙。


    這之後,陳驚鴻帶著遺憾,離開了藏經閣。


    她出閣那天,還是從守閣人哪裏,牢牢記住了一段話:道逸仙三式,匯三光之妙。


    一出閣,濮陽文頤便斷言:此女當是劍道魁首!


    等等,三光?那不就是日月星?


    變化多端?至剛至陽?那不就是月相和太陽?


    月相?月亮……太陽……


    陳驚鴻驚覺,她用心中有所揣測,試探性地問道:


    “逸仙劍法?”


    “咦?陳道友知道?”


    沒有否認,莫秦蕭甚至反問到。但這樣的迴答已經表明了一切。


    這下徹底震撼到了陳驚鴻。隻見她瞳孔微擴,雙眸瞪大,冰山般的臉上第一次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她手指莫秦蕭,看看他,又轉頭看看芥彌,小嘴微張。


    看著她驚訝的樣子,秦蕭倒有些疑惑。此刻,陳驚鴻的眼神中流露出的信息太多太雜了,就算是他一時半會兒沒能完全理解。不過他還是多少猜到一點,旋即解釋道:


    “看樣子,想必陳道友肯定很熟悉逸仙劍法了吧?這是我爹教我的,是他教我的唯二的兩套功法之一,道友如果感興趣,我可以給你演示一遍。”


    原本還處在震驚中的陳驚鴻,一聽到最後一句話,混沌的雙眼頓時便亮了起來。也不再糾結莫秦蕭為什麽會逸仙劍法了,兩隻手死死按住秦蕭的肩膀,興奮地說道:


    “不吝賜教!”


    “那……好吧。不過我事先說明,逸仙劍法算上心法,一共一法五式,但我隻能給你演示前兩式加上配套身法。並不是我故意隱瞞,而是我現在修為不足,難以施展後兩式。第三式比較特殊,我也不是隨時能施展的。”


    秦蕭被她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有些羞澀,他輕咳一聲轉移話題,說道。


    陳驚鴻搖了搖頭,依舊滿臉期待地看著他。莫秦蕭會意,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埃,走到兩人麵前。


    “芥彌姐,我負責演示一遍,有些細節的東西就麻煩你講解了。這套劍法應該可以外傳吧?我記得老爹沒有說過什麽禁忌來著?”


    “隨意。反正他當年教過不少人,你自己看著辦就好。我會在一些複雜的地方給驚鴻提醒,剩下的要靠她的悟性了。”


    “那行吧。陳道友,看仔細了!”


    話音未落,秦蕭身形閃動,消失在了原地。步伐翩躚,殘影連連,正是零式·俠客行。為了方便陳驚鴻能看清,秦蕭特地沒有把擴大範圍,隻在方圓三丈內移動。


    剛開始陳驚鴻還能僅憑借肉眼跟上他的速度,但很快,她就已經看不清了,即使她已經有元嬰修為,即使她對於環境的感知遠超同境界的人,但她就是看不清,無關乎境界或者眼力。


    但即便如此,陳驚鴻依舊死死瞪大雙眼,連眨都不眨。俠客行的身姿依舊深深烙印進她的雙眼之中,不僅僅是雙眼,還有內心。實在是過於震撼了!和俠客行一比,過去她所見過的頂級身法都自愧不如。


    宛如一個瘸腿的瞎子,在黑夜中蹦躂在泥濘的道路上一般。令人發笑,而又賣力拚搏。為的不過是接近那一個在前方舞蹈的身姿。


    “驚鴻,別陷太深,會拔不出來的。你現在看不清俠客行的步伐與身姿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不是因為你境界不夠,那不是現在的你能接觸的東西。”


    不知何時,驚鴻的雙眼已經血絲密布,甚至還有一行血淚從眶下流出。即便如此,仍不知閉眼,如癡如醉,狀若瘋魔。


    關鍵時刻,還是芥彌出手,一指抹過,恢複如初。同時,她也為驚鴻施展了一個小術法,保護雙眼。


    “……”(法則?!那不是合體以上才能掌握的能力嗎?)


    這一次,芥彌讀懂了她的意思,耐心解釋道:


    “沒錯,就是仙人才能掌握的能力。逸仙劍法之所以難學,就是因為它內含了不止一種法則之力。尋常修士在學習時,往往會因為無法理解法則之力而陷入困境,最終習得形而無神。所以逸仙劍法的入門,其實是合體。”


    “但對於那些仙人來說,雖然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法則,但不同的法則之間會有相斥的情況,有時候也不一定能學好這套劍法。”


    “那秦蕭他……”


    “秦蕭他的狀況比較特殊。他主修的並不是劍道,而是另一種玄妙大道,這個我不能和你細說。但條道給予了秦蕭無與倫比的親和力,能讓他更好地適應所謂的自然法則,他也比其他人更早接觸到這些。”


    “另一方麵則是教導方式的問題。秦蕭在入門時,他爹是以實戰為主,並且還是實打實的戰鬥。他爹對於逸仙劍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而幫助秦蕭更好地理解了這套劍法。你現在看到的成果,都是秦蕭用命換來的。”


    聽聞芥彌的解釋,陳驚鴻點了點頭。然後在她的講解下,繼續認真地觀摩起了莫秦蕭施展逸仙劍法的樣子。


    期間她想用留影石記錄下來,卻發現僅僅隻是影像,也蘊含了可怕的劍意。留影石不堪重負,化作齏粉隨風而去了。最終還是在芥彌的提議下,想起用字畫來記錄。


    於是,莫秦蕭在一邊認真舞劍,陳驚鴻則一心二用,眼睛死死盯著看,手下筆耕不輟,在書本上寫寫畫畫,認真記錄著。


    在兩位不知疲憊的劍癡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夜晚很快便消磨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仗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秦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秦蕭並收藏逍遙仗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