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是什麽,對於大明的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一個東西。


    哪像是後世,但凡是上了大學的,就沒有沒寫過論文的。


    哪怕是沒有上大學的,或多或少也是聽說過論文這麽一個東西。


    但是放在大明,除了學術大老有機會出書,一般的讀書人是一輩子也是沒有辦法出書的。


    哪怕是自己寫了文章,也是沒有途徑去刊登、發表。


    這個年代,自己出書或者是找人幫自己發表文章,那都是非常花錢的一件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後世海外的一些書籍非常的貴,動不動就是上百美元一本。


    其實這是古代中國一樣存在的。


    哪怕是經過了這麽多年的努力,書籍價格已經大幅度下降了,也是達不到後世那種隨便誰家都有一堆書的存在。


    這麽一來,要搞一本雜誌,要收集發表論文,執行起來就比較不知道從哪裏著手了。


    至少於謙現在是這麽認為的。


    哪怕是有《大明日報》這些報紙在那邊當做是桉例,也跟《自然和科學》很不同。


    “你這方案完全不行,隻是一份加厚版的報紙,雜誌不是這樣子辦理的。”


    果然,於謙的方案給到朱瞻墉的時候,立馬就被否定了。


    “王爺,這《自然與科學》雜誌的對象確實是跟報紙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選題上麵已經考慮了。”


    “雖然看起來像是加厚版的報紙,但是裏麵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於謙還想著解釋一下,不過朱瞻墉顯然聽不進去。


    “這些文章,就像是流水賬一樣的記錄了相關研究的過程。”


    “根本就沒有體現一篇論文的水平,也跟我們希望傳遞的東西不一樣。”


    “這樣吧,我寫一篇作為範例,大家參考這個方向來寫。”


    朱瞻墉還是非常重視《自然與科學》這個雜誌的,再加上他也想要借著這個機會給蒸汽機預熱一下。


    所以他準備以蒸汽機的應用作為論文題目,親自寫一篇文章,作為第一期雜誌的第一篇文章,給大家好好的洗洗腦。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大家對王爺您的學識是最佩服的,如果是您親自寫的文章,到時候宣傳效果一下就上來了。”


    “我就不用那麽擔心這本雜誌剛開始的銷量不好了。”


    雖然之前已經與朱瞻墉商討了下一步的宣傳方向,準備通過工匠的等級製度等方案來推動《自然與科學》雜誌的銷量。


    但是一個新的製度的建立,需要考慮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朝令夕改的情況是非常不好的。


    於謙也是想要全力避免這方麵的事情發生,所以很是謹慎。


    但是雜誌的話,搞起來就比較快了。


    隻要文章夠了,直接找印刷廠印刷就行了。


    “論文的重要性,讓各個書院和作坊的匠人,特別是負責產品研究的匠人,一定要充分的重視。”


    “越王府也可以出麵組建更多的專業研究所,專門研究一些東西。”


    “比如蒸汽機研究所,如果外麵有其他人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是鼓勵支持的。”


    “還有其他許多的設備和技術研究,都是值得鼓勵的。”


    “可以單獨拿出一百萬兩白銀出來,作為這方麵的激勵或者支持資金。”


    朱瞻墉覺得大明經過了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技術爆發的基礎了。


    很多東西,隻需要加一把勁就有可能取得突破。


    就像是蒸汽機,除了密封件的問題,其他各方麵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在許多行業內,立馬就可以開始運用。


    所以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到這方麵。


    廣東布政使司要是提前完成了局部的工業化,那麽以一地之力對抗北京城的三大營,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點,恐怕除了朱瞻墉之外,其他人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爺,我看不少蠻夷對我們的新技術也是非常感興趣。”


    “有些人甚至表示願意加入我大明,為我大明服務。”


    “是不是可以考慮讓這些人也加入到新技術的研究,這樣子可以加快技術的突破。”


    於謙很是大膽的提出了自己的一個提議。


    不過,他這個提議一出口,立馬就被朱瞻墉給否決了。


    “番邦蠻夷的可以用,但不是用在這些地方。”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新技術就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


    “大明能夠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我們的生產力最強、最先進。”


    “所以這方麵是絕對不允許讓番邦蠻夷的人染指。”


    “雖然一些番邦蠻夷的人對我大明也算是忠心耿耿,做事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認真。”


    “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方麵我們還是需要小心謹慎一些。”


    “大明有幾千萬百姓,完全不用擔心缺少人才,缺少的隻是人才的發掘。”


    朱瞻墉這麽一說,於謙心中算是有底了。


    看來這新技術的重要性,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高啊。


    “王爺,屬下明白了。”


    “不過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把新技術的一些論文發表在雜誌上,是不是會導致技術泄密呢?”


    舉一反三,於謙很快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所以這就是涉及到一個論文的書寫問題和判斷了。有些東西,肯定是不能拿出來說的。”


    “有些東西,可以把一些基本的原理拿出來說,但是一些很具體的加工方法,就不一定適合拿出來說了。”


    “當然了,最好就是能夠伴隨著專利技術保護的出台,讓整個大明都更加重視技術。”


    “這方麵,應該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推廣。”


    沒有專利相互配合,於謙說的擔憂內容,肯定是會有一部分實實在在的發生,並且給一些作坊帶來損失。


    這方麵最好的就是把後世專利保護的法規帶過來。


    不過朝中大臣估計沒有幾個人會認可這個東西。


    當然了,在廣東布政使司內部先執行,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王爺,屬下大概明白了,我現在就去安排。”


    於謙說完,立馬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不過,朱瞻墉並沒有因此就閑了下來。


    “王爺,出事了,瓦剌人跟寮人起了衝突,如今死了幾十人。”


    楊士奇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匯報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寮人?”


    朱瞻墉眉頭一皺,顯然是想到了什麽。


    雖然說大明國土上的百姓,理論上都是大明子民。


    但是其實情況很複雜。


    像是在貴州、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還有不少的地方是屬於當地土司、部落管理之中。


    這些人有許多都是沒有進入到大明朝廷的戶籍統計之中的。


    按照大明大部分人的理解,這些人不算大明百姓。


    廣州府這些年經過了快速發展,對人力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


    這就導致了廣東西部及北部的一些寮人,大量的進入到廣州討生活。


    這些人有些成為了作坊的幫工,有些成為了種植園的農夫,基本上都是做著比較底層的活。


    “是的,這次雙方的衝突,是跟廣東布政使司西北部地區的寮人部落之間的衝突,這些寮人到了廣州之後,也是一幫人集聚在一起居住的。”


    “瓦剌人來了之後,其中一部分人的居住區域跟他們有重疊,矛盾就產生了。”


    “寮人覺得這些瓦剌人是外來者,並且是大明的俘虜,所以認為是可以欺負的。”


    “而瓦剌人覺得除了大明百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欺負的。”


    “這麽一來,本來沒有什麽大事的,現在也是鬧的比較嚴重了。”


    “好在巡城的人員到達之後,雙方立馬停止了衝突。”


    “不過我覺得這可能隻是暫時的,寮人和瓦剌人作為廣州最主要的兩批外來人口。”


    “他們之間的衝突,基本上是必然的。”


    楊士奇給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判斷。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衝突。


    寮人的利益和瓦剌人的利益,肯定是有衝突的。


    要不是因為有共同的主人壓著,估計衝突的規模早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隻要在我廣東布政司,就是我大明的百姓,這一點必須要明確。”


    朱瞻墉很快就有了判斷。


    這事不能和稀泥,但是也不能偏向一方。


    雖然瓦剌人是含香的娘家,但是寮人在南方幾個地方有著大量的存在。


    要是惹出了大麻煩,雖然可以輕易的鎮壓,但肯定會影響發展。


    “不過,也確實是需要采取實際有效的措施來應對現在的這個局麵,要不然讓他們瞎搞下去,肯定也不是辦法。”


    “廣西和貴州那邊不是有一些土司一直都不是很聽話嗎?”


    “之前聽說我們廣州府有人想要去那邊招募幫工,還出現了人員失蹤的情況。”


    “這瓦剌人和寮人既然那麽好鬥,那就讓他們好好的去鬥一鬥。”


    “隻要他們能夠把貴州和廣西那些土司平定了,相關的俘虜,我們可以出一個合適的價格購買過來。”


    “對他們來說,這應該是一門掙錢的生意。”


    “他們本來就對種地和進入作坊做幫工不是那麽的滿意。”


    “現在幹脆就順了他們的心思,直接讓他們去幫我們作戰。”


    朱瞻墉準備來一個以毒攻毒。


    大明那邊的各個地方,雖然名義上屬於大明,實際上很多地方朝廷基本上管不了。


    這種情況,朱瞻墉自然是不想看到的。


    現在就幹脆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


    在足夠的利益刺激下,他相信寮人和瓦剌人會發揮出超出自己想象的戰鬥力。


    大家都離開廣州府去到各地打仗了,寮人和瓦剌人的衝突,自然也就化解了。


    “王爺,這個方案好是非常好,但是會有一個問題。”


    楊士奇立馬就想到了這個事情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就不用說了,壞處需要提醒。


    “什麽問題?”


    “王爺,要讓寮人和瓦剌人去打仗,自然就需要把他們武裝起來,給他們提供兵器。”


    “這麽一來,他們就重新獲得了武裝。”


    “要是幾十人、幾百人的,問題倒是不大。”


    “這幾千人、幾萬人的,萬一這些人不服從安排,甚至搞出叛亂出來,我們恐怕就會成為笑話了。”


    楊士奇覺得現在采取的方案應該是盡可能的穩重一些。


    避免在跟太孫黨的爭奪之中陷入到被動的局麵。


    但是朱瞻墉顯然沒有考慮那麽多。


    “你說的這個事情,確實是需要預防。”


    “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很簡單,把寮人和瓦剌人作戰的區域劃分成一塊一塊,彼此之間交錯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個區域的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不超過五千人。”


    “這麽一來,單獨一支隊伍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們也很難從當地補充人手。”


    “而一旦這支隊伍取得了比較大的戰果,要想繼續擴大的話,就會進入到衝突方的寮人或者瓦剌人的區域。”


    “這就限製了單個隊伍的發展,讓局勢不至於失控。”


    “再說了,這些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他們的家庭都在廣州府。”


    “如果他們要做什麽極端的事情,也是需要先想一想會有什麽後果。”


    “沒有後勤補給,沒有人員補給,家人又都在我們的手中。”


    “隻要他們不犯傻,就知道繼續為我大明賣命,才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了,最好就是在每一支隊伍裏頭安排一些聯絡員,讓他們能夠及時的把情報傳遞出來。”


    “這樣子可以進一步的降低他們叛亂的風險。”


    朱瞻墉這一套措施放出來,楊士奇立馬就鬆了一口氣。


    如果這樣子做的話,顯然自己的擔心基本上不會發生了。


    哪怕是會發生,規模肯定也是非常小的。


    那個時候純屬就當成是給新軍提供了練習的機會了。


    “王爺,那我就按照這個方向先去安排了。”


    楊士奇不再糾結,立馬就開始去幹活了。


    而這個變化,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說是深刻的影響了大明南方的格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明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