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高宗上樓質問苗傅和劉正彥為何起兵叛亂,苗傅則稱采取兵諫乃是迫不得已,隨即指責高宗信任宦官,結交宦官就可獲得高位,汪伯彥、黃潛善昏庸誤國卻尚未流放,王淵遇敵時不能有效抵抗,驕奢淫逸禍國殃民荼毒百姓,卻因結交康履而得到樞密的高位。


    苗傅聲稱自己曾勸諫過王淵,但卻遭小人猜忌,平白無故給予冷遇刁難,又冤殺水師都統陳通,實該萬死難釋其罪,並表示已經殺了王淵,並捕殺了在外的宦官,脅迫高宗殺了康履、藍圭、曾擇三個最親近的宦官以謝三軍。


    高宗在樓上臉色難看,任用王淵的確是自己一時失察所致,但大宋朝廷曆來對臣下與士大夫寬厚,太祖有遺訓“不殺士大夫!”苗傅等人怎可將王淵坑殺?但眼前的情況要不得不安撫眾人,於是高宗迴答,若宦官有過錯可將他們流放海島,並隨即任命苗傅為承宣使及禦營都統製,劉正彥為觀察使及禦營副都統製,希望政變就此平息。


    但是叛軍並未退去,苗傅還高喊如果他隻想升官,隻要連絡宦官就好了,何必來此?高宗詢問身邊近臣的意見,浙西安撫司主管時希孟說災禍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殺了就無法平息,高宗下不了手,軍器監葉宗諤說:“陛下何必珍惜康履?”


    康履在旁邊嚇的頓時就跪在地上嗎,衝著高宗磕頭如搗蒜,高唿:“陛下饒命!”


    蕭明在一旁說道:“宦官不比士大夫,雖得到陛下恩寵,卻不知檢點謙虛自律勾結外臣,以權謀私,你的確該死,但是康履即便有罪,也應該由官家三法司會審定罪,怎可胡亂使用私刑當中斬殺?”


    康履一旁的藍圭咬牙道:“陛下遭人脅迫,自是不會妄殺臣下,微臣有罪,當以自決,不願連累官家!”說完縱身躍下高樓,摔死在樓下,高宗垂淚不語,蕭明一看這也不是辦法,自己的虎衛到目前仍未到來,看來隻能行緩兵之計了。


    他站出來對下麵道:“先進金國外地入侵,你等劫持皇帝犯上作亂,還說是一心為國,難道不是心中藏私所舉嗎?”


    劉正彥抬頭看到蕭明,低頭和苗傅商議,他們對蕭明有些懼怕,知道蕭明的隨身護衛厲害,已經在必經之處設馬軍阻礙他們來援救,但現在也不敢輕易作為,遂對上喊話,聲稱殺賊而已,清君側之事怎可算是叛亂?”


    蕭明道:“既是殺賊清君側,你們等著”


    他一把將已經快昏厥的康履抓了過來,一腳就踢下高樓,底下眾軍嘩然,康履竟然沒有摔死,掙紮著爬了起來,被苗傅手下軍士抓過去,直接用大刀腰斬與地,鮮血流了一地。蕭明在樓上喝道:“退兵吧!”


    可是此時苗傅又在城下喊道:“今日之事,我等已犯死罪,恐官家日後定然報複,現在隻好請官家退位以示誠意,況陛下的地位來路不正,以後如果欽宗歸來,將何以自處?”


    蕭明怒道:“我早看出你們要得寸進尺,剛才之說殺賊,現在又要逼陛下退位,想來私心作祟,是想為自己的榮華富貴著想吧?”


    劉正彥道:“蕭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能夠勵精圖治刻意抗敵,我等做臣子的也會效命,但他為了保住位子與金國講和,隻是二聖永無迴歸中原之日,現在中原土地淪喪,百姓生靈塗炭,蕭大人您這樣抗金的能人也被罷官,難道這樣的官家還值得在位嗎?”


    劉正彥這話說的十分在理,趙構在樓上聽的冷汗直冒,蕭明看了一眼趙構,高宗自是低頭不敢正視,而此時底下亂哄哄有人被簇擁著進來,正是左相朱勝非到了,朱勝非在樓下跪倒,口稱救駕來遲,請叛軍放過陛下不得再行忤逆之事。


    高宗在樓上進退兩難,苗劉叛軍並不退去,而是在等高宗的答複,趙構於是道:“朱愛卿可與兩位將軍談談,條件不是太苛刻的話,寡人就準奏了!”


    但此事顯然無法善罷,苗傅等請求隆祐太後來垂簾聽政以及與金國議和,高宗隻好答應,下詔請隆祐太後垂簾聽政,苗、劉二人聽詔竟拒絕下拜,進一步要求高宗退位,策立年僅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為帝,張逵還引用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說法,要求今日之事應以社稷百姓為重,並表示已有宋徽宗的先例。


    而此時蕭明卻與趙構商量退兵之策,他心知虎衛團定是受到了阻礙,如果在這樣僵持下去,必然會使得叛軍的情緒失控,到那時就糟了,於是他告訴趙構什麽都暫且答應下來,等叛軍退去以後再作道理,趙構也隻得答應。


    高宗隨側的近臣全都在議論紛紛,令兵部侍郎李邴已經開始在樓上痛罵苗劉,惹得底下張逵惱怒,張弓搭箭一箭就射了上來,蕭明眼見事態失控,一把將李炳拉到一旁,同時對身後的郭守信下了開槍的命令。


    ?p>


    孀乓簧槍響,樓上樓下的所有人全部安靜了,隻見樓下張逵帶著驚訝的表情,緩緩的倒在了地上,眾軍大驚紛紛退後,蕭明在上麵大吼道:“妄動刀兵者,殺無赦?p>


    蕭明又道:“陛下已經答應了你們的要求,正在去請太後前來,你們還要動武分明就是造反,將來也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給我退後五十步遠!”


    叛軍為蕭明的氣勢所迫盡然真的退後了五十步,不久,隆祐太後前來,不願登樓,希望直接出城安撫叛軍,百官皆認為此舉危險,擔心叛軍挾持太後,朱勝非獨力排眾議,說明叛軍必不敢如此,反而可借此看出他們的企圖。於是太後乘轎出城,苗、劉下拜說:“百姓無辜,生靈塗炭,希望太後出來穩定局麵。”


    太後無法作出決定,而此時高宗卻命令朱勝非向苗傅宣布讓位的條件,一是要像對禪位的宋徽宗一樣對待讓位的高宗,供奉需豐厚;二是讓位之後事情要聽太後及即位的幼君處置;三是下詔完畢後就和部隊迴到營區;四是約束軍士,不可搶掠縱火、騷擾百姓。


    苗傅答應,高宗隨即下詔遜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詔書,表示“自即位以來,強敵欺淩都是因為自己而來,不忍身靈塗炭,宣布退位,希望敵國能休兵和好。高宗派朱勝非下城宣讀詔宣告完畢,叛軍卻協裹著太後與朱勝非而去。


    眾人剛剛鬆了一口氣,卻見到遠處的接到一隊人馬殺氣騰騰的衝了過來,高宗一把抓住蕭明道:“完了!孤家今日非要斃命在此了!”


    蕭明道:“不對,是我的護衛家丁來了,現在我們立刻就走,趕到戚墅堰坐火車去杭州,苗傅和劉正彥二人就算有兵也追不上我們!”


    趙構卻道:“可是我已經下詔退位了啊!”


    蕭明道:“退什麽位,權宜之計而已,有我在,自然保你的皇位無比牢靠!”


    趙構感激涕零,可是他很擔心自己跑了之後,朱勝非和隆祐太後會遭到傷害,蕭明告訴他,苗劉等人發現他跑了之後,很有可能會惶恐不安,而朱勝非與太後則會成為他們的人質,所以他們的安全暫時會得到保障。


    事不宜遲,錢王府外的叛軍已經散盡,在街上歡慶勝利,有人大聲唿喊著:“天下太平!”的口號,虎衛們迅速在錢王府門前形成防禦陣型,然後等待車馬將高宗和蕭明等人接出來,很多伴隨左右的大臣們也想跟隨,但也有些大臣認為高宗已經退位了,在跟隨他是否合適。


    他們由於他們的,蕭明可沒時間跟他們浪費時間,帶著虎衛們護衛著車馬迅速的出了金陵城,路上凡是敢於攔阻的軍隊和士兵,一律開槍擊倒,也不廢話,直衝而出,從金陵城一路南下直奔常熟的戚墅堰車站。


    等到苗劉二人得知高宗趙構已跑掉的消息後,再派人來追時,已經來不及了,蕭明和趙構已經坐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車,而用來試車和軋路的新式車頭速度奇快,鍋爐內煤炭燒的紅彤彤的,車頭噴著巨大的蒸汽快速奔馳,與當天傍晚時分就已經趕到了杭州。


    高宗趕到杭州之後,一切交予蕭明主持,蕭明就以高宗的名義命杭州知州康允之和明州知州劉洪道率軍勤王,北上與蘇州知州顏岐共同領兵布防,防止苗傅和劉正彥進攻杭州,然後又以高宗的名義傳檄天下勤王。


    消息傳到了平江,揚州、鎮江等地,張俊、呂頤浩、劉光世等人先是大驚,待到了解到了事情的詳情之後,立刻起兵討賊!蕭明獲悉正在揚州的韓世忠手下正好有兩個團的虎師,立刻下令韓世忠先行南下直奔江寧金陵城。


    而此時苗傅和劉正彥逼迫隆祐太後下詔,昭告天下高宗自願退位,傳位給了幼子趙旉改年號為明授,隆祐太後垂簾聽政,並大赦天下,同時貶斥張俊、呂頤浩和劉光世等人,但四下應者了了!


    這下苗傅和劉正彥才慌了,商議著是不是率兵南下征討杭州,但此時的韓世忠所部已經距離江寧金陵很近了!近衛軍虎師全是步兵,長途奔襲十分勞累,韓世忠命令廣征車馬星夜趕路,於第三天之後抵達金陵城。


    在等待了兩日之後,與先期趕來的劉光世會師,隨後張俊宇呂頤浩也率大軍前來,苗劉二人斥責眾人造反,鼓動全國兵馬勤王,可是韓世忠的近衛軍第一時間的炮聲就打斷了二人的好夢,本想借助建康城阻擋敵人的苗劉二人,狼狽逃竄。


    苗傅讓苗翊與馬柔吉率軍前出**,張逵和王鈞甫和王世修等人出兵江寧,自己則準備和劉正彥逃往無錫,而張俊手下王橫大敗苗翊與馬柔吉,劉光世也在打敗了張逵所部,眾人向著無錫退去。


    韓世忠率軍破了金陵城,所有叛軍投降,然後他馬不停蹄向南就追,而蘇州一線正好有康允之和劉洪道等人正在攔阻著,苗劉二人全部被抓,手下王鈞甫、馬柔吉、張逵全部成了俘虜,韓世忠將這些人綁了,一同帶到了杭州,至此整個兵變被消滅了。


    蕭明借此機會開始了代天子行事的過程,並且大權獨攬,終於開始了左右大宋王朝朝政的過程,而高宗趙構也隻得默許,他知道,沒有蕭明就沒有他的皇位,他現在要在杭州好好地靜養,以醫治他受傷的心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海求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海求魚並收藏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