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算如何?勝算當然很大,曆史上的李世民帶著十幾萬大軍雖然沒能將高句麗滅國,但是也把高句麗捶的挺慘,況且,如今大唐還有能攻城拔寨的利器——火器,還有可以禦寒的棉衣,改變了曆史的李二現在若是禦駕親征,再怎麽也比之前打的差吧?若是勝算當然是大大的有,所以李庸其實很想告訴文武大臣一聲,大人們,時代變了,現在是大唐了,不是前隋,不過麵前的人可是魏大噴子,李庸可不想被魏征的唾沫洗臉,他微微笑道。


    “勝算如何?這難說的很,我畢竟年紀輕經驗少,所以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魏征聽了微微一怔,沉吟道。


    “你說的倒也是!”


    送魏征出府,李庸不禁長鬆了一口氣,十分難得是,魏征竟然沒有開噴,離開了李家莊,魏征的眉頭一直緊緊的皺著,他也不得不承認,李庸說的有道理,大家一聽到東征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樣,倒是思考一下若是東征的勝算,所以,魏征禁不住仔細思索起來,倘若東征的話,勝算如和呢?就在整個長安都在熱議紛紛的時候,皇帝召見朝中的一眾重臣甘露殿見駕,李庸身為榮富郡公,還是神機營將軍,自然在召見之列,就連返聘做軍事顧問的李靖也請來了,可見這一次召見,朝野矚目,因為就算市井小兒也知道,皇帝這次召見是所為何事,出兵還是不出兵,也許今天就能有結果了,甘露殿依然如往常一般安靜,但是走進大殿,眾人卻感覺到氣氛前所未有的凝滯。


    “臣等參見聖人!”


    李二肅然道。


    “眾卿平身吧!今天召眾卿前來,不為別的,就為新羅使臣求助之事,眾卿覺得朝廷到底該不該出兵?”


    “聖人,臣覺得該出兵,高句麗實在不將聖人不講大唐放在眼裏!”


    程咬金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道,原本李庸就告訴他皇帝有意出兵,昨天他又聽到了消息說皇帝沒看奏章卻一直在看輿圖,所以他就愈發的堅信了李庸的話,皇帝是真的有意出兵,那還猶豫什麽?尉遲恭也不落人後,連忙道。


    “聖人,該出兵,必須救新羅,若高句麗吞並了新羅必然實力大增,高句麗本就狼子野心,若實力大漲必定會成為禍患!”


    褚遂良立即出列道。


    “聖人,臣反對出兵,高句麗畢竟不是對我們大唐動兵,況且前隋征夫百萬仍然沒能攻克高句麗,所以臣覺得不宜輕啟戰端,不如派人前往高句麗申斥!”


    朝堂上眾臣吵個不休,今天在甘露殿也不過是重演罷了,李二的臉色依然平靜,文臣們引經據典,武將們大聲吆喝著辯駁,不過,讓他稍稍有些疑惑的是,怎麽魏征今天的火力好似不大啊!環顧一圈之後,李二的目光不由落在了李庸身上,問道。


    “李庸,怎麽一直都沒見你說話啊?”


    聽到皇帝終於開口了,眾臣頓時安靜了下來,目光全都落在了李庸的身上,李庸微微拱手笑道。


    “啟稟聖人,臣一直在聽著呢,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眾人聽了不由微微一怔,都這個時候了,李庸竟然還想和稀泥?怎麽想的?程咬金等人更是一直在給李庸使眼色,他們覺得李庸今天是傻了,明明都知道聖人想派兵出征,竟然還想和稀泥?李二麵色沒什麽變化,一副認真聽著的樣子,李庸對於眾人的目光仿佛沒有察覺一般,繼續道。


    “前隋三次東征,征服百萬,無功而返,勞民傷財,埋下了亡國之禍,確實是前車之鑒,若不出征的話,坐視屬國被覆滅,對我們大唐的威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且高句麗吞並新羅、百濟,實力大增,將遺患無窮!”


    李庸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早就聽過不知道多少遍,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李庸接著道。


    “我一直沒有說話,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若我朝吸取前隋的教訓,隻出兵十幾萬的話,勝算幾何?”


    隻出兵十幾萬,那就算不上勞民傷財,那麽問題就來了,隻出兵十幾萬的話,能有多少勝算?要知道,前隋征夫百萬全都無功而返,李二沉吟道。


    “李庸這句話說到點子上去了,若隻出兵十幾萬的話,到底勝算如何呢?眾卿不妨議一議!”


    一時間大殿裏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目露沉吟之色,顯然都在沉思,李二轉頭看向了李庸,問道。


    “李庸,既然你一直都在思索,那你就先來說說!”


    李庸笑道。


    “這兩天,臣確實想了不少,不過因為臣並沒有領過兵,所以對各軍的戰力不算了解,所以隻能大略說一說,第一,我軍師出有名,是高句麗率先挑起了戰端,我軍是為了幫助屬國抵抗進攻,征殘暴之國,乃正義之師!”


    眾人聽了不禁點頭,這確實算得上師出有名,李庸接著道。


    “這第二嘛,聖人聖明,這不是溜須拍馬,相比隋煬帝亡國之君,聖人領兵席卷天下有著赫赫武功,登基以來更是知人善用,國力強盛。”


    眾人聽了禁不住再次點頭,當今聖人和隋煬帝比當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皇帝聖明當然很重要,李庸接著笑道。


    “這第三點嘛,就是人和,前隋雖然征服百萬,但是人心渙散,又有何用?反觀我朝,上下齊心,其利斷金!”


    眾人略一沉吟,不由再次點頭,相比前隋的亂局,現在大唐政通人和,確實可以算人和這兩個字,就連李二都禁不住點頭,這三點李庸說都很對,看的很通透,李庸接著道。


    “這第四點嘛,說起來倒是有點自誇了,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遼東苦寒,要出兵遼東一大難處就是嚴寒,當初前隋征遼東,凍死凍傷不知道多少人,不但減員而且大傷士氣,而我們有了棉衣倒是可以無懼嚴寒,還有就是火槍和火炮,尤其是火炮,實在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啊!”


    李庸連說了這四點,每一點都十分在理,不止程咬金等一眾武將連連點頭,就連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等文官都禁不住點頭,李庸接著頭道。


    “最後一點便是我大唐將士們的戰力到底如何,比之當年前隋又如何,這個說實話,我不太清楚。”


    今天在大殿上,李庸說的十分坦誠,自己知道並且確定的說的透徹明白,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也沒強說什麽,他不知道如今大唐將士們的戰力比之前隋如何,但是大殿裏君臣之中,除了他,旁人誰不知道?如今的朝中重臣,那可都是老資曆,經曆過隋末之戰,對前隋的三次東征也知之甚深,甚至還參加過前隋的東征,而且能站在大殿裏的重臣,誰沒參與過隋末唐初之戰?好像,就李庸沒參與過,因為李庸太年輕了,聽了李庸的這一番話,李二心裏極為滿意,微微頷首道。


    “李庸的這一番話,某聽著很有幾分道理,句句都在理,至於,我軍將士們的戰力如何,李庸說的倒也實誠,他確實不清楚,某也才突然反應過來,這小子太過年輕,都沒經曆過大戰,也沒領過兵,也不知道這朝中怎麽就冒出了這個郡公來!”


    皇帝笑罵李庸,大家聽著也都禁不住樂了,不過李庸的功績擺在那裏,皇帝笑罵也不過是打趣罷了,大殿裏的氣氛微微一鬆,不像剛才那麽凝滯了,程咬金當即道。


    “咱們大唐將士的戰力,豈是前隋能比的?前隋奸臣當道,亂七八糟,民怨沸騰,人心向背,當兵的哪有什麽士氣?咱們大唐就不同了,都是百戰精兵,士氣如虹,而且國泰民安,糧草充足,打個高句麗還不小菜一碟?”


    李二起身背著手來到了眾人麵前,沉聲道。


    “如我大唐出兵相助,也絕不能太過勞師動眾,藥師,你覺得,你出兵的話,需要多少大軍,有多少勝算?”


    其實作為已經致士退休的返聘軍事顧問李靖一直在沉思呢!聽到皇帝問話不由沉吟道。


    “若隻為解新羅之圍,那隻需一場大勝即可,十萬大軍足矣!”


    徐世績等武將聽了不由點頭,如今高句麗大軍攻打新羅,雖然遼東仍然留有不少兵力駐守防備,但是隻需要一場大勝仗,就能讓高句麗不得不從新羅撤兵,十萬大軍,要打一場打一場勝仗,難嗎?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立即嚷嚷了起來,十萬大軍打一場大勝仗一點都不難,他們都信心滿滿,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等文臣也不禁露出了沉思之色,他們不是都打過仗,也算知兵,但是想褚遂良等文臣就不禁懷疑起來,前隋百萬大軍都無功而返,你十萬大軍就信心滿滿?這差的是不是太遠了?麵對褚遂良等人的懷疑,李靖解釋道。


    “兵在精不在多,若是大軍離心,士氣低落,那縱有百萬大軍也不過是烏合之眾,隋煬帝禦駕親征,征兵百萬,雖然看上去聲勢浩大,卻亂糟糟一通指揮,根本發揮不出來,朝廷征突厥總共也不過動用了十幾萬大軍,卻能將突厥一舉覆滅,要論高句麗大軍的戰力,未必強過突厥的騎兵,要征遼東最讓人頭疼的一個是高句麗占據地利堅守,還有冬季的嚴寒!”


    程咬金接著道。


    “不錯,高句麗唯一的依仗一個就是地利可以堅守,一個就是嚴寒,但是如今有了棉衣,無須懼怕嚴寒,又有了大炮這樣的攻城利器,他高句麗還有什麽可憑恃的?”


    李二雖然麵色依然平靜,但是若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的嘴角有一絲若有所無的笑意,其實李二的心裏很激動,這一通分析下來,他看到連褚遂良這等迂腐的文臣都有些意動了,褚遂良等文臣聽了確實有點傻眼,原本他們一聽到要東征就嚇了一跳,前隋三次東征的教訓實在太狠了,萬萬沒想到,今天聽李庸和李靖這麽一分析,他們竟然也覺得東征勝算極大,他們雖然對打仗不怎麽懂,但是畢竟熟讀經史,李庸分析的那些他們心裏是讚同的,而李靖說的那些,他們也是信服的,因為說這些話的人是李靖,當世最負盛名的名將,而且李靖這人素來穩重嚴謹,如果說這話的人是程咬金,那就沒那麽令人信服了,事實上,前隋三次東征失利的原因,他們也不是一無所知,嚴寒、地利、人心不齊,還有就是隋煬帝誌大才疏胡亂指揮,李二笑道。


    “李庸和藥師都說的很在理啊!你們覺得朝廷是該出兵呢,還是不出兵呢?”


    長孫無忌立即出列道。


    “聖人,高句麗如此猖狂,我朝決不能坐視高句麗做大,所以臣覺得,當出兵征討高句麗!”


    李庸禁不住感慨,長孫無忌這老小子真是個能人,跳出來讚同出兵的可真是時候,然後程咬金、尉遲恭、李孝恭、徐世績、李靖、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紛紛出列表示支持朝廷出兵,褚遂良、虞世南等文臣雖然沒有出言讚同出兵,卻也沒有再反對出兵,讓李庸感到意外的是,魏征竟然也出言支持出兵,當然,魏征並不是見風使舵,而是他仔細思量之後,既然出兵勝算極大,當然是出兵對大唐更有利,不得不說,魏征確實為人正直,一心為國,聽到眾臣全都讚同出兵,李二臉上也不禁流露出了激動的神色,當然他的心裏更加激動,從登基以來,他就一直盼著有一天能對高句麗用兵,但是如今他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以前的他怎麽也沒想到,對高句麗用兵會如此的順,並沒有引得朝臣們大規模的抗議反對,之所以如此順利,當然多虧了李庸,多虧了李庸挑撥高句麗出兵攻打新羅,才讓他師出有名,多虧李庸搞出了火炮這樣的功臣利器,多虧了李庸找到了白疊花可以保暖,不得不說,李庸真是他的福將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朝夜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稻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稻草並收藏皇朝夜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