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知道沙俄一直在北方虎視眈眈,試圖侵占滿清的關外之地,占領了北邊茫茫冰原還不夠,滿心渴望南邊溫暖的土地。
不過滿清朝廷一直以來對此還是非常重視的,畢竟那裏是他們的龍興之地。
他們在盛京城還有一套朝廷班子呢。
隻是因為這兩年南方的起義,將滿清的國庫掏空,將朝廷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去了。
對於沙俄在關外的那些小動作,滿清朝廷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滿清可以無視那裏的問題,董良卻不能。
他創立華族的目的是為了複興華夏,華族以後的疆土必然是要比滿清的更大,縮水的疆土,如何能夠算是複興呢。
任何一塊土地都是祖先留給後人的恩賜。
因此他決定讓卓一清帶著第二艦隊走一趟北方。
看看能不能解決掉那裏的沙俄人。
既然滿清朝廷守不住那裏,那麽幹脆就掌握在華族的手中。
在董良看來,那裏可不是什麽蠻荒之地。
從經濟上來說,那裏有肥沃的黑土地,有取之不盡的森林,有優質的動物毛皮,還有豐富的礦藏。
從戰略上說,占領遠東,進而控製整個關外,正好可以將滿清的退路給阻斷。
如此看來,提前控製遠東確實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董良在上海布置奪取蘇湖地區的時候。
廣西之戰終於到了結尾階段。
桂林府被四麵包圍。
護衛軍終日以炮火對城內施加壓力。
那些城內的商賈終於坐不住了。
士紳仇視護衛軍,但是那些以工商業為主要營生的商人們知道華族的重商政策。
這些人在城內的暗部情報人員策動下,聯合到一起,配合護衛軍打開了城門。
廣西巡撫勞崇光在城破後於巡撫衙門內自焚,為他的朝廷殉葬。
至此,除了一些偏遠的土司轄地之外,廣西全境納入華族的統治之下。
現在擺在華族麵前的問題是北上湖廣,還是西取雲貴。
趙烈文沒有立即采取行動。
因為董良讓他不要著急。
一盤大旗,總要有個協同才行。
現在華族的主力基本上都在南方。
趙烈文手中的部隊是最多的。
阿福的一支隊駐守在呂宋,已經由南下縱隊改名為南洋縱隊。
由此可見,除了駐守呂宋總督區之外,今後還將作為南洋地區作戰的主力。
林嶽手中還有兩個支隊,駐守在東番島。
之前林嶽部主要為了防範英法等海上強國對東番島的突襲。
不過這一點暫時可以放心,英法現在沒有精力了。
也就是說林嶽部將成為一支機動力量。
王素的二支隊已經進駐廉州,組建安南縱隊。
此時他還在廉州訓練部隊呢。
另外在贛州城,林文察的贛州支隊也擴建為江西縱隊。
由此就可以看出董良的意圖了。
林文察這個人就不用說了,天生的將才。打仗、練兵都非常有一套。
這家夥的偶像是韓信,董良組建江西縱隊的命令剛一下。
這家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組建了五個新編支隊,將手下的總兵力拉滿到兩萬多人。
就連董良都感慨這家夥是不是開掛了。不過作訓部派人去查了,這些兵源都沒有問題。全都是從當地的民兵中選拔出來的。
作訓部再一查當地的民兵。不得了,林文察竟然在當地編練了五萬多民兵。
兵源不缺,就缺軍官和武器了。
他招的這些兵確實都不錯,全都是贛州的山裏漢子,在械鬥和當土匪過程中慢慢磨練出來的。
打起仗來那是嗷嗷叫地猛。
林文察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麽。
他派了十幾支隊伍出去,順江而下,不去城池,就去那些鄉旮旯地方。
不管怎麽樣先將當地的百姓給發動起來再說。
他自己有空沒空都會去船廠轉一轉。
他知道他們出擊的日期就是水師建成的時候。
劉餘三出任贛江水師支隊司令,帶著手下沒日沒夜地操練。提前建好的幾艘木殼蒸汽炮船就是他們的訓練船。
從木船到蒸汽炮艇,作戰方式和作戰思路都有巨大的變化。
永州的船廠也建造起來了,在日夜不停地造船,趙烈文在永州駐紮了一個整編的支隊,防守湘軍的反擊。
不過曾國藩此時正帶領湘軍的主力在江西呢,護衛軍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他也沒有迴師。
廣西的土司確實麻煩,牽扯了趙烈文不少兵力。
董良讓劉峰良作為特派專員去了一趟廣西,推動那裏的土地改革。董良知道要打敗這些土司,用護衛軍太過浪費。
隻要將土地改革推進下去,這些土司就沒有生存的土壤。
廉州府西部,後世防城的位置,對麵一水之隔就是安南北部的廣寧府。
在後世,安南四分之三的煤炭都產自這裏。
董良正是看重了這裏的無煙煤,才要對安南動手。
石碌鐵礦的產量一直都沒能上去就是因為缺乏優質煤炭,隻要解鎖了廣寧,華族就能依托北部灣優良的海上運輸條件,建立一個北部灣煤鐵共同體。
下龍城,安南廣寧府的府城。
一個帶著鬥笠的獨臂老人,走進了一家客棧。
客棧中最近住進來了不少人,他們看似互不認識,卻又幾乎是在差不多的時間住進這裏。
“北邊的事情已經基本完成,元首不需要從南邊調兵支援,咱們這裏可以開始了。”孫延平對房間裏的幾位頭目說道。
他沒有跟董良北上,而是南下來到了安南。前些年在滿清地方官府的打壓下有不少天地會的會眾逃到了安南境內。
這些人在安南結社自保,北圻地方官府有時候會雇傭這些人去鎮壓當地的民亂。
現在北圻的情況相當的混亂,地方上的統治基礎非常薄弱,廣寧這邊還好,駐紮著安南的邊防部隊。
像靠近雲南的萊州、涼山、北河等地,很多地方甚至成為了一個個小的獨立王國,當地的軍閥相互征戰,搶奪地盤。
“部長,終於可以行動了,俺們都等不及了。這五百裏紅河三角洲,本就是我華族之地,好好的地方被安南人治理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一名手下附和道。
“安南人畢竟統治這裏幾百年了,各位還是要慎重一些,華族寶貴的兵力不能被拖在這裏,這次行動以我們暗部為主,安南縱隊主要起到震懾作用。”孫延平說道。
他都親自過來了,暗部自然不僅僅是刺探情報那麽簡單。
“放心吧,部長,北圻的各個堂口都已經聯絡好了,大家都是從兩廣出來的,咱們的條件給的優厚,誰不想衣錦還鄉啊。”手下說道。
此次收複北圻,明麵上是安南縱隊主攻,實際上主要依靠在北圻的天地會堂口。
這些堂口的人馬一般在幾百人左右,力量算不上大,但是他們已經在這些地方上深耕已久,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等到事情都部署好了之後,孫延平帶上鬥笠,率先離開了客棧。
他居住在下龍城的北郊,正對著海灣。
在後世這裏叫下龍灣,是一處絕美的地方,尤其是那從海麵上伸出的石柱,讓這裏猶如仙境一般。
孫延平在海邊看了很久,迴想起自己追隨董良以來的點點滴滴。
在同安城的相遇,到後來自己被捕,董良帶兵孤軍進入福州救了他。
劉備隻是三顧茅廬,多跑了幾趟,那個時候的劉備無甚地盤,閑來無事,多跑幾趟也無所謂。
但是董良竟然為了他,深入敵人統治的中心。那時候的董良已然是一方大勢力的統領。
一個人一輩子遇到這樣的知遇之恩,應該死而無憾了吧。
想到死,孫延平現在卻非常怕死,他已經五十幾歲。在這個時代,五六十歲已經算是高齡。
因此孫延平現在每天堅持練武,強身健體,他甚至將酒都給戒了。
他這段時間在北圻,走了很多地方,觀察這裏的社會民生。
可以說安南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滿清,他們與滿清都是承襲的大明的製度。
因此出現的問題也都是一樣的,士紳地主階層控製了基層政權,兼並土地,社會階層固化,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寒門子弟很難有出頭的機會。
加上安南南北狹長的地形,北圻很容易就會成為一個邊緣化的區域。
哪怕是王素的二支隊不擴軍,僅僅憑借四千人的兵馬都能夠拿下這裏。更何況現在安南縱隊有將近兩萬人。
新兵主要來自高雷廉三府,還有一些從十萬大山中招募的侗壯土人。
這些人與北圻的百姓在方言、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麵基本上都是相通的。
除了拉攏盤踞在北圻的各個堂口。孫延平還在這裏發展了一批寒門子弟。這些人出頭無望,發自內心地希望華族能夠進入這裏,打破舊秩序。
正當孫延平看得出神的時候,一個身著陳舊褪色青衫的年輕人走到孫延平的身後。
“先生,各地的複興會會員已經聯絡好了,大家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華族大軍一到,大家就會立即組織百姓開城迎接王師。”胡誌遠站在孫延平的身後,恭敬地拱手道。
他就是廣寧府當地的寒門書生。也是華族在這裏發展的第一批複興會會員。
華族的護衛軍以農民子弟為基礎,而複興會則是以寒門讀書人、開明商人、熟練工匠為主。這些人是華族未來統治的基礎。
孫延平在北圻做的兩手準備,一是各地的堂口,這些人是現成的武裝力量。
二是當地的寒門豪傑,這些人能夠做到一唿百應,發動當地的百姓。等到華族控製這裏,他們還能夠協助行政人員穩定地方。
不過滿清朝廷一直以來對此還是非常重視的,畢竟那裏是他們的龍興之地。
他們在盛京城還有一套朝廷班子呢。
隻是因為這兩年南方的起義,將滿清的國庫掏空,將朝廷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去了。
對於沙俄在關外的那些小動作,滿清朝廷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滿清可以無視那裏的問題,董良卻不能。
他創立華族的目的是為了複興華夏,華族以後的疆土必然是要比滿清的更大,縮水的疆土,如何能夠算是複興呢。
任何一塊土地都是祖先留給後人的恩賜。
因此他決定讓卓一清帶著第二艦隊走一趟北方。
看看能不能解決掉那裏的沙俄人。
既然滿清朝廷守不住那裏,那麽幹脆就掌握在華族的手中。
在董良看來,那裏可不是什麽蠻荒之地。
從經濟上來說,那裏有肥沃的黑土地,有取之不盡的森林,有優質的動物毛皮,還有豐富的礦藏。
從戰略上說,占領遠東,進而控製整個關外,正好可以將滿清的退路給阻斷。
如此看來,提前控製遠東確實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董良在上海布置奪取蘇湖地區的時候。
廣西之戰終於到了結尾階段。
桂林府被四麵包圍。
護衛軍終日以炮火對城內施加壓力。
那些城內的商賈終於坐不住了。
士紳仇視護衛軍,但是那些以工商業為主要營生的商人們知道華族的重商政策。
這些人在城內的暗部情報人員策動下,聯合到一起,配合護衛軍打開了城門。
廣西巡撫勞崇光在城破後於巡撫衙門內自焚,為他的朝廷殉葬。
至此,除了一些偏遠的土司轄地之外,廣西全境納入華族的統治之下。
現在擺在華族麵前的問題是北上湖廣,還是西取雲貴。
趙烈文沒有立即采取行動。
因為董良讓他不要著急。
一盤大旗,總要有個協同才行。
現在華族的主力基本上都在南方。
趙烈文手中的部隊是最多的。
阿福的一支隊駐守在呂宋,已經由南下縱隊改名為南洋縱隊。
由此可見,除了駐守呂宋總督區之外,今後還將作為南洋地區作戰的主力。
林嶽手中還有兩個支隊,駐守在東番島。
之前林嶽部主要為了防範英法等海上強國對東番島的突襲。
不過這一點暫時可以放心,英法現在沒有精力了。
也就是說林嶽部將成為一支機動力量。
王素的二支隊已經進駐廉州,組建安南縱隊。
此時他還在廉州訓練部隊呢。
另外在贛州城,林文察的贛州支隊也擴建為江西縱隊。
由此就可以看出董良的意圖了。
林文察這個人就不用說了,天生的將才。打仗、練兵都非常有一套。
這家夥的偶像是韓信,董良組建江西縱隊的命令剛一下。
這家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組建了五個新編支隊,將手下的總兵力拉滿到兩萬多人。
就連董良都感慨這家夥是不是開掛了。不過作訓部派人去查了,這些兵源都沒有問題。全都是從當地的民兵中選拔出來的。
作訓部再一查當地的民兵。不得了,林文察竟然在當地編練了五萬多民兵。
兵源不缺,就缺軍官和武器了。
他招的這些兵確實都不錯,全都是贛州的山裏漢子,在械鬥和當土匪過程中慢慢磨練出來的。
打起仗來那是嗷嗷叫地猛。
林文察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麽。
他派了十幾支隊伍出去,順江而下,不去城池,就去那些鄉旮旯地方。
不管怎麽樣先將當地的百姓給發動起來再說。
他自己有空沒空都會去船廠轉一轉。
他知道他們出擊的日期就是水師建成的時候。
劉餘三出任贛江水師支隊司令,帶著手下沒日沒夜地操練。提前建好的幾艘木殼蒸汽炮船就是他們的訓練船。
從木船到蒸汽炮艇,作戰方式和作戰思路都有巨大的變化。
永州的船廠也建造起來了,在日夜不停地造船,趙烈文在永州駐紮了一個整編的支隊,防守湘軍的反擊。
不過曾國藩此時正帶領湘軍的主力在江西呢,護衛軍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他也沒有迴師。
廣西的土司確實麻煩,牽扯了趙烈文不少兵力。
董良讓劉峰良作為特派專員去了一趟廣西,推動那裏的土地改革。董良知道要打敗這些土司,用護衛軍太過浪費。
隻要將土地改革推進下去,這些土司就沒有生存的土壤。
廉州府西部,後世防城的位置,對麵一水之隔就是安南北部的廣寧府。
在後世,安南四分之三的煤炭都產自這裏。
董良正是看重了這裏的無煙煤,才要對安南動手。
石碌鐵礦的產量一直都沒能上去就是因為缺乏優質煤炭,隻要解鎖了廣寧,華族就能依托北部灣優良的海上運輸條件,建立一個北部灣煤鐵共同體。
下龍城,安南廣寧府的府城。
一個帶著鬥笠的獨臂老人,走進了一家客棧。
客棧中最近住進來了不少人,他們看似互不認識,卻又幾乎是在差不多的時間住進這裏。
“北邊的事情已經基本完成,元首不需要從南邊調兵支援,咱們這裏可以開始了。”孫延平對房間裏的幾位頭目說道。
他沒有跟董良北上,而是南下來到了安南。前些年在滿清地方官府的打壓下有不少天地會的會眾逃到了安南境內。
這些人在安南結社自保,北圻地方官府有時候會雇傭這些人去鎮壓當地的民亂。
現在北圻的情況相當的混亂,地方上的統治基礎非常薄弱,廣寧這邊還好,駐紮著安南的邊防部隊。
像靠近雲南的萊州、涼山、北河等地,很多地方甚至成為了一個個小的獨立王國,當地的軍閥相互征戰,搶奪地盤。
“部長,終於可以行動了,俺們都等不及了。這五百裏紅河三角洲,本就是我華族之地,好好的地方被安南人治理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一名手下附和道。
“安南人畢竟統治這裏幾百年了,各位還是要慎重一些,華族寶貴的兵力不能被拖在這裏,這次行動以我們暗部為主,安南縱隊主要起到震懾作用。”孫延平說道。
他都親自過來了,暗部自然不僅僅是刺探情報那麽簡單。
“放心吧,部長,北圻的各個堂口都已經聯絡好了,大家都是從兩廣出來的,咱們的條件給的優厚,誰不想衣錦還鄉啊。”手下說道。
此次收複北圻,明麵上是安南縱隊主攻,實際上主要依靠在北圻的天地會堂口。
這些堂口的人馬一般在幾百人左右,力量算不上大,但是他們已經在這些地方上深耕已久,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等到事情都部署好了之後,孫延平帶上鬥笠,率先離開了客棧。
他居住在下龍城的北郊,正對著海灣。
在後世這裏叫下龍灣,是一處絕美的地方,尤其是那從海麵上伸出的石柱,讓這裏猶如仙境一般。
孫延平在海邊看了很久,迴想起自己追隨董良以來的點點滴滴。
在同安城的相遇,到後來自己被捕,董良帶兵孤軍進入福州救了他。
劉備隻是三顧茅廬,多跑了幾趟,那個時候的劉備無甚地盤,閑來無事,多跑幾趟也無所謂。
但是董良竟然為了他,深入敵人統治的中心。那時候的董良已然是一方大勢力的統領。
一個人一輩子遇到這樣的知遇之恩,應該死而無憾了吧。
想到死,孫延平現在卻非常怕死,他已經五十幾歲。在這個時代,五六十歲已經算是高齡。
因此孫延平現在每天堅持練武,強身健體,他甚至將酒都給戒了。
他這段時間在北圻,走了很多地方,觀察這裏的社會民生。
可以說安南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滿清,他們與滿清都是承襲的大明的製度。
因此出現的問題也都是一樣的,士紳地主階層控製了基層政權,兼並土地,社會階層固化,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寒門子弟很難有出頭的機會。
加上安南南北狹長的地形,北圻很容易就會成為一個邊緣化的區域。
哪怕是王素的二支隊不擴軍,僅僅憑借四千人的兵馬都能夠拿下這裏。更何況現在安南縱隊有將近兩萬人。
新兵主要來自高雷廉三府,還有一些從十萬大山中招募的侗壯土人。
這些人與北圻的百姓在方言、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麵基本上都是相通的。
除了拉攏盤踞在北圻的各個堂口。孫延平還在這裏發展了一批寒門子弟。這些人出頭無望,發自內心地希望華族能夠進入這裏,打破舊秩序。
正當孫延平看得出神的時候,一個身著陳舊褪色青衫的年輕人走到孫延平的身後。
“先生,各地的複興會會員已經聯絡好了,大家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華族大軍一到,大家就會立即組織百姓開城迎接王師。”胡誌遠站在孫延平的身後,恭敬地拱手道。
他就是廣寧府當地的寒門書生。也是華族在這裏發展的第一批複興會會員。
華族的護衛軍以農民子弟為基礎,而複興會則是以寒門讀書人、開明商人、熟練工匠為主。這些人是華族未來統治的基礎。
孫延平在北圻做的兩手準備,一是各地的堂口,這些人是現成的武裝力量。
二是當地的寒門豪傑,這些人能夠做到一唿百應,發動當地的百姓。等到華族控製這裏,他們還能夠協助行政人員穩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