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等人滿載而歸,小龍和宋老黑帶領寨主們出城十裏相迎,雙方人馬在荒原上相遇,歡唿聲響徹雲霄。
這次張義離開磨盤城有二十多天了,對這一片土地,他已經有了眷戀之情,這是他用心血耕耘出的文明之地。
百姓們聞訊,扶老攜幼跑下山來迎接,唿喊著張義的名字。在男女老少們的簇擁下,張義一路走上山去,他看到山路拓寬了,許多磚瓦房拔地而起。和他走時相比,變化還是很大的。
可不是,光施工隊就有兩千人,全是以前依仗蠻力橫行的強人們,現在把力氣用在建設上,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和發展緩慢的濟源城相比,磨盤城可謂是突飛猛進,新文明的理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現實。
貧窮?野蠻?落後?
有可能的話,真該讓盛氣淩人、狂妄自大的王正將軍來看看,“野人”能幹出這樣的事?
世上沒有不好的百姓,隻有不好的領導者。那些奉行複古政策的人,注定和文明無緣。
……
黃金入庫。
糧食和福利發放下去,整個磨盤城地區的百姓都有份,家家戶戶像過年一樣歡天喜地。
處理完這些事情後都到晚上了,張義沒有時間休息,來到將軍府,在燭光的照耀下,傾聽各部門負責人的匯報。
他詳細了解,開墾了多少荒地,開辦了多少學堂,新增了多少牲畜,工廠運行的情況如何,處理了多少案件等等。
張義的記憶力超強,以前的各種數字他都記在腦海裏,對比之下就知道增加了多少。
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的操勞,情況比張義預想的要好許多。
最後,宋老黑講述他到16家山寨巡查的情況,幾乎是一天跑一家,馬不停蹄的轉了一圈。
以他的了解來說,大多數山寨確實是走投無路了,寨主們認同張義提出的和平發展的道路,願意接受磨盤城的領導。
隻有四家山寨有問題,就是山口寨、黑土寨、豹子寨和貪狼寨。四位寨主心口不一,虛報人數想多領錢糧。宋老黑認為,這四家山寨就是典型的牆頭草,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走。
“宋爺辛苦了,”張義寬容大度的說道,“林子大了什麽鳥兒都有,這四家也不成氣候。我們了解情況就好,暫時穩住他們,給他們一個轉變的時間,實在不行再徹底解決。”
宋老黑等人不停的點頭,當下還是發展要緊,隻是因為四家山寨說些慌話就貿然動武,也有些不大妥當。
接下來,張義講述這次他出行的情況,不但確定了西部商業發展計劃,還和濟源將軍王正達成協議,另有意外的驚喜,就是鏟除洪幫繳獲了大量的黃金,引來陣陣熱烈的叫好聲。
眾人無比歡喜,又不禁感慨,好事都讓義哥撞上了,這一定是上天護佑著他,才順風順水大吉大利。
大家興高采烈的說笑一番,往後真不愁銷路了,現在愁的反而是如何提高生產能力的事。
“義哥奔波忙碌了許多天,要好好休息幾日才對,看你都瘦了一大圈。”阿奴心疼道。
“是啊,人也變黑了。”月芽兒仔細端詳張義一番,說道。
這話隻有姑娘們能說。
張義不好意思表明,他天天陪人喝酒,不是王將軍就是王康,還有濟源城六大商幫的會長,都需要增進了解加強合作。一喝酒就吃不下飯,浪費了許多美食。
說到變黑,那是他天天在集市中行走的緣故,他和市場裏的各種人聊天,希望多遇幾個像阿斯爾那樣的大客戶。
別說,還真遇到幾個南方的大客商,來自小中華,彼此確定了長期合作的關係。這對隨後打通南部的商路,有很大的幫助,商人們往往都和政客有接觸。
“我們的路隻會越走越寬,諸位,”張義微笑道,“要一鼓作氣,盡快開辟東方的商路,還有南方的商路。這不僅僅是商業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做生意廣交朋友,找到和三國領導人對話的機會。”
說到底,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張義的目標是和平統一中華創立新文明,從事工商業隻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橋梁,在帶動磨盤城地區富裕發展的同時,他的視野進一步放大,覆蓋了整個中華。
“那樣的話,我們就要招募更多的工人,義哥。”胡鐵匠信心滿滿的說道,“許多人排隊等著進入工廠,但義哥不說擴大規模的話,誰敢亂加人。”
“放手幹就是,合適的人員就招入工廠,”張義鼓勵道,“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周到,畢竟墾荒、蓋房、開礦和修路等,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為避免所有人都跑到工廠去,我們可以製定統一的待遇,”小龍提議道,“最好是全麵發展,穩步前進。”
“這樣最好不過,”阿奴說道,“把工廠的機會更多的讓給女子,就辛苦男人們多幹些重體力活。”
眾人都笑了,沒錯,就這麽安排。
小龍說道,目前來看人力還是充足的,磨盤城、48家山寨加11家百姓之家,總人口達到6萬多人,16歲到50歲的人口占到一半以上,合理調配的話,人員足夠充分。
“全民總動員!”
現在張義有底氣說出這樣的話,金庫裏的黃金儲備,源源不斷的商業訂單,足以支撐他做出更大的一番事業。
“把所有人都動員起來,給每一個人施展才能的機會。”
“就像小龍說的那樣,我們要全麵發展,穩步前進,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還要搞建設,滿足人們文化娛樂的需要。”
“我們要定出一套完整的發展規劃,把各個環節的問題都聯係起來考慮,紙上文章做足,就不會出現後期挖東牆補西牆的問題。”
張義做出一係列的安排。
隨後連續幾日討論,眾人重新規劃了各個部門的事務,把所有的人力做了一個合理的安排。這是一個如火如荼的發展時期,每個人都充滿激情,不知疲倦。
這次張義離開磨盤城有二十多天了,對這一片土地,他已經有了眷戀之情,這是他用心血耕耘出的文明之地。
百姓們聞訊,扶老攜幼跑下山來迎接,唿喊著張義的名字。在男女老少們的簇擁下,張義一路走上山去,他看到山路拓寬了,許多磚瓦房拔地而起。和他走時相比,變化還是很大的。
可不是,光施工隊就有兩千人,全是以前依仗蠻力橫行的強人們,現在把力氣用在建設上,做出了驚人的成績。
和發展緩慢的濟源城相比,磨盤城可謂是突飛猛進,新文明的理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現實。
貧窮?野蠻?落後?
有可能的話,真該讓盛氣淩人、狂妄自大的王正將軍來看看,“野人”能幹出這樣的事?
世上沒有不好的百姓,隻有不好的領導者。那些奉行複古政策的人,注定和文明無緣。
……
黃金入庫。
糧食和福利發放下去,整個磨盤城地區的百姓都有份,家家戶戶像過年一樣歡天喜地。
處理完這些事情後都到晚上了,張義沒有時間休息,來到將軍府,在燭光的照耀下,傾聽各部門負責人的匯報。
他詳細了解,開墾了多少荒地,開辦了多少學堂,新增了多少牲畜,工廠運行的情況如何,處理了多少案件等等。
張義的記憶力超強,以前的各種數字他都記在腦海裏,對比之下就知道增加了多少。
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的操勞,情況比張義預想的要好許多。
最後,宋老黑講述他到16家山寨巡查的情況,幾乎是一天跑一家,馬不停蹄的轉了一圈。
以他的了解來說,大多數山寨確實是走投無路了,寨主們認同張義提出的和平發展的道路,願意接受磨盤城的領導。
隻有四家山寨有問題,就是山口寨、黑土寨、豹子寨和貪狼寨。四位寨主心口不一,虛報人數想多領錢糧。宋老黑認為,這四家山寨就是典型的牆頭草,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走。
“宋爺辛苦了,”張義寬容大度的說道,“林子大了什麽鳥兒都有,這四家也不成氣候。我們了解情況就好,暫時穩住他們,給他們一個轉變的時間,實在不行再徹底解決。”
宋老黑等人不停的點頭,當下還是發展要緊,隻是因為四家山寨說些慌話就貿然動武,也有些不大妥當。
接下來,張義講述這次他出行的情況,不但確定了西部商業發展計劃,還和濟源將軍王正達成協議,另有意外的驚喜,就是鏟除洪幫繳獲了大量的黃金,引來陣陣熱烈的叫好聲。
眾人無比歡喜,又不禁感慨,好事都讓義哥撞上了,這一定是上天護佑著他,才順風順水大吉大利。
大家興高采烈的說笑一番,往後真不愁銷路了,現在愁的反而是如何提高生產能力的事。
“義哥奔波忙碌了許多天,要好好休息幾日才對,看你都瘦了一大圈。”阿奴心疼道。
“是啊,人也變黑了。”月芽兒仔細端詳張義一番,說道。
這話隻有姑娘們能說。
張義不好意思表明,他天天陪人喝酒,不是王將軍就是王康,還有濟源城六大商幫的會長,都需要增進了解加強合作。一喝酒就吃不下飯,浪費了許多美食。
說到變黑,那是他天天在集市中行走的緣故,他和市場裏的各種人聊天,希望多遇幾個像阿斯爾那樣的大客戶。
別說,還真遇到幾個南方的大客商,來自小中華,彼此確定了長期合作的關係。這對隨後打通南部的商路,有很大的幫助,商人們往往都和政客有接觸。
“我們的路隻會越走越寬,諸位,”張義微笑道,“要一鼓作氣,盡快開辟東方的商路,還有南方的商路。這不僅僅是商業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做生意廣交朋友,找到和三國領導人對話的機會。”
說到底,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張義的目標是和平統一中華創立新文明,從事工商業隻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橋梁,在帶動磨盤城地區富裕發展的同時,他的視野進一步放大,覆蓋了整個中華。
“那樣的話,我們就要招募更多的工人,義哥。”胡鐵匠信心滿滿的說道,“許多人排隊等著進入工廠,但義哥不說擴大規模的話,誰敢亂加人。”
“放手幹就是,合適的人員就招入工廠,”張義鼓勵道,“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周到,畢竟墾荒、蓋房、開礦和修路等,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為避免所有人都跑到工廠去,我們可以製定統一的待遇,”小龍提議道,“最好是全麵發展,穩步前進。”
“這樣最好不過,”阿奴說道,“把工廠的機會更多的讓給女子,就辛苦男人們多幹些重體力活。”
眾人都笑了,沒錯,就這麽安排。
小龍說道,目前來看人力還是充足的,磨盤城、48家山寨加11家百姓之家,總人口達到6萬多人,16歲到50歲的人口占到一半以上,合理調配的話,人員足夠充分。
“全民總動員!”
現在張義有底氣說出這樣的話,金庫裏的黃金儲備,源源不斷的商業訂單,足以支撐他做出更大的一番事業。
“把所有人都動員起來,給每一個人施展才能的機會。”
“就像小龍說的那樣,我們要全麵發展,穩步前進,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還要搞建設,滿足人們文化娛樂的需要。”
“我們要定出一套完整的發展規劃,把各個環節的問題都聯係起來考慮,紙上文章做足,就不會出現後期挖東牆補西牆的問題。”
張義做出一係列的安排。
隨後連續幾日討論,眾人重新規劃了各個部門的事務,把所有的人力做了一個合理的安排。這是一個如火如荼的發展時期,每個人都充滿激情,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