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十年九月初九,重陽節。
這一天對於大夏朝這幾十年來,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在京城之中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
午時過後,便有官員帶著家眷過玉石橋,進入皇宮之內。
這皇宮,又名紫薇城,是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之上建造的,宮城周迴十裏,城高九丈九,用的是紅漆粉刷,黃色琉璃瓦片,宮門高六尺六,寬三尺三,用的是青銅齒輪鏈接,隻需要兩個人即可打開。
正殿為光明殿,往南轉過門樓,便是禦書房和禦花園。光明殿往北為紫宸殿,又稱為前殿,朔望的朝會、使臣外交便都在這裏舉行。光明殿西側為垂拱殿,乃是平日聽取臣下和禦書房行走匯報最多的地方,垂拱殿和紫宸殿之間又設文德樓,樓高三層,樓下有水,樓中右山,左右為林,乃是上朝、退朝、朝會中間休息的閣樓。
光明殿東側為升平樓,升平樓之後與集英殿鏈接,今日的升平樓兩層卻早已經是張燈結彩,紅綢飄舞,熱鬧非凡,再往東,便是一處艮嶽之地,艮嶽兩畝見方,以鳳凰山為藍本建造,人工堆土疊山,主山萬歲山設數十個大洞,洞中藏雄黃和盧甘石,空氣濛鬱如深山幽穀。
艮嶽中有將太湖石積疊成的各式各樣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藥尞、西莊、巢雲亭、白龍沂、躍龍峽、蟠秀亭、練光亭、跨雲亭、羅漢岩。再西有萬鬆嶺,嶺畔立一倚翠樓,樓旁平地開鑿了兩處彎形的水池,東邊的叫做蘆渚,設浮陽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設雪浪亭。池水向東流為雁池,向西流為鳳池。池周圍有館、閣、亭數座。萬歲山腳下設登道直達山上最高處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為極目、蕭森,右為麗雲、半山。從山頂向北可俯瞰景龍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澗。苑的西側有漱瓊軒,山石間錯落著煉丹觀、凝直觀、圜山亭,從這裏可以望見景龍江旁的高陽酒肆及清澌閣,江之北岸,小亭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莊,稱為迴溪……
在升平樓之上,恰好能將艮嶽之景盡收眼底,日出東方,在雲霧之下,又有紫氣東來之景,卻是用心良苦,而那些生辰綱也在數日之前,盡數擺放在其中。
這些官員身穿官服,皆是紫衣麒麟,紅衣雲鶴,卻是三品以上的大員,自後往前依次落座。
升平樓左右擺下六十六桌,中央留下十丈方圓的空地,那些隱世不出的王爺和平日裏難得一見的大家族自然也在受邀之列,而禦書房的五位行走,自然是坐在第一列的首座的。
正台前,卻是一主兩次三張宴席,為首的自是太後,右手邊為當今神武帝,左手邊乃是貴妃。
“參見二皇子……”夏永康對著麵前一個二十六歲的男子行禮道。
“右相有禮了。”二皇子夏君豪也還禮道,雖然他貴為皇子,但夏永康身居右相,乃是帝國的左膀右臂,他自是應當尊重的,更何況十年前,夏永康也教過他不少東西,算得上是半個師傅。
“今日是太後六十六的壽誕,不知道右相可帶來了什麽好消息?”夏君豪笑道。
夏永康主戰,乃是出了名的,邊疆這兩年以來,時長都有摩擦出現,無論是太後還是聖上,最願意聽到的便是邊疆的穩定和勝利,這時候可比什麽賀禮都要重要。
夏永康嗬嗬笑道:“二皇子見笑了,不過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消息罷了,隻是邊疆還算穩定,大元和突厥之間的談判,隱隱有破裂的跡象,我們的一些計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於往後會如何發展,還要看他們的努力。”
“哦?如此說,邊疆的情況便是有所好轉了,這可不是可有可無的消息,一會兒定要與太後說一說,也好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夏君豪點了點頭,頗有意味的說道。
“什麽好消息?還要與太後說?”迎麵走來的,卻是四皇子夏君丘。
二人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卻也是最為知根知底的,夏君丘與夏君豪相差兩歲,中間還有一位姐姐,便是夏朝三位公主之一的夏晚秋。
夏君豪見他走來,卻是收起了笑容,倒是夏永康絲毫不在意,行禮道:“參見四皇子。”
“大哥,有什麽好消息?”夏君丘嗬嗬笑道。
這位四皇子平日裏慈眉善目,不諳世事,但卻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主,整日研究詩詞歌賦,在天下才子眼中乃是皇家學問的代表人物,更是不恥下問,每每有不解之處,便親臨朱曦的府上請教,有時候朱曦不在,便在家中等候,非要把問題弄清楚不可。
隻是這種精神也僅僅限於在學問上,而與之相對立的卻也是風流成性,經常著民服便朝著青樓楚館去了,可越是如此,越能夠拉進與尋常百姓的距離。
“見過右相。”夏君丘還禮。
卻聽夏永康笑道:“也沒什麽,邊疆的一些雕蟲小技發揮了些作用罷了,算不得什麽大事。”
夏君丘嗬嗬笑道:“如此,那便都是右相的功勞啊,邊疆穩定,夏朝的百姓才能安定,右相真不愧為大夏朝的中流砥柱啊,不過一年時間,便有利好消息傳來。”
夏永康急忙朝著右上方拱手道:“承蒙天恩,若非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夏將士鐵骨錚錚,方有這等太平盛世。”
“不錯不錯,卻是如此,父皇日夜操勞,如今為了太後壽誕之事更是三日都不曾好好休息了,我等臣子更應效仿才是,哎,可惜我隻會舞文弄墨,於國於民卻是沒有絲毫建樹,慚愧慚愧……”夏君丘卻自嘲道,說著還不忘撇二皇子一眼。
夏永康看在眼中,卻不知道為何他們兄弟二人會鬧到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不過皇家嘛,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不鬥的呢,畢竟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過於誘人了。
自唐太宗以後,這種立長子的規矩雖然還是主流,但也並非都是按照這種製度,不少例子都說明,才德才是第一位的。
“見過二皇子、四皇子、右相大人……”
來往的官員已經不少,見到幾人,便都主動上前來打個招唿,寒暄幾句,卻不見左相的身影。
在太監的指引之下,眾人落座,此刻左相才與太師一道出現在升平樓的門口,二人一出現,便也引起一陣騷動,所到之處,官員皆是起身行禮,與之打招唿。
能來的官員都是大員,即便是坐在最後靠近門的一桌,也是六部的幾位三品主事。
而朱曦的到來,更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夏君丘微微一笑,朱曦的到來,對他而言卻是極為有利的,有時候,太後的意見也很重要,畢竟在他父親這一朝,還是以孝義治天下的。
這一天對於大夏朝這幾十年來,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在京城之中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
午時過後,便有官員帶著家眷過玉石橋,進入皇宮之內。
這皇宮,又名紫薇城,是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之上建造的,宮城周迴十裏,城高九丈九,用的是紅漆粉刷,黃色琉璃瓦片,宮門高六尺六,寬三尺三,用的是青銅齒輪鏈接,隻需要兩個人即可打開。
正殿為光明殿,往南轉過門樓,便是禦書房和禦花園。光明殿往北為紫宸殿,又稱為前殿,朔望的朝會、使臣外交便都在這裏舉行。光明殿西側為垂拱殿,乃是平日聽取臣下和禦書房行走匯報最多的地方,垂拱殿和紫宸殿之間又設文德樓,樓高三層,樓下有水,樓中右山,左右為林,乃是上朝、退朝、朝會中間休息的閣樓。
光明殿東側為升平樓,升平樓之後與集英殿鏈接,今日的升平樓兩層卻早已經是張燈結彩,紅綢飄舞,熱鬧非凡,再往東,便是一處艮嶽之地,艮嶽兩畝見方,以鳳凰山為藍本建造,人工堆土疊山,主山萬歲山設數十個大洞,洞中藏雄黃和盧甘石,空氣濛鬱如深山幽穀。
艮嶽中有將太湖石積疊成的各式各樣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藥尞、西莊、巢雲亭、白龍沂、躍龍峽、蟠秀亭、練光亭、跨雲亭、羅漢岩。再西有萬鬆嶺,嶺畔立一倚翠樓,樓旁平地開鑿了兩處彎形的水池,東邊的叫做蘆渚,設浮陽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設雪浪亭。池水向東流為雁池,向西流為鳳池。池周圍有館、閣、亭數座。萬歲山腳下設登道直達山上最高處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為極目、蕭森,右為麗雲、半山。從山頂向北可俯瞰景龍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澗。苑的西側有漱瓊軒,山石間錯落著煉丹觀、凝直觀、圜山亭,從這裏可以望見景龍江旁的高陽酒肆及清澌閣,江之北岸,小亭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莊,稱為迴溪……
在升平樓之上,恰好能將艮嶽之景盡收眼底,日出東方,在雲霧之下,又有紫氣東來之景,卻是用心良苦,而那些生辰綱也在數日之前,盡數擺放在其中。
這些官員身穿官服,皆是紫衣麒麟,紅衣雲鶴,卻是三品以上的大員,自後往前依次落座。
升平樓左右擺下六十六桌,中央留下十丈方圓的空地,那些隱世不出的王爺和平日裏難得一見的大家族自然也在受邀之列,而禦書房的五位行走,自然是坐在第一列的首座的。
正台前,卻是一主兩次三張宴席,為首的自是太後,右手邊為當今神武帝,左手邊乃是貴妃。
“參見二皇子……”夏永康對著麵前一個二十六歲的男子行禮道。
“右相有禮了。”二皇子夏君豪也還禮道,雖然他貴為皇子,但夏永康身居右相,乃是帝國的左膀右臂,他自是應當尊重的,更何況十年前,夏永康也教過他不少東西,算得上是半個師傅。
“今日是太後六十六的壽誕,不知道右相可帶來了什麽好消息?”夏君豪笑道。
夏永康主戰,乃是出了名的,邊疆這兩年以來,時長都有摩擦出現,無論是太後還是聖上,最願意聽到的便是邊疆的穩定和勝利,這時候可比什麽賀禮都要重要。
夏永康嗬嗬笑道:“二皇子見笑了,不過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消息罷了,隻是邊疆還算穩定,大元和突厥之間的談判,隱隱有破裂的跡象,我們的一些計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於往後會如何發展,還要看他們的努力。”
“哦?如此說,邊疆的情況便是有所好轉了,這可不是可有可無的消息,一會兒定要與太後說一說,也好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夏君豪點了點頭,頗有意味的說道。
“什麽好消息?還要與太後說?”迎麵走來的,卻是四皇子夏君丘。
二人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卻也是最為知根知底的,夏君丘與夏君豪相差兩歲,中間還有一位姐姐,便是夏朝三位公主之一的夏晚秋。
夏君豪見他走來,卻是收起了笑容,倒是夏永康絲毫不在意,行禮道:“參見四皇子。”
“大哥,有什麽好消息?”夏君丘嗬嗬笑道。
這位四皇子平日裏慈眉善目,不諳世事,但卻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主,整日研究詩詞歌賦,在天下才子眼中乃是皇家學問的代表人物,更是不恥下問,每每有不解之處,便親臨朱曦的府上請教,有時候朱曦不在,便在家中等候,非要把問題弄清楚不可。
隻是這種精神也僅僅限於在學問上,而與之相對立的卻也是風流成性,經常著民服便朝著青樓楚館去了,可越是如此,越能夠拉進與尋常百姓的距離。
“見過右相。”夏君丘還禮。
卻聽夏永康笑道:“也沒什麽,邊疆的一些雕蟲小技發揮了些作用罷了,算不得什麽大事。”
夏君丘嗬嗬笑道:“如此,那便都是右相的功勞啊,邊疆穩定,夏朝的百姓才能安定,右相真不愧為大夏朝的中流砥柱啊,不過一年時間,便有利好消息傳來。”
夏永康急忙朝著右上方拱手道:“承蒙天恩,若非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夏將士鐵骨錚錚,方有這等太平盛世。”
“不錯不錯,卻是如此,父皇日夜操勞,如今為了太後壽誕之事更是三日都不曾好好休息了,我等臣子更應效仿才是,哎,可惜我隻會舞文弄墨,於國於民卻是沒有絲毫建樹,慚愧慚愧……”夏君丘卻自嘲道,說著還不忘撇二皇子一眼。
夏永康看在眼中,卻不知道為何他們兄弟二人會鬧到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不過皇家嘛,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不鬥的呢,畢竟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過於誘人了。
自唐太宗以後,這種立長子的規矩雖然還是主流,但也並非都是按照這種製度,不少例子都說明,才德才是第一位的。
“見過二皇子、四皇子、右相大人……”
來往的官員已經不少,見到幾人,便都主動上前來打個招唿,寒暄幾句,卻不見左相的身影。
在太監的指引之下,眾人落座,此刻左相才與太師一道出現在升平樓的門口,二人一出現,便也引起一陣騷動,所到之處,官員皆是起身行禮,與之打招唿。
能來的官員都是大員,即便是坐在最後靠近門的一桌,也是六部的幾位三品主事。
而朱曦的到來,更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夏君丘微微一笑,朱曦的到來,對他而言卻是極為有利的,有時候,太後的意見也很重要,畢竟在他父親這一朝,還是以孝義治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