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李晏清在動員會上講話
考公失敗,我轉身進入省委組織部 作者:宙光山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江濤看了一下一組的學員,八點四十五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安安靜靜地坐好。
8:57左右,一大群人從正門走進了禮堂。
赫然是李晏清部長,身後跟著薑萬軍、李明,他們兩個的秘書張遠峰、黃一航,以及幾大處長。
三位領導坐好,張遠峰和黃一航分別把水杯、紙筆放好,然後到第一排沒有桌簽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原來那兩個位置是給兩位秘書留的,既不標明身份,又方便他們進出伺候領導。
高少陽、閻騰飛他們幾個處長也坐到了第一排中間的位置。
現場的氣氛莊嚴肅穆,沒有人敢發出一點多餘的聲音,底下人的目光都注視著主席台。
隻見晏清部長麵帶微笑,用目光掃視著台下的學員們,梁江濤迎著他的目光,感覺全身上下注入了力量。
“同誌們,咱們現在開始開會。”薑萬軍道。
“根據省委組織部部務會有關安排,今天在全省組織幹部學院召開第十一期全省縣市區新任組織部長培訓班開班動員會,出席會議的領導有:漢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晏清同誌!”
說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衰。
李晏清笑著站起來點點頭,擺擺手,發出強大的氣場和親和力。
介紹完出席領導,萬軍部長又著重介紹此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目標要求、具體安排。
“下麵,請晏清部長講話!”薑萬軍加重了語氣道。
全場又一次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同誌們,全省縣市區新任組織部長培訓班是漢東組織係統一個非常好的傳統,每年舉辦兩期,如今已經是第六個年頭,第十一期了。”
“省委組織部開辦這樣一個培訓班,其初衷和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你們進一步明確使命擔當,更好履職盡責。切實履行好一個縣委組織部部長的角色。”
李晏清果然沒有念稿子,按照他自己的思路進行開場白。
“很多同誌可能說了,這些我都清楚,都是些老生常談,還用你再說一遍?還把我們從全省各地叫過來,麻煩不麻煩?我們工作很忙的”
“但這裏我想強調的是,事情可能沒有你想的簡單,要想做好一個縣委組織部部長,也絕對不是那麽容易。”
“ 從秦始皇實行郡縣製以來,已經2000多年了,縣,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古語有雲,郡縣治,則天下安,可見何其重要。”
“而一個縣想要長治久安,想要大治,除了書記縣長,就在於各級領導幹部的選配,這就是縣委組織部的職責所在!”
“所以大家肩上的擔子很重!很多人就說縣委組織部部長有什麽不好幹的?實現領導的意圖就行了!”
“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你是黨的組織部長,不是領導的私人,幹部的調整必須按照組織原則來,從這個角度來講,組織部長也是貫徹黨的民主集中製的重要手段。”
“當然,很多人有壓力,畢竟組織部歸同級黨委領導,但你不要忘了,你還有一個上級組織部!”
“我在這裏明確一點,省委組織部已經報請省委批準,在全省會盡快推行,各級組織部領導的調整,需要報上級組織部門批準!”
李晏清的講話如雷貫耳,如同醍醐灌頂,讓在場學員深省。
而且最後說的調整,更是如同重磅炸彈!
報上級組織部門批準,這是一項重大的改變!
以前縣委組織部的調整,要向市委組織部備案,也就意味著縣委書記不能隨意調整縣委組織部長,至少要征求市委組織部的意見。、
如果備案改為同意,那就不是征求意見了,而是基本以市委組織部的意見為主了。
換句話說,縣委組織部長的權力更大了,地位更高了,有利於他進一步堅持原則,嚴把幹部關。
即便因為幹部調整問題與縣委書記發生矛盾,縣委書記也沒辦法直接把縣委組織部長換掉,而是要通過市委組織部。
這就多了很多顧慮!
“當然,這決不是讓你不服從黨委的領導。組織部是同級黨委的一個工作部門,這一點是明確的,也是正確的!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任何事情都是對立統一的,上下級關係也是如此。如何在對立中找到統一,在原則中又不失靈活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考驗一個幹部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關鍵!”
李宴清的講話不斷拔高,蘊含著高度的哲理。
所有人聚精會神,生怕漏掉一個字。
有道是大道如淵,李宴清的講話就有點這個意思。
……
後麵,李晏清拿起了稿子。
他也不是全然不看稿子,後麵的講話基本上都是按照稿子來的。
不過他並不是照著念,而是簡明扼要,把意思講明白就行了。
整體講話時間不長,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梁江濤之前聽周密講過,宴清部長不喜歡長篇大論,喜歡開短會。
聽了宴清部長的講話,梁江濤深受啟發,更加確定宴清部長是一個務實的領導,有原則底線。
剛才他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不媚上!
組織部長要嚴格堅守組織原則,在幹部調整使用上從大局出發考慮,而不是簡單成為工具人。
當然,不媚上也不意味著扛上!
不涉及原則問題沒有必要硬頂!
梁江濤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前世,就是扛上的典型!
而且方法生硬,很多時候都讓領導下不來台。
與其說堅持原則,不如說是為了故意顯示自己的剛直不阿!
他當時陷入了一種迷之怪圈,把扛上當成了剛直,其實是跟自己較勁,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自己以及命運的不滿。
潛意識裏他也知道這樣不對、這樣不好,可是他改不了!
重生一世,當然要改正這個毛病!
真正秉持中庸之道,正大光明!
8:57左右,一大群人從正門走進了禮堂。
赫然是李晏清部長,身後跟著薑萬軍、李明,他們兩個的秘書張遠峰、黃一航,以及幾大處長。
三位領導坐好,張遠峰和黃一航分別把水杯、紙筆放好,然後到第一排沒有桌簽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原來那兩個位置是給兩位秘書留的,既不標明身份,又方便他們進出伺候領導。
高少陽、閻騰飛他們幾個處長也坐到了第一排中間的位置。
現場的氣氛莊嚴肅穆,沒有人敢發出一點多餘的聲音,底下人的目光都注視著主席台。
隻見晏清部長麵帶微笑,用目光掃視著台下的學員們,梁江濤迎著他的目光,感覺全身上下注入了力量。
“同誌們,咱們現在開始開會。”薑萬軍道。
“根據省委組織部部務會有關安排,今天在全省組織幹部學院召開第十一期全省縣市區新任組織部長培訓班開班動員會,出席會議的領導有:漢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晏清同誌!”
說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衰。
李晏清笑著站起來點點頭,擺擺手,發出強大的氣場和親和力。
介紹完出席領導,萬軍部長又著重介紹此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目標要求、具體安排。
“下麵,請晏清部長講話!”薑萬軍加重了語氣道。
全場又一次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同誌們,全省縣市區新任組織部長培訓班是漢東組織係統一個非常好的傳統,每年舉辦兩期,如今已經是第六個年頭,第十一期了。”
“省委組織部開辦這樣一個培訓班,其初衷和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你們進一步明確使命擔當,更好履職盡責。切實履行好一個縣委組織部部長的角色。”
李晏清果然沒有念稿子,按照他自己的思路進行開場白。
“很多同誌可能說了,這些我都清楚,都是些老生常談,還用你再說一遍?還把我們從全省各地叫過來,麻煩不麻煩?我們工作很忙的”
“但這裏我想強調的是,事情可能沒有你想的簡單,要想做好一個縣委組織部部長,也絕對不是那麽容易。”
“ 從秦始皇實行郡縣製以來,已經2000多年了,縣,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古語有雲,郡縣治,則天下安,可見何其重要。”
“而一個縣想要長治久安,想要大治,除了書記縣長,就在於各級領導幹部的選配,這就是縣委組織部的職責所在!”
“所以大家肩上的擔子很重!很多人就說縣委組織部部長有什麽不好幹的?實現領導的意圖就行了!”
“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你是黨的組織部長,不是領導的私人,幹部的調整必須按照組織原則來,從這個角度來講,組織部長也是貫徹黨的民主集中製的重要手段。”
“當然,很多人有壓力,畢竟組織部歸同級黨委領導,但你不要忘了,你還有一個上級組織部!”
“我在這裏明確一點,省委組織部已經報請省委批準,在全省會盡快推行,各級組織部領導的調整,需要報上級組織部門批準!”
李晏清的講話如雷貫耳,如同醍醐灌頂,讓在場學員深省。
而且最後說的調整,更是如同重磅炸彈!
報上級組織部門批準,這是一項重大的改變!
以前縣委組織部的調整,要向市委組織部備案,也就意味著縣委書記不能隨意調整縣委組織部長,至少要征求市委組織部的意見。、
如果備案改為同意,那就不是征求意見了,而是基本以市委組織部的意見為主了。
換句話說,縣委組織部長的權力更大了,地位更高了,有利於他進一步堅持原則,嚴把幹部關。
即便因為幹部調整問題與縣委書記發生矛盾,縣委書記也沒辦法直接把縣委組織部長換掉,而是要通過市委組織部。
這就多了很多顧慮!
“當然,這決不是讓你不服從黨委的領導。組織部是同級黨委的一個工作部門,這一點是明確的,也是正確的!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任何事情都是對立統一的,上下級關係也是如此。如何在對立中找到統一,在原則中又不失靈活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考驗一個幹部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關鍵!”
李宴清的講話不斷拔高,蘊含著高度的哲理。
所有人聚精會神,生怕漏掉一個字。
有道是大道如淵,李宴清的講話就有點這個意思。
……
後麵,李晏清拿起了稿子。
他也不是全然不看稿子,後麵的講話基本上都是按照稿子來的。
不過他並不是照著念,而是簡明扼要,把意思講明白就行了。
整體講話時間不長,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梁江濤之前聽周密講過,宴清部長不喜歡長篇大論,喜歡開短會。
聽了宴清部長的講話,梁江濤深受啟發,更加確定宴清部長是一個務實的領導,有原則底線。
剛才他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不媚上!
組織部長要嚴格堅守組織原則,在幹部調整使用上從大局出發考慮,而不是簡單成為工具人。
當然,不媚上也不意味著扛上!
不涉及原則問題沒有必要硬頂!
梁江濤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前世,就是扛上的典型!
而且方法生硬,很多時候都讓領導下不來台。
與其說堅持原則,不如說是為了故意顯示自己的剛直不阿!
他當時陷入了一種迷之怪圈,把扛上當成了剛直,其實是跟自己較勁,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自己以及命運的不滿。
潛意識裏他也知道這樣不對、這樣不好,可是他改不了!
重生一世,當然要改正這個毛病!
真正秉持中庸之道,正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