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4章 朝堂大戲,各懷心思(求追讀)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作者:十年打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遵循官、職、差遣一體,裁減無用官位。”
此策略,就是要降低士大夫官員的福利待遇,甚至將權力也降低了許多。
大殿內,寂靜無聲。
眾多官員齊齊看向韓琦。
能站在這裏參加朝會的都不是一般人,略微思索就能想到作為士大夫之首的韓琦為何要這樣做。
三司條例司成立半月有餘,至今無提出一條新法策略。
韓琦之舉,分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官位和仕途。
但你為了自己,傷害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官員們怎能同意!
這時,司馬光也站了出來。
“臣支持韓相的更改官製之策!”
對於司馬光的站隊,群臣並沒有感到意外。
司馬光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官家的賞識,儼然已有成為百官第二人之勢。
待三五年後,韓琦年邁致仕,那韓琦的位置就是他的。
按照以往慣例,一般都是禦史台率先跳出來說話。
他們既代表著官家的聲音,又代表著百官的聲音,以此來穩固朝堂。
但此刻,禦史中丞呂公著微微眯著眼睛,並沒有率先開口。
而歐陽修、曾公亮這兩個老狐狸,也是一臉平靜,在沒有完全想明白之前,他們也不會開口。
這時,樞密副使吳奎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變法之策甚是不妥。我朝向來優待士大夫官員,而此策,是要寒了朝堂百官的心啊!臣支持變法富國,但若減少官員恩賞來補充國庫,一來如杯水車薪,二來恐怕得不償失,失百官之心!”
吳奎此話,其實略顯誇張,朝堂官員俸祿,絕不是杯水車薪。
他之所以如此講,是因為他快要退休了。
按照他的功績,在退休後,掛個兵部尚書或吏部尚書的職位,安享晚年,乃是非常舒服的。
但一改革,他待遇立減,最多會封個爵位。
官威沒了,養老錢也少了,辛苦半生,落個這樣的結果,他是不願接受的。
趙頊沒有說話,望向下方。
這時,一名年輕的禦史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策乃韓相公自私自利之策,我朝是要執行新法富國,但此舉不是新法,而是亂法,失了士大夫之心,便是失了江山社稷!”
此話一出,立馬便有七八名官員走出附議。
這個時候,富弼站了出來。
一看到富弼拱手,眾臣都歡喜不已。
因為官製一旦照此更改,富弼乃是全朝犧牲最大的官員。
歐陽修、曾公亮在中書擔著參知政事之職,名副其實的副宰相。
而在施行《兵政三百條》之前,趙頊曾讓富弼總領變法之事,富弼因足疾,將位置讓給了韓琦,而他隻是一個輔助者。
當下的富弼,為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外加鄭國公。
全是閑職。
唯一一個在中書的差遣,還沒有要名分。
若按照韓琦的建議,富弼有兩種選擇。
要麽擔任參知政事一職,到中書辦公,全力負責《兵政三百條》,將參知政事的擔子挑起來。
要麽就迴到館閣中寫寫書,曬曬太陽,徹底遠離朝堂中心,其待遇也會大幅度刪減。
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參知政事已經有三個,分別是歐陽修、曾公亮和司馬光,富弼頂不了這三人的缺兒。
並且參知政事其實很累的,富弼也不想在韓琦的手下幹事兒。
而第二種,富弼就徹底無法發揮餘熱,一切福利待遇縮減,對於現在的他來講也不公平。
富弼拱手道:“設立新法乃是為了解決問題,臣以為韓相之策確實可以解決問題,但過於武斷,有媚上與急功近利之嫌。”
聽到此話。
剛才持反對意見的官員都很興奮,有了富弼這個德高望重的主事者,大家終於可以將矛頭集中對準韓琦了。
這時候,禦史中丞呂公著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一官二用和官員閑置的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但且不可涼了滿朝官員之心,韓相之策,確實冒進了!”
……
其他人沒聽出富弼和呂公著話語的關鍵,歐陽修和曾公亮可是聽出來了。
富弼與呂公著都沒有反對更改官製,而是在講述更改官製後造成的惡劣影響。
曾公亮眼珠一轉,頓時明白了。
很有可能,韓琦、司馬光、富弼、韓絳這四人早就串通好了。
他們的目的並非為了充實國庫,而是為了君主集權。
他細細一想,更改官製後,官員升遷與匯報製度都會減少,中書省、三司和樞密院的作用減縮,皇權反而集中增強。
唰!
曾公亮大步踏出,道:“臣建議,官製可改,但官員們的福蔭不能減弱。”
官位和俸祿,至少要讓官員們占一樣。
不然非要把朝堂掀翻了不可。
“臣附議!”歐陽修緊跟其上。
文彥博眼睛一眯,站了出來。
“臣附議!”
眾人齊齊看向趙頊。
此刻,趙頊有些感動。韓琦與司馬光實在太用心了,以更改官製來幫助君王集權。
官員們一般不會這樣做的。
先秦之前,丞相可與君王對坐,後來君王為上。
而到了明清,君王的權力至高無上,所有臣子都成了“奴才”。
如此做,對江山有利也有弊。
若為聖君,則國強民富,若為昏君,則會鬧得國家滅亡。
這一點,曆史上早有血淚般的教訓。
若是在仁宗、英宗時期,他二人不但不會提出這種建議,並且若有人敢提出,他們一定帶頭反對。
但韓琦和司馬光,認定了趙頊。認定在集權之後,趙頊會更快的成為治國聖君,各種新法措施也更夠更好的執行。
所以。
他們作為士大夫的代表,放棄了士大夫的利益,
畢竟,哪有與君王共成朝堂佳話,名垂青史還牛掰的事情呢!
這一點兒,歐陽修看出來了,曾公亮看出來了,文彥博看出來了,韓絳看出來了,一些老臣也都看出來了。
而其他的臣子並沒有想如此深遠,隻想著官家都給一個不損害自己利益的說法。
趙頊調整了一下身形,看向下方,群臣頓時都安靜下來。
此策略,就是要降低士大夫官員的福利待遇,甚至將權力也降低了許多。
大殿內,寂靜無聲。
眾多官員齊齊看向韓琦。
能站在這裏參加朝會的都不是一般人,略微思索就能想到作為士大夫之首的韓琦為何要這樣做。
三司條例司成立半月有餘,至今無提出一條新法策略。
韓琦之舉,分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官位和仕途。
但你為了自己,傷害整個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官員們怎能同意!
這時,司馬光也站了出來。
“臣支持韓相的更改官製之策!”
對於司馬光的站隊,群臣並沒有感到意外。
司馬光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官家的賞識,儼然已有成為百官第二人之勢。
待三五年後,韓琦年邁致仕,那韓琦的位置就是他的。
按照以往慣例,一般都是禦史台率先跳出來說話。
他們既代表著官家的聲音,又代表著百官的聲音,以此來穩固朝堂。
但此刻,禦史中丞呂公著微微眯著眼睛,並沒有率先開口。
而歐陽修、曾公亮這兩個老狐狸,也是一臉平靜,在沒有完全想明白之前,他們也不會開口。
這時,樞密副使吳奎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變法之策甚是不妥。我朝向來優待士大夫官員,而此策,是要寒了朝堂百官的心啊!臣支持變法富國,但若減少官員恩賞來補充國庫,一來如杯水車薪,二來恐怕得不償失,失百官之心!”
吳奎此話,其實略顯誇張,朝堂官員俸祿,絕不是杯水車薪。
他之所以如此講,是因為他快要退休了。
按照他的功績,在退休後,掛個兵部尚書或吏部尚書的職位,安享晚年,乃是非常舒服的。
但一改革,他待遇立減,最多會封個爵位。
官威沒了,養老錢也少了,辛苦半生,落個這樣的結果,他是不願接受的。
趙頊沒有說話,望向下方。
這時,一名年輕的禦史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此策乃韓相公自私自利之策,我朝是要執行新法富國,但此舉不是新法,而是亂法,失了士大夫之心,便是失了江山社稷!”
此話一出,立馬便有七八名官員走出附議。
這個時候,富弼站了出來。
一看到富弼拱手,眾臣都歡喜不已。
因為官製一旦照此更改,富弼乃是全朝犧牲最大的官員。
歐陽修、曾公亮在中書擔著參知政事之職,名副其實的副宰相。
而在施行《兵政三百條》之前,趙頊曾讓富弼總領變法之事,富弼因足疾,將位置讓給了韓琦,而他隻是一個輔助者。
當下的富弼,為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外加鄭國公。
全是閑職。
唯一一個在中書的差遣,還沒有要名分。
若按照韓琦的建議,富弼有兩種選擇。
要麽擔任參知政事一職,到中書辦公,全力負責《兵政三百條》,將參知政事的擔子挑起來。
要麽就迴到館閣中寫寫書,曬曬太陽,徹底遠離朝堂中心,其待遇也會大幅度刪減。
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參知政事已經有三個,分別是歐陽修、曾公亮和司馬光,富弼頂不了這三人的缺兒。
並且參知政事其實很累的,富弼也不想在韓琦的手下幹事兒。
而第二種,富弼就徹底無法發揮餘熱,一切福利待遇縮減,對於現在的他來講也不公平。
富弼拱手道:“設立新法乃是為了解決問題,臣以為韓相之策確實可以解決問題,但過於武斷,有媚上與急功近利之嫌。”
聽到此話。
剛才持反對意見的官員都很興奮,有了富弼這個德高望重的主事者,大家終於可以將矛頭集中對準韓琦了。
這時候,禦史中丞呂公著也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一官二用和官員閑置的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但且不可涼了滿朝官員之心,韓相之策,確實冒進了!”
……
其他人沒聽出富弼和呂公著話語的關鍵,歐陽修和曾公亮可是聽出來了。
富弼與呂公著都沒有反對更改官製,而是在講述更改官製後造成的惡劣影響。
曾公亮眼珠一轉,頓時明白了。
很有可能,韓琦、司馬光、富弼、韓絳這四人早就串通好了。
他們的目的並非為了充實國庫,而是為了君主集權。
他細細一想,更改官製後,官員升遷與匯報製度都會減少,中書省、三司和樞密院的作用減縮,皇權反而集中增強。
唰!
曾公亮大步踏出,道:“臣建議,官製可改,但官員們的福蔭不能減弱。”
官位和俸祿,至少要讓官員們占一樣。
不然非要把朝堂掀翻了不可。
“臣附議!”歐陽修緊跟其上。
文彥博眼睛一眯,站了出來。
“臣附議!”
眾人齊齊看向趙頊。
此刻,趙頊有些感動。韓琦與司馬光實在太用心了,以更改官製來幫助君王集權。
官員們一般不會這樣做的。
先秦之前,丞相可與君王對坐,後來君王為上。
而到了明清,君王的權力至高無上,所有臣子都成了“奴才”。
如此做,對江山有利也有弊。
若為聖君,則國強民富,若為昏君,則會鬧得國家滅亡。
這一點,曆史上早有血淚般的教訓。
若是在仁宗、英宗時期,他二人不但不會提出這種建議,並且若有人敢提出,他們一定帶頭反對。
但韓琦和司馬光,認定了趙頊。認定在集權之後,趙頊會更快的成為治國聖君,各種新法措施也更夠更好的執行。
所以。
他們作為士大夫的代表,放棄了士大夫的利益,
畢竟,哪有與君王共成朝堂佳話,名垂青史還牛掰的事情呢!
這一點兒,歐陽修看出來了,曾公亮看出來了,文彥博看出來了,韓絳看出來了,一些老臣也都看出來了。
而其他的臣子並沒有想如此深遠,隻想著官家都給一個不損害自己利益的說法。
趙頊調整了一下身形,看向下方,群臣頓時都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