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因為身份,不僅能夠享受尊榮,更能夠給自身帶來天大的好處。


    而有些人因為身份,除了那虛偽的被尊敬,其他的都生活的不盡如意。


    認真觀察李恪,杜如晦覺得沒有皇子身份的李恪,可能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


    哪怕是他明麵上和皇帝陛下斷絕父子關係,但誰敢明麵上和李恪真正的過不去呢?


    皇帝的血脈,就算斷絕了父子關係,也不是一般人敢下死手的。


    既然如此,那李恪恢複身份與否都沒有關係。


    隻要有錢,生活比所有人都舒服。


    李老板說得對,是老夫唐突了。


    杜如晦笑道。


    他再次將李恪稱為李老板,而不是殿下。


    人各有誌罷了。


    李恪搖搖頭,輕笑道。


    他沒想到杜如晦眨眼間竟然想了那麽多。


    要是知道,肯定會大吃一驚的。


    他斷絕父子關係就是想斷絕。


    沒有杜如晦考慮的那麽多。


    那也是。


    對了,李老板對現在的東突厥之戰怎麽看?


    杜如晦點點頭,越發覺得李恪不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想著既然都來了,不如再坐一會兒,順便聊聊事情,畢竟這裏那麽涼爽。


    而杜如晦這人沒有什麽家常可以聊的,那自然就問起李恪對於東突厥之戰怎麽看。


    不過剛剛說完,杜如晦就有些後悔,擔心地看著李恪,擔心李恪會覺得自己故意刁難對方。


    在起那不久,他也用同樣的問題問過李承乾,想聽聽儲君對戰事的看法。


    但可惜,杜如晦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大唐必勝。


    李恪想都沒想就迴答。


    額......


    何以見得?


    杜如晦愕然,眼神閃過失望的神色。


    如太子李承乾一樣,幾乎是不假思索的迴答大唐必勝。


    然後就是一波兵馬大總管李靖用兵如神,大唐士兵威武的話。


    就是相比於李承乾的激動激揚相比,李恪表現的平靜淡定很多。


    天助大唐。


    李恪想了想,輕笑道。


    他輕輕喝口茶,神色有些恬然。


    啊?


    這話有何解?


    這次杜如晦是真的愕然了。


    戰之事,更多的是依靠主將的謀略與士兵的勇猛。


    前不久李承乾的迴答雖然沒能讓他滿意,但李承乾的迴答也沒有錯。


    然而現在李恪說的天助大唐,真的天助大唐嗎?


    如果真的天助大唐,為何年年不是旱災就是洪災,要不然就是蝗災。


    如果真的天佑大唐,現在的大唐很多地方也不會淪落成吃不飽飯的地方。


    杜相覺得現在的天氣如何?


    李恪淡然道。


    嗯......很熱。


    杜如晦白了李恪一樣,嘴角抽搐道。


    現在的天是真的熱,九月的天氣讓人難以忍受,出門在外就沒有不出汗的。


    但李恪這裏四處放著冰塊,已經融化了一大半,四周的溫度很涼爽,沒有那種燥熱的感覺。


    杜如晦還不想那麽早離開,還有這個原因。


    但現在李恪這樣問,杜如晦以為李恪要裝比。


    嗯,現在的大唐是很熱。


    但遠在北方的東突厥已經開始冷了下來。


    最多一個月,東突厥的天氣就會大變,接著開始下雪。


    李恪平靜道。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優秀青年,地理和天文知識還是懂一些的。


    下雪這個點老夫能夠明白。


    但下雪對我們大唐的士兵影響同樣很大,為何從這點就覺得天助大唐,大唐必勝呢?


    杜如晦眉頭緊皺,沒有想明白李恪的真正意思。


    前線的戰報幾天前已經傳過迴來,那邊的天氣的確是已經開始降溫。


    相比於長安城現在這種都能熱死人的天氣來說,東突厥已經開始轉涼了。


    若是下雪,相對來說對大唐的影響應該是更大的才對。


    我沒有了解到你們高層是以什麽理由出兵的,但無非有以下幾種理由。


    第一,大唐厲兵秣馬三年,已經有實力和東突厥開戰。


    第二,東突厥和西突厥矛盾爆發,就算發生大戰西突厥也不會出手援救東突厥。


    第三,東突厥境內出現瘟疫,他們的牛羊等食物大量死亡,百姓食不飽,士兵力不足。


    李恪想一想,沉聲道。


    以上,都是他從曆史中推斷而來的。


    不錯,就是這樣。


    杜如晦連連點頭,神色有些駭然。


    他驚訝的看著李恪,感覺一陣陣的不可思議。


    大唐高層經過一個多月的商議,得出以上幾個結論,最終決定北上報仇。


    以上的討論都是機密,知道的人很少。


    其中太子李承乾都不知道,李恪怎麽知道的?


    是有人告訴李恪的嗎?


    不可能的!


    也許會有人告訴太子李承乾,但不會有人告訴李恪的。


    在李恪還沒有出宮之前,就像是一個透明的皇子一樣,誰會那麽無聊將這麽重要的事情告訴李恪的。


    所以說......李恪是自己推測出來的?


    那不就顯而易見了嗎?


    再過一個月,東突厥就要開始下雪,下雪之後的東突厥牛羊將會死得更快,糧食更加跟不上。


    隻要給點時間,沒有糧食的東突厥,哪怕是成為草原上勇士的他們,也不會是我們李靖大軍的對手。


    李恪笑道。


    戰爭之事一定要有天時地利人和。


    這場大戰能夠勝利的天時就是下雪,地利占據不了多少,人和就是李靖這位軍神親自帶兵。


    這麽說......我們大唐必勝?


    杜如晦顫聲道。


    他們高層也在不停地分析戰局的問題。


    勝率的機會很大,但沒有敢拍著胸膛保證。


    必勝!


    熟知曆史的李恪自信點頭。


    那......可會有什麽突變因素?


    杜如晦激動的身體有些顫抖。


    有李恪的分析,再加上他們高層的分析,杜如晦覺得這場戰爭大唐必勝。


    嗯......也許糧草方麵可能是突變因素。


    李恪想了想,沉聲道。


    曆史上記載李靖大軍勝利的消息很多,但是挫折倒是沒有提到多少。


    但以李恪對現在大唐的認識,糧草或許是這次戰爭可能的突變因素。


    糧草......這的確有可能。


    杜如晦一聽,眉頭皺了起來。


    想了想,覺得李恪說得很有道理。


    大唐這三年的潛伏使得兵馬強壯了很多。


    但在糧食的積累上因為年年災難沒有積累多少。


    在加上大唐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五姓七望壟斷的。


    大唐這次支持北上軍隊的糧食不多,甚至還有點兒少。


    如果真的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是在糧草方麵出現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化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化周並收藏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