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子能打翻一船人,打不翻一代人。
當初寫第一篇文章純粹因為心情不好。但這樣的文章寫了至少五年了。白燁文章裏的圈子意識我極度厭惡。相聲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樣子,就因為太講究圈子裏的輩分資曆。文學是藝術的大宗,某些人以為自己是鄧小平,以為哪裏劃個圈那裏就是特區。大圈圈就是這幫人組成的所謂“文壇”。他們把持部分話語權,胡說八道,指鹿為馬,拿錢說話,策劃圖書,迂腐愚昧,停滯不前,倚老賣老,道貌岸然,陽奉陰違,裝逼扯淡,強奸文學。
其實,歸根結底,不用任何爭論,他們會被自然淘汰。
在今天的采訪裏,著名文學評論家解璽璋說:如果我是韓寒的家長,我絕對大嘴巴扇他,有人養沒人教。
這就是一個文學評論家的素質。
以後成語詞典裏“倚老賣老”的解釋就改這句得了。多生動,還帶表情的。
解說得對,文學要的就是有人養沒人教。這幫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對晚輩的看法永遠是:你要我教教才行,才能知道什麽是文學。
誰上當誰完蛋。
文學評論是不可信的,從白燁的光輝曆史上我們已經能看出來了,這也算是一種學術腐敗,他還是社科院的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津貼的人。白燁是千萬這樣的人中的一個,為什麽偏偏選擇了白燁,至少也要給白燁一個交代,飛來橫禍為什麽,究竟為什麽!
對不起大家,我這理由有點不夠豪邁,是因為您姓白,b開頭,在新浪右邊的評論家的名人博客索引裏排在最前麵,被我第一個看見了。誰讓你姓白,以你幹的那些事,你應該姓黑才對,這樣h開頭,還能和我挨著。最危險的地方說不定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今天的采訪裏有一段:
當記者向白燁求證韓寒質疑他職業道德的那三個事件是否屬實時,白燁一直不肯做正麵迴答,隻是強調自己工作忙得根本顧不上這個“韓白之爭”,並表示昨天上午和朋友商量之後已經決定什麽都不再說了。在白燁看來,這件事情本來屬於一個網絡事件,“垃圾放在垃圾桶裏就好了”。
我一直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白燁們和當今文學小壇子的關係,關鍵時候還是老前輩厲害,給了我啟發,原來這關係就是“垃圾放在垃圾桶裏”啊。
和任何場合把自己當爹的解璽璋們、收了錢就能把自己當兒子的白燁們,是無法爭論什麽的,因為他們臉皮太厚,偽君子已經做得自己把自己當君子了。說到底,這是互相看不順眼。“80後”是一個多麽缺心眼的概念啊,1979年生的人和1980年生的人區別大還是1980年生的人和1989年生的人區別大?一竿子能打翻一船人,打不翻一代人。
電影結束後,都有花絮,我們的花絮就是這些道貌岸然的人說的一些經典。
白燁代表衛慧:大有作為,她完全可能扮演一個傳達時代的情愛新聲的代言人角色。
白燁代表李亞鵬:我希望這樣一個時間,能為“如何為網絡立法和網絡道德建設”提供一個反麵的例證。
白燁代表韓寒:韓寒罵我,是因為我對他文章的評價不高。
白燁代表社科院:“80後”作者和他們的作品,進入了市場,尚未進人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的“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隻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已有的成功,並未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的意向。
白燁代表作協:“80後”繼續這樣寫下去,成為主流文學的後備是完全可能的。
白燁代表環衛工人:垃圾放在垃圾桶裏。
解璽璋代表韓寒父親:如果我是韓寒的家長,我絕對大嘴巴扇他,有人養沒人教。
解璽璋代表他老婆:拿我媳婦的一句話說,就是跟一幫孩子瞎逗。
(這絕對是對朋友學術造假的藐視和放縱,所以,自古女人壞事啊。)
作家王曉玉(她誰啊,我怎麽不記得寫過什麽啊)代表毛主席:怎麽像“文化大革命”時候的紅小兵?這種做法非常惡劣!白燁不過批評你韓寒文章寫得不怎麽樣,你就這樣惡狠狠搜羅證據,一二三四列出來,我們從前“文革”時候就是這樣的,不允許別人說話,當時整死了很多人(事實上是沒人不讓白燁說話,他自己把博客關了,王曉玉也是一個不明白過程就瞎起哄的主,是打群架的好幫手,好冤大頭)。
作家王曉玉代表白燁的朋友:(白燁學術造假這事)白燁現在沒說話,所以我不相信。白燁是一個評論家,這是肯定的。他可能出於某種原因不願意搭理這個事兒。
(現在好,白燁說永遠不就此說話了,按照王曉玉的缺心眼觀點,那這事就不存在了。白燁覺得不服氣,可以告我,我這還有你一堆證據,博客是關的,法院開著呢。)
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代表給死豬肉注水的小商販:郭敬明、張悅然、韓寒他們不是文學現象,隻能算作文化現象,他們沒有給文壇注入什麽。說實話,寫得不好。
(那你們當時約我稿幹嗎?沒給你們稿子就改口了?)
陸天明代表所有爹:這孩子被寵壞了!
(叔叔,我自力更生不靠父母七年了。)
陸天明代表不使用搜索引擎的人:也難怪,韓寒才十七八歲嘛,沒讀過多少書,隻知道學校裏那點事。
陸天明代表神仙,並指路:愣就是沒有人願意真誠地向他指出(真正的文學是什麽樣的)這一點。
所有演員代表文學:這不是文學。
因為沒得到這些演員的認可。
落幕,看著惡心嗎?
2006年3月15日
當初寫第一篇文章純粹因為心情不好。但這樣的文章寫了至少五年了。白燁文章裏的圈子意識我極度厭惡。相聲為何發展成今天的樣子,就因為太講究圈子裏的輩分資曆。文學是藝術的大宗,某些人以為自己是鄧小平,以為哪裏劃個圈那裏就是特區。大圈圈就是這幫人組成的所謂“文壇”。他們把持部分話語權,胡說八道,指鹿為馬,拿錢說話,策劃圖書,迂腐愚昧,停滯不前,倚老賣老,道貌岸然,陽奉陰違,裝逼扯淡,強奸文學。
其實,歸根結底,不用任何爭論,他們會被自然淘汰。
在今天的采訪裏,著名文學評論家解璽璋說:如果我是韓寒的家長,我絕對大嘴巴扇他,有人養沒人教。
這就是一個文學評論家的素質。
以後成語詞典裏“倚老賣老”的解釋就改這句得了。多生動,還帶表情的。
解說得對,文學要的就是有人養沒人教。這幫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對晚輩的看法永遠是:你要我教教才行,才能知道什麽是文學。
誰上當誰完蛋。
文學評論是不可信的,從白燁的光輝曆史上我們已經能看出來了,這也算是一種學術腐敗,他還是社科院的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津貼的人。白燁是千萬這樣的人中的一個,為什麽偏偏選擇了白燁,至少也要給白燁一個交代,飛來橫禍為什麽,究竟為什麽!
對不起大家,我這理由有點不夠豪邁,是因為您姓白,b開頭,在新浪右邊的評論家的名人博客索引裏排在最前麵,被我第一個看見了。誰讓你姓白,以你幹的那些事,你應該姓黑才對,這樣h開頭,還能和我挨著。最危險的地方說不定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今天的采訪裏有一段:
當記者向白燁求證韓寒質疑他職業道德的那三個事件是否屬實時,白燁一直不肯做正麵迴答,隻是強調自己工作忙得根本顧不上這個“韓白之爭”,並表示昨天上午和朋友商量之後已經決定什麽都不再說了。在白燁看來,這件事情本來屬於一個網絡事件,“垃圾放在垃圾桶裏就好了”。
我一直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白燁們和當今文學小壇子的關係,關鍵時候還是老前輩厲害,給了我啟發,原來這關係就是“垃圾放在垃圾桶裏”啊。
和任何場合把自己當爹的解璽璋們、收了錢就能把自己當兒子的白燁們,是無法爭論什麽的,因為他們臉皮太厚,偽君子已經做得自己把自己當君子了。說到底,這是互相看不順眼。“80後”是一個多麽缺心眼的概念啊,1979年生的人和1980年生的人區別大還是1980年生的人和1989年生的人區別大?一竿子能打翻一船人,打不翻一代人。
電影結束後,都有花絮,我們的花絮就是這些道貌岸然的人說的一些經典。
白燁代表衛慧:大有作為,她完全可能扮演一個傳達時代的情愛新聲的代言人角色。
白燁代表李亞鵬:我希望這樣一個時間,能為“如何為網絡立法和網絡道德建設”提供一個反麵的例證。
白燁代表韓寒:韓寒罵我,是因為我對他文章的評價不高。
白燁代表社科院:“80後”作者和他們的作品,進入了市場,尚未進人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的“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隻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已有的成功,並未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的意向。
白燁代表作協:“80後”繼續這樣寫下去,成為主流文學的後備是完全可能的。
白燁代表環衛工人:垃圾放在垃圾桶裏。
解璽璋代表韓寒父親:如果我是韓寒的家長,我絕對大嘴巴扇他,有人養沒人教。
解璽璋代表他老婆:拿我媳婦的一句話說,就是跟一幫孩子瞎逗。
(這絕對是對朋友學術造假的藐視和放縱,所以,自古女人壞事啊。)
作家王曉玉(她誰啊,我怎麽不記得寫過什麽啊)代表毛主席:怎麽像“文化大革命”時候的紅小兵?這種做法非常惡劣!白燁不過批評你韓寒文章寫得不怎麽樣,你就這樣惡狠狠搜羅證據,一二三四列出來,我們從前“文革”時候就是這樣的,不允許別人說話,當時整死了很多人(事實上是沒人不讓白燁說話,他自己把博客關了,王曉玉也是一個不明白過程就瞎起哄的主,是打群架的好幫手,好冤大頭)。
作家王曉玉代表白燁的朋友:(白燁學術造假這事)白燁現在沒說話,所以我不相信。白燁是一個評論家,這是肯定的。他可能出於某種原因不願意搭理這個事兒。
(現在好,白燁說永遠不就此說話了,按照王曉玉的缺心眼觀點,那這事就不存在了。白燁覺得不服氣,可以告我,我這還有你一堆證據,博客是關的,法院開著呢。)
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代表給死豬肉注水的小商販:郭敬明、張悅然、韓寒他們不是文學現象,隻能算作文化現象,他們沒有給文壇注入什麽。說實話,寫得不好。
(那你們當時約我稿幹嗎?沒給你們稿子就改口了?)
陸天明代表所有爹:這孩子被寵壞了!
(叔叔,我自力更生不靠父母七年了。)
陸天明代表不使用搜索引擎的人:也難怪,韓寒才十七八歲嘛,沒讀過多少書,隻知道學校裏那點事。
陸天明代表神仙,並指路:愣就是沒有人願意真誠地向他指出(真正的文學是什麽樣的)這一點。
所有演員代表文學:這不是文學。
因為沒得到這些演員的認可。
落幕,看著惡心嗎?
200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