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比賽,對最後在龍遊站的時候一頭栽在溝裏還是耿耿於懷,很想舊地重遊。畢竟這是第一次退出比賽。男人總是對任何事情的第一次抱有再來一次的想法。雖然以前的比賽也都有以千奇百怪的方式衝到大小各異的溝裏,但是關鍵是還能爬出來繼續比賽,不想那次被一個看上去不是很兇險的溝壑困住,一爬出車頭頂上正是一大棵橘子樹,難免英雄氣短,關鍵是一年過去,也該訓練訓練,要不然如何出人頭地。

    賽車在北京極速俱樂部裏噴了點漆,外觀上進行了一點美化,決定運出,但是我突然有奇異想法,覺得開著一輛帶貼紙的車到處跑不是很好,要低調行事,於是用白色膠布把車上的貼紙噴漆都遮上,花了2000從北京運到上海。

    從北京到上海需要走京滬高速,經過天津、山東、江蘇,然後轉蘇嘉杭高速到浙江。車運出後我正好在浙江杭州附近,就從半途把自己的車劫了。當晚開去杭州同徐浪會麵。徐浪是中國頂尖的拉力車手之一,家住在離龍遊不遠的武義。家門口就是沙石路,練毀了不少民用車輛,幸虧他叔叔開有一家汽車修理廠,還有一親朋好友做賣車生意,所以正好一個賣一個撞一個修,形成了良性循環。這幾年徐浪的成績也是非常的好,而且經過我的觀察,其動作也是最為漂亮的,而且主動失誤的退賽率也是最低的,所以覺得坐坐徐浪的車能學會不少東西。

    當然這些技術分析什麽的都是後話,最關鍵的是我們倆住得比較近。

    在去往杭州的高速公路上,我的賽車出師未捷身先死,過收費站的時候不小心被自動的欄杆把後玻璃給砸了。不光自己要修車,還要賠人一杆,那杆正好把我身邊帶的所有錢花完。幸好得到我書的責編袁敏幫助,終於免賠杆子。我就開著一輛沒有後玻璃的車見到了徐浪,徐浪在國內開車就以勇猛著稱,看見我的車還沒到龍遊後窗和尾翼就已經一塌糊塗,大為吃驚,萌生了原來你比我更勇猛的想法,以為我趕路心切,在高速公路上翻車了。我倆當即惺惺相惜,星夜趕往龍遊。

    從杭州到龍遊大概200公裏,這條高速公路我已經開車來迴了三四次,我們開著開著覺得車實在漏風得厲害,到了休息站加油時用黃膠布把後窗全部貼死。男人做事自然不夠精細,雖說漏風問題解決,但這車的外貌頓時從事故車變成了報廢車。

    當晚先到了徐浪的老家武義。武義和中國浙江無數的縣城一樣,不能找出什麽特點,在當地基本上大出路隻有做生意,從沒人想到在這天天山裏村裏的土路上開車也能開出大名堂。徐浪家在縣城邊上有一座樓房,其實屬於不用交物業管理費的別墅。裏麵也並非農村格局的兩層小樓,居然是中間鏤空大廳挑高十來米的富貴式樣。客房借宿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徐浪便來叫早。這就說明了為什麽徐浪的成績比較突出。因為換做是我自己訓練,勢必下午起床,天黑才能出發。出了車庫門,便看見他的小高爾。

    高爾是上海大眾比較失敗的一款車,原來是在巴西生產,後來拿到中國,作為上海大眾下最便宜的一款車來賣。唯一的賣點是這車兩個門。但兩門的車分兩種,一種是比較純粹的跑車,還有便是某些麵的或者輕便卡車,很顯然,消費者把高爾歸為了後者。不過上海大眾333車隊還是改裝了幾輛,車手也都買了用來訓練。徐浪的車換了不同的發動機,所以比原裝的要快點。

    我們先出發去吃了早餐,突然記起昨天半夜還出去一起吃了夜宵,而晚上在杭州見麵時還吃了晚餐,不禁感歎這頂級車手的確對食物消耗的要求比較高。見麵不到一天,車還沒摸到一次,飯已經吃了三頓。

    吃完以後在附近熟悉的修理廠換了輪胎,換胎過程中發現大家對徐浪都很熟悉,也沒有人對著拉力胎好奇問這是什麽輪胎啊長得跟拖拉機胎似的。稍微檢查一遍以後,我們就正式發車訓練。

    在坐徐浪車前,我隻坐過周勇和劉斌的車,這兩人都是老將,技術也很好。周勇是我的賽車駕照老師,當時沒有什麽經驗,所以坐車的時候是什麽都沒看明白,坐劉斌車是在半年以後,稍微懂點,但因為我坐別人車比較害怕,所以看了還是什麽都沒明白;經過了一年比賽,輪到坐徐浪的車,應該能明白了。

    很快到一條沙石路上,徐浪指著一個十字路口說,我在這裏撞到一個人,當時撞得比較嚴重,馬上送的醫院。我就暗自感歎,代價,這就是代價啊,再想想自己,隻不過兩年前開車不小心撞死了自己家的貓,差距,這就是差距啊。

    係好四點安全帶,我們就出發了。眼前是一條高速沙石路,小高爾也能將速度加到160左右。大家不要覺得開160很平常,什麽爸爸叔叔在高速公路上也經常開到這個速度。但是眼前的是沙石路,你人在上麵跑步太快轉個彎都得摔倒,何況是這麽快的速度了。對於普通人,把一般在沙石路上比賽的速度減到四成,80%的叔叔爸爸們都會在第一個彎衝出去。所以,很難。

    徐浪的第一個彎就讓我很詫異,也讓我的技術頓時提高不少。原來是要如此早地進彎,而方向隻需要迴如此小的幅度,車身是如此的橫著過彎。我當時的真實想法就是馬上把徐浪踢下去自己試試能不能轉得那麽好。但是我強忍住了內心的想法,而且我強烈地想知道高手是怎樣安全快速地跑完一段沙石路。

    徐浪的控車和過彎路線都是讓我佩服的。雖然在訓練中,並不是十成發揮,但在沒有封閉的鄉間沙石路上,這樣的速度是讓人感歎的。我覺得生活在這裏的人應該很幸福,因為每天都可以看見全國一流車手駕駛的賽車高速漂移入彎。當然,平時在北京練車的經驗告訴我,其實村民們最大的想法是,他媽的,誰攪的那麽大的灰。

    一段高速路結束以後,我們到了山上,各個轉彎都比較複雜。但是我很詫異地發現,幾乎在每個眼睛看不到的轉彎,賽車都是緊緊貼著彎心側滑過去的。在佩服別人好技術的同時不得不佩服徐浪好運氣,這麽開怎麽能沒撞上個生物呢?按照俗話說,幾條腿的什麽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多的是,徐浪這樣的開法,按道理應該是早在牢裏了,怎麽能出現在全國拉力賽上呢?

    我突然想明白,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隨著徐浪練車的頻繁,致使當地的人文生態環境產生了變化。可以想象在當地,有專門的人每天負責站在山頭瞭望;並且可以想見,在我們上山前,各個村落裏已經發出過預警:徐浪要上山了。

    不管怎麽樣,這一路的確很順利,我也見識了他過每個迴頭彎的準確和利索。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做到每個轉彎都那麽精準。途中,在一個盲彎出現了一個估計沒有聽見預警的老太,車輕輕一避讓,就緊貼著老太過去。的確是好車手的心理素質。隻是大家不要把這事想得太容易,在街上的確是輕輕一動方向就可以避讓,但是在山上的盲彎裏,車還是在側滑的狀態的確沒想象的簡單。我是越坐越過癮,心裏暗暗分析,徐浪的開法是如何的富有觀賞性而且其實很安全……這樣的控車是很難出事故的……

    徐浪突然慢下來說,我前兩天在這裏翻車了……

    第一天收獲是比我參加全年比賽還多的,因為你已經經曆了做一件事情的磨煉,作好了一切準備,而瞬間突然知道了做這件事的方法。

    第二天出發前往比賽的地方龍遊,我馬上就去我上次退出比賽的地方參拜,仔細研究,並確定了我先前的想法——本來是可以留在賽道上的,如果按照路的原本寬度。可是在出彎的地方,一個老農挖掉了一塊地多種了一棵橘子樹,而我,正是從這塊缺了一塊的地方滑了下去,靠在橘子樹上。真是英雄氣短。

    在龍遊正式的賽道上,徐浪用的是我的三菱evo5。可能是我的車本身就比他的高爾快不少,或者是開別人的車都比開自己的車快,今天我感覺速度還要快不少,尤其是彎心速度。而在大直線上,我們一直沒有超過160。一來是為了安全,二來是徐浪說我的車的比賽用避震器很差。說實話,我一直沒感覺到它差雖然我知道它不好。看來高手用車是比較盡。

    我不由得愧疚難當,難道去年一年我不是在比賽,都是在開車逛街嗎?而且逛街還逛得退出比賽。

    晚上徐浪去外地參加短道比賽。我就開始了10天的自由練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就這麽漂來漂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寒並收藏就這麽漂來漂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