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戰結束後,英國國內爆發了層出不窮的抗議活動。


    當時英國的情況是一片‘紅色’鬧起了‘紅色革命’,差點兒跟蘇聯肩並肩。


    英國政府麵臨這個局麵想出來的解決辦法是……


    添一把火!


    但是他們刻意引導輿論,把英國國內當時麵臨的所有問題都刻意往‘移民’和‘種族’身上引。當時鋪天蓋地的報紙都把國內民眾的不滿定性為‘種族衝突’,然後各種鼓吹‘白人可以領導黑人,這樣雙方都可以受益!但是種族平等是不可能的’。


    有英國這麽一帶頭,像漂亮國、法國等國家也開始有樣學樣。


    英國就用這樣的方式把他們國內的階級矛盾成功引導成了‘種族矛盾’,於是1919年在利物浦爆發了大騷亂:當地白人直接暴力襲擊了黑人社區!然後這個事情就像是燎原之火,很快時間內,英國爆發了全國範圍內的針對黑人移民的暴力活動!最後在大規模暴力事件下,成功的緩解了當時英國國內的社會矛盾。


    但是這個事情也算是英國挖了一個超級大坑!


    也就因為這件事情,英國思想裏開始走向了根深蒂固的反對移民的排外情緒,這一百多年來,英國所有的種族暴亂都是從1919年利物浦那次暴亂開始!從那時候一直到今天,隻要有英國出現任何社會問題,他們都會有意無意的往種族問題上去引導。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蕭條席卷全球,為了緩解本國矛盾,他們隻能把手再次伸向殖民地,而那時候倒黴的就是印度。


    有一部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叫做《1984》,作者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作為在印度出生成長的英國人,他在那本書裏詳細的記載了英國在印度到底多喪心病狂。


    那是一本看完後會讓人有窒息感的書。


    也就是因為他寫了這本書,所以喬治-奧威爾被軍情五處和倫敦警視廳嚴密監視了二十多年一直到死為止!


    這本書也是因為他的死後才得以火爆全球!


    那麽那本書講述的是什麽內容?


    當年愛爾蘭大饑荒的事情其實完全複刻在了印巴孟身上!


    隻不過西方掌握了傳媒,所以這個事情就被壓了下來!


    1943年,印巴孟(當時都是英屬殖民地,說是一個國家也可以)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大饑荒,而英國卻在拚命的往本國運糧食,導致印巴孟餓死了幾百萬人,可是英國根本沒放在眼裏。


    公知嘴裏的‘二戰偉人’丘吉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管有沒有饑荒,印度人都會像兔子一樣繁殖’。


    瞧,英國壓根就不把印度人當人看!


    但是也就是那個時期,由於戰爭導致英國勞動力大量短缺,於是大量印度人去了英國。


    事實證明,丘吉爾說的也真沒錯:在英國的印度人也像兔子一樣玩命的繁殖起來。


    現在英國到處都是印度人!


    而且由於戰後有大量的重建工作,隻有印度勞工也彌補不了空缺,於是為了吸引廉價海外勞動力,1948年英國修改了他們的《國籍法》。新的《國籍法》規定:英國海外殖民地跟英國本土公民應用平等地位,去了英國就有合法居留權!


    現在英國所有的混亂,都是1948年那次修改《國籍法》挖的大坑!


    新的《國籍法》支持下大量的非洲和南亞的殖民地居民湧入英國,也確實幫他們解決了勞動力問題。


    但是等到最困難的時期過去後,英國人又翻臉了——你們這些殖民地來的那都是應該伺候我們的,憑什麽和我們平起平坐?


    於是一戰結束後的反移民暴動很快又來了一次!


    而這次又是利物浦的少數族裔社區被襲擊引發的戰火!


    那麽英國政府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咳咳,公知們最喜歡吹西方國家的一點就是‘公平’,而這在英國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怎麽對付殖民地的就怎麽對付自己的老百姓,真正的做到同等對待。


    現在世界各國的混亂基本上都跟英國有關係。


    比如說中東地區。


    本來中東很多地區邊界都是固定的,而英國故意打亂邊界和民族的界限,把庫爾德人一分為四劃入四個國家,隨意切割邊界,這才使得中東各國之間矛盾難以解決成為了‘火藥桶’。


    最早支持乙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的也是英國,他們在1917年就發表了貝爾福宣言公開支持猶太人。現在的巴勒斯坦以約旦河劃分也是英國人搞得手筆。


    中亞那邊也是如此,他們在第二次入侵阿富汗戰爭中打不下來就搞出來了個‘杜蘭德線’,直接把原來屬於阿富汗的巴賈爾、斯瓦特、奇特拉爾等地方劃給了英屬印度,用這個辦法蠶食阿富汗南方一大片邊界領土。把普什圖族一分為二,一部分給了巴基斯坦一部分給了阿富汗。


    這個事情也就導致後來的tlb崛起,包括阿富汗和巴鐵曾經一段時間充斥著山頭林立、民族仇殺軍閥混戰的的情況都是這個事情有關。而阿富汗和巴鐵也圍繞著‘杜蘭德線’爆發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戰爭和衝突!


    1990年薩大胡子發動了‘科威特戰爭’占領了科威特。現在很多人都把這場戰爭的罪名扣在薩大胡子上。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英國——當年這兩個地方都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在撤離的時候主導了邊界劃分,把波斯灣出口的布比延島給了科威特。


    這樣劃分直接導致伊拉克的海岸線隻有六十公裏,其中一大半還被布比延島堵住,導致伊拉克出海極其困難!


    作為一個石油出口大國沒有出海口和海港,這樣的事情他們怎麽可能忍受。


    更讓他們鬱悶的是:其實伊拉克和科威特原來是一個國家,英國生生把他們分為兩個國家還用科威特限製伊拉克。


    碰到這樣的事情誰能忍?


    西方國家說薩大胡子占領科威特是‘入侵’,但是在中東各國眼裏這屬於是科威特‘迴歸’!


    而南亞更不用說了,一條莫名其妙的‘麥克馬洪線’直接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和龍國、印度和緬甸都陷入了領土糾紛,印度這麽多年圍繞著‘麥克馬洪線’製造出來的問題大大小小打了上千次的戰爭和局部衝突。


    斯裏蘭卡也好不到哪裏去,英國殖民後直接從印度遷來一百多萬泰米爾人,和斯裏蘭卡的僧伽羅人打對台製造民族矛盾,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的斯裏蘭卡內戰。


    港島那邊挖的坑更惡心:他們確認已經無法阻止港島迴歸突然在港島修改法律,把以前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全變成了合法的。


    比如說示威遊行不再需要向警方申請;任何人都可以注冊社團組織且不可取締等等,也就是這些行為造成了後來港島的動蕩。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太多了,還有像什麽非洲‘南北蘇丹分裂’之類的事情都是英國人挖的坑。


    而英國人對殖民地這樣,對自己呢?


    特麽的也是這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