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和胡二愣聽到蕭鵬的話後表情都很複雜。
半晌後楊猛突然開口道:“如果說別洛烏索夫聯係上了巴科夫,那小別洛烏索夫現在這麽鬧妖也就不奇怪了啊!”
胡二愣看了一眼楊猛表情複雜,那意思是不知道讚同還是反對。
楊猛道:“怎麽?我說錯了嗎?”
胡二愣卻道:“巴科夫?就算和他聯係上又能如何?小別洛烏索夫不明白可是老別洛烏索夫不明白?他不是經濟學家嗎?怎麽能跟巴科夫混在一起?而且巴科夫怎麽可能和俄羅斯走的太近?”
“估計小看了巴科夫,他再不靠譜也是巴科夫!”楊猛反駁道:“我倒是覺得正是因為老別洛烏索夫是經濟學家所以才和巴科夫搞到一起!畢竟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他和巴科夫搞到一起倒是符合利益……鵬鵬,我說的對不對?”
蕭鵬喝了一口啤酒道:“你還真說對了,關鍵是他扶植的那位和班薩六世的私交還是很不錯的。他在西非布局那麽久也不是白混的。”
胡二愣滿臉震驚半晌後道:“俄羅斯人真瘋狂,天才和瘋子隻有一步之遙。”
對於他的話,蕭鵬和楊猛都表示讚同。
如果有人問哪個龍國人在非洲混的最好,這個問題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名單上最靠前的人裏絕對不是蕭鵬。
哪怕蕭鵬能在厄立特裏亞和北非混的如魚得水,但是畢竟厄立特裏亞畢竟是小國家,還是本來就屬於和西方不對付的國家,進入難度比別的國家難度少的多,那些在南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埃及等國家混的開的大佬才是真的大佬。
哪怕是肯尼亞老王雖然財富沒有蕭鵬多,但是論影響力還真不一定比他弱。
蕭鵬現在更像是龍國的白手套。
畢竟龍國的一貫風格都是‘不幹涉他國內政’,如果有一些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就會使用各種上不得台麵的辦法。
他經常做的就是此類事情。
但是如果問哪個俄羅斯人在非洲混的最好?
必須是安東-阿列克謝耶維奇-巴科夫。
他在整個非洲都混的相當開。
一方麵,他是俄羅斯最大的旅行社的老板,所有俄羅斯乃至歐洲相當比例的赴非洲旅行的遊客都是他帶領的。
他對非洲幾乎所有國家來說都是‘大金主’。
另外一方麵,他不光自己有錢,還是一個‘散金童子’,為了自己的夢想還真的舍得花錢。
非洲各個國家都希望巴科夫到自己國家扔錢。
但是為什麽胡二愣直接說他不靠譜?
這個事情真的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對於巴科夫這人,說簡單點兒就是‘俄羅斯寡頭’。
他的發家之路頗為神奇。
他是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人,呃,就是俄羅斯第三大城市葉卡捷琳堡。
在 八十年代末初蘇聯解體前些年,他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當時蘇聯進行了私有化改革,聰明的他建立了旅行社。
他的旅行社也是整個蘇聯時期第一家私營旅行社!
在那個時期他可以算是獨家經營,憑借著壟斷很容易賺到了錢。
當然,這個旅行社雖然讓他賺到了錢,但是距離‘俄羅斯寡頭’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他是怎麽成為巨頭的呢?
在蘇聯解體前一年,他把自己的旅行社改組成為航空公司,承包了莫斯科一家國營接機場的運營工作,後來俄羅斯解體,這個機場裏所有的飛機都變成了巴科夫自己的財產,等到1994年他出售了這家機場得到的財富估計就頂得上現在蕭鵬的全部身家了……
而他還沒停止自己的發家腳步,除了發展自己的旅遊公司外又在那個時期以超低的價格收購了好幾家俄羅斯國有冶煉廠,時至今日他還是俄羅斯的冶煉巨頭之一。
那麽為什麽一直到今天俄羅斯寡頭都被收割了好幾撥他卻能一直安身?
和他超強的商業眼光比起來,他的政治能力堪稱災難。
在這個星球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有了錢就想要權利,所以在很多國家的富豪發家之後都會選擇從政。
巴科夫也是如此。
他實在太有錢了,於是就想要從政。
但是他作為一名商人有很強的風險意識,於是想出來的從政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小弟試試水。
他扶植的小弟叫做愛德華-羅賽爾。
在那個時候俄羅斯,隻要有鈔能力就能做到任何事情,於是毫無經驗的下屬愛德華-羅賽爾就被他捧上了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州長!
然後他就跟愛德華-羅賽爾說,自己想當葉卡捷琳堡的市長,再然後……
愛德華-羅賽爾毫無疑問的拒絕了他。
人家都是州長了,是正經八經的俄羅斯頂級政客,還需要你這個幕後大佬來跟我裂土封王?
別說什麽是你捧我當的州長,我當州長是人民的選擇!
那時候愛德華-羅賽爾為什麽這麽硬氣?
那些西方政客要不然是有錢去當政客,要不然是當了政客就有了錢。
愛德華-羅賽爾屬於後者。
而且更關鍵的是:此人政治手段相當高。
現在在俄羅斯政壇裏‘愛德華-羅賽爾集團’、‘納茲德拉堅科家族’等勢力都是俄羅斯頂級勢力。
比如說‘納茲德拉堅科家族’吧,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他們家族的勢力範圍。
不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哪?
那個地方在龍國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海參崴。
愛德華-羅賽爾集團也是如此。
當時巴科夫和羅賽爾為了爭權奪利到了什麽地步?
羅賽爾先是直接廢掉了巴科夫的州議員職位,然後派警察查抄巴科夫在當地的冶金廠。
而巴科夫也不是安心等死之輩,於是直接動用了私人武裝和巴科夫派來的軍警直接展開槍戰,雙方甚至動用了重機槍對轟!
雙方的戰爭以巴科夫獲勝——他的私人武裝如果送到非洲打個小國家下來沒啥問題。
而巴科夫派去的警察失禮後勃然大怒,自掏腰包雇傭私人武裝和巴科夫的私人武裝交火,激戰四輪後羅賽爾再次失敗。
但是羅賽爾畢竟是蓋州州長,於是他想出來另外的辦法:強攻我確實打不過你,那我不打你了!
我封鎖公路!
他直接把巴科夫的冶金廠周圍所有的公路全部包圍!
這下巴科夫難受了——他的冶金廠裏一萬多工人呢!
被封鎖了一個多月後巴科夫被迫投降。
沒錯,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就是這麽魔幻!
而失禮後的巴科夫異常憤怒,天天舉報羅賽爾貪汙腐敗。
但是那個時期的俄羅斯有哪個官員不腐敗?
於是他所有的舉報全部石沉大海!
巴科夫這才發現,手裏有錢沒權啥用也沒有。
於是巴科夫反思後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單打獨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從此後巴科夫又走了新的路線——抱大腿。
他開始各種加入政黨抱團。
由於他忒有錢,所以加入政黨對他來說不是什麽難事。
那段時間他幾乎把俄羅斯當時所有有實力的政黨加入了個遍,其中也包括大帝所在的統一黨。
但是最後結果要不然是被開除,要不然是他自己退出。
要不然是‘理念不合’,要不然是‘主動退出’。
其實出現這個情況也不奇怪:巴科夫想要權不想掏錢;那些政黨想要他的錢不想給他權。然後巴科夫忙活了一大圈發現自己做的就是無用功。
哦,也不是他加入所有的政黨都把他開了,後來他加入了‘力量聯盟’,這次倒是找到了誌同道合的朋友沒有把他開除。
沒錯,就是加入了那個大帝當俄羅斯總統後第一個取締的俄羅斯政黨……
反正折騰了好幾年,巴科夫光剩下掏錢打水漂了。
問題是打水漂還能看到個水花聽個響,他那幾年是又費時間又掏錢!
再加上那時候大帝打擊寡頭,作為寡頭之一的巴科夫還是很有風險意識的。直接帶著全家逃到了太平洋島國湯加,一邊遠程指揮生意一邊避風頭。
也就是在湯加的時候,他迴想這些年為什麽這麽失敗?
想想這些年的經曆,身家雖然翻了好幾倍,但是從政之路卻為什麽如此坎坷。
競選市長?失敗!
競選州長?失敗!
看著那些錢財不如自己的都能做到的事情可是自己為什麽做不到?
想了半天後他發現了問題所在:雖然他身價不菲想要從政,但是他其實沒有什麽政治經驗也沒有什麽政治理念。他去競選的時候今天說要搞‘自由經濟’,明天說要搞‘提高民生’後天說要‘加強治安’。
搞了半天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痛定思痛之後,巴科夫想出來自己該走的路:我自己組建政黨然後找到自己的路線從政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對他來說組建個政黨真不難,畢竟他又有錢又有人,他的幾個冶金廠和航空公司加起來起碼有數萬員工,如果再加上這些職工的家屬,建個政黨真不是什麽難事。
問題在於:他的政黨的理念是什麽?
當年王陽明發配之後有了龍場悟道成了聖人,而巴科夫攜全家老小湯加避難的生活對他來說也是‘悟道’。然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後他也‘悟’了找到自己今後該走的方向。
隻不過……
道路好像有點兒偏!
半晌後楊猛突然開口道:“如果說別洛烏索夫聯係上了巴科夫,那小別洛烏索夫現在這麽鬧妖也就不奇怪了啊!”
胡二愣看了一眼楊猛表情複雜,那意思是不知道讚同還是反對。
楊猛道:“怎麽?我說錯了嗎?”
胡二愣卻道:“巴科夫?就算和他聯係上又能如何?小別洛烏索夫不明白可是老別洛烏索夫不明白?他不是經濟學家嗎?怎麽能跟巴科夫混在一起?而且巴科夫怎麽可能和俄羅斯走的太近?”
“估計小看了巴科夫,他再不靠譜也是巴科夫!”楊猛反駁道:“我倒是覺得正是因為老別洛烏索夫是經濟學家所以才和巴科夫搞到一起!畢竟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他和巴科夫搞到一起倒是符合利益……鵬鵬,我說的對不對?”
蕭鵬喝了一口啤酒道:“你還真說對了,關鍵是他扶植的那位和班薩六世的私交還是很不錯的。他在西非布局那麽久也不是白混的。”
胡二愣滿臉震驚半晌後道:“俄羅斯人真瘋狂,天才和瘋子隻有一步之遙。”
對於他的話,蕭鵬和楊猛都表示讚同。
如果有人問哪個龍國人在非洲混的最好,這個問題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名單上最靠前的人裏絕對不是蕭鵬。
哪怕蕭鵬能在厄立特裏亞和北非混的如魚得水,但是畢竟厄立特裏亞畢竟是小國家,還是本來就屬於和西方不對付的國家,進入難度比別的國家難度少的多,那些在南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埃及等國家混的開的大佬才是真的大佬。
哪怕是肯尼亞老王雖然財富沒有蕭鵬多,但是論影響力還真不一定比他弱。
蕭鵬現在更像是龍國的白手套。
畢竟龍國的一貫風格都是‘不幹涉他國內政’,如果有一些不方便出手的時候就會使用各種上不得台麵的辦法。
他經常做的就是此類事情。
但是如果問哪個俄羅斯人在非洲混的最好?
必須是安東-阿列克謝耶維奇-巴科夫。
他在整個非洲都混的相當開。
一方麵,他是俄羅斯最大的旅行社的老板,所有俄羅斯乃至歐洲相當比例的赴非洲旅行的遊客都是他帶領的。
他對非洲幾乎所有國家來說都是‘大金主’。
另外一方麵,他不光自己有錢,還是一個‘散金童子’,為了自己的夢想還真的舍得花錢。
非洲各個國家都希望巴科夫到自己國家扔錢。
但是為什麽胡二愣直接說他不靠譜?
這個事情真的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對於巴科夫這人,說簡單點兒就是‘俄羅斯寡頭’。
他的發家之路頗為神奇。
他是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人,呃,就是俄羅斯第三大城市葉卡捷琳堡。
在 八十年代末初蘇聯解體前些年,他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當時蘇聯進行了私有化改革,聰明的他建立了旅行社。
他的旅行社也是整個蘇聯時期第一家私營旅行社!
在那個時期他可以算是獨家經營,憑借著壟斷很容易賺到了錢。
當然,這個旅行社雖然讓他賺到了錢,但是距離‘俄羅斯寡頭’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他是怎麽成為巨頭的呢?
在蘇聯解體前一年,他把自己的旅行社改組成為航空公司,承包了莫斯科一家國營接機場的運營工作,後來俄羅斯解體,這個機場裏所有的飛機都變成了巴科夫自己的財產,等到1994年他出售了這家機場得到的財富估計就頂得上現在蕭鵬的全部身家了……
而他還沒停止自己的發家腳步,除了發展自己的旅遊公司外又在那個時期以超低的價格收購了好幾家俄羅斯國有冶煉廠,時至今日他還是俄羅斯的冶煉巨頭之一。
那麽為什麽一直到今天俄羅斯寡頭都被收割了好幾撥他卻能一直安身?
和他超強的商業眼光比起來,他的政治能力堪稱災難。
在這個星球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有了錢就想要權利,所以在很多國家的富豪發家之後都會選擇從政。
巴科夫也是如此。
他實在太有錢了,於是就想要從政。
但是他作為一名商人有很強的風險意識,於是想出來的從政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小弟試試水。
他扶植的小弟叫做愛德華-羅賽爾。
在那個時候俄羅斯,隻要有鈔能力就能做到任何事情,於是毫無經驗的下屬愛德華-羅賽爾就被他捧上了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州長!
然後他就跟愛德華-羅賽爾說,自己想當葉卡捷琳堡的市長,再然後……
愛德華-羅賽爾毫無疑問的拒絕了他。
人家都是州長了,是正經八經的俄羅斯頂級政客,還需要你這個幕後大佬來跟我裂土封王?
別說什麽是你捧我當的州長,我當州長是人民的選擇!
那時候愛德華-羅賽爾為什麽這麽硬氣?
那些西方政客要不然是有錢去當政客,要不然是當了政客就有了錢。
愛德華-羅賽爾屬於後者。
而且更關鍵的是:此人政治手段相當高。
現在在俄羅斯政壇裏‘愛德華-羅賽爾集團’、‘納茲德拉堅科家族’等勢力都是俄羅斯頂級勢力。
比如說‘納茲德拉堅科家族’吧,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他們家族的勢力範圍。
不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哪?
那個地方在龍國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海參崴。
愛德華-羅賽爾集團也是如此。
當時巴科夫和羅賽爾為了爭權奪利到了什麽地步?
羅賽爾先是直接廢掉了巴科夫的州議員職位,然後派警察查抄巴科夫在當地的冶金廠。
而巴科夫也不是安心等死之輩,於是直接動用了私人武裝和巴科夫派來的軍警直接展開槍戰,雙方甚至動用了重機槍對轟!
雙方的戰爭以巴科夫獲勝——他的私人武裝如果送到非洲打個小國家下來沒啥問題。
而巴科夫派去的警察失禮後勃然大怒,自掏腰包雇傭私人武裝和巴科夫的私人武裝交火,激戰四輪後羅賽爾再次失敗。
但是羅賽爾畢竟是蓋州州長,於是他想出來另外的辦法:強攻我確實打不過你,那我不打你了!
我封鎖公路!
他直接把巴科夫的冶金廠周圍所有的公路全部包圍!
這下巴科夫難受了——他的冶金廠裏一萬多工人呢!
被封鎖了一個多月後巴科夫被迫投降。
沒錯,九十年代的俄羅斯就是這麽魔幻!
而失禮後的巴科夫異常憤怒,天天舉報羅賽爾貪汙腐敗。
但是那個時期的俄羅斯有哪個官員不腐敗?
於是他所有的舉報全部石沉大海!
巴科夫這才發現,手裏有錢沒權啥用也沒有。
於是巴科夫反思後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單打獨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從此後巴科夫又走了新的路線——抱大腿。
他開始各種加入政黨抱團。
由於他忒有錢,所以加入政黨對他來說不是什麽難事。
那段時間他幾乎把俄羅斯當時所有有實力的政黨加入了個遍,其中也包括大帝所在的統一黨。
但是最後結果要不然是被開除,要不然是他自己退出。
要不然是‘理念不合’,要不然是‘主動退出’。
其實出現這個情況也不奇怪:巴科夫想要權不想掏錢;那些政黨想要他的錢不想給他權。然後巴科夫忙活了一大圈發現自己做的就是無用功。
哦,也不是他加入所有的政黨都把他開了,後來他加入了‘力量聯盟’,這次倒是找到了誌同道合的朋友沒有把他開除。
沒錯,就是加入了那個大帝當俄羅斯總統後第一個取締的俄羅斯政黨……
反正折騰了好幾年,巴科夫光剩下掏錢打水漂了。
問題是打水漂還能看到個水花聽個響,他那幾年是又費時間又掏錢!
再加上那時候大帝打擊寡頭,作為寡頭之一的巴科夫還是很有風險意識的。直接帶著全家逃到了太平洋島國湯加,一邊遠程指揮生意一邊避風頭。
也就是在湯加的時候,他迴想這些年為什麽這麽失敗?
想想這些年的經曆,身家雖然翻了好幾倍,但是從政之路卻為什麽如此坎坷。
競選市長?失敗!
競選州長?失敗!
看著那些錢財不如自己的都能做到的事情可是自己為什麽做不到?
想了半天後他發現了問題所在:雖然他身價不菲想要從政,但是他其實沒有什麽政治經驗也沒有什麽政治理念。他去競選的時候今天說要搞‘自由經濟’,明天說要搞‘提高民生’後天說要‘加強治安’。
搞了半天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痛定思痛之後,巴科夫想出來自己該走的路:我自己組建政黨然後找到自己的路線從政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對他來說組建個政黨真不難,畢竟他又有錢又有人,他的幾個冶金廠和航空公司加起來起碼有數萬員工,如果再加上這些職工的家屬,建個政黨真不是什麽難事。
問題在於:他的政黨的理念是什麽?
當年王陽明發配之後有了龍場悟道成了聖人,而巴科夫攜全家老小湯加避難的生活對他來說也是‘悟道’。然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後他也‘悟’了找到自己今後該走的方向。
隻不過……
道路好像有點兒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