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芸和盧卿涵都在那裏拿著紙筆寫寫畫畫,蕭鵬笑的那叫一個開心。
現在的他自詡為‘國服新玩家’。
但凡是在外國久了迴國真的是什麽都不適應。
比如說他消費的時候他拿出現金的時候,能看到商家眼裏滿滿的嫌棄,為了這事兒他這才搞好了國內的手機號碼和移動支付。
對了,還是一個差不多七十高齡的老奶奶教給他如何在超市裏刷臉支付。
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迴國後登錄網絡一看。
唔,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想要感受到人類的多樣性真的很簡單:打開網絡看迴複就行,真的是什麽樣的人都有,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吵起來。
而最讓蕭鵬無語的一件事情是一個女孩發了一篇小作文吐槽自己的閨蜜,大致意思就是說:她閨蜜結婚,她去參加婚禮的時候發現自己沒帶錢,於是就找到自己閨蜜借了一千塊參加她的婚禮。等到婚禮結束後她還給閨蜜一千塊,然後被閨蜜吐槽他是‘蹭席的’。
對天發誓,蕭鵬原來以為這個人就是發段子抖機靈,怎麽可能有人連這個賬都算不明白?
但是等到蕭鵬打開評論區的那一刻他徹底傻眼了:原來竟然有很多人都認為發帖人沒錯,抨擊她閨蜜太過分。
很多人都在說:借一千還一千,這有什麽錯?
那時候蕭鵬才發現,找‘九漏魚’真的太簡單,上網看評論區就行。
這就好比陳芸開了個汽車4s店,蕭鵬在她那裏看上一輛三十萬的車,然後他沒帶錢就跟陳芸借了三十萬買了車,然後把車開迴家還給陳芸三十萬一個道理。
誰有這樣的朋友介紹給我認識一下!
看著兩人在那裏做題,蕭鵬也樂得清閑,在一邊玩起了遊戲。
陳芸做了半天沒有算出來後一臉氣憤:“蕭鵬,你真的好吵啊,我們做不出題來就是因為你在旁邊玩遊戲!”
盧卿涵點頭:“沒錯沒錯!”
蕭鵬一臉懵:“你們這算啥?拉不出屎來怨茅房?”
陳芸把紙一扔:“不做了!我要有這個學問早就清北了!”
蕭鵬笑著看盧卿涵:“那你呢?”
盧卿涵卻道:“我還想試試,我感覺能做出來。”
蕭鵬笑道:“行啊,那就加油努力!”
陳芸道:“涵涵,我們該迴去了,等我們迴去再做吧。”
盧卿涵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哎呀?都這麽晚了啊?鵬哥,我有個事情想問你一下。”
“什麽?”蕭鵬不解。
盧卿涵道:“你這裏的事情都辦完了是不是該走了?”
“是啊!”蕭鵬點頭道:“我要出去散散心,在這裏跟坐牢似的。”
盧卿涵好奇道:“我一直以為你是宅男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呢!”
“我?宅男?”蕭鵬笑道:“我原來也以為自己是宅男,後來有錢之後我去滑雪,攀岩、去玩遊艇和潛水衝浪、開飛機玩跳傘、到處去旅行……我這才發現自己一點兒也不宅,原來宅就是因為窮。”
盧卿涵‘噗嗤’笑了起來:“你可真說大實話。”
蕭鵬道:“行了,有事兒說事兒。”
盧卿涵道:“你既然要出去玩帶著我媽唄?”
一邊的陳芸聽後佯怒道:“涵涵,你瞎說什麽呢?”
盧卿涵道:“我怎麽瞎說了?你這些年也是夠拚的,不如趁著現在有這個機會好好放鬆一下。出去玩玩也好啊,我也就是要上學,不然我也想跟著一起去。”
陳芸眨眨眼:“你掏錢嗎?鵬哥有錢是他的,你這惦記幫別人花錢?再說了,你鵬哥那是去辦正事,我跟著幹什麽?”
盧卿涵撇嘴道:“幾個男人湊一起能幹什麽正事?”
蕭鵬和陳芸:“……”
“就你懂的多是吧?”陳芸無語至極。
蕭鵬笑道:“涵涵,陳芸說的沒錯,我們是去辦正事的不是去玩的。”
結果盧卿涵撇撇嘴:“男人嘴裏的‘正事’很多時候就是胡混的借口。”
蕭鵬:“……你還真是人小鬼大什麽都懂。”
“什麽人小鬼大?”盧卿涵氣唿唿道:“放到古代的時候我這個年齡都結婚生子了。”
蕭鵬歎氣搖頭道:“別說古代了,就放到民國時期你可能都活不到這麽大。”
“啊?”盧卿涵一愣:‘鵬哥,你在逗我?你看看現在不少人都說民國時期咱們國家其實很好,說是比現在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蕭鵬搖了搖手指:“這玩意千萬別信。民國時期人均壽命隻有三十五歲。”
“多少?”盧卿涵驚唿起來。
蕭鵬重複了一遍:“三十五歲。真正的民國其實是連續的饑荒和無數的毒品,當時全國三分之一的省份主要財政收入就是靠賣ya片,那時候販賣人口是合法的,整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販賣人口的市場,包括當時的民國首都。”
盧卿涵倒吸一口涼氣:“這麽誇張的啊?”
“誇張?”蕭鵬搖頭道:“現在的影視作品但凡是描寫民國時期的都是講述十裏洋場的繁榮,他們沒有說真正老百姓的生活是什麽樣吧。你知道司徒雷登吧?他當時在一份報告中就做過一次估算:在我們國家建國前,平均每年有三百萬到七百萬的人口是死於饑荒——沒錯,就是餓死的!”
盧卿涵眨眨眼:“這麽可怕的啊?”
蕭鵬點頭:“比說咱們現在說起來‘闖關東’,很多人其實不知道當年為什麽那麽多人要背井離鄉去東北,真正的原因是1920年到1921年的時候,華北旱災導致大饑荒,直接餓死了一千多萬人,整個災區災民超過三千萬。現在北都以及周邊一帶那時候被稱為直隸省,八百萬災民活下來的不到一半,這才有了數百萬人闖關東的事情,一路上那叫一個屍橫遍野。”
“等到1925年,五省大饑荒,餓死數百萬;1929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亡一千三百萬;那次大饑荒持續三年,整個西北地區人口損失超過40%;1942年大饑荒僅僅河南一個省就餓死了災民超過三百萬……這些數字都不是我瞎編的,你可以看一下《龍國近代史災荒紀年及續編》,你會發現那是年年有饑荒,我這隻是說了幾個最嚴重的。”
盧卿涵沉默了下來。
蕭鵬繼續道:“你也別說這是咱們國家賣慘,你可以看看民國時期的書籍,比如說薛紹銘,他當年重走了徐霞客的路線寫了一本《黔滇川旅行記》,裏麵就記錄了那些地區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古人以‘鶉衣百結’來形容人之衣服襤褸者,而鹹寧人民之衣服襤褸,此‘鶉衣百結’四個字連一半也形容不出,因其衣服非百結,乃係千結萬結,普通人一件衣服是穿終身,或穿數輩,最先是一件單衣,破一洞,加一補,以至補到幾十層,有布片、有麻片,形形色色,冬夏全是此一種,晝夜乃是此一件。而此衣服尙不能普及每一人,尚有多人穿草衣,兒童十五六以下,終年是赤著身,有太陽時曬太陽致暖,無太陽時則藏身草中,女孩十五六歲時,仍多無破褲可穿,僅用麻片以遮身,此非少數者,普通大約都是如此’。”
“還有著名的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去了一趟西北寫了一篇風格大變的小說《燕歸來》,裏麵開篇就是一首詩:樹皮剝盡洞西東,吃也無時餓越兇,百裏長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當中。你聽聽就知道那時候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了。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女孩還喜歡說自己迴到民國時候起碼當個姨太太……事實上真正的可能是迴去後可能餓死,可能被賣掉,可能都沒衣服穿!這就是所謂的拿著無知當驕傲。”
陳芸道:“涵涵,你現在理解咱們國家為什麽這麽重視農業和糧食了吧?現在很多老人都有個習慣就是把冰箱裏塞滿東西,究其原因都是曾經餓怕了!我小時候去逛集市的時候還有人擺攤賣一些巴掌大小的小布片,那就是買迴去縫衣服的。咱們國家這短短幾十年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
盧卿涵聽後恍然大悟,然後問了個問題:“那咱們國家這麽重視糧食安全是因為缺糧食嗎?”
“當然不缺。”蕭鵬道:“現在每年的糧食產量都能打破紀錄,目前完全沒有糧食危機。”
“既然不缺糧食為什麽那麽重視?”盧卿涵不解:“這是不是有點兒過於敏感了?”
蕭鵬搖了搖頭:“不,非但不敏感在我眼裏做的還不夠,我在非洲待了這麽久,對咱們國家的建議就是還要更加重視農業才行!”
“嗯?這又是為什麽?”
現在的他自詡為‘國服新玩家’。
但凡是在外國久了迴國真的是什麽都不適應。
比如說他消費的時候他拿出現金的時候,能看到商家眼裏滿滿的嫌棄,為了這事兒他這才搞好了國內的手機號碼和移動支付。
對了,還是一個差不多七十高齡的老奶奶教給他如何在超市裏刷臉支付。
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迴國後登錄網絡一看。
唔,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想要感受到人類的多樣性真的很簡單:打開網絡看迴複就行,真的是什麽樣的人都有,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吵起來。
而最讓蕭鵬無語的一件事情是一個女孩發了一篇小作文吐槽自己的閨蜜,大致意思就是說:她閨蜜結婚,她去參加婚禮的時候發現自己沒帶錢,於是就找到自己閨蜜借了一千塊參加她的婚禮。等到婚禮結束後她還給閨蜜一千塊,然後被閨蜜吐槽他是‘蹭席的’。
對天發誓,蕭鵬原來以為這個人就是發段子抖機靈,怎麽可能有人連這個賬都算不明白?
但是等到蕭鵬打開評論區的那一刻他徹底傻眼了:原來竟然有很多人都認為發帖人沒錯,抨擊她閨蜜太過分。
很多人都在說:借一千還一千,這有什麽錯?
那時候蕭鵬才發現,找‘九漏魚’真的太簡單,上網看評論區就行。
這就好比陳芸開了個汽車4s店,蕭鵬在她那裏看上一輛三十萬的車,然後他沒帶錢就跟陳芸借了三十萬買了車,然後把車開迴家還給陳芸三十萬一個道理。
誰有這樣的朋友介紹給我認識一下!
看著兩人在那裏做題,蕭鵬也樂得清閑,在一邊玩起了遊戲。
陳芸做了半天沒有算出來後一臉氣憤:“蕭鵬,你真的好吵啊,我們做不出題來就是因為你在旁邊玩遊戲!”
盧卿涵點頭:“沒錯沒錯!”
蕭鵬一臉懵:“你們這算啥?拉不出屎來怨茅房?”
陳芸把紙一扔:“不做了!我要有這個學問早就清北了!”
蕭鵬笑著看盧卿涵:“那你呢?”
盧卿涵卻道:“我還想試試,我感覺能做出來。”
蕭鵬笑道:“行啊,那就加油努力!”
陳芸道:“涵涵,我們該迴去了,等我們迴去再做吧。”
盧卿涵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哎呀?都這麽晚了啊?鵬哥,我有個事情想問你一下。”
“什麽?”蕭鵬不解。
盧卿涵道:“你這裏的事情都辦完了是不是該走了?”
“是啊!”蕭鵬點頭道:“我要出去散散心,在這裏跟坐牢似的。”
盧卿涵好奇道:“我一直以為你是宅男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呢!”
“我?宅男?”蕭鵬笑道:“我原來也以為自己是宅男,後來有錢之後我去滑雪,攀岩、去玩遊艇和潛水衝浪、開飛機玩跳傘、到處去旅行……我這才發現自己一點兒也不宅,原來宅就是因為窮。”
盧卿涵‘噗嗤’笑了起來:“你可真說大實話。”
蕭鵬道:“行了,有事兒說事兒。”
盧卿涵道:“你既然要出去玩帶著我媽唄?”
一邊的陳芸聽後佯怒道:“涵涵,你瞎說什麽呢?”
盧卿涵道:“我怎麽瞎說了?你這些年也是夠拚的,不如趁著現在有這個機會好好放鬆一下。出去玩玩也好啊,我也就是要上學,不然我也想跟著一起去。”
陳芸眨眨眼:“你掏錢嗎?鵬哥有錢是他的,你這惦記幫別人花錢?再說了,你鵬哥那是去辦正事,我跟著幹什麽?”
盧卿涵撇嘴道:“幾個男人湊一起能幹什麽正事?”
蕭鵬和陳芸:“……”
“就你懂的多是吧?”陳芸無語至極。
蕭鵬笑道:“涵涵,陳芸說的沒錯,我們是去辦正事的不是去玩的。”
結果盧卿涵撇撇嘴:“男人嘴裏的‘正事’很多時候就是胡混的借口。”
蕭鵬:“……你還真是人小鬼大什麽都懂。”
“什麽人小鬼大?”盧卿涵氣唿唿道:“放到古代的時候我這個年齡都結婚生子了。”
蕭鵬歎氣搖頭道:“別說古代了,就放到民國時期你可能都活不到這麽大。”
“啊?”盧卿涵一愣:‘鵬哥,你在逗我?你看看現在不少人都說民國時期咱們國家其實很好,說是比現在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蕭鵬搖了搖手指:“這玩意千萬別信。民國時期人均壽命隻有三十五歲。”
“多少?”盧卿涵驚唿起來。
蕭鵬重複了一遍:“三十五歲。真正的民國其實是連續的饑荒和無數的毒品,當時全國三分之一的省份主要財政收入就是靠賣ya片,那時候販賣人口是合法的,整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販賣人口的市場,包括當時的民國首都。”
盧卿涵倒吸一口涼氣:“這麽誇張的啊?”
“誇張?”蕭鵬搖頭道:“現在的影視作品但凡是描寫民國時期的都是講述十裏洋場的繁榮,他們沒有說真正老百姓的生活是什麽樣吧。你知道司徒雷登吧?他當時在一份報告中就做過一次估算:在我們國家建國前,平均每年有三百萬到七百萬的人口是死於饑荒——沒錯,就是餓死的!”
盧卿涵眨眨眼:“這麽可怕的啊?”
蕭鵬點頭:“比說咱們現在說起來‘闖關東’,很多人其實不知道當年為什麽那麽多人要背井離鄉去東北,真正的原因是1920年到1921年的時候,華北旱災導致大饑荒,直接餓死了一千多萬人,整個災區災民超過三千萬。現在北都以及周邊一帶那時候被稱為直隸省,八百萬災民活下來的不到一半,這才有了數百萬人闖關東的事情,一路上那叫一個屍橫遍野。”
“等到1925年,五省大饑荒,餓死數百萬;1929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亡一千三百萬;那次大饑荒持續三年,整個西北地區人口損失超過40%;1942年大饑荒僅僅河南一個省就餓死了災民超過三百萬……這些數字都不是我瞎編的,你可以看一下《龍國近代史災荒紀年及續編》,你會發現那是年年有饑荒,我這隻是說了幾個最嚴重的。”
盧卿涵沉默了下來。
蕭鵬繼續道:“你也別說這是咱們國家賣慘,你可以看看民國時期的書籍,比如說薛紹銘,他當年重走了徐霞客的路線寫了一本《黔滇川旅行記》,裏麵就記錄了那些地區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古人以‘鶉衣百結’來形容人之衣服襤褸者,而鹹寧人民之衣服襤褸,此‘鶉衣百結’四個字連一半也形容不出,因其衣服非百結,乃係千結萬結,普通人一件衣服是穿終身,或穿數輩,最先是一件單衣,破一洞,加一補,以至補到幾十層,有布片、有麻片,形形色色,冬夏全是此一種,晝夜乃是此一件。而此衣服尙不能普及每一人,尚有多人穿草衣,兒童十五六以下,終年是赤著身,有太陽時曬太陽致暖,無太陽時則藏身草中,女孩十五六歲時,仍多無破褲可穿,僅用麻片以遮身,此非少數者,普通大約都是如此’。”
“還有著名的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去了一趟西北寫了一篇風格大變的小說《燕歸來》,裏麵開篇就是一首詩:樹皮剝盡洞西東,吃也無時餓越兇,百裏長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當中。你聽聽就知道那時候老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了。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女孩還喜歡說自己迴到民國時候起碼當個姨太太……事實上真正的可能是迴去後可能餓死,可能被賣掉,可能都沒衣服穿!這就是所謂的拿著無知當驕傲。”
陳芸道:“涵涵,你現在理解咱們國家為什麽這麽重視農業和糧食了吧?現在很多老人都有個習慣就是把冰箱裏塞滿東西,究其原因都是曾經餓怕了!我小時候去逛集市的時候還有人擺攤賣一些巴掌大小的小布片,那就是買迴去縫衣服的。咱們國家這短短幾十年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
盧卿涵聽後恍然大悟,然後問了個問題:“那咱們國家這麽重視糧食安全是因為缺糧食嗎?”
“當然不缺。”蕭鵬道:“現在每年的糧食產量都能打破紀錄,目前完全沒有糧食危機。”
“既然不缺糧食為什麽那麽重視?”盧卿涵不解:“這是不是有點兒過於敏感了?”
蕭鵬搖了搖頭:“不,非但不敏感在我眼裏做的還不夠,我在非洲待了這麽久,對咱們國家的建議就是還要更加重視農業才行!”
“嗯?這又是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