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看著桌邊的軍刀道:“這就是朱可夫手下敗將的軍刀?”


    蕭鵬搖頭道:“不不不,準確的說東八百藏在朱可夫過去之前他就死了。他是引起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


    楊猛道:“引起諾門坎戰役的導火索不是因為弱嗎?”


    “嗯……”楊猛的話還真沒錯。


    弱小是原罪,落後就要挨打!


    亞曆山大把軍刀隨手扔到沙發上,然後低頭吃火鍋。


    蕭鵬一頭霧水:“亞曆山大,你就這麽看不上這把刀?”


    亞曆山大卻道:“我們做了那麽久生意你忘記我是做什麽的了?我的私人收藏裏有威廉-裏特爾-馮-勒布的軍裝和他的馬克斯-約瑟夫軍事勳章。嗯,這個我是不能割愛的。”


    蕭鵬一拍額頭。


    拉爾夫卻道:“你這個文物販子,我告訴你,不少人現在開始盯上你了!”


    “我知道啊!”亞曆山大卻毫不在意:“他們隻是盯上了我的線兒,再說了,盯上我又如何?他們能拿我怎麽辦?”


    亞曆山大別看人在厄立特裏亞還是名情報販子,但是在英國卻有另外兩個身份:一個是‘著名文藝品收藏家’,一個是‘歐洲最大文物走私網絡的締造者’。


    這也就是拉爾夫叫他‘文物販子’的原因。


    他從哪裏走私文物?


    主要是各大博物館。主要目標是大英博物館


    世界四大謊言之‘英國人是紳士’。


    二戰後,在漂亮國和蘇聯的聯手拆解之下,歐洲的殖民道路走到了盡頭,各個殖民地紛紛獨立。像英法等殖民大國對這事兒是有心無力。但是對他們這麽多年掠奪來的財富,他們是死不放手。


    號稱‘世界贓物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裏有超過八百萬件來自於世界各地他們搶劫而來的文物!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更是直接修改憲法,以‘擔心文物所屬國無法妥善保管文物’為由,拒不歸還這些文物。


    為了賴賬修改憲法,這很符合西方人的辦事風格。


    八百萬件是什麽概念?


    到了今天大英博物館才隻登記了450萬件文物——實在是東西太多登記不過來,絕大多數文物放在庫房裏不見天日。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的隻是冰山一角。


    那麽英國人自己保存的如何?


    三個字形容:隨便偷。


    曾經有個記者做了個測試:他在大英博物館裏偷了一個黃金做成的文物,然後大搖大擺的從正門走了出去,然後在外麵的咖啡廳裏優哉遊哉的喝了杯咖啡,然後再從正門迴到大英博物館把偷來的東西放迴原處。


    全程無人發現。


    現在那邊還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件文物沒有登記在冊,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偷了什麽東西。


    這也給了大量犯罪集團看到了‘商機’,歐洲有大量的犯罪分子主要目標就是各個博物館——要不然蕭鵬家裏的那些‘國寶級’文物都是哪來的?


    說起來聽起來有點兒暴殄天物:那些犯罪集團最喜歡的是貴金屬製成的文物,例如黃金之類,他們偷出去後會選擇融了提取貴金屬,這樣既容易出手還不容易被抓被追繳。


    別看倫敦擁有全世界最嚴密的攝像頭密集程度,但是在那些經驗豐富團體配合的盜賊集團麵前真的是形同虛設。


    而且被偷了英國方麵還不好追繳——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贓物,他們出麵追繳名不正言不順。


    都說‘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現在蕭鵬已經成了亞曆山大最大的客戶,從他那裏買來了大量的文物。


    至於價格?


    白菜價!


    這些文物價格低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文物是最容易用來洗錢等犯罪行為的物品,所以對文物銷售世界各國有嚴格的規定,想要銷售文物要有完善的流通記錄。而這些贓物是拿不出來的。


    而想要給那些贓物洗白,需要的就是各種博物館、拍賣行,蕭鵬‘恰好’有個博物館。


    話說蕭鵬購買這些文物還真的不是為了賺錢,他是想要把流落海外的龍國文物帶迴國。所以洗不洗的無所謂。


    話說那個屁股不正的《南方周刊》最近一直在抨擊把文物帶迴國的事情,說那是‘極端’、‘狹隘’,還胡說什麽‘霓虹國帶走的龍國文物都是花錢買的’。


    這樣的狗東西為什麽還能存在?


    這不跟那個‘迴x針’和‘某象公會’是同樣的玩意嘛?


    蕭鵬家裏已經有很多‘珍品’文物了,但是和亞曆山大比起來?


    差遠了!


    沒聽到人家說了嗎?他有‘威廉-裏特爾-馮-勒布的軍裝和他的馬克斯-約瑟夫軍事勳章’。


    勒布是誰?


    二戰時期德國元帥之一。


    好像知名度沒有那麽高的樣子,實則是一名超級悍將,頂級戰略家,二戰時期德國陸軍教材用的就是他編纂的。


    但是這個人名氣卻沒有那麽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也不受人待見。


    因為他很不滿意小胡子,所以一直被秘密警察監控,1938年的時候希特勒命令包括他在內的12名德國高層將領‘主動辭職’,理由是給年輕人更多表現機會。


    但是幾個月後勒布又被重召入伍——他的戰績也是實打實的擺在那裏!


    光速擊潰馬奇諾防線的人怎麽可能不被重視?


    他不出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攻克馬奇諾防線外,他主要負責的是德國東線戰場也就是對蘇聯的戰鬥。


    看看現在那些被人熟知的‘德國二戰名將’基本上都是西線戰場或者北非戰場的,仿佛英法等盟軍是在同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作鬥爭所以才那麽艱難。


    事實是:盟軍在整個西線戰場和北非戰場消滅的德國人加在一起,趕不上德國在東線戰場損失的四分之一!


    整個德國的主力是被蘇聯單獨消滅的!


    西方人自然沒臉承認這一點兒,於是就拚命宣傳德國的西線將領。


    人家說了——我們是同外星人作戰,輸了不稀奇。


    德國之所以輸掉二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招惹蘇聯。


    一點兒不誇張,即使盟軍即使不反攻,憑借蘇聯一己之力也能滅了德國。


    小胡子敢招惹蘇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蘇聯剛剛打完蘇芬戰爭。


    發生那場戰爭的時候,蘇聯剛剛內部執行完蘇凡運動,大量軍官被撤,出現了軍事指揮真空期,蘇芬戰爭被芬蘭打出了個1:30的戰損比。


    小胡子一看,蘇聯原來這麽菜?


    於是他們犯了和霓虹國同樣的錯誤,製定了巴巴羅薩計劃招惹了蘇聯。


    按照這個計劃德國人兵分三路:倫德施泰特指揮63個師組成的南方集團軍群進攻基輔;博克指揮的由51個師組成的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而29個師以及15個芬蘭步兵師以及芬蘭空軍組成北方集團軍進攻列寧格勒,其統帥正是勒布。


    雖然北方集團軍看起來人最少,但是責任卻是最重的,小胡子的命令就是:列寧格勒第一,頓涅茨克平原第二;莫斯科第三!


    甚至小胡子還認為,這場戰鬥會速戰速決甚至都沒準備冬裝!


    事實上他們一開始的判斷也真的沒錯,南方集團軍群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占領了基輔,一舉消滅了蘇聯五十多位將軍及八十萬士兵,俘虜超過六十五萬!


    同時中央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也高歌猛進,一個打到了莫斯科一個打到了列寧格勒!


    不誇張的說,那時候蘇聯真的就站在戰敗的邊緣。


    這時候大胡子元首做出了他這輩子最明確的一個決定:把發配遠東的朱可夫和他的遠東軍緊急調迴指揮作戰,蘇聯軍神就此誕生。


    接下來人類曆史上出現了兩個名場麵。


    一個就是1941年蘇聯紅場大閱兵:士兵們參加完閱兵後直接衝到幾十公裏外的戰場加入對德戰鬥。


    另外一個就是朱可夫和勒布聯手上演了人類曆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役——列寧格勒保衛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非洲當酋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楊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楊半仙並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