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許淵平以火煉火,以真火煉之,反照空明,由明化空,使與本身真火合為一體,威力大增。
算算時候,距離慈雲寺群雄鬥劍的日期已經沒有多少天了,不由得起了奔赴川中慈雲寺的心思。
出發前又用大衍周天神算反複推算,得知路上還有一個人與自己有緣,此人資質上佳,合該做自己的徒弟。
於是許淵平不再耽擱,直接駕馭飛劍,一路向南而來。
且說江西南昌有一個陶姓人家,家有百萬之富。陶家一脈單傳,家主病逝,諾大的家業由其子陶鈞繼承。
這陶鈞今年十六歲,自幼好武。祖上雖是書香門第,他父母因他是個獨子,非常鍾愛,不但不禁止,反倒四處聘請有名的教師陪他習學。
故而他年紀不大,卻學的一手還算不錯的武功。
原著中此人原本合該為矮叟朱梅收下,為其衣缽傳人。
如今被許淵平算到,他特意轉道南昌,要收他入門下。
到了南昌,幾番推衍打探,許淵平站在那陶宅門前。
許淵平上去敲門,不一會兒便有門子開門問詢。
許淵平對門子說道:“我聽聞你家主人平素喜好習武,又樂善好施,在江湖上有個小孟嚐的稱號。貧道乃是五台山練氣士許淵平,在山中修煉多年,近日神功大成,正要出山收徒傳承衣缽。且讓你主人出來一見,若他資質尚可,人品有一二可取之處,又能夠尊師重道的話,我可收他做個弟子。”
門子見這人雖然年輕,卻著一身道裝打扮,器宇軒昂,儀表堂堂,頗有一番淵渟嶽峙之勢,不似尋常化緣乞討的普通和尚道士。
又聽聞這人是五台山練氣士,想來多半有些本事在身。而自家小主人又頗為喜歡結交這等有本事的江湖奇人。
故而門子不敢怠慢,叫許淵平在此等候,他快速前去稟告公子。
許淵平自無不可。
且說門子前去稟告自家公子,卻不料中途遇見管家陶全。
這陶全見門子走的匆匆忙忙,問他何事如此慌張。門子自然是如實道來。
陶全一聽,眉頭一皺,卻是不喜。
原來陶父臨終之前,怕自己死後陶鈞把家產全部敗光,故而隻留了一小部分家財給他花銷。
至於哪些田產全部交由管家陶全打理,以防獨子把家產敗光。
果不其然,陶父死後,陶鈞每日裏宴請一幹教頭師傅,又有不少江湖好漢上門混吃混喝,沒幾年就把父親留給他的七八萬兩銀子花了個幹幹淨淨。
老管家陶全對陶家忠心耿耿,見自家小主人每日裏花錢如流水,被這些江湖上的混子混吃混喝,自然是不高興。
今日聽得門子所言,隻覺又是一個不知從哪裏來的遊方野道士,想要混吃混喝。
他叫門子稍慢稟告小主人,且帶他前去查看試探一番。
若是個來府上混吃混喝的,那就由自己打發了了事。若是個真有本事的,再去稟告小主人也不遲。
門子自然不敢違背管家的命令,隻得帶他前往門口會見許淵平。
因為帶著先入為主的想法,管家陶全見得許淵平如此年輕,先就輕看了他三分。
見了許淵平也不行禮,而是大大咧咧的站在那裏問道:“允那道士,你說你是五台山上練氣士,要求見我家公子,不知可有什麽本事在身?”
許淵平見得此人穿著,就知道這人多半是個管事之類。見他一副倨傲無禮的模樣,也渾然不在意。
蓋因為許淵平修行多年,早就領悟了幾分“不敬持戒,不憎毀禁”的境界。一個嚴守戒律,德高望重之人,你禮敬於他,並不算功夫,一個yin邪敗類,妖僧妖道,你依然對他彬彬有禮,保持不惡口,不傲慢,不生嗔心,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境地。”
他雖然沒有到那等菩薩羅漢的境界,卻也不會因為世人的誹謗看輕而動怒。
聽管家問他有何本事在身,他說道:“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兇;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等百家學問無所不精,無所不會;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朝遊北海暮蒼梧,上天入地若等閑。”
“哈哈哈哈。”陶全一聽,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你這小道士,年紀不大,口氣卻不小。又是能掐會算,又是懂得百家學問,又是能上天入地。你若真有哪些個神通,何不演示一番?也好叫我等凡夫俗子開開眼界。”
“修道之人追求的是清靜逍遙,得道成仙,我雖有一二神通,卻也不便向你等凡夫俗子展示賣弄。假如你見我有,不要求我?我若畏禍卻要傳你,若不傳你,必然加害,性命又不可保。故而我等修道之人,卻是不好展示神通。”
那管家聽許淵平如此說道,以為他是個隻會耍嘴皮子的騙子,就要上前推他,把他趕走。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我本要收徒傳承衣缽,你卻不識得真人麵目,看來今日你家小主人卻是沒有這個福分隨我入山修道了。”
許淵平說罷搖搖頭,就要離去。
這管家陶全在他眼裏,不過是螞蟻一般,和他計較實在是有失自己身份。
許淵平雖然會算計嫉恨峨嵋派齊漱冥,朱梅等人,卻不會嫉恨這個陶府管家和他的小主人。
就和人隻會嫉恨人而不會為難一隻螞蟻是同樣的道理。
就在許淵平要離去的時候,那陶鈞和一幹教頭師傅見今日天色不錯,正要出門打獵。
管家陶全和許淵平的對話被他們聽到,一幹教頭師傅都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隻是來府上騙吃騙喝,怕多一個人多分潤一份銀子,故而都勸說陶鈞此人是個江湖騙子,不可輕信。
陶鈞見許淵平劍眉星目,儀表堂堂,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本來依照他的脾性,必然是要上前結識一番的。
隻是經不住眾人的勸說,再加上今日又要出門打獵,故而隻得作罷。
許淵平欲要轉身離去,卻不料前邊有一輛馬車突然失控,那車夫驚叫著,讓行人躲避。
車上的主人也被嚇得麵如土色。
道路兩旁的路人攤販紛紛慌忙躲避。
許淵平本不欲多管閑事,隻是他見得那道路中央站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那馬車橫衝直撞過來,直直的就要對著那小女孩碾壓過去。
許淵平想到之前兩個世界中自己的女兒,也和這小女孩一般可愛,不由得動了幾分惻隱之心。
當下他一個閃身站在了小女孩前麵,單臂向上一托,來了個霸王舉鼎,那失控暴躁的馬蹄子被他舉著,竟然落不下來!
道路兩旁的路人本見那小女孩被馬蹄子淩空踩下,都閉上眼睛不忍看到這一幕,見許淵平出手相救,都紛紛拍手叫好!
馬車上的主人和小女孩的父母見許淵平製服失控的馬匹,也過來感謝他。
許淵平擺了擺手,並不在意這些,轉身就要離去。
隻是剛才的那一幕,讓眾人驚訝的同時,也讓陶府的管家陶全和小公子陶鈞和一幹教頭師傅看呆了眼。
那烈馬發狂,橫衝直撞之下,怕不下有千斤之力,那道士居然單臂就能舉起,任憑這烈馬如何使勁都紋絲不動,一身巨力隻怕不下有幾千斤之重!
真真是個奇人!
陶府眾人,包括陶鈞在內,在力氣這方麵都自認不如這個小道士。
至於這個道士的身法,那更可是神鬼莫測。
上一秒還在陶府大門不遠處,下一秒就到了數十米開外。
陶鈞本就喜歡結交江湖上的能人異士,如今見這個道士雖然年輕,卻是個有真本事在身的,他當即就起了結交之心。
如今見得許淵平就要離去,哪裏還忍得住,當前就上前邀請許淵平去家裏做客。
“晚輩陶鈞,見過仙師!下人不知禮數,多有怠慢,還望仙師勿怪,我讓人布置酒席,還請仙師能夠光臨寒舍,讓我略盡地主之誼,也好彌補剛才的怠慢之罪。”
許淵平本想拒絕。
因為剛才管家陶全不信他,陶鈞在門內聽到他和管家談話,卻也並沒有出來請他,他便覺得也許是陶鈞和他無緣。
自己也是有大機緣,大氣魄的人,這陶鈞資質雖然難得,收徒卻也不是非他不可。
蜀山世界好苗子多的是,可能夠直指天仙的功法卻不算多。
他沒這個機緣做自己的徒弟,是他的損失。
隻是現如今見他執禮甚恭,言語誠懇,這才勉強答應隨他進府。
至於一旁的陶全,早就被驚的目瞪口呆,瞠目結舌了。
他見到剛才那一幕,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識泰山,這個道士雖然年輕,卻是個有真本事的。
忙不迭的一邊吩咐門子通知廚房準備酒席,一邊向許淵平叩頭告罪。
許淵平自然不會和他計較,反而寬慰他兩句。
酒席上,許淵平正打量著這位十七八歲的陶家公子,隻見他生得麵如冠玉,猿臂蜂腰,舉手投足間充滿了朝氣活力,一身資質也是不凡。
許淵平在打量陶鈞的時候,陶鈞也在打量這位年輕的道人,他雖然年紀不大,見過的江湖中人卻不少。向許淵平這樣的卻是沒有見過。
此人乍一看之下平平無奇,然而隨著越看下去卻又越覺得此人仿佛是在雲山霧裏若隱若現,看不清,摸不透,叫人覺得深不可測。
雙方分賓客坐下後,陶鈞把作陪的教頭師傅都一一給許淵平介紹,許淵平也都一一迴禮。
雖然他知道,這些人大多數並無什麽真本事,隻是來陶鈞府上混吃混喝的。
隻是在介紹到一個從廂房趕過來的人的時候,稍稍引起了他的興趣。
這人是個中年漢子,有些修為在身,約莫是個築基期的後輩弟子。
“這位是現在教我武藝的師父,姓趙名心源,江湖人送外號煙中神鶚。”
許淵平點頭說道:“這人的名號我知道,是宜昌三遊洞俠僧軼凡的徒弟嘛。”
趙心源一聽,大吃一驚。
他的師父是誰,從來沒有對外說過。不曾想這個道士居然一語道破他的底細!
他疑心這道士和自己師門有什麽聯係,也許是故交也說不定。連忙問起許淵平師承何處,在何地修行。
“貧道許淵平,乃是五台派練氣士。”
熟料許淵平話音剛落,就見趙心源跳了起來,把陶鈞護在身後說道:“什麽!?你竟然是五台派的妖人?公子你快走,我聽師父說五台派弟子個個都是邪魔外道,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陶鈞被嚇了一跳,平日裏趙心源和他講一些江湖上的事情的時候,就說過那五台派乃是天底下第一邪教,門人弟子從上至下俱是無惡不作的妖僧妖道。
如今見他們找上門來,隻怕不會有什麽好事。
陶鈞沒見識過妖人長什麽樣子,隻是聽說凡是妖邪之人,大多都長的歪瓜裂棗,滿臉邪氣。
隻是看這小道士,仙風道骨,一派神仙氣度,怎麽看都不像是師傅趙心源所說的妖人啊?
許淵平聽得趙心源的話語屹然不動,就連麵容表情都沒有變化,而是淡淡開口反駁道:“你師父怎麽說也是位和尚,三寶弟子,背後這麽說人壞話,實在不妥。”
趙心源道:“哼,我師父不但說五台派的妖僧妖道個個yin邪下流,醃臢不堪,遇見就要趕緊逃走。還說要是有能力的,遇見就要殺之,為民除害,以除後患!”
說罷他放出飛劍提在手中,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許淵平歎了口氣說道:“你一個後學末進弟子,且把飛劍收起來吧。我若要殺你,不需動手,動念之間,就能讓你魂飛魄散,你手中有劍無劍都是一樣。我若真是像你師父說的那樣,焉能容你活到現在?我原本對你師父還是很有些敬重,軼凡被人稱作俠僧,聲名在外,即是大俠,又是高僧,然而今日看你言行,卻對他很是失望。作為佛門弟子,他背後說人不是,這便是兩舌,汙我五台派為邪魔妖道,便是惡口,欲將我等不分好壞斬盡殺絕又是殺業,其中又有貪名,瞋惡,愚癡在內,十善業已破其六,更有大傲慢在心,非但正果難成,將來恐怕還要入三塗惡道。”
算算時候,距離慈雲寺群雄鬥劍的日期已經沒有多少天了,不由得起了奔赴川中慈雲寺的心思。
出發前又用大衍周天神算反複推算,得知路上還有一個人與自己有緣,此人資質上佳,合該做自己的徒弟。
於是許淵平不再耽擱,直接駕馭飛劍,一路向南而來。
且說江西南昌有一個陶姓人家,家有百萬之富。陶家一脈單傳,家主病逝,諾大的家業由其子陶鈞繼承。
這陶鈞今年十六歲,自幼好武。祖上雖是書香門第,他父母因他是個獨子,非常鍾愛,不但不禁止,反倒四處聘請有名的教師陪他習學。
故而他年紀不大,卻學的一手還算不錯的武功。
原著中此人原本合該為矮叟朱梅收下,為其衣缽傳人。
如今被許淵平算到,他特意轉道南昌,要收他入門下。
到了南昌,幾番推衍打探,許淵平站在那陶宅門前。
許淵平上去敲門,不一會兒便有門子開門問詢。
許淵平對門子說道:“我聽聞你家主人平素喜好習武,又樂善好施,在江湖上有個小孟嚐的稱號。貧道乃是五台山練氣士許淵平,在山中修煉多年,近日神功大成,正要出山收徒傳承衣缽。且讓你主人出來一見,若他資質尚可,人品有一二可取之處,又能夠尊師重道的話,我可收他做個弟子。”
門子見這人雖然年輕,卻著一身道裝打扮,器宇軒昂,儀表堂堂,頗有一番淵渟嶽峙之勢,不似尋常化緣乞討的普通和尚道士。
又聽聞這人是五台山練氣士,想來多半有些本事在身。而自家小主人又頗為喜歡結交這等有本事的江湖奇人。
故而門子不敢怠慢,叫許淵平在此等候,他快速前去稟告公子。
許淵平自無不可。
且說門子前去稟告自家公子,卻不料中途遇見管家陶全。
這陶全見門子走的匆匆忙忙,問他何事如此慌張。門子自然是如實道來。
陶全一聽,眉頭一皺,卻是不喜。
原來陶父臨終之前,怕自己死後陶鈞把家產全部敗光,故而隻留了一小部分家財給他花銷。
至於哪些田產全部交由管家陶全打理,以防獨子把家產敗光。
果不其然,陶父死後,陶鈞每日裏宴請一幹教頭師傅,又有不少江湖好漢上門混吃混喝,沒幾年就把父親留給他的七八萬兩銀子花了個幹幹淨淨。
老管家陶全對陶家忠心耿耿,見自家小主人每日裏花錢如流水,被這些江湖上的混子混吃混喝,自然是不高興。
今日聽得門子所言,隻覺又是一個不知從哪裏來的遊方野道士,想要混吃混喝。
他叫門子稍慢稟告小主人,且帶他前去查看試探一番。
若是個來府上混吃混喝的,那就由自己打發了了事。若是個真有本事的,再去稟告小主人也不遲。
門子自然不敢違背管家的命令,隻得帶他前往門口會見許淵平。
因為帶著先入為主的想法,管家陶全見得許淵平如此年輕,先就輕看了他三分。
見了許淵平也不行禮,而是大大咧咧的站在那裏問道:“允那道士,你說你是五台山上練氣士,要求見我家公子,不知可有什麽本事在身?”
許淵平見得此人穿著,就知道這人多半是個管事之類。見他一副倨傲無禮的模樣,也渾然不在意。
蓋因為許淵平修行多年,早就領悟了幾分“不敬持戒,不憎毀禁”的境界。一個嚴守戒律,德高望重之人,你禮敬於他,並不算功夫,一個yin邪敗類,妖僧妖道,你依然對他彬彬有禮,保持不惡口,不傲慢,不生嗔心,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境地。”
他雖然沒有到那等菩薩羅漢的境界,卻也不會因為世人的誹謗看輕而動怒。
聽管家問他有何本事在身,他說道:“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兇;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等百家學問無所不精,無所不會;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朝遊北海暮蒼梧,上天入地若等閑。”
“哈哈哈哈。”陶全一聽,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你這小道士,年紀不大,口氣卻不小。又是能掐會算,又是懂得百家學問,又是能上天入地。你若真有哪些個神通,何不演示一番?也好叫我等凡夫俗子開開眼界。”
“修道之人追求的是清靜逍遙,得道成仙,我雖有一二神通,卻也不便向你等凡夫俗子展示賣弄。假如你見我有,不要求我?我若畏禍卻要傳你,若不傳你,必然加害,性命又不可保。故而我等修道之人,卻是不好展示神通。”
那管家聽許淵平如此說道,以為他是個隻會耍嘴皮子的騙子,就要上前推他,把他趕走。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我本要收徒傳承衣缽,你卻不識得真人麵目,看來今日你家小主人卻是沒有這個福分隨我入山修道了。”
許淵平說罷搖搖頭,就要離去。
這管家陶全在他眼裏,不過是螞蟻一般,和他計較實在是有失自己身份。
許淵平雖然會算計嫉恨峨嵋派齊漱冥,朱梅等人,卻不會嫉恨這個陶府管家和他的小主人。
就和人隻會嫉恨人而不會為難一隻螞蟻是同樣的道理。
就在許淵平要離去的時候,那陶鈞和一幹教頭師傅見今日天色不錯,正要出門打獵。
管家陶全和許淵平的對話被他們聽到,一幹教頭師傅都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隻是來府上騙吃騙喝,怕多一個人多分潤一份銀子,故而都勸說陶鈞此人是個江湖騙子,不可輕信。
陶鈞見許淵平劍眉星目,儀表堂堂,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本來依照他的脾性,必然是要上前結識一番的。
隻是經不住眾人的勸說,再加上今日又要出門打獵,故而隻得作罷。
許淵平欲要轉身離去,卻不料前邊有一輛馬車突然失控,那車夫驚叫著,讓行人躲避。
車上的主人也被嚇得麵如土色。
道路兩旁的路人攤販紛紛慌忙躲避。
許淵平本不欲多管閑事,隻是他見得那道路中央站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那馬車橫衝直撞過來,直直的就要對著那小女孩碾壓過去。
許淵平想到之前兩個世界中自己的女兒,也和這小女孩一般可愛,不由得動了幾分惻隱之心。
當下他一個閃身站在了小女孩前麵,單臂向上一托,來了個霸王舉鼎,那失控暴躁的馬蹄子被他舉著,竟然落不下來!
道路兩旁的路人本見那小女孩被馬蹄子淩空踩下,都閉上眼睛不忍看到這一幕,見許淵平出手相救,都紛紛拍手叫好!
馬車上的主人和小女孩的父母見許淵平製服失控的馬匹,也過來感謝他。
許淵平擺了擺手,並不在意這些,轉身就要離去。
隻是剛才的那一幕,讓眾人驚訝的同時,也讓陶府的管家陶全和小公子陶鈞和一幹教頭師傅看呆了眼。
那烈馬發狂,橫衝直撞之下,怕不下有千斤之力,那道士居然單臂就能舉起,任憑這烈馬如何使勁都紋絲不動,一身巨力隻怕不下有幾千斤之重!
真真是個奇人!
陶府眾人,包括陶鈞在內,在力氣這方麵都自認不如這個小道士。
至於這個道士的身法,那更可是神鬼莫測。
上一秒還在陶府大門不遠處,下一秒就到了數十米開外。
陶鈞本就喜歡結交江湖上的能人異士,如今見這個道士雖然年輕,卻是個有真本事在身的,他當即就起了結交之心。
如今見得許淵平就要離去,哪裏還忍得住,當前就上前邀請許淵平去家裏做客。
“晚輩陶鈞,見過仙師!下人不知禮數,多有怠慢,還望仙師勿怪,我讓人布置酒席,還請仙師能夠光臨寒舍,讓我略盡地主之誼,也好彌補剛才的怠慢之罪。”
許淵平本想拒絕。
因為剛才管家陶全不信他,陶鈞在門內聽到他和管家談話,卻也並沒有出來請他,他便覺得也許是陶鈞和他無緣。
自己也是有大機緣,大氣魄的人,這陶鈞資質雖然難得,收徒卻也不是非他不可。
蜀山世界好苗子多的是,可能夠直指天仙的功法卻不算多。
他沒這個機緣做自己的徒弟,是他的損失。
隻是現如今見他執禮甚恭,言語誠懇,這才勉強答應隨他進府。
至於一旁的陶全,早就被驚的目瞪口呆,瞠目結舌了。
他見到剛才那一幕,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識泰山,這個道士雖然年輕,卻是個有真本事的。
忙不迭的一邊吩咐門子通知廚房準備酒席,一邊向許淵平叩頭告罪。
許淵平自然不會和他計較,反而寬慰他兩句。
酒席上,許淵平正打量著這位十七八歲的陶家公子,隻見他生得麵如冠玉,猿臂蜂腰,舉手投足間充滿了朝氣活力,一身資質也是不凡。
許淵平在打量陶鈞的時候,陶鈞也在打量這位年輕的道人,他雖然年紀不大,見過的江湖中人卻不少。向許淵平這樣的卻是沒有見過。
此人乍一看之下平平無奇,然而隨著越看下去卻又越覺得此人仿佛是在雲山霧裏若隱若現,看不清,摸不透,叫人覺得深不可測。
雙方分賓客坐下後,陶鈞把作陪的教頭師傅都一一給許淵平介紹,許淵平也都一一迴禮。
雖然他知道,這些人大多數並無什麽真本事,隻是來陶鈞府上混吃混喝的。
隻是在介紹到一個從廂房趕過來的人的時候,稍稍引起了他的興趣。
這人是個中年漢子,有些修為在身,約莫是個築基期的後輩弟子。
“這位是現在教我武藝的師父,姓趙名心源,江湖人送外號煙中神鶚。”
許淵平點頭說道:“這人的名號我知道,是宜昌三遊洞俠僧軼凡的徒弟嘛。”
趙心源一聽,大吃一驚。
他的師父是誰,從來沒有對外說過。不曾想這個道士居然一語道破他的底細!
他疑心這道士和自己師門有什麽聯係,也許是故交也說不定。連忙問起許淵平師承何處,在何地修行。
“貧道許淵平,乃是五台派練氣士。”
熟料許淵平話音剛落,就見趙心源跳了起來,把陶鈞護在身後說道:“什麽!?你竟然是五台派的妖人?公子你快走,我聽師父說五台派弟子個個都是邪魔外道,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陶鈞被嚇了一跳,平日裏趙心源和他講一些江湖上的事情的時候,就說過那五台派乃是天底下第一邪教,門人弟子從上至下俱是無惡不作的妖僧妖道。
如今見他們找上門來,隻怕不會有什麽好事。
陶鈞沒見識過妖人長什麽樣子,隻是聽說凡是妖邪之人,大多都長的歪瓜裂棗,滿臉邪氣。
隻是看這小道士,仙風道骨,一派神仙氣度,怎麽看都不像是師傅趙心源所說的妖人啊?
許淵平聽得趙心源的話語屹然不動,就連麵容表情都沒有變化,而是淡淡開口反駁道:“你師父怎麽說也是位和尚,三寶弟子,背後這麽說人壞話,實在不妥。”
趙心源道:“哼,我師父不但說五台派的妖僧妖道個個yin邪下流,醃臢不堪,遇見就要趕緊逃走。還說要是有能力的,遇見就要殺之,為民除害,以除後患!”
說罷他放出飛劍提在手中,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許淵平歎了口氣說道:“你一個後學末進弟子,且把飛劍收起來吧。我若要殺你,不需動手,動念之間,就能讓你魂飛魄散,你手中有劍無劍都是一樣。我若真是像你師父說的那樣,焉能容你活到現在?我原本對你師父還是很有些敬重,軼凡被人稱作俠僧,聲名在外,即是大俠,又是高僧,然而今日看你言行,卻對他很是失望。作為佛門弟子,他背後說人不是,這便是兩舌,汙我五台派為邪魔妖道,便是惡口,欲將我等不分好壞斬盡殺絕又是殺業,其中又有貪名,瞋惡,愚癡在內,十善業已破其六,更有大傲慢在心,非但正果難成,將來恐怕還要入三塗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