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源孝與那些攻打吐蕃的西方國家暗中勾結,想要聯手將涼州吞並。如果這個計劃成功實施,那麽大漢在西北方向的領土將會全部失去。而夾在中間的中山國也將變成大漢的一塊飛地,麵臨著隨時被吞並的危險。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陰謀,讓人不寒而栗。一旦這些國家得逞,不僅會給大漢帶來嚴重的領土損失,還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和動蕩。而鄭源孝作為這場陰謀的始作俑者,其目的何在?他與外敵勾結,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益州與交州都有參與?這些問題都讓人深思。
最後一件事,攻入涼州的大軍的統帥,並不是鄭源孝,而是另派他人掛帥。至於鄭源孝,則留在了郴州,不知他是擔心楊世榮會趁此時機攻打郴州,還是另有其他計劃。
眼下的局勢,出乎秦狄的意料。他想到了他們可能沿海路南下,想到過三州同時發起進攻,唯獨沒想到會與西方那些人勾結在一起。
如果說最讓他擔心的,則是害怕鄭源孝此舉乃是聲東擊西。看似是要攻打涼州與西方外敵聯合,實則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的大軍極有可能從其他地方冒出來。
皇帝麵色陰沉,久久不語,陳鬆知道軍情耽誤不得,於是開口詢問道:“陛下,可要立刻召集兵部的諸位大臣進宮議事?”
秦狄深沉的目光從奏折上挪開,冷言道:“能征善戰的武將都已經派出去了,兵部這些人真正去過前線的有幾人,全都是些紙上談兵的蠢貨,聽他們也就隻能負責大軍所需要的給養輜重,”
秦狄將手中的奏折隨意地扔到一邊,一隻手的食指在桌麵輕輕敲打著,微微低頭沉思著。
他的眼神深邃而犀利,仿佛能夠透過這一封封的奏折看到背後隱藏的真相和問題。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來,冰冷的目光從奏折上挪開,嘴角帶著一抹不屑的冷笑。
他的聲音低沉而冷漠,隱約還有些無奈:“能征善戰的武將們都已經被朕派遣出去了,現在留在兵部的這些人,又有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經曆過戰爭的殘酷呢?”
“他們隻不過是一群隻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蠢貨罷了!找他們做什麽?他們的紙上談兵,隻會影響朕對前線局勢的判斷。對於這些人呐,朕也隻能讓他們負責大軍所需的給養輜重了。”
陳鬆聞言,暗暗深吸口氣。他能說什麽,無言以對,皇帝說得都在理!現在整個京都城內的將軍們,維護城內治安拱衛京是沒問題。如果真的是上陣殺敵,除了自己與王虎外,恐怕找不出第三個人了。
“陛下,涼州的戰事臣覺得要早作決斷,謹防事態擴大。恐怕用不了幾日,涼州戰事的消息,就會通過其他渠道傳來,到那時想瞞恐怕也瞞不住了。朝中同僚心中必會有所猜疑,誤以為在被陛下排斥。”
“瞞?瞞誰?朕壓根就沒打算瞞。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鄭源孝的真實意圖。他究竟是真想與外敵勾結,還是另有所圖。楊世榮與喹莫乃沙場宿敵,應對涼州目前的危機局勢沒有問題。”
陳鬆拱手道:“陛下,是否可以派出密探,深入郴州打探情報?”
秦狄搖頭道:“現在派人前去已經晚了,耐心等待幾日吧。朕所料不錯的話,郴州方向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你連夜通知下去,明日早朝。同時傳令各州,籌措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陳鬆領命離去,秦狄的心情卻愈發沉重。
接下來的幾日,秦狄非常繁忙。果不其然,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郴州與涼州開戰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迴,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整個京都。
無論是身在廟堂的官員,還是城內的百姓全都議論紛紛,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感到震驚和擔憂。與此同時,益州與交州境內也傳來了令人不安的消息。這兩個州的兵馬出現了大規模的調動跡象。但他們究竟將前往何方,尚未有確鑿的消息。這個未知的動向讓整個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人心惶惶。
這一日,城外出現一支由十幾人組成的馬隊,朝著京都城門飛奔而來。他們從徐州方向而來,為首之人便是梁都兵馬大元帥狄青。
他要抵達京都的消息幾日前就傳至京都,陳鬆兩日前便已經安排兵部官員在城門外等候,看到馬隊臨近城門,幾名官員當即迎上前去。幾句寒暄後,將狄青請入城內,來不及前往兵部,就被他們直接帶往皇宮,麵見皇帝。
得知消息的陳鬆也趕了過來,兩人在宮內一碰麵,陳鬆將涼州這些時間傳來的消息以及另外兩州的情況,如實告知與他。
大致的情況,狄青在前往京都的途中已經知道,現在加上陳鬆丞相的補充,心中對上三州的形勢有了更全麵更詳細的了解。
“啟奏陛下,陳丞相與狄青大元帥求見。”
小太監前來延禧殿內迴稟,秦狄點頭作為迴應,示意小太監讓他們入殿。
殿外等候的兩人得到皇帝召見後,邁步進入殿內。距離皇帝一丈開外止步,狄青跪倒在地,大禮參拜。
“臣狄青,恭請聖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亮的聲音在殿內響起,秦狄麵含笑意的起身,來到狄青麵前,親自將他攙扶起來。
“狄將軍快快請起,近兩年未見,朕甚是想念呐。”
狄青見勢站起身來,恭敬地說道:“臣在上庸之時,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陛下您啊!每當臣眺望北方天際時,陛下的龍顏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臣的腦海之中。”
他的聲音飽含深情和忠誠,仿佛將自己對皇帝的思念之情都融入了其中。
秦狄輕輕拽著他的手腕,來到後麵的樓台,示意兩人落座後,楊公公送來茶水。
“快和朕說說,打造的戰船怎麽樣?”
秦狄一臉興奮地看著狄青,他已經等不及要知道這些戰船到底有多強大了。
他對這次打造的戰船充滿期待。畢竟,這可是他們國家未來海戰的利器!他想知道這些戰船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取得更大的勝利,是否能讓他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所以,當他看到狄青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想要聽到好消息。
“迴稟陛下,公輸般當真是個神人啊!”提及戰船,狄青激動地說道,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經由他們打造出的戰船,簡直超乎想象!這些戰船在海上行駛時,就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平穩自如!臣真的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竟然能夠親眼目睹如此精妙絕倫的戰船。這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更是我朝實力的展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的激動,繼續向皇帝匯報:“這些戰船不僅速度快,而且堅固耐用,可以抵禦風浪的侵襲。它們的出現將極大增強我朝的海上實力,讓我們在海洋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皇帝聽後頻頻點頭,表示認可他的話,內心的喜悅直接表露在臉上,詢問道:“水師海上的協同作戰訓練的如何了?”
聽到皇帝詢問,狄青信心滿滿地迴答道:“陛下放心,水師將士們日夜操練,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戰術。兵士們此行士氣高昂,隨時準備為陛下效命!”
皇帝再次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嘴角微微上揚,輕語道:“很好!狄將軍難得迴京一次,就在京都多住些時日吧。朕已傳旨羽王,待你返迴上庸時,可前往濱州將剩餘的二十艘戰船帶迴上庸,繼續訓練水師。”
“諾。陛下,這是臣擬定的水師將領名單,水軍由他們指揮,可萬無一失。兵士們作戰沒問題,隻是海上天氣變幻莫測,有時候拿捏不準。”
皇帝接過名單,仔細查看後。上麵竟還有兩個熟悉的名字,這些將領都是經驗豐富、能力出眾之人,有他們帶領水師,必定能如虎添翼。
“針對海上的天氣,朕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迴頭朕會讓他寫一份心得,派人給你送到上庸,可作為參考。”
嘴裏這樣說著,腦海中卻不自覺地浮現出了雲霄子的身影。盡管他自己並不會武藝,但對於出海方麵還是有一定的本領。特別是像牽星術這樣神奇而有用的技藝,實在不應該被埋沒和忽視。
現在的世界局勢,各國對大海的關注度都非常低。大海對他們而言,無異於一片充滿未知和危險的領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探索和開發。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陸地上。那裏有繁華的城市、廣袤的農田和豐富的資源。相比之下,大海顯得遙遠而神秘,似乎與人類的生活並無太多關聯。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忽視,使得大海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雖然偶爾會有人出海捕魚,但那隻是少數人的生計方式,所涉及的區域,也隻有短短的百裏之遙,始終無法改變整個世界對大海的冷漠態度。
但是秦狄則不同,他深知這片浩瀚的海洋,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寶藏。隻是麵對大海上的波濤洶湧,無人敢去挑戰未知的恐懼和死亡。一是沒有那麽大的勇氣,二是船舶技術達不到那麽高的水準,不具備遠航能力。
或許有一天,當人們重新審視這片藍色星球時,才會意識到大海的重要性。那時,當他們帶著敬畏之心,去揭開那片遼闊海域背後的神秘麵紗時,秦狄可能已經搶占了先機。
“陛下,那徐州待命的水軍,由何人掛帥統領?”
狄青看皇帝將自己送來的名單放置一側,並未選定由何人掛帥,忍不住好奇詢問。
“朕親赴徐州,與他們同行前往交州。”
“陛下要再次親征?”
皇帝話音落下,陳鬆目瞪口呆。
對狄青來說,這個迴答倒是在意料之中。前往京都的路上,他就有了這種猜測。
“陛下,戰船雖然結實,但還是航行依舊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風浪隻是其中之一,臣奉命北上之時,中途幾次險些觸礁。臣鬥膽請陛下三思。”
狄青並沒有誇大其詞,他所說的都是事實。在海上,人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很多事物,但是對於海麵之下的情況,卻很難知曉。看似平靜的海麵,幾丈之下很有可能是暗礁叢生,巨大的危機潛藏於船底,充滿了未知和危險。
“臣以為狄大將軍所言極是,陛下若想親征,不妨考慮走陸路,冀州或是徐州,都可前往交州,大可不必乘船北上。”
陳鬆在旁附和著,海上的兇險他雖不知,但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抵觸心理,他始終認為陸地會更安全。更為關鍵的一點,在陸地上出現什麽意外,皇帝還可以在兵士的掩護下逃走。如果在海上遇到危機,茫茫大海根本就無處可逃。
皇帝擺了擺手,緩言道:“你們不必再勸,朕意已決。此次北伐,不僅要收複交州,郴州與益州,同樣要重迴我朝版圖。”
他端起麵前的茶杯,一飲而盡,長舒口氣,繼續說道:“此次朕會帶上雲霄子,有他在,朕相信水師定能平安抵達交州。”
狄青和陳鬆相互對視一眼,兩人皆沉默不語。他們知道皇帝一旦決定的事情,就很難再改變。看來隻能祈求一路順風順水,不要發生任何意外。陳鬆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終究還是咽了迴去。
皇帝眼眸在兩人臉上掃過,最後看向陳鬆,接著說道,“傳令下去吧,兩日後啟程,天子衛隊隨朕出征。”
“遵旨。臣即刻去通知魏丞相與張丞相。”陳鬆應允,隨後起身退下。
皇帝親征,乃是一件大事,即便皇帝已經做出決策,朝中的重臣們也要商議一番。準備皇帝親征的具體事宜和一些出征前的準備,比如祭拜天地,選個黃道吉日等等。
陳鬆離開後,秦狄再次開口道:“上庸範鑄銅錢一事,準備的如何了?”
“迴稟陛下,臣離開上庸時,第一批銅錢已經範鑄完畢,共計三萬餘枚。臣此次北上,特意帶來了百枚。”狄青從懷中掏出個錢袋,裏麵嘩啦作響,送到皇帝麵前。似乎怕皇帝多想,繼續說道:“陛下,這百枚銅錢,乃是臣用老錢換的,已經留底存檔。”
秦狄並沒多說什麽,將裏麵的銅錢倒在手中,仔細觀看。
“做工質量倒是符合朕的要求,範鑄的速度如何?”
“按照目前的範鑄速度,每個月可範鑄八至十萬枚。”
得到狄青的迴答,皇帝點點頭。
隨後對上庸的軍務以及運河的挖掘進行了一些了解。軍中有狄青親自坐鎮,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通往梁都的運河挖掘完畢,正在對運河兩側的堤壩進行修築,預計再有一年的時間,便可開閘放水。到那時就意味著梁都到京都的水路開通,可乘船往來。
他們在這裏討論政務時,尚書省則炸開了鍋。
得知皇帝又要親征的消息後,尚書省的那幫文臣,徹底淩亂了。國有戰事乃是常態,但是哪有皇帝屢次率兵親征的例子,這哪是皇帝,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大將軍呢!
魏征吹胡子瞪眼的看著陳鬆與張琛,兩人神色倒是很冷靜,有這樣一位皇帝,兩人早已習慣了。
“我說二位丞相,你們當真就任憑陛下這般胡鬧嗎?我們身為臣子,豈能讓國君屢次涉險。皇帝親征,就是再說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毫無用處啊!你們不去上諫,老夫帶著尚書省的諸位同僚前去。”
陳鬆:“嗬嗬,魏相消消氣。陛下的口諭已經下達,豈有更改之理。再說了,皇帝的脾氣你我不是不知,魏相現在去上諫,不合時宜啊!”
魏征:“不合時宜?我們做臣子的要考慮的是國家安穩,為皇帝分憂解難,而不是隻想著自己是否合乎時宜!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合時宜,那就是諂媚阿諛之臣了!”
他的聲音激昂,充滿了義正言辭的力量。
張琛與陳鬆兩人對視一眼,陳鬆眼神示意下,張琛嘴裏發出陣陣笑意。
“魏相說的對,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諂媚阿諛之臣,我等斷然不能做。魏相的顧慮,乃是處於國之根基的考量,亦是忠心之舉。”
張琛的聲音傳來,魏征連連點頭,剛要開口讓張琛與自己同往時,就聽張琛繼續說道:
“但是現在,北方戰亂再起。陛下既然已經決定親征,我們做臣子的應當擁護皇帝的決策。隻有我們君臣一心,才可讓我朝變得更加強大。此時去上諫,恐已無法更改陛下的決定。更何況皇帝口諭下達,再去上諫,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是不是在質疑陛下,這幫讓陛下難堪,當真合適嗎?”
他的話音落下,陳鬆趁熱打鐵,補充道:“張相說的沒錯,我們君臣不能同心,陛下又豈能安心北伐。陛下親征則必勝,為了我朝的強盛繁榮,身為人臣,理應全力擁護陛下的決斷。”
麵對兩人的勸說,魏征開始變得為難起來。仔細琢磨,他們說的有道理,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
就在他思索之時,宮內禁軍送來皇帝口諭,召三人入宮用膳。
得知皇帝口諭後,三人心知肚明,應該是皇帝宴請狄青,讓他們去作陪。
將手頭的事情安排好,三人一同前往延禧殿。這一路張琛與陳鬆都在開導魏征,為他講解皇帝親征的用意。
走上延禧殿的長廊,魏征無奈的歎了口氣,在他們的開導下,似乎也想通了,歎息道:“唉!罷了,既是陛下旨意,我等臣子擁護便是。”
三人進入殿內,直奔後麵的樓台,君臣之禮後,秦狄示意幾人落座。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陰謀,讓人不寒而栗。一旦這些國家得逞,不僅會給大漢帶來嚴重的領土損失,還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和動蕩。而鄭源孝作為這場陰謀的始作俑者,其目的何在?他與外敵勾結,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益州與交州都有參與?這些問題都讓人深思。
最後一件事,攻入涼州的大軍的統帥,並不是鄭源孝,而是另派他人掛帥。至於鄭源孝,則留在了郴州,不知他是擔心楊世榮會趁此時機攻打郴州,還是另有其他計劃。
眼下的局勢,出乎秦狄的意料。他想到了他們可能沿海路南下,想到過三州同時發起進攻,唯獨沒想到會與西方那些人勾結在一起。
如果說最讓他擔心的,則是害怕鄭源孝此舉乃是聲東擊西。看似是要攻打涼州與西方外敵聯合,實則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的大軍極有可能從其他地方冒出來。
皇帝麵色陰沉,久久不語,陳鬆知道軍情耽誤不得,於是開口詢問道:“陛下,可要立刻召集兵部的諸位大臣進宮議事?”
秦狄深沉的目光從奏折上挪開,冷言道:“能征善戰的武將都已經派出去了,兵部這些人真正去過前線的有幾人,全都是些紙上談兵的蠢貨,聽他們也就隻能負責大軍所需要的給養輜重,”
秦狄將手中的奏折隨意地扔到一邊,一隻手的食指在桌麵輕輕敲打著,微微低頭沉思著。
他的眼神深邃而犀利,仿佛能夠透過這一封封的奏折看到背後隱藏的真相和問題。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來,冰冷的目光從奏折上挪開,嘴角帶著一抹不屑的冷笑。
他的聲音低沉而冷漠,隱約還有些無奈:“能征善戰的武將們都已經被朕派遣出去了,現在留在兵部的這些人,又有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經曆過戰爭的殘酷呢?”
“他們隻不過是一群隻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蠢貨罷了!找他們做什麽?他們的紙上談兵,隻會影響朕對前線局勢的判斷。對於這些人呐,朕也隻能讓他們負責大軍所需的給養輜重了。”
陳鬆聞言,暗暗深吸口氣。他能說什麽,無言以對,皇帝說得都在理!現在整個京都城內的將軍們,維護城內治安拱衛京是沒問題。如果真的是上陣殺敵,除了自己與王虎外,恐怕找不出第三個人了。
“陛下,涼州的戰事臣覺得要早作決斷,謹防事態擴大。恐怕用不了幾日,涼州戰事的消息,就會通過其他渠道傳來,到那時想瞞恐怕也瞞不住了。朝中同僚心中必會有所猜疑,誤以為在被陛下排斥。”
“瞞?瞞誰?朕壓根就沒打算瞞。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鄭源孝的真實意圖。他究竟是真想與外敵勾結,還是另有所圖。楊世榮與喹莫乃沙場宿敵,應對涼州目前的危機局勢沒有問題。”
陳鬆拱手道:“陛下,是否可以派出密探,深入郴州打探情報?”
秦狄搖頭道:“現在派人前去已經晚了,耐心等待幾日吧。朕所料不錯的話,郴州方向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你連夜通知下去,明日早朝。同時傳令各州,籌措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陳鬆領命離去,秦狄的心情卻愈發沉重。
接下來的幾日,秦狄非常繁忙。果不其然,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郴州與涼州開戰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迴,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整個京都。
無論是身在廟堂的官員,還是城內的百姓全都議論紛紛,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感到震驚和擔憂。與此同時,益州與交州境內也傳來了令人不安的消息。這兩個州的兵馬出現了大規模的調動跡象。但他們究竟將前往何方,尚未有確鑿的消息。這個未知的動向讓整個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人心惶惶。
這一日,城外出現一支由十幾人組成的馬隊,朝著京都城門飛奔而來。他們從徐州方向而來,為首之人便是梁都兵馬大元帥狄青。
他要抵達京都的消息幾日前就傳至京都,陳鬆兩日前便已經安排兵部官員在城門外等候,看到馬隊臨近城門,幾名官員當即迎上前去。幾句寒暄後,將狄青請入城內,來不及前往兵部,就被他們直接帶往皇宮,麵見皇帝。
得知消息的陳鬆也趕了過來,兩人在宮內一碰麵,陳鬆將涼州這些時間傳來的消息以及另外兩州的情況,如實告知與他。
大致的情況,狄青在前往京都的途中已經知道,現在加上陳鬆丞相的補充,心中對上三州的形勢有了更全麵更詳細的了解。
“啟奏陛下,陳丞相與狄青大元帥求見。”
小太監前來延禧殿內迴稟,秦狄點頭作為迴應,示意小太監讓他們入殿。
殿外等候的兩人得到皇帝召見後,邁步進入殿內。距離皇帝一丈開外止步,狄青跪倒在地,大禮參拜。
“臣狄青,恭請聖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亮的聲音在殿內響起,秦狄麵含笑意的起身,來到狄青麵前,親自將他攙扶起來。
“狄將軍快快請起,近兩年未見,朕甚是想念呐。”
狄青見勢站起身來,恭敬地說道:“臣在上庸之時,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陛下您啊!每當臣眺望北方天際時,陛下的龍顏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臣的腦海之中。”
他的聲音飽含深情和忠誠,仿佛將自己對皇帝的思念之情都融入了其中。
秦狄輕輕拽著他的手腕,來到後麵的樓台,示意兩人落座後,楊公公送來茶水。
“快和朕說說,打造的戰船怎麽樣?”
秦狄一臉興奮地看著狄青,他已經等不及要知道這些戰船到底有多強大了。
他對這次打造的戰船充滿期待。畢竟,這可是他們國家未來海戰的利器!他想知道這些戰船是否能夠幫助他們取得更大的勝利,是否能讓他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所以,當他看到狄青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想要聽到好消息。
“迴稟陛下,公輸般當真是個神人啊!”提及戰船,狄青激動地說道,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經由他們打造出的戰船,簡直超乎想象!這些戰船在海上行駛時,就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平穩自如!臣真的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竟然能夠親眼目睹如此精妙絕倫的戰船。這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更是我朝實力的展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的激動,繼續向皇帝匯報:“這些戰船不僅速度快,而且堅固耐用,可以抵禦風浪的侵襲。它們的出現將極大增強我朝的海上實力,讓我們在海洋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皇帝聽後頻頻點頭,表示認可他的話,內心的喜悅直接表露在臉上,詢問道:“水師海上的協同作戰訓練的如何了?”
聽到皇帝詢問,狄青信心滿滿地迴答道:“陛下放心,水師將士們日夜操練,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戰術。兵士們此行士氣高昂,隨時準備為陛下效命!”
皇帝再次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嘴角微微上揚,輕語道:“很好!狄將軍難得迴京一次,就在京都多住些時日吧。朕已傳旨羽王,待你返迴上庸時,可前往濱州將剩餘的二十艘戰船帶迴上庸,繼續訓練水師。”
“諾。陛下,這是臣擬定的水師將領名單,水軍由他們指揮,可萬無一失。兵士們作戰沒問題,隻是海上天氣變幻莫測,有時候拿捏不準。”
皇帝接過名單,仔細查看後。上麵竟還有兩個熟悉的名字,這些將領都是經驗豐富、能力出眾之人,有他們帶領水師,必定能如虎添翼。
“針對海上的天氣,朕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迴頭朕會讓他寫一份心得,派人給你送到上庸,可作為參考。”
嘴裏這樣說著,腦海中卻不自覺地浮現出了雲霄子的身影。盡管他自己並不會武藝,但對於出海方麵還是有一定的本領。特別是像牽星術這樣神奇而有用的技藝,實在不應該被埋沒和忽視。
現在的世界局勢,各國對大海的關注度都非常低。大海對他們而言,無異於一片充滿未知和危險的領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探索和開發。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陸地上。那裏有繁華的城市、廣袤的農田和豐富的資源。相比之下,大海顯得遙遠而神秘,似乎與人類的生活並無太多關聯。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忽視,使得大海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雖然偶爾會有人出海捕魚,但那隻是少數人的生計方式,所涉及的區域,也隻有短短的百裏之遙,始終無法改變整個世界對大海的冷漠態度。
但是秦狄則不同,他深知這片浩瀚的海洋,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寶藏。隻是麵對大海上的波濤洶湧,無人敢去挑戰未知的恐懼和死亡。一是沒有那麽大的勇氣,二是船舶技術達不到那麽高的水準,不具備遠航能力。
或許有一天,當人們重新審視這片藍色星球時,才會意識到大海的重要性。那時,當他們帶著敬畏之心,去揭開那片遼闊海域背後的神秘麵紗時,秦狄可能已經搶占了先機。
“陛下,那徐州待命的水軍,由何人掛帥統領?”
狄青看皇帝將自己送來的名單放置一側,並未選定由何人掛帥,忍不住好奇詢問。
“朕親赴徐州,與他們同行前往交州。”
“陛下要再次親征?”
皇帝話音落下,陳鬆目瞪口呆。
對狄青來說,這個迴答倒是在意料之中。前往京都的路上,他就有了這種猜測。
“陛下,戰船雖然結實,但還是航行依舊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風浪隻是其中之一,臣奉命北上之時,中途幾次險些觸礁。臣鬥膽請陛下三思。”
狄青並沒有誇大其詞,他所說的都是事實。在海上,人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很多事物,但是對於海麵之下的情況,卻很難知曉。看似平靜的海麵,幾丈之下很有可能是暗礁叢生,巨大的危機潛藏於船底,充滿了未知和危險。
“臣以為狄大將軍所言極是,陛下若想親征,不妨考慮走陸路,冀州或是徐州,都可前往交州,大可不必乘船北上。”
陳鬆在旁附和著,海上的兇險他雖不知,但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抵觸心理,他始終認為陸地會更安全。更為關鍵的一點,在陸地上出現什麽意外,皇帝還可以在兵士的掩護下逃走。如果在海上遇到危機,茫茫大海根本就無處可逃。
皇帝擺了擺手,緩言道:“你們不必再勸,朕意已決。此次北伐,不僅要收複交州,郴州與益州,同樣要重迴我朝版圖。”
他端起麵前的茶杯,一飲而盡,長舒口氣,繼續說道:“此次朕會帶上雲霄子,有他在,朕相信水師定能平安抵達交州。”
狄青和陳鬆相互對視一眼,兩人皆沉默不語。他們知道皇帝一旦決定的事情,就很難再改變。看來隻能祈求一路順風順水,不要發生任何意外。陳鬆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終究還是咽了迴去。
皇帝眼眸在兩人臉上掃過,最後看向陳鬆,接著說道,“傳令下去吧,兩日後啟程,天子衛隊隨朕出征。”
“遵旨。臣即刻去通知魏丞相與張丞相。”陳鬆應允,隨後起身退下。
皇帝親征,乃是一件大事,即便皇帝已經做出決策,朝中的重臣們也要商議一番。準備皇帝親征的具體事宜和一些出征前的準備,比如祭拜天地,選個黃道吉日等等。
陳鬆離開後,秦狄再次開口道:“上庸範鑄銅錢一事,準備的如何了?”
“迴稟陛下,臣離開上庸時,第一批銅錢已經範鑄完畢,共計三萬餘枚。臣此次北上,特意帶來了百枚。”狄青從懷中掏出個錢袋,裏麵嘩啦作響,送到皇帝麵前。似乎怕皇帝多想,繼續說道:“陛下,這百枚銅錢,乃是臣用老錢換的,已經留底存檔。”
秦狄並沒多說什麽,將裏麵的銅錢倒在手中,仔細觀看。
“做工質量倒是符合朕的要求,範鑄的速度如何?”
“按照目前的範鑄速度,每個月可範鑄八至十萬枚。”
得到狄青的迴答,皇帝點點頭。
隨後對上庸的軍務以及運河的挖掘進行了一些了解。軍中有狄青親自坐鎮,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通往梁都的運河挖掘完畢,正在對運河兩側的堤壩進行修築,預計再有一年的時間,便可開閘放水。到那時就意味著梁都到京都的水路開通,可乘船往來。
他們在這裏討論政務時,尚書省則炸開了鍋。
得知皇帝又要親征的消息後,尚書省的那幫文臣,徹底淩亂了。國有戰事乃是常態,但是哪有皇帝屢次率兵親征的例子,這哪是皇帝,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大將軍呢!
魏征吹胡子瞪眼的看著陳鬆與張琛,兩人神色倒是很冷靜,有這樣一位皇帝,兩人早已習慣了。
“我說二位丞相,你們當真就任憑陛下這般胡鬧嗎?我們身為臣子,豈能讓國君屢次涉險。皇帝親征,就是再說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毫無用處啊!你們不去上諫,老夫帶著尚書省的諸位同僚前去。”
陳鬆:“嗬嗬,魏相消消氣。陛下的口諭已經下達,豈有更改之理。再說了,皇帝的脾氣你我不是不知,魏相現在去上諫,不合時宜啊!”
魏征:“不合時宜?我們做臣子的要考慮的是國家安穩,為皇帝分憂解難,而不是隻想著自己是否合乎時宜!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合時宜,那就是諂媚阿諛之臣了!”
他的聲音激昂,充滿了義正言辭的力量。
張琛與陳鬆兩人對視一眼,陳鬆眼神示意下,張琛嘴裏發出陣陣笑意。
“魏相說的對,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諂媚阿諛之臣,我等斷然不能做。魏相的顧慮,乃是處於國之根基的考量,亦是忠心之舉。”
張琛的聲音傳來,魏征連連點頭,剛要開口讓張琛與自己同往時,就聽張琛繼續說道:
“但是現在,北方戰亂再起。陛下既然已經決定親征,我們做臣子的應當擁護皇帝的決策。隻有我們君臣一心,才可讓我朝變得更加強大。此時去上諫,恐已無法更改陛下的決定。更何況皇帝口諭下達,再去上諫,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是不是在質疑陛下,這幫讓陛下難堪,當真合適嗎?”
他的話音落下,陳鬆趁熱打鐵,補充道:“張相說的沒錯,我們君臣不能同心,陛下又豈能安心北伐。陛下親征則必勝,為了我朝的強盛繁榮,身為人臣,理應全力擁護陛下的決斷。”
麵對兩人的勸說,魏征開始變得為難起來。仔細琢磨,他們說的有道理,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
就在他思索之時,宮內禁軍送來皇帝口諭,召三人入宮用膳。
得知皇帝口諭後,三人心知肚明,應該是皇帝宴請狄青,讓他們去作陪。
將手頭的事情安排好,三人一同前往延禧殿。這一路張琛與陳鬆都在開導魏征,為他講解皇帝親征的用意。
走上延禧殿的長廊,魏征無奈的歎了口氣,在他們的開導下,似乎也想通了,歎息道:“唉!罷了,既是陛下旨意,我等臣子擁護便是。”
三人進入殿內,直奔後麵的樓台,君臣之禮後,秦狄示意幾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