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皇宮,含章殿。
諸葛憶蓀與八皇子常佺剛走到含章殿門口,就聽到裏頭傳來了一陣歡笑聲,
“誰在裏頭?”諸葛憶蓀問一旁的康裕,
“迴稟皇後娘娘,是牛婕妤和小公主。”
“去通報一聲,說本宮與八皇子來給陛下請安了。”
“是。”康裕答應著,便一陣小步跑進去傳話,
牛婕妤正拿著繡球,逗引這小公主玩,小公主在乳娘的懷裏,看著母親在用繡球擋著做鬼臉,笑得口水直流,
元淮看了牛婕妤這活潑歡快的樣子和小女孩的一臉憨態,開心地有些忘形,用胳膊撐著身子半坐在榻上,也不顧頭昏,不停地與殿中伺候的女官、太監一同拍著手、哄著小公主笑,
就在這時,康裕小步走到了床榻一側,將諸葛憶蓀與八皇子在殿外求見之事先小聲通傳了湯哲庸,湯哲庸看著時機,等牛婕妤有些疲乏了,元淮也不打拍子了,湯哲庸才側身對元淮說道,“陛下,皇後娘娘與寧王殿下在殿外求見。”
元淮聽到了皇後娘娘四個字,仿佛瞬間頭暈目眩一般,往殿外一瞅,諸葛憶蓀已經帶著八皇子常佺站在了屏風後頭,
諸葛憶蓀看著方才殿中元淮與牛婕妤一同在逗引著小公主玩鬧,曾經的記憶瞬間浮現在腦海之中,
她記得,那時候常佺剛出生不久,元淮每日下朝,都要去鳴鸞閣探望她們母子二人,若是天氣好了,就陪著常佺在廊下玩耍,釣過魚、朝著池塘裏投過石頭,也玩過繡球,對常佺愛如珍寶,恨不得日日都陪在她們母子身邊,寸步不離似的,
那時候元淮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看在諸葛憶蓀與常佺的眼中,就像是陽光一般溫暖,
方才諸葛憶蓀看著元淮拍著手、開懷地笑著哄小公主和牛婕妤的場景,就像是看到了昔日的元淮、常佺與自己,隻是如今的元淮雖然近在眼前,可是他的心早就已經離自己遠去了,曾經自己是他的心上人,如今自己是他的心頭恨。
殿中的太監、女官也都看到了皇後的身影,原本歡笑的眾人也都神情肅穆地垂手立著,頭也不敢抬,
元淮又斜倚在榻上,慢慢放平了身子躺下,歪著頭說道,“快請皇後進來。”
“是,”湯哲庸答應著。
話音未落,諸葛憶蓀便帶著八皇子常佺越過屏風,滿麵堆著笑走了進來,
“臣妾給陛下請安。”諸葛憶蓀欠身行禮道。
“兒臣給父皇請安,”常佺跪在了地上,
“快起來吧。這麽晚了,皇後怎麽過來了?”元淮勉強微笑著說道,“佺兒也來了,快起來,到父皇的身邊來坐。”
牛婕妤也連忙上前給諸葛憶蓀請安,還問過八皇子常佺安好,諸葛憶蓀也從懷中接過小公主,抱著掂量了掂量,笑著對牛婕妤說道,
“這孩子倒是比前些天重了許多,看著孩子骨架子不小,將來一定長個好身量。”
“是,那便借皇後娘娘吉言了。”牛婕妤說著,擔心諸葛憶蓀白日勞苦,連忙讓乳母從諸葛憶蓀手中接過小公主,略說了一會兒話,就帶著小公主退下了。
牛婕妤走後,殿中的太監、女官都被諸葛憶蓀支了出去,隻留甘繆和湯哲庸在內伺候。
諸葛憶蓀從甘繆的手中接過一個果籃,拿到元淮與常佺跟前說道,“這個時候的秋核桃正好,都說這山核桃益腦安神,這是商洛的客商們送上京來的,臣妾吃著極好,便給陛下帶了這些新剝好的,讓人在灶上用文火烘著,正好溫熱,陛下吃一些吧。”
諸葛憶蓀拿著一碟核桃,呈到了元淮的麵前。
元淮嗅著尚且溫熱的核桃香氣,笑容僵硬地說道,“倒是香得很,先給佺兒吃吧。這孩子愛吃核桃的。”
“也好。”諸葛憶蓀便遞給常佺,常佺抓了幾個,接連送到了嘴裏,諸葛憶蓀看常佺吃核桃的樣子實在香得很,自己也拿了一塊吃著,又遞給元淮,
誰知道元淮輕輕將諸葛憶蓀的手推向常佺那邊,皮笑肉不笑地說,“都給佺兒吧,瞧著他愛吃。”
諸葛憶蓀一看元淮這樣子,分明是信不過自己,怕自己在核桃中下毒。
那核桃還冒著微微的熱氣,可是諸葛憶蓀的心卻涼得徹底。
元淮的眼神直越過諸葛憶蓀,眼中絲毫沒有諸葛憶蓀似的,對麵前的兒子常佺說道,“佺兒近來讀了什麽書啊?說給父皇聽聽。”
“迴稟父皇,兒臣最近看六妹妹和嘉秀妹妹都喜歡楚辭,兒臣也喜歡,正讀到了楚辭的離騷一篇。”
父子二人便說起了楚辭中的典故與學問,說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工夫。
一直說到常佺都有些困了,諸葛憶蓀才讓甘繆領常佺下去,讓乳母看著他歇息,自己留在含章殿中,與元淮說話。
“陛下,身子近來可好些了嗎?”諸葛憶蓀問道。
“好與不好,都是這般,沒什麽分別?”元淮笑著說道,“有時候倒是希望這身子不好,若是身子好了,隻怕更不安生呢。”
諸葛憶蓀聽著,攥緊了袖子,一股怒氣從心頭浮起,對一旁的湯哲庸說道,“湯公公先下去吧。”
“是。”湯哲庸也退了出去,殿中隻有諸葛憶蓀與元淮二人。
“陛下,您怨我嗎?”
元淮深深歎了一口氣,臉上凝重地說道,“於公而言,朕不怨你,如今京城內外、舉國上下在你的治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百姓們倒是比乾元年間的鼎盛時期更富足常樂,我非但不怨你,甚是還有些感激你、佩服你,雖然起初的時候,朕覺得你野心勃勃,更讓朕在天下人麵前顏麵掃地,可是如今想來,是朕錯了,你受天命眷顧,這個位子或許你來坐,比朕要合適。”
“陛下這話可是真心的?”諸葛憶蓀正經地問道。
“真心的。”
“哪怕將來臣妾廢掉了太子,自己登上皇位,陛下也不會怪我?”
“我自然會怪你,可是也無能為力?你如今的權勢,早就是無冕之皇了,這皇位坐與不坐,又有什麽分別?慚愧啊,我苦心經營了這半輩子,多少人都是我的手下敗將,可是到頭來卻輸給了你,輸給了我身邊最親近、最寵愛的人,將來到了地下,隻怕要愧對我們元家的祖先了。”
“陛下放心,我並無謀奪皇位之意,今日黃太醫入宮請安,說太子的病已經大好,這皇位遲早還是太子的。”諸葛憶蓀說道。
元淮聽了這話,知道太子未必會比自己的妻子更合適,不,是一定不如諸葛憶蓀合適,元淮明知道這點,可是他卻不說,為了替他們元家挽迴最後的一絲顏麵,為了讓自己心中愧疚少一些,如此一來,即便江山易主,也是自己的兒子不爭氣,與自己無關了。
“那於私而言呢?陛下恨我嗎?”
“於私而言,你我是夫妻,既然是夫妻,至親至疏都是世間的尋常之理,我又豈會恨你?”
“陛下不恨我,可是卻這般的忌憚於我,我送來的東西,陛下一口都不曾用過,哪怕一碟子山核桃,都視如砒霜。且不說我絲毫沒有過這樣的心思,即便是有,又何苦這般費事?陛下與我好歹是多年的夫妻,兒女也都這麽大了,可是為何卻這般地不了解我的心?連這點信任都不曾有?”
“信任?你看朕如今的處境,隻是個任人擺布的布偶,你若是我,你能信得過誰?”元淮恨恨地說道。
“若是當日……當日陛下沒有聽信荀伏的鬼話,將我們母子推開,又哪裏會有今日之事呢?”
“是啊,當初之事,的確是我錯了,如今懊悔得很呢。”
“陛下懊悔的是,當初不該聽信荀伏的話?還是的當初不應該一時心軟,若是依照荀伏的天象之言,處決了臣妾,就沒有後來的這許多事了吧。”諸葛憶蓀心冷地說道。
元淮聽了諸葛憶蓀這話,冷笑了起來,也不顧頭腦昏沉,便伸手去抓那碟子山核桃仁。
好不容易才抓到的一把山核桃仁,元淮冷笑著將那核桃仁一個一個塞進了口中,直到將那一碟子核桃仁都吃完了,再要往嘴裏塞,卻發現兩手空空,
元淮看著不遠處的銅鏡,看著銅鏡中的自己與一旁的諸葛憶蓀大笑不已,笑著笑著,一汩熱淚從眼角順著麵頰流了下來。
諸葛憶蓀與八皇子常佺剛走到含章殿門口,就聽到裏頭傳來了一陣歡笑聲,
“誰在裏頭?”諸葛憶蓀問一旁的康裕,
“迴稟皇後娘娘,是牛婕妤和小公主。”
“去通報一聲,說本宮與八皇子來給陛下請安了。”
“是。”康裕答應著,便一陣小步跑進去傳話,
牛婕妤正拿著繡球,逗引這小公主玩,小公主在乳娘的懷裏,看著母親在用繡球擋著做鬼臉,笑得口水直流,
元淮看了牛婕妤這活潑歡快的樣子和小女孩的一臉憨態,開心地有些忘形,用胳膊撐著身子半坐在榻上,也不顧頭昏,不停地與殿中伺候的女官、太監一同拍著手、哄著小公主笑,
就在這時,康裕小步走到了床榻一側,將諸葛憶蓀與八皇子在殿外求見之事先小聲通傳了湯哲庸,湯哲庸看著時機,等牛婕妤有些疲乏了,元淮也不打拍子了,湯哲庸才側身對元淮說道,“陛下,皇後娘娘與寧王殿下在殿外求見。”
元淮聽到了皇後娘娘四個字,仿佛瞬間頭暈目眩一般,往殿外一瞅,諸葛憶蓀已經帶著八皇子常佺站在了屏風後頭,
諸葛憶蓀看著方才殿中元淮與牛婕妤一同在逗引著小公主玩鬧,曾經的記憶瞬間浮現在腦海之中,
她記得,那時候常佺剛出生不久,元淮每日下朝,都要去鳴鸞閣探望她們母子二人,若是天氣好了,就陪著常佺在廊下玩耍,釣過魚、朝著池塘裏投過石頭,也玩過繡球,對常佺愛如珍寶,恨不得日日都陪在她們母子身邊,寸步不離似的,
那時候元淮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看在諸葛憶蓀與常佺的眼中,就像是陽光一般溫暖,
方才諸葛憶蓀看著元淮拍著手、開懷地笑著哄小公主和牛婕妤的場景,就像是看到了昔日的元淮、常佺與自己,隻是如今的元淮雖然近在眼前,可是他的心早就已經離自己遠去了,曾經自己是他的心上人,如今自己是他的心頭恨。
殿中的太監、女官也都看到了皇後的身影,原本歡笑的眾人也都神情肅穆地垂手立著,頭也不敢抬,
元淮又斜倚在榻上,慢慢放平了身子躺下,歪著頭說道,“快請皇後進來。”
“是,”湯哲庸答應著。
話音未落,諸葛憶蓀便帶著八皇子常佺越過屏風,滿麵堆著笑走了進來,
“臣妾給陛下請安。”諸葛憶蓀欠身行禮道。
“兒臣給父皇請安,”常佺跪在了地上,
“快起來吧。這麽晚了,皇後怎麽過來了?”元淮勉強微笑著說道,“佺兒也來了,快起來,到父皇的身邊來坐。”
牛婕妤也連忙上前給諸葛憶蓀請安,還問過八皇子常佺安好,諸葛憶蓀也從懷中接過小公主,抱著掂量了掂量,笑著對牛婕妤說道,
“這孩子倒是比前些天重了許多,看著孩子骨架子不小,將來一定長個好身量。”
“是,那便借皇後娘娘吉言了。”牛婕妤說著,擔心諸葛憶蓀白日勞苦,連忙讓乳母從諸葛憶蓀手中接過小公主,略說了一會兒話,就帶著小公主退下了。
牛婕妤走後,殿中的太監、女官都被諸葛憶蓀支了出去,隻留甘繆和湯哲庸在內伺候。
諸葛憶蓀從甘繆的手中接過一個果籃,拿到元淮與常佺跟前說道,“這個時候的秋核桃正好,都說這山核桃益腦安神,這是商洛的客商們送上京來的,臣妾吃著極好,便給陛下帶了這些新剝好的,讓人在灶上用文火烘著,正好溫熱,陛下吃一些吧。”
諸葛憶蓀拿著一碟核桃,呈到了元淮的麵前。
元淮嗅著尚且溫熱的核桃香氣,笑容僵硬地說道,“倒是香得很,先給佺兒吃吧。這孩子愛吃核桃的。”
“也好。”諸葛憶蓀便遞給常佺,常佺抓了幾個,接連送到了嘴裏,諸葛憶蓀看常佺吃核桃的樣子實在香得很,自己也拿了一塊吃著,又遞給元淮,
誰知道元淮輕輕將諸葛憶蓀的手推向常佺那邊,皮笑肉不笑地說,“都給佺兒吧,瞧著他愛吃。”
諸葛憶蓀一看元淮這樣子,分明是信不過自己,怕自己在核桃中下毒。
那核桃還冒著微微的熱氣,可是諸葛憶蓀的心卻涼得徹底。
元淮的眼神直越過諸葛憶蓀,眼中絲毫沒有諸葛憶蓀似的,對麵前的兒子常佺說道,“佺兒近來讀了什麽書啊?說給父皇聽聽。”
“迴稟父皇,兒臣最近看六妹妹和嘉秀妹妹都喜歡楚辭,兒臣也喜歡,正讀到了楚辭的離騷一篇。”
父子二人便說起了楚辭中的典故與學問,說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工夫。
一直說到常佺都有些困了,諸葛憶蓀才讓甘繆領常佺下去,讓乳母看著他歇息,自己留在含章殿中,與元淮說話。
“陛下,身子近來可好些了嗎?”諸葛憶蓀問道。
“好與不好,都是這般,沒什麽分別?”元淮笑著說道,“有時候倒是希望這身子不好,若是身子好了,隻怕更不安生呢。”
諸葛憶蓀聽著,攥緊了袖子,一股怒氣從心頭浮起,對一旁的湯哲庸說道,“湯公公先下去吧。”
“是。”湯哲庸也退了出去,殿中隻有諸葛憶蓀與元淮二人。
“陛下,您怨我嗎?”
元淮深深歎了一口氣,臉上凝重地說道,“於公而言,朕不怨你,如今京城內外、舉國上下在你的治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百姓們倒是比乾元年間的鼎盛時期更富足常樂,我非但不怨你,甚是還有些感激你、佩服你,雖然起初的時候,朕覺得你野心勃勃,更讓朕在天下人麵前顏麵掃地,可是如今想來,是朕錯了,你受天命眷顧,這個位子或許你來坐,比朕要合適。”
“陛下這話可是真心的?”諸葛憶蓀正經地問道。
“真心的。”
“哪怕將來臣妾廢掉了太子,自己登上皇位,陛下也不會怪我?”
“我自然會怪你,可是也無能為力?你如今的權勢,早就是無冕之皇了,這皇位坐與不坐,又有什麽分別?慚愧啊,我苦心經營了這半輩子,多少人都是我的手下敗將,可是到頭來卻輸給了你,輸給了我身邊最親近、最寵愛的人,將來到了地下,隻怕要愧對我們元家的祖先了。”
“陛下放心,我並無謀奪皇位之意,今日黃太醫入宮請安,說太子的病已經大好,這皇位遲早還是太子的。”諸葛憶蓀說道。
元淮聽了這話,知道太子未必會比自己的妻子更合適,不,是一定不如諸葛憶蓀合適,元淮明知道這點,可是他卻不說,為了替他們元家挽迴最後的一絲顏麵,為了讓自己心中愧疚少一些,如此一來,即便江山易主,也是自己的兒子不爭氣,與自己無關了。
“那於私而言呢?陛下恨我嗎?”
“於私而言,你我是夫妻,既然是夫妻,至親至疏都是世間的尋常之理,我又豈會恨你?”
“陛下不恨我,可是卻這般的忌憚於我,我送來的東西,陛下一口都不曾用過,哪怕一碟子山核桃,都視如砒霜。且不說我絲毫沒有過這樣的心思,即便是有,又何苦這般費事?陛下與我好歹是多年的夫妻,兒女也都這麽大了,可是為何卻這般地不了解我的心?連這點信任都不曾有?”
“信任?你看朕如今的處境,隻是個任人擺布的布偶,你若是我,你能信得過誰?”元淮恨恨地說道。
“若是當日……當日陛下沒有聽信荀伏的鬼話,將我們母子推開,又哪裏會有今日之事呢?”
“是啊,當初之事,的確是我錯了,如今懊悔得很呢。”
“陛下懊悔的是,當初不該聽信荀伏的話?還是的當初不應該一時心軟,若是依照荀伏的天象之言,處決了臣妾,就沒有後來的這許多事了吧。”諸葛憶蓀心冷地說道。
元淮聽了諸葛憶蓀這話,冷笑了起來,也不顧頭腦昏沉,便伸手去抓那碟子山核桃仁。
好不容易才抓到的一把山核桃仁,元淮冷笑著將那核桃仁一個一個塞進了口中,直到將那一碟子核桃仁都吃完了,再要往嘴裏塞,卻發現兩手空空,
元淮看著不遠處的銅鏡,看著銅鏡中的自己與一旁的諸葛憶蓀大笑不已,笑著笑著,一汩熱淚從眼角順著麵頰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