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師道,“那剛才的秦老師考不考慮?”
陳生揉了揉眉心,“秦老師是計大師的學生,切磋第一天我看見她了。”
周老師道,“對於她我也有些存疑,我不擔心她會亂教,隻怕把吳門的習氣帶過來。”
陳生道,“那些是規矩,如果真的來了,不怕她不改。”
周老師道,“那你顧慮什麽?”
陳生抬起頭,眼裏帶一點睏倦,笑道,“我怕得罪人,計梅白。”
周老師聞言笑,“你怕什麽,現在是‘稀聲吳門,遠有白鶴’,不是‘吳門白鶴’了。”
“招她進來有些欠妥,要三思。”陳生笑道,“倒是,你為什麽那麽在意秦老師。”
周老師笑道,“她完完全全走的是計梅白的路子,可她不差。”
陳生道,“是,我不介意琴館裏各個流派共處,可她值得商榷。”
周老師道,“行,我知道了。”
最終他們沒有把秦老師納入稀聲琴館,陳生看得出周老師有些不悅,便賠禮道歉一陣子,說現在已經定下一位諸城派的阮先生,另外一位由周老師決定。
周老師嘴上說著你少來,臉色看起來好了少。周老師始終不很明白,陳生為什麽堅持不要秦老師,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有一天他迴想起稀聲琴館,忽然發現,原因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晚間,李希曼坐在琴前,如往日般輕搓自己名指上的薄繭,孤燈一盞,昏黃溫暖。
陳生吃著她遞來的花生湯糰,道,“這周末我去新進一些琴,你想不想去?”
李希曼道,“可以啊,去樂器廠還是斫琴師傅家?”
陳生道,“先去樂器廠進練習琴,再去師傅家。”
李希曼聞言高興,道,“好啊,我還沒有去過。”
陳生笑道,“那帶你去看看。”
李希曼道,“你現在琴館學生越來越多了。”
陳生應了一聲。
李希曼道,“是不是最近忙的,好像瘦了。”
陳生眉目之間確有倦色,他道,“是麽,瘦了沒覺得,最近精神不好。”
李希曼道,“那就多吃甜食吧。我再去幫你盛一點。”
陳生道好。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一切趨於平和,天也漸漸冷冽。
陳生照舊白天上班替客戶翻譯,夜裏往書房給李希曼教琴,睡前從書架抽些書來看。
“看什麽呢。”
李希曼坐在他身邊,隨口問。
陳生道,“園林叢談。”
李希曼道,“聽起來挺好看的。”她伸手拿過去,見書中照片皆是彩色,拍得考究,文字優美流暢、似是出自大家之手,一看封麵,寫著:陳從周。
“是你本家。”李希曼笑道。
陳生道,“他是古典園林之父。”
李希曼翻著,道,“看得我都有些想去了。”
“哪裏?”
“秋霞圃。可惜園林冬天沒什麽好看的。”
“去不去?”
“等到明年春天吧。”李希曼道。
陳生道,“好。”
周六一早,陳生把李希曼叫醒,“去樂器廠。”
李希曼勉強爬起來,“現在幾點。”
“八點。”
李希曼不在多話,收拾過後與陳生驅車上路。
樂器廠坐落的位置現在看來有些偏僻,似是衰落了。
陳生領著李希曼把車停在一個窄弄口,兩人下車往弄堂裏走。
冬天的早晨天還麽有大亮。
那條弄堂漸行漸寬,道末尾竟是一小河,直直得把弄堂截斷,換做一個小拱橋,伸向遠處。
李希曼正要往河前走陳生道,“這裏。”李希曼見他停在小橋之前的鐵門邊。
“這裏?”李希曼道,“怎麽像廢棄了一樣。”
“還沒有。”陳生道。
李希曼笑了。
兩人一前一後進去,跟掌櫃講清買琴,掌櫃略詫異,直把兩人引進裏麵。
裏麵沒有大堂那麽混亂,所有款式的琴整整齊齊擺在櫃子裏。
李希曼一盞一盞看過去,練習琴大多長得不好看。
陳生在櫃檯稍稍看了,讓老闆取出幾把,一一試彈。
老闆笑道,“現在知道我們這兒的人不多嘍。”
陳生道,“這裏的練習琴音色不差,準度也可以。”
老闆道,“是,您要幾把,什麽價位的。”
陳生道,“五百左右的。”
“還有五百左右的?”李希曼驚到。
陳生笑了。
老闆也笑了。
陳生道,“有,琴館的練習琴就這個價錢。”
李希曼驚道,“可練習琴租給學生押金收兩千。”
接話的確是老闆,“原來您是開琴館的,那兩千實在是厚道價格了。”
陳生笑著嘆了口氣,對李希曼道,“這就是黑幕。”
老闆道,“按現在的行情,進價三百的琴,你們猜收多少?”
老闆打開了話匣子。李希曼也樂得聽,就道,“多少?”
“七千!還不算每月一兩百的租金呢。”
李希曼睜大了眼睛,而後皺眉道,“這麽坑。”
李希曼轉而問陳生,“你每月租金多少來著。”
陳生笑了一下,“一百。”
李希曼擰他的臉,“心好黑。”
陳生笑道,“計大師押金七千,租金兩百,我簡直是業界良心了。”
李希曼聞言,“奸商。”
陳生選了一盞連珠式,一盞落霞式,一盞仲尼式。各要七把。
老闆聞言開心,道,“行,給你九五折。”
陳生道,“謝謝老闆,我把地址寫下,你們送來。”
老闆道,“行。”
陳生正從老闆手中接過紙,紙掉落在地上。
李希曼背對著他們未曾留意。
陳生低著頭,垂下手臂的緊緊支在桌上,似是忍受著突來的絞痛,竟是良久沒有抬起臉。
老闆見他忽然如此,道,“您還好嗎?”
陳生笑道,“抽筋,不好意思,缺鈣。”
他若無其事地接過筆,李希曼走近他身邊了,微微皺眉,“你以前怎麽不抽筋。”
陳生在紙上不急不緩地落下地址,道,“可能真是累的了。”
付過錢之後,陳生拿著收據與李希曼走出樂器廠。
李希曼停下腳步,“你真的沒事麽。”
陳生道,“能有什麽事。”
兩人並肩往迴路上走。
弄堂越來越窄。
斫琴師住在另一方向,所處之地依舊偏僻。
李希曼與陳生進了門。
</br>
陳生揉了揉眉心,“秦老師是計大師的學生,切磋第一天我看見她了。”
周老師道,“對於她我也有些存疑,我不擔心她會亂教,隻怕把吳門的習氣帶過來。”
陳生道,“那些是規矩,如果真的來了,不怕她不改。”
周老師道,“那你顧慮什麽?”
陳生抬起頭,眼裏帶一點睏倦,笑道,“我怕得罪人,計梅白。”
周老師聞言笑,“你怕什麽,現在是‘稀聲吳門,遠有白鶴’,不是‘吳門白鶴’了。”
“招她進來有些欠妥,要三思。”陳生笑道,“倒是,你為什麽那麽在意秦老師。”
周老師笑道,“她完完全全走的是計梅白的路子,可她不差。”
陳生道,“是,我不介意琴館裏各個流派共處,可她值得商榷。”
周老師道,“行,我知道了。”
最終他們沒有把秦老師納入稀聲琴館,陳生看得出周老師有些不悅,便賠禮道歉一陣子,說現在已經定下一位諸城派的阮先生,另外一位由周老師決定。
周老師嘴上說著你少來,臉色看起來好了少。周老師始終不很明白,陳生為什麽堅持不要秦老師,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有一天他迴想起稀聲琴館,忽然發現,原因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晚間,李希曼坐在琴前,如往日般輕搓自己名指上的薄繭,孤燈一盞,昏黃溫暖。
陳生吃著她遞來的花生湯糰,道,“這周末我去新進一些琴,你想不想去?”
李希曼道,“可以啊,去樂器廠還是斫琴師傅家?”
陳生道,“先去樂器廠進練習琴,再去師傅家。”
李希曼聞言高興,道,“好啊,我還沒有去過。”
陳生笑道,“那帶你去看看。”
李希曼道,“你現在琴館學生越來越多了。”
陳生應了一聲。
李希曼道,“是不是最近忙的,好像瘦了。”
陳生眉目之間確有倦色,他道,“是麽,瘦了沒覺得,最近精神不好。”
李希曼道,“那就多吃甜食吧。我再去幫你盛一點。”
陳生道好。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一切趨於平和,天也漸漸冷冽。
陳生照舊白天上班替客戶翻譯,夜裏往書房給李希曼教琴,睡前從書架抽些書來看。
“看什麽呢。”
李希曼坐在他身邊,隨口問。
陳生道,“園林叢談。”
李希曼道,“聽起來挺好看的。”她伸手拿過去,見書中照片皆是彩色,拍得考究,文字優美流暢、似是出自大家之手,一看封麵,寫著:陳從周。
“是你本家。”李希曼笑道。
陳生道,“他是古典園林之父。”
李希曼翻著,道,“看得我都有些想去了。”
“哪裏?”
“秋霞圃。可惜園林冬天沒什麽好看的。”
“去不去?”
“等到明年春天吧。”李希曼道。
陳生道,“好。”
周六一早,陳生把李希曼叫醒,“去樂器廠。”
李希曼勉強爬起來,“現在幾點。”
“八點。”
李希曼不在多話,收拾過後與陳生驅車上路。
樂器廠坐落的位置現在看來有些偏僻,似是衰落了。
陳生領著李希曼把車停在一個窄弄口,兩人下車往弄堂裏走。
冬天的早晨天還麽有大亮。
那條弄堂漸行漸寬,道末尾竟是一小河,直直得把弄堂截斷,換做一個小拱橋,伸向遠處。
李希曼正要往河前走陳生道,“這裏。”李希曼見他停在小橋之前的鐵門邊。
“這裏?”李希曼道,“怎麽像廢棄了一樣。”
“還沒有。”陳生道。
李希曼笑了。
兩人一前一後進去,跟掌櫃講清買琴,掌櫃略詫異,直把兩人引進裏麵。
裏麵沒有大堂那麽混亂,所有款式的琴整整齊齊擺在櫃子裏。
李希曼一盞一盞看過去,練習琴大多長得不好看。
陳生在櫃檯稍稍看了,讓老闆取出幾把,一一試彈。
老闆笑道,“現在知道我們這兒的人不多嘍。”
陳生道,“這裏的練習琴音色不差,準度也可以。”
老闆道,“是,您要幾把,什麽價位的。”
陳生道,“五百左右的。”
“還有五百左右的?”李希曼驚到。
陳生笑了。
老闆也笑了。
陳生道,“有,琴館的練習琴就這個價錢。”
李希曼驚道,“可練習琴租給學生押金收兩千。”
接話的確是老闆,“原來您是開琴館的,那兩千實在是厚道價格了。”
陳生笑著嘆了口氣,對李希曼道,“這就是黑幕。”
老闆道,“按現在的行情,進價三百的琴,你們猜收多少?”
老闆打開了話匣子。李希曼也樂得聽,就道,“多少?”
“七千!還不算每月一兩百的租金呢。”
李希曼睜大了眼睛,而後皺眉道,“這麽坑。”
李希曼轉而問陳生,“你每月租金多少來著。”
陳生笑了一下,“一百。”
李希曼擰他的臉,“心好黑。”
陳生笑道,“計大師押金七千,租金兩百,我簡直是業界良心了。”
李希曼聞言,“奸商。”
陳生選了一盞連珠式,一盞落霞式,一盞仲尼式。各要七把。
老闆聞言開心,道,“行,給你九五折。”
陳生道,“謝謝老闆,我把地址寫下,你們送來。”
老闆道,“行。”
陳生正從老闆手中接過紙,紙掉落在地上。
李希曼背對著他們未曾留意。
陳生低著頭,垂下手臂的緊緊支在桌上,似是忍受著突來的絞痛,竟是良久沒有抬起臉。
老闆見他忽然如此,道,“您還好嗎?”
陳生笑道,“抽筋,不好意思,缺鈣。”
他若無其事地接過筆,李希曼走近他身邊了,微微皺眉,“你以前怎麽不抽筋。”
陳生在紙上不急不緩地落下地址,道,“可能真是累的了。”
付過錢之後,陳生拿著收據與李希曼走出樂器廠。
李希曼停下腳步,“你真的沒事麽。”
陳生道,“能有什麽事。”
兩人並肩往迴路上走。
弄堂越來越窄。
斫琴師住在另一方向,所處之地依舊偏僻。
李希曼與陳生進了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