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柳若不大敢相信,卻還是咬咬牙,堅定地表明態度:“閏惜,無論你做出何種選擇,我皆會支持。”
“你能替我保守這個秘密嗎?”
“我可以幫你保守這個秘密,可陵王與世子是宗親,將來若是………
他發現了你原來的身份怎麽辦?”
“不會的,兩家素無往來,以我姬妾的身份,王爺無論出席何種場合,皆不會攜我同往,留在此處,無人能察覺。”
秦柳若頷首應答:“如此甚好。”
靜默片刻後,又開口道:“我實在難以相信,這世間怎會有如此巧合之事?為何偏偏是陵王?讓我緩緩……”
秦柳若竭力抑製內心的躁動,此事實在太荒誕,話本都不敢如此編撰,她小心翼翼地捧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大口。
“咳咳——”
“別急。”
魚閏惜拿過秦柳若手中的茶杯,重新倒滿,又遞迴給她。
半晌,秦柳若神色終於有所緩和,看起來似乎接受了這個事實。
“原以為我們再無相見之日,沒想到還能與你重逢,太好了閏惜。”
秦柳若心中一陣酸楚,說話聲音都帶了點哭腔,她激動地抱住魚閏惜。
“別哭,今日重逢,我們應該高興。”
魚閏惜伏在秦柳若的肩頭,輕拍了拍她的背安慰,略微冰涼的手因為激動還有些顫抖。
陡然間,秦柳若似是想起了什麽,問道:“你不是許諾會來尋我的嗎?為何不與我聯係?又為何食言?”
“阿若,你在說什麽?”
魚閏惜不解,早些年她曾試圖探望秦柳若,奈何不知曉她嫁去何處,隻能托垣遇送去書信,然而皆無迴音,這怎會是她爽約呢?
“我不知你所嫁之夫溫負家在何處,隻能托莫啟給你送信,可是你從未迴過我。”
秦柳若恍然想起待嫁那段日子,家中父親深知她心有不甘,不願嫁與溫負,怕她逃婚,所以嚴禁她踏出家門,亦不許她與任何人有所聯絡。
彼時,她未能與魚閏惜取得聯係,魚閏惜自然也無從知曉她將嫁往何處。
可嫁人後,除了娘家寄來的書信,她從未收過任何信件。
“你說你給我寫過書信,可是真的?”
“當然,那時莫啟同我說了你夫家所在,可我不敢貿然打擾,隻得托他先送去書信問候,有十幾封呢。”
秦柳若一驚:“可我從來沒有收到過你寄來的書信啊?”
“那這是怎麽迴事?”魚閏惜小聲喃喃。
“難道是莫啟……”
魚閏惜垂眸思忖,以垣遇的性子若書信沒送到,一定會跟自己言明,不可能騙她。
“不可能!書信若未送到,莫啟定會如實相告,或許是府上的哪個人,把書信弄丟了也不一定。”
秦柳若凝眉,從前家中寄來的書信,一般是由劉管家轉交予她,垣遇寄來的應當也一樣。
莫非是劉管家那邊出了問題?他把書信弄丟了?
可一封也就算了,十幾封都弄丟了,不太可能。
那他就是故意的!
若沒有指示,劉管家如何敢自作主張?定是自家夫君溫負那邊出了什麽岔子。
秦柳若憤憤言道:“若真是府上出了問題,我想定跟我家那位脫不了幹係,我迴去得問問他!”
魚閏惜深知此事不妥,慌忙勸阻:“事情過去這麽久了,你突然去問他,不覺得奇怪?”
“可我……”秦柳若猶豫了一會,堅定地說道:“不行,我一定要問問他,閏惜你放心,我會想辦法去問,盡量不讓他察覺出什麽的。”
魚閏惜無奈點頭,提到垣遇,她還記掛著他腿受傷一事,想著溫負與垣遇是親房,秦柳若應當知曉他近況,她問:“莫啟的腿……現在如何了?”
“你也知曉此事?”
“嗯。”
“中秋那會迴京,偶然見過一麵,看起來沒什麽大問題。”
魚閏惜鬆了一口氣:“那就好。”
“怎麽了?他的腿受傷……”
“跟我有關。”
“啊?”
魚閏惜不自覺地抿了抿唇,秦柳若瞧出了異樣,好奇詢問:“這是怎麽迴事?我聽聞他出門遊曆,在一間破屋停歇,不慎被房梁砸到,所以……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是我不知曉的?”
魚閏惜輕歎息一聲,娓娓道來:“那一年,太後為我與世子賜婚,我實不願嫁與世子,莫啟應允助我出逃,那日我們一同去郊外破屋,欲偽造我死於火災,以新的身份逃出城。
豈料,彼時我已被沈恪懷的人盯上,他把我強行帶走,莫啟和秦文二人被打暈留在了那破屋,大火燒斷了房梁,垣遇的腿也因此……
好在秦文及時醒來,他們二人才免遭劫難,後來我曾去找過莫啟,可是秦文攔著不讓我見他。”
“這是為何?”
“他們先被打暈,所以不知道沈恪懷的到來,他一直以為我是怕那大火殃及自身,兀自逃離,我有跟他解釋,可他不信我。”
秦柳若咬牙:“秦文太可惡了,怎麽可以這樣想你!”
“他這麽做其實我也理解,畢竟莫啟的腿,確實是因為我才如此。”
魚閏惜長睫輕顫了顫,試圖掩住眼底的憂傷。
“我不理解!”
秦柳若想不明白,憤憤不平地說道:“莫啟上次遇刺,你可是舍命為他擋刀,秦文怎能如此誤解你呢?”
當時情況那般危急,好友魚閏惜未有絲毫遲疑,又怎會因懼火波及自身,棄他們於不顧而獨自逃離呢。
“莫啟沒事便好,至於被誤會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不過提到莫啟遇刺一事,我倒想起,那日我們不是在街頭遇到沈恪懷了嗎?
當初我還慶幸他來的及時,如今看來,怎麽就這麽巧遇到他了呢,此事不會也同他有關吧?”
“雖沒有證據,但十有八九就是他一手策劃的,莫啟的性子你我皆明了,平白無故怎會得罪人,還因此遭人追殺?
且來者眾多,莫啟平日就秦文一人跟著,犯不著如此大費周章,引人注目,我更相信那些刺客是為世子而來。”
“你能替我保守這個秘密嗎?”
“我可以幫你保守這個秘密,可陵王與世子是宗親,將來若是………
他發現了你原來的身份怎麽辦?”
“不會的,兩家素無往來,以我姬妾的身份,王爺無論出席何種場合,皆不會攜我同往,留在此處,無人能察覺。”
秦柳若頷首應答:“如此甚好。”
靜默片刻後,又開口道:“我實在難以相信,這世間怎會有如此巧合之事?為何偏偏是陵王?讓我緩緩……”
秦柳若竭力抑製內心的躁動,此事實在太荒誕,話本都不敢如此編撰,她小心翼翼地捧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大口。
“咳咳——”
“別急。”
魚閏惜拿過秦柳若手中的茶杯,重新倒滿,又遞迴給她。
半晌,秦柳若神色終於有所緩和,看起來似乎接受了這個事實。
“原以為我們再無相見之日,沒想到還能與你重逢,太好了閏惜。”
秦柳若心中一陣酸楚,說話聲音都帶了點哭腔,她激動地抱住魚閏惜。
“別哭,今日重逢,我們應該高興。”
魚閏惜伏在秦柳若的肩頭,輕拍了拍她的背安慰,略微冰涼的手因為激動還有些顫抖。
陡然間,秦柳若似是想起了什麽,問道:“你不是許諾會來尋我的嗎?為何不與我聯係?又為何食言?”
“阿若,你在說什麽?”
魚閏惜不解,早些年她曾試圖探望秦柳若,奈何不知曉她嫁去何處,隻能托垣遇送去書信,然而皆無迴音,這怎會是她爽約呢?
“我不知你所嫁之夫溫負家在何處,隻能托莫啟給你送信,可是你從未迴過我。”
秦柳若恍然想起待嫁那段日子,家中父親深知她心有不甘,不願嫁與溫負,怕她逃婚,所以嚴禁她踏出家門,亦不許她與任何人有所聯絡。
彼時,她未能與魚閏惜取得聯係,魚閏惜自然也無從知曉她將嫁往何處。
可嫁人後,除了娘家寄來的書信,她從未收過任何信件。
“你說你給我寫過書信,可是真的?”
“當然,那時莫啟同我說了你夫家所在,可我不敢貿然打擾,隻得托他先送去書信問候,有十幾封呢。”
秦柳若一驚:“可我從來沒有收到過你寄來的書信啊?”
“那這是怎麽迴事?”魚閏惜小聲喃喃。
“難道是莫啟……”
魚閏惜垂眸思忖,以垣遇的性子若書信沒送到,一定會跟自己言明,不可能騙她。
“不可能!書信若未送到,莫啟定會如實相告,或許是府上的哪個人,把書信弄丟了也不一定。”
秦柳若凝眉,從前家中寄來的書信,一般是由劉管家轉交予她,垣遇寄來的應當也一樣。
莫非是劉管家那邊出了問題?他把書信弄丟了?
可一封也就算了,十幾封都弄丟了,不太可能。
那他就是故意的!
若沒有指示,劉管家如何敢自作主張?定是自家夫君溫負那邊出了什麽岔子。
秦柳若憤憤言道:“若真是府上出了問題,我想定跟我家那位脫不了幹係,我迴去得問問他!”
魚閏惜深知此事不妥,慌忙勸阻:“事情過去這麽久了,你突然去問他,不覺得奇怪?”
“可我……”秦柳若猶豫了一會,堅定地說道:“不行,我一定要問問他,閏惜你放心,我會想辦法去問,盡量不讓他察覺出什麽的。”
魚閏惜無奈點頭,提到垣遇,她還記掛著他腿受傷一事,想著溫負與垣遇是親房,秦柳若應當知曉他近況,她問:“莫啟的腿……現在如何了?”
“你也知曉此事?”
“嗯。”
“中秋那會迴京,偶然見過一麵,看起來沒什麽大問題。”
魚閏惜鬆了一口氣:“那就好。”
“怎麽了?他的腿受傷……”
“跟我有關。”
“啊?”
魚閏惜不自覺地抿了抿唇,秦柳若瞧出了異樣,好奇詢問:“這是怎麽迴事?我聽聞他出門遊曆,在一間破屋停歇,不慎被房梁砸到,所以……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是我不知曉的?”
魚閏惜輕歎息一聲,娓娓道來:“那一年,太後為我與世子賜婚,我實不願嫁與世子,莫啟應允助我出逃,那日我們一同去郊外破屋,欲偽造我死於火災,以新的身份逃出城。
豈料,彼時我已被沈恪懷的人盯上,他把我強行帶走,莫啟和秦文二人被打暈留在了那破屋,大火燒斷了房梁,垣遇的腿也因此……
好在秦文及時醒來,他們二人才免遭劫難,後來我曾去找過莫啟,可是秦文攔著不讓我見他。”
“這是為何?”
“他們先被打暈,所以不知道沈恪懷的到來,他一直以為我是怕那大火殃及自身,兀自逃離,我有跟他解釋,可他不信我。”
秦柳若咬牙:“秦文太可惡了,怎麽可以這樣想你!”
“他這麽做其實我也理解,畢竟莫啟的腿,確實是因為我才如此。”
魚閏惜長睫輕顫了顫,試圖掩住眼底的憂傷。
“我不理解!”
秦柳若想不明白,憤憤不平地說道:“莫啟上次遇刺,你可是舍命為他擋刀,秦文怎能如此誤解你呢?”
當時情況那般危急,好友魚閏惜未有絲毫遲疑,又怎會因懼火波及自身,棄他們於不顧而獨自逃離呢。
“莫啟沒事便好,至於被誤會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不過提到莫啟遇刺一事,我倒想起,那日我們不是在街頭遇到沈恪懷了嗎?
當初我還慶幸他來的及時,如今看來,怎麽就這麽巧遇到他了呢,此事不會也同他有關吧?”
“雖沒有證據,但十有八九就是他一手策劃的,莫啟的性子你我皆明了,平白無故怎會得罪人,還因此遭人追殺?
且來者眾多,莫啟平日就秦文一人跟著,犯不著如此大費周章,引人注目,我更相信那些刺客是為世子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