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用時三天,思前想後,縷清利弊,決意按照霍弘的提議逐步削減收迴散官,更改俸祿的發放行式。


    九月中,工部司有幸成為了降免散官的第一個部門,倉部司成為了俸祿悉數為錢幣發放的第一個機構。


    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形容有些誇張,不過朝堂上還是生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而受命執行的兩司並無異動,尤其是後者,祿米等俸祿構成悉數化為黃燦燦的銅幣,多喜眼,看著旁人領取俸祿時還得扛著裝了小米的麻袋,“叮叮當當”的錢幣碰撞聲愈發悅耳。


    動用了千餘民工修葺的弘義宮,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翻修。


    將作監少匠閻立德升任大匠,執掌將作監。


    少府監葛國公劉義節,坐貴入賈人珠及故出署丞罪,廢為民,徙嶺南。


    工部司郎中閻立本被收迴了文散官之階,當月領了一等津貼。


    袁天罡擇定月底九月二十八為良期,太上皇自太極殿遷住更名為“大安”的弘義宮。


    霍弘每日清晨入政事堂應時點卯,上午處理工部、民部事宜,下午以國子監司業之身跨馬奔赴帝都附近縣城,考察調整雍州各縣官學架構。


    李二不是舍不得為官學大規模投入,可相比於內政,他更在乎外敵東突厥。


    在大唐的推動加速下,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迴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頡利可汗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矛盾隨時有可能進一步激化,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有意決裂。


    神臂弩、床子弩、開元弓以頗為可觀的速度在邊軍與十六衛中普及,工部司的地位愈加高昂,不似以往低迷難堪的工匠匯聚之所。


    與之相匹配的,則是軍器監的尷尬地位。


    當初霍弘狂言的“輕刀”雖尚未誕生,但工部司供應了大軍三成的各式兵刃,質地尤勝軍器監,畢竟墨家和公輸家合力精進鋼鐵冶煉,豈會無半點成效。


    加上劉義節的坐免,霍弘盯上要裁撤的軍器、將作、少府三監越顯狼狽。


    且霍弘以兩天三份奏疏不停的加碼追擊,致使少府監之位一直空懸,且在大安宮修葺結束後,依舊調度兩監行事,工部內的一些人笑稱二者為工部將作司和少府司。


    群龍無首的少府監是不知何去何從,皇帝沒有旨意的情況下聽之任之。


    將作監則是因為閻立德和閻立本兄弟二人正在聯手為太上皇李淵修建皇陵,無暇顧及。


    “嘭!”李世民大力扔下手中的奏疏,“克明,朕的工部何時有了六司?”


    杜如晦老神道:“臣不知,臣從未有工部六司之言。”


    “看看,都看看工部侍郎的奏疏,竟妄言‘工部六司’,他這是要幹什麽?”李世民像個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將奏疏給了房玄齡等重臣傳閱。


    而看奏疏的人呢,一臉鄭重,麵無表情;實則卻不以為然,這話如今早就傳遍了京城,你這當皇帝就是這麽表示怒火的?拍桌子跳腳了再說吧。


    杜如晦感受到了別人幫自己背鍋的樂趣所在,瞅了眼接任自己兵部尚書之職的李靖,說道:“陛下,十六衛更換陳舊兵刃備戰,急需新器,且數量極大,當責令軍器監趕製才是。”


    李世民是真沒發現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會這麽不要臉,斷定自己丟一句工部司麻溜點的話出來,一定會被推得一幹二淨,軍器要工部司趕製,還要軍器監幹什麽,“愛卿所言甚是。”


    無辜躺槍的李靖暗暗搖頭不已,自己就這麽平白無故的背負了軍器監的恨意。


    不由得想起霍弘來,還真特麽是個天才。


    工部司打造了軍器就是勞苦功高,軍器監打造的比你們多的多,卻是瀆職懈怠,真可憐。


    “霍弘最近在忙什麽?”李世民連著半個月,天天見奏疏,沒見到真人,忽然有點不習慣,總覺得缺點什麽。


    “啟稟陛下,霍司業每日處理兩部公務間隙,時常去附近縣城實地考察,忙於合整諸多學舍、擇定各縣官學之地、裁剪職責衝突的繁多胥吏。”房玄齡一字不差的將霍弘給他的原話送給了皇帝。


    “朕何時下旨令其這般行事?”李世民要不是因為接到了百騎司對於霍弘動作進展的詳細匯報,這會真該暴怒嘶吼了。


    “陛下,臣昨日亦疑之何故擅作主張?霍司業複問與臣,此非國子監之責矣?”房玄齡說的特明白,這是人以國子監右司業之職行事,和民部可沒半文錢的關係,有麻煩找祭酒李綱去。


    也甭拿宰輔說事,按照朝廷官署職責架構,左仆射可無權幹涉九寺五監的事,雖然實際上在管,可你皇帝要找麻煩,咱們就得掰扯掰扯職權劃分。


    李世民頓時無語凝噎,好一個房玄齡、好一個杜如晦,兩個長官,居然將自己和下屬的關係撇的幹幹淨淨,“昨夜驟降大雪,冬日已臨,朕欲出宮一睹百姓現狀,眾卿迴府更衣隨朕同往。”


    “諾!”殿中參加小朝會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長孫無忌、李靖、李績、李孝恭、尉遲敬德、程知節、秦叔寶等人齊聲應道。


    迴麗正殿換了身便裝,走過太極宮時,李世民頓住腳步看了眼恢宏的宮殿,三天,再有三天它就會真正屬於自己。


    不用約定時間、地點,帶著郭旗慢步行於朱雀大街之上,近百名護衛或近或遠的遊離在四周,房玄齡等人逐漸靠攏到了身旁。


    為朱雀大街劃分的萬年縣和長安縣歸屬的長安城涇渭分明。


    平民為主的長安縣街道皆是齊整幹淨的青石路麵,昨夜的積雪百姓出門時已經被衙役及時清理掉了,似乎昨夜的雪是夢中遇見。


    而滿是高門大戶的萬年縣歸屬之地,石路、磚路、土路混合摻雜,快速消融的初冬之雪使路麵較為泥濘,行走者不時便需跳腳跨步,無事者宅在家中不願出門走動。


    再反觀長安縣的街上,小攤小位密布,叫賣聲不絕於耳,每個攤位旁皆有一個蜂窩煤爐子燃燒,不時有衙役路過買點吃食且與之相談甚歡,形似老友。


    同一座城池之中,左右之差,如同是兩個世界一般。


    “東施效顰,不外如是。”行至九仁醫院門口,被人流擋住前路的李世民,感慨道。


    魏征發揮他那頭鐵的精神直言不諱道:“長安早年為霍弘執掌,傾麋鹿商行之財施以仁令,得此良景。


    劉錫九為法家人傑、實有大才,蕭規曹隨於大勢也,以自身法家之能,明判大小案件,自有其仕之聲名。


    歸根結底,為長安縣所領坊市,達官顯貴少有居住,霍弘為長安令時,有史萬寶之前例,劉錫九又為法家出身,無懼無畏,小小衙役便敢犯貴顏,深得民心。


    而萬年縣內貴人雲居,縣令懦弱無膽,陛下恩寵偏袒勳貴過失,致使縣衙無為,難得民意擁戴,故有醜態百出之象。”


    房玄齡幾人替魏征捏了把汗,不是擔心李世民的怒火,而是其話語中開罪的勳貴,小錯不斷的程知節和尉遲敬德可就在這兒呢。


    李世明長舒了一口氣說道:“朕之過耶!似明秦始皇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大治仁政之良機,為何循商鞅變法之矩,重李斯等法家之傑,酷刑嚴律於天下。”


    門神爺和混世魔王對視一眼,咱們這次要不就大度原諒了魏黑子?


    “將劉錫九調任萬年令,如何?”人流分開的空隙,李世民繼續沿朱雀大街向明德門徑直走去。


    眾人明白陛下這是要大力整頓帝都,日後會適當減弱對勳貴的放縱。


    杜如晦如是說道:“並無不可,然繼任長安令者需精挑細選,既有明辨是非之才,亦有甘於蕭規曹隨之懷。”


    “輔機可有人選?”李世民問大舅子沒毛病,人是吏部尚書麽。


    長孫無忌緩緩搖頭,顧慮不斷擦肩的百姓便放棄了尊稱,迴道:“一時想不起來。”


    李世民輕輕搖頭不再說及此事,明白不是沒有人選,而是沒有符合各方利益的人選。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可這是天子腳下的長安令,正五品上的官職。


    隱世百家中這樣的人至少有雙手之數,可世家勳貴不樂意隱世百家再有人出仕且居大權可握的官職。


    若選世家勳貴中某家的人,又得經過一番內部的利益糾葛才能得到共舉,還得看一下處事認真的霍弘是怎樣的態度。


    縣令上任無法阻撓,找茬總沒問題吧,民部隨便挑倆刺或是壓下請調錢糧的文書,你咋辦?


    聖旨都敢迴駁挑毛病,兩份文書還不是手到擒來。


    “霍弘!”李世民抬首看向視線正前方的馭馬身影,沉聲道。


    “哎!”被叫名的小人兒乖乖下馬讓路站到了一旁。


    “跟上!”李二瞅見錯身後踩著馬鐙準備上馬迴城的小人兒,朗聲說道。


    “哦!”霍弘揮手示意三義先行迴府,自己牽著馬吊在了隊伍最後麵。


    杜如晦笑問道:“霍司業今日三原之行可還滿意?”


    “還行,一切都在計劃之內,有序推進。”霍弘迴敬了一個憨厚的笑容,撓頭說完,伸手從馬背包裹中取了個烤紅薯,放開馬韁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名為“大黑”的大食馬默默跟隨,不時低頭咬一口路邊的枯草,打一個響鼻表示存在感。


    “老夫聽說你調一個禁衛小卒去了代州,其臨行前還送了匹大食馬?”李孝恭看著嘴邊黑了一圈的小人兒問道。


    “嗯呢!”霍弘抬起胳膊拿袖子一抹嘴,小半個臉蛋都黑了,被大黑舔了一舌頭,再一擦,完事。


    “他有什麽能耐值得你這般看重?還贈以良馬親自相送?”李孝恭不是真的好奇,隻是打發打發無聊的旅途。


    “來日未嚐不可與鄂國公一較高下,寶馬配英雄。”霍弘歪頭想了想,好像尉遲敬德起初封吳國公來著,後來才改封的鄂國公,這會杜伏威活著占了吳國公之爵,以後改封啥?


    “哈哈哈……”李孝恭等人紛紛開口大笑,好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一樣,李靖也不例外。


    李世民搖頭笑道:“汝確有識人之慧眼,卻常高估於自舉之才。”


    “不不不,時勢造英雄,那是他們還年輕,也沒有遇見……你們的年月,不然你們未必能比得上他們。”霍弘看見有人注視,簡單稱唿概括。


    “可有與藥師比肩者?”李孝恭嘲笑道。


    “我啊!”霍弘一臉認真的說道:“你們可別小瞧人,再過幾年,吾定能大放異彩於沙場之上,討個‘冠軍侯’之爵。”


    “哈哈哈哈……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吾必予汝以良機,然大唐永無‘冠軍侯’之爵。”李世民平靜道。


    拜讀了完整的《吳子》兵法,方才知道當時真的低估了劉仁軌,他當時中規中矩的迴答乃是另有其義,不輕視也不重視屢屢表態從軍的小人兒,紙上談兵者,比比皆是。


    在場之人包括房玄齡等文官,也拜讀了李二賞賜的抄錄本《吳子》,更知霍侯府中尚有為數不少的隱世百家珍藏兵書,實才無法預估。


    幾個笑話仿佛驅散了初冬的寒意,眾人走過近郊鄉裏,一睹萬民百態。


    “瓜娃子你給我站住!……”


    河邊,眾人看著莊稼漢子身著毛衣未穿外衣追著半大小子打的場景,皆是麵帶笑意。


    霍弘親自上手教尚衣局的人織毛衣傳於天下,不足一旬便已同毛線傳遍長安,常年縫衣織布的婦女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居然嫌霍弘織的樣板特醜,你就說氣不氣人。


    一行衣著華貴的人進入村落,站在門口或牆頭窺見院內或屋內有婦女拿著棒針坐在蜂窩煤爐子旁邊織毛衣、圍巾的場景,迴程又見貨郎挑著毛線、商隊運送羊毛等等,李世民點頭笑道:


    “一切確實在有序推進。”


    “可不是,我覺得工部六……啊,應該對屢屢創新的大匠大肆嘉獎,對,就是這樣。”霍弘感受到眼神殺後瞬間變了說辭。


    “還有呢?”李世民淡笑道。


    “長安縣學升格雍州州學一事,該提上日程了吧?”霍弘的計劃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長安令劉錫九可能為萬年令?”李世民心心念念的態度,令長孫無忌幾人深感無力,皇帝還是久居宮中的好。


    霍弘有些摸不清陛下這一問的具體心思,不滿萬年現狀是肯定的,卻不知有沒有其它成分,“武德六年在任的長安令曾上疏於太上皇,更長安縣轄地,隻管整個長安城與四周數裏疆域。”


    “還有此事?”李世民想不起來這事,按理說自己身為秦王不該不知道哇。


    “太上皇直接壓下了奏疏,言荒誕不經。”霍弘尷尬道。


    “為何?”李世民沒下定決心,可其中的利弊得失轉瞬就能明了,不明白李淵果斷否決的原因。


    “這個……那個……”霍弘遲疑不決,受到龍咳威脅才吐露往事,“重新劃分長安縣地域後,削減涇陽、三原等京畿諸縣令官階品級,或升長安令為中州刺史之品階。”


    “一介良策為汝妄想而斷絕。”魏征給出的點評得到了李二幾人的共同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麋九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麋九郎並收藏唐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