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瑞典的哥德堡。
瑞士和瑞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總有人傻傻分不清楚,看了預告片就以為托比昂和天使是老鄉。
的確,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瑞士和瑞典這兩個詞匯都很相似。
瑞士,全稱瑞士聯邦,中歐國家之一,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首都是伯爾尼,居民多說德語。
瑞典,全稱瑞典王國,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居民都說瑞典語。
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它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港口城市,位於卡特加特海峽,約塔運河畔,與丹麥北端隔海相望。
一座矗立在海邊的城市,夜裏五光十色的燈光灑在海麵,瞧起來總是那麽的美麗。
主人公托比昂·林德霍姆是地地道道的瑞典人,操著一口標準且流利的瑞典語。
他的外貌嘛,這是近期老生常談的問題。
頭發和茂密的胡子都是淡金色,下巴上的胡子很厚很長,不知為了彰顯他工程師的身份還是怎的,特意將胡子分成兩半用兩個鐵箍套上,就和女生紮雙馬尾一樣。
人家是紮頭發,他是套胡子。
最為矚目的要數他那碩大的鼻子,占了整個麵龐的三分之一,將眼睛和嘴巴分隔開來。
右肩上畫著齒輪形狀的圖案,表明他十分熱愛工程學,喜歡研究發明各種武器裝備。
在家中,他沒有穿上護甲,更沒有背上沉重的鍛爐,就穿著一件白色背心,挺著個大肚子,跟十月懷胎的婦人一樣。
此時他的左臂還是完好的,沒有鉗子般的機械義肢,隻有外接的機械臂,用於搞研究。
牆壁上掛著許多照片,大多是托比昂與妻子和孩子的合影,還有托比昂引以為豪的大發明大製作。
家裏很清淨,至於為什麽,孩子們都被托比昂的夫人英格麗送去學校了,其實不是全部,還有一個在媽媽的肚子裏。
媽媽的身材很好,與其平時喜歡健身脫不開關係,即便生了好幾個,身材也不弱於那些二十左右的花季少女。
隻是現在……肚子稍微有一點挺,不過這仍然無法掩飾英格麗身材好的事實。
五官很端正,驚豔不了別人,卻很耐看,看久了才能get到她的美。
這個最小的家夥很愛搗蛋,在肚子裏也不讓媽媽安省,“叮鈴哐啷”地不知在做什麽,和托比昂平時搗鼓機械發出的聲音有點像。
胎動是正常的,可胎動是建立在懷胎四月左右的前提下,這才三個月不到,因此托比昂一度認為夫人懷了個奇才。
以後一定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師,比他在工程學領域做出的成就還要高。
英格麗隻是抿嘴一笑,丈夫熱衷於工程學,她對此並不感冒,也不希望最小的女兒以後像他這樣沒日沒夜的搞研究。
相比於此,她更希望小女兒多讀點書,以後搞搞文學創作,每天有更多的時間來感悟生活,而不是沉溺於研究發明。
至於打打殺殺,那就更不可取了。
誰希望自己的女兒以後成為一名衝鋒陷陣的戰士?就算有,也絕不會是她。
從房屋裝修就能看出這不是一般家庭,少說也是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富豪。
實際上托比昂·林德霍姆先生所掌握的資產遠不止這些,他隻是習慣了樸實的生活,準確來說隻有他的房子很樸素,沒什麽奢華的家具。
對住所方麵托比昂的要求很簡單,住著舒服就行了,把家裏搞得跟宮殿一樣反而不適應。
當托比昂推開門的時候,一切都明白了,真正能體現他身價的乃是這間上百平米的研究所。
擺滿各式各樣的高大器械,旁邊還放著梯子,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就是油汙味比較重,托比昂每次工作的時候都要帶上口罩。
“wow!”
饒是以托尼淡定的性子,都不禁被震撼到了,林德霍姆先生的研究所比起他的來少了些現代化的科技元素,但多了幾分厚重的工程氣息。
林德霍姆先生所設計出來的大都是重型武器,每一樣看起來威力都不弱,不禁思考將其縮小裝在戰衣上的可能性。
鋼鐵俠尚且如此,其他觀眾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嘴巴張得老大,什麽家庭啊這是?
是的,托比昂的工作就是這些,每天與機械打交道,為多個國家提供武器、設計武器係統。
因此他在國際上的名聲一直都不太好,被認為是視財如命的大壞蛋。
托比昂覺得將視財如命換成愛財之人比較好,畢竟他不會為了錢財而將自己放置在一個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地位。
至於大壞蛋這點,他是不認同的,他從來沒做什麽壞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
科技進步會讓人類更進步,人類更進步這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文明和諧。
看到這裏,羅寧不禁想起了托尼,托尼斂財的說法似乎也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對此他不屑一顧,內心輕哼一聲,嗬……虛偽!
托尼則是覺得英雄所見略同,沒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讓人類更進步這點他是真沒想到,以後在別人麵前又有了新的說辭,學到了!
托比昂的說法很有意義,或許這是他堅持此項事業如此之久的原因。
但他的雇主們從不這樣認為,讓科技更進步?讓人類更進步?笑話!
他們隻想利用網絡化的智能計算機控製他的武器。
至於控製武器做什麽,這就不用多說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切都是利益驅使。
這讓托比昂和他的雇主們經常鬧矛盾,雇主們卻不敢威脅他,如此天才的工程師僅此一位,撂挑子不幹了對雙方都沒好處。
托比昂同樣不是那種死腦筋,拿到工程款之後就悻悻作罷,畢竟他還要生活。
為了生活,他不得不繼續他的事業,不然他拿什麽來養他的孩子們,拿什麽來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
直到他的雇主提出智能機器人的需求,托比昂有史以來第一次堅決貫徹自己的理念,給再多錢也不幹。
機器隻能是機器,不能賦予它們智慧,哪怕是最低級的智慧也不行。
瑞士和瑞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總有人傻傻分不清楚,看了預告片就以為托比昂和天使是老鄉。
的確,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瑞士和瑞典這兩個詞匯都很相似。
瑞士,全稱瑞士聯邦,中歐國家之一,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首都是伯爾尼,居民多說德語。
瑞典,全稱瑞典王國,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居民都說瑞典語。
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它是瑞典西南部海岸著名港口城市,位於卡特加特海峽,約塔運河畔,與丹麥北端隔海相望。
一座矗立在海邊的城市,夜裏五光十色的燈光灑在海麵,瞧起來總是那麽的美麗。
主人公托比昂·林德霍姆是地地道道的瑞典人,操著一口標準且流利的瑞典語。
他的外貌嘛,這是近期老生常談的問題。
頭發和茂密的胡子都是淡金色,下巴上的胡子很厚很長,不知為了彰顯他工程師的身份還是怎的,特意將胡子分成兩半用兩個鐵箍套上,就和女生紮雙馬尾一樣。
人家是紮頭發,他是套胡子。
最為矚目的要數他那碩大的鼻子,占了整個麵龐的三分之一,將眼睛和嘴巴分隔開來。
右肩上畫著齒輪形狀的圖案,表明他十分熱愛工程學,喜歡研究發明各種武器裝備。
在家中,他沒有穿上護甲,更沒有背上沉重的鍛爐,就穿著一件白色背心,挺著個大肚子,跟十月懷胎的婦人一樣。
此時他的左臂還是完好的,沒有鉗子般的機械義肢,隻有外接的機械臂,用於搞研究。
牆壁上掛著許多照片,大多是托比昂與妻子和孩子的合影,還有托比昂引以為豪的大發明大製作。
家裏很清淨,至於為什麽,孩子們都被托比昂的夫人英格麗送去學校了,其實不是全部,還有一個在媽媽的肚子裏。
媽媽的身材很好,與其平時喜歡健身脫不開關係,即便生了好幾個,身材也不弱於那些二十左右的花季少女。
隻是現在……肚子稍微有一點挺,不過這仍然無法掩飾英格麗身材好的事實。
五官很端正,驚豔不了別人,卻很耐看,看久了才能get到她的美。
這個最小的家夥很愛搗蛋,在肚子裏也不讓媽媽安省,“叮鈴哐啷”地不知在做什麽,和托比昂平時搗鼓機械發出的聲音有點像。
胎動是正常的,可胎動是建立在懷胎四月左右的前提下,這才三個月不到,因此托比昂一度認為夫人懷了個奇才。
以後一定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師,比他在工程學領域做出的成就還要高。
英格麗隻是抿嘴一笑,丈夫熱衷於工程學,她對此並不感冒,也不希望最小的女兒以後像他這樣沒日沒夜的搞研究。
相比於此,她更希望小女兒多讀點書,以後搞搞文學創作,每天有更多的時間來感悟生活,而不是沉溺於研究發明。
至於打打殺殺,那就更不可取了。
誰希望自己的女兒以後成為一名衝鋒陷陣的戰士?就算有,也絕不會是她。
從房屋裝修就能看出這不是一般家庭,少說也是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富豪。
實際上托比昂·林德霍姆先生所掌握的資產遠不止這些,他隻是習慣了樸實的生活,準確來說隻有他的房子很樸素,沒什麽奢華的家具。
對住所方麵托比昂的要求很簡單,住著舒服就行了,把家裏搞得跟宮殿一樣反而不適應。
當托比昂推開門的時候,一切都明白了,真正能體現他身價的乃是這間上百平米的研究所。
擺滿各式各樣的高大器械,旁邊還放著梯子,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就是油汙味比較重,托比昂每次工作的時候都要帶上口罩。
“wow!”
饒是以托尼淡定的性子,都不禁被震撼到了,林德霍姆先生的研究所比起他的來少了些現代化的科技元素,但多了幾分厚重的工程氣息。
林德霍姆先生所設計出來的大都是重型武器,每一樣看起來威力都不弱,不禁思考將其縮小裝在戰衣上的可能性。
鋼鐵俠尚且如此,其他觀眾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嘴巴張得老大,什麽家庭啊這是?
是的,托比昂的工作就是這些,每天與機械打交道,為多個國家提供武器、設計武器係統。
因此他在國際上的名聲一直都不太好,被認為是視財如命的大壞蛋。
托比昂覺得將視財如命換成愛財之人比較好,畢竟他不會為了錢財而將自己放置在一個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地位。
至於大壞蛋這點,他是不認同的,他從來沒做什麽壞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
科技進步會讓人類更進步,人類更進步這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文明和諧。
看到這裏,羅寧不禁想起了托尼,托尼斂財的說法似乎也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對此他不屑一顧,內心輕哼一聲,嗬……虛偽!
托尼則是覺得英雄所見略同,沒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科技更進步,讓人類更進步這點他是真沒想到,以後在別人麵前又有了新的說辭,學到了!
托比昂的說法很有意義,或許這是他堅持此項事業如此之久的原因。
但他的雇主們從不這樣認為,讓科技更進步?讓人類更進步?笑話!
他們隻想利用網絡化的智能計算機控製他的武器。
至於控製武器做什麽,這就不用多說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切都是利益驅使。
這讓托比昂和他的雇主們經常鬧矛盾,雇主們卻不敢威脅他,如此天才的工程師僅此一位,撂挑子不幹了對雙方都沒好處。
托比昂同樣不是那種死腦筋,拿到工程款之後就悻悻作罷,畢竟他還要生活。
為了生活,他不得不繼續他的事業,不然他拿什麽來養他的孩子們,拿什麽來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
直到他的雇主提出智能機器人的需求,托比昂有史以來第一次堅決貫徹自己的理念,給再多錢也不幹。
機器隻能是機器,不能賦予它們智慧,哪怕是最低級的智慧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