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平愚鈍,未解老師深意,隻是一番淺見罷了,平覺得,老師之意,當是由甘將軍出征吧?”


    既然被問到了,關平也不會扭扭捏捏,隻是方才的想法太過離奇,他也不清楚自己猜的對不對,隻好一點一點出言試探。


    這下,連關羽都有些懵了,不知道自家兒子的邏輯關係是從哪來的。甘寧有本事這一點大家都承認,可咱們說的不是穿越無人區的補給問題嗎?這和甘寧有什麽關係?


    倒是陳謙微微一笑,暗讚一聲不愧是自家弟子,思維開闊,居然真被他想到了。


    “有什麽想法就直說,不必拿言語來試探。”


    關平聞言,縮了縮脖子,從自家老師的臉上也看不出來喜怒,隻好硬著頭皮將自己的想法道出。


    “是這樣的,黃河之中有一分流,名曰渭水,橫貫了大半個涼州,方才平從地圖上看了看,倘若以船隻經由渭水入涼州,隻需半月時間,便可直達天水。因此平鬥膽猜測,老師您是否想調甘將軍前去。”


    關平之言,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大殿都陷入了嘩然。關羽下意識的就要嗬斥兒子不可胡言,但轉頭對上陳謙滿含笑意的眼神時,卻又不由得一愣。


    難道,還真被自家兒子說中了?


    “子誠,你…你該不會當真如此…額,如此天馬行空吧?”


    天可憐見,其實關羽想說的是異想天開來著,到底是顧忌著陳謙的麵子,臨時改口換了個稍微好聽點的詞。


    “有何不可呢?我等的水軍本就冠絕天下,曹賊望塵莫及,有此優勢,又豈能不用?更何況,這一計也沒有什麽不妥之處,不是嗎?”


    一句話,將所有人的勸阻堵迴了胸中,好像,也確實如軍師說的那樣。此計雖聞所未聞,但細思起來,的確有幾分道理。


    不說別的,單是曹操沒有水軍這一點,就足夠排除絕大多數的風險。沒有成建製的水軍,就算甘寧被發現了,他們也隻能幹看著,連攻擊都做不到。


    也就是說,就算被發現了,大不了撤迴來就是,不至於有什麽損失。而要是不被發現,按照行船速度,十五日之內直達天水半點問題都沒有。這一策,從根本上解決了無法補給的難題。


    想明白的眾人,紛紛敬佩的對陳謙拱了拱手,迴頭看向關平時,也帶上了明顯的讚許。


    早聽說此子智勇雙全,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陳謙看了眼憨笑的關平,隨後又把目光投向了諸葛亮,隻是看他一直盯著地圖上某處發呆,陳謙心中閃過了一絲震驚。


    不是吧,關平那樣已經夠讓我驚訝了,亮子你該不會連我之後的計劃都看穿了吧?那我這當老師的多沒麵子?


    “孔明,你在想什麽呢?”


    “哦,老師,亮隻是在想,就算有甘將軍的水軍一路護送,可涼州民情不同,最後到地方作戰的,勢必得有孟起將軍與他的涼州鐵騎。但張繡勇猛,於涼州之地素有威望,加之我等此次乃是奇襲,不可能帶太多兵馬,我等具體該怎麽做,才能建功呢?”


    “孔明有何想法,但請直言。”


    說這句話的不是陳謙,而是一旁的劉備。說實話,陳謙總覺得劉備在麵對諸葛亮時,寬容的過分,甚至比對自己還要好——至少他就從來沒聽劉備對他說過“早點休息,不要太過操勞”這種話。


    “是,陛下,依亮之見,孟起他們想要建功,單靠自身是遠遠不夠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效彷曹昂在幽州的做為,籠絡民心,壯大己身。”


    “這能行嗎?孟起他們馬家在涼州的聲望的確不低,可是孔明你方才也說過了,張繡此人,在涼州人心中的威望同樣很高,況且眼下他還是涼州名義上的主人,孟起能比得過他嗎?”


    劉備的疑問同樣也是其他人的疑問,不過這個其他人中並不包括陳謙。此刻他已經百分之百確定,這個妖孽是真的已經猜到自己的打算了。


    “要與張繡爭民心的,並非馬家,而是陛下您。依亮淺見,老師的打算,是讓孟起突襲天水後,立刻以陛下的名義下達一封詔書。此詔一出,莫說是張繡,就算當年‘涼州三明’複生,也阻止不了民心所向了。”


    “哦?到底是何詔書,居然有如此神奇?”


    “重啟絲綢之路,與西域各國通商!”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


    關羽等武將越發的摸不著頭腦了,咱們不是在討論戰事嗎?怎麽聊著聊著就又跑到國策上去了?


    在場之人沒有一個是文盲,張騫出使西域,與各國通商之事他們當然不會不知道,可這事兒與涼州的民心有什麽關係?


    別說他們了,就連陳登、荀悅這些治世能臣,此時也隻是隱隱的抓住了一絲靈感,但卻無法參透其中奧妙。


    “孔明的意思是,重開絲綢之路,便能盡收涼州民心?這不太可能吧?真要是那麽簡單,曹賊他們幹嘛這麽做?”


    問話的是陳宗,他屬於那種滿腦子都是打仗的人,對於治政理事毫不在意,因此第一個便迴過神來,有些好奇的問了一句。


    “此事當然可能,諸位可知,我大漢開國四百年來,涼州一地最為繁華的時期,是什麽時候嗎?”


    張騫出使西域之事,是一件典型的“無心插柳柳成蔭”之事,西漢時,武帝派遣張騫為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能聯合他們共同對匈奴出兵。


    當然,最後這件事被月氏人拒絕了,然後漢武帝爆發小宇宙淦翻了匈奴時,他們老後悔了,這先不提。


    單說張騫,明明是一趟失敗的出使,卻能成功留名於青史,這是為何?正是因為他這一去,成功促進了大漢與西域兩地的文化、貿易交流。


    說人話就是,西域人眼饞中原的絲綢、茶葉,而中原人也看上了他們的寶石、香料等物,於是兩國商人一拍即合,互相展開了貿易。


    剛開始隻是私人性質的民間貿易,到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尤其是當西域有一個國家,名曰“大宛”,盛產良馬的消息傳來後,這場貿易徹底演變成了國與國之間的行為,漢武帝甚至還為此專門設置了西域都護府。


    這段曆史,後人知曉的或許不多,但在漢朝時,卻基本上盡人皆知,哪怕不識字的鄉間老農也能說上幾句。


    荀悅等人自然也知曉此事,同時,他們也終於想明白了個中聯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季漢謀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會飛的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會飛的嚶並收藏三國之季漢謀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