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寺中,眾人驚慌不定。
謝龜說道:“曹君,你快些出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曹鳳爬起,掉頭往外就走,邊走,邊把自己沒說完的“第三件事”,說與謝龜,急促地說道:“明公,速派吏卒去縣中鐵官,務必要將鐵官中的鐵官徒鎮撫住!不可再鐵官生亂。”
——此句叮囑係出有因。
薛縣本是沒有鐵官的,魯郡原隻有魯縣有鐵官。
前漢成帝年間,距今約二三十年前,永始三年,於這年冬季,鄰郡山陽郡在鐵官裏邊勞役的刑徒、更卒等因生活和工作的條件太過惡劣,無法再忍受壓迫,乃在一個叫蘇令的鐵官刑徒的率領下,共二百二十八人起事,攻殺長吏,搶了武庫裏的兵器,聚集民眾,竟是掀起了一場偌大的亂潮,前後轉戰了十九個郡國,殺掉了東郡太守、汝南都尉。這場叛亂最終雖是被鎮壓了下去,但帶來的直接後果之一,即是朝廷把山陽郡的鐵官,部分遷移到了薛縣。
換言之,薛縣現在的鐵官,雖然是在薛縣境內,但在名義上,實則是仍屬山陽郡。
自這部分鐵官遷移過來以後,薛縣曆任來大多的長吏、縣寺吏員,以及縣中士紳,無不為之懷憂,俱是擔心可幹萬別在薛縣境內再搞出來那麽一通大亂了!當此城外賊兵已至的情形下,曹鳳想到了鐵官這個“火藥桶”,因遂於此時,向謝龜提出了“鎮撫鐵官”的這個緊急建議。
謝龜整天的樂趣都在經書,是個知識分子,鐵官是什麽地方?煙熏火燎、烏煙瘴氣,工匠之外,在裏邊幹活的不是哪怕幹活也要帶著刑具的刑徒,就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服徭役的更卒,與他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而況鐵官也不歸地方官寺管轄,鹽官、鐵官此類郡國的“特種官署”,皆是中央之派出機構,直接歸朝廷中的有關部門管轄,鹽、鐵官都是歸大司農管,因此,從去年到任至今,他是一次都沒去過鐵官。不是曹鳳提醒,他還真就把這個事兒給忘了。
得了曹鳳的提醒,謝龜拍了下額頭,說道:“我縣之鐵官,在城中者共幾處?”
薛縣鐵官的規模還不小,分別設在了不同的地方,有在縣外的,有在縣中的。在縣外的多,在縣中的少。鐵官不歸地方管,但在鐵官中服役的更卒的口糧,由地方供給,負責縣中財政的少內薔夫起身下揖,慌亂答道:“迴明公的話,城中者隻一處,在縣北城垣角。”
——少內,又名小府,“主出納、主餉糧”,相當於後世一縣中的財政局長,其長稱薔夫。
幾次派遣任務,縣吏們都不積極,謝龜也不再問了,開始直接指派,便令這少內薔夫,說道:“你帶上寺內吏卒若幹,便速去城北鐵官,彈壓鐵官徒,不可使生亂。”
少內薔夫的臉都白了。鐵官,那是人去的地方麽?平常無事,他還不想去,現下城外賊至,鐵官中的鐵官徒也許會趁機生亂,卻讓他去?鐵官裏的刑徒、更卒每天吃的都什麽,他最為供應者,那是清清楚楚!可以說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幹著最累的活,吃的豬狗不如。十之八九,他覺得,鐵官中的刑徒、更卒,最起碼刑徒,也就是鐵官徒肯定會借著這次賊兵來犯的機會暴動作亂的!讓他去,豈不是讓他送死去?
他囁嚅說道:“明公,下吏力不能提劍,敢上愚見,此任似委賊曹張掾為宜。”
姓張的賊曹掾大驚失色,待要急忙反駁,堂門外傳來“蹬蹬蹬”慌促的腳步聲,曹鳳驚駭的聲音傳進:“明公!明公!怎麽辦?怎麽辦呀!賊兵進城了!”
隨著他踉踉蹌蹌跑進堂上的還有兩人,一個是正是什長李熙,一個是都亭亭長。
“……?”這消息比忽有賊兵來至的消息還令人震驚,謝龜摸著胡須,驚訝得不知該說什麽。
曹鳳左右顧視,坐在兩邊席上的諸多縣吏,與謝龜的反應無異,個個張著嘴,瞠目咋舌。
心知指望不上謝龜和這幹縣吏了,做為兵曹掾,曹鳳有著他的責任感,強自按下驚懼,咬牙瞪眼,抽劍在手,喝道:“明公!請你給我下令,命我率縣寺吏卒,死守縣寺,與賊兵拚了!”
“死、死、死守縣寺?”
曹鳳喝道:“縣寺吏卒約二十餘,加上各曹的佐史、書佐等小吏,合計百餘。以此百餘,足能暫守縣寺。見賊入城,料縣尉李公必會急引縣卒來救,待李公引兵至後……”
他下邊說不下去了。
李縣尉那邊是有部分縣卒,可相當部分的縣卒都在縣中,隻靠李縣尉手頭上的那點縣卒,除非是天兵天將,否則三歲孩童也能料知,必然是擊不敗賊兵、救不下城池的!
說話的這麽點時間,東城外的賊唿,已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更要命的是,並且聽著像是已有賊兵進城,離縣寺也越來越近了!堂上諸吏有膽小者,牙齒打架,嚇得尿都要憋不住了。
(
少內薔夫跪倒拜地,顫聲說道:“明公,守是守不得了!下吏敢上愚見,不然就、就……”
謝龜緩過來了勁,問道:“就什麽?”
“就降了吧!”
謝龜說道:“降了?”
“功曹離前,他不是說這支賊兵的渠率劉昱,自稱是前漢東平王之後麽?既是前漢東平王之後,必非窮兇極惡之徒。我等若是獻城降之,想來他應不致會再做殘害。”
謝龜說道:“這……。我身為縣宰,有守土禦賊之責,若反降賊,說得過去麽?”
縣寺吏員的辟除任用,悉由長吏選擇決定。謝龜好儒,他辟除的這幫子縣吏因多儒生。
少內薔夫雖是管財政的,儒家經典亦頗精通,他投其所好,與謝龜說道:“明公,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不知權變的人是固執的小人,隻能算是次等的士。高明之士,當善權變。下吏又聞之,孔子適衛,路經蒲地,會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要求孔子答應不去衛國,才肯放行。子遂與盟約,答應了蒲人不去衛國。過了蒲地,孔子徑赴衛,子貢問之,‘盟可負耶?’孔子曰,‘被脅迫而定的盟約,神不聽’。下吏敢上愚見,竊以為此下正即當權變之際,宜效夫子之舉為!”
“宜效夫子之舉為?”
少內薔夫擲地有聲,說道:“正是!使君,今賊眾勢大,我等不足抗,以是降之,正如夫子之受脅也,亦受脅而降。海內士聞之,非隻不會見責明公,而必以為明公通權變,為上士也!”
謝龜正色斂容,說道:“謹受教!”顧看堂中諸吏,說道,“便按少內進言,我等且降之,君等以為可否?”
少內薔夫再一次強調劉昱的身份,與諸吏說道:“劉昱自稱東平王之後,想來亦當士流,我等降後,必無性命之虞!”
眾吏達成了一致,俱皆起身下揖,說道:“謹從明公之令。”
曹鳳也不是非打不行,死守的下場他已經能想到,如果謝龜願意投降,又如少內薔夫所言,劉昱是士人出身,不類賊寇之輩,自己等人降了以後,應該是不致被害,那麽降就降罷。
他亦不反對。
少時讀過《孝經》的什長李熙,敬佩地偷覷少內薔夫,感歎地想道:“久聞明公所辟諸吏,俱我縣中衣冠,傳言無虛!這一番勸說明公的話,說得好啊,說得好!”
謝龜示意少內薔夫、曹鳳上前。
兩人到至案前。謝龜伸出胳臂,叫他倆扶自己起身。把他扶起,曹鳳隻覺沉重,才知謝龜的腿軟如棉,他是已經根本站不起來了,身體的重量都壓在了曹鳳與少內薔夫的身上。
謝龜說道:“賊已進城,我等快去縣寺門口迎拜吧。”
曹鳳、少內薔夫扶著他居前,餘下諸吏、李熙、都亭亭長跟隨在後,眾人出堂。
十餘人出到堂外,各自穿鞋。
謝龜腿軟,穿不成,李熙蹲下身,幫他把鞋履穿上。
尚不知曉進城的賊兵中有無賊率劉昱,曹鳳令李熙、都亭亭長先去縣寺門口,交代他倆,賊率劉昱若至,就告訴他縣宰已降,先來到縣寺的賊寇若不是賊率劉昱,亦將同樣的話告之。
李熙、都亭亭長應令,兩人出去。
都亭亭長滿腹狐疑,適才在堂上時,他不敢出聲,這會兒說道:“怪了,賊兵來的雖是突然,但咱城外有城壕,城門又已閉了,賊兵是怎麽這麽快就攻入城中的?”
縣城已陷,是個壞消息,可也是個好消息。
忘記收起護城河橋的這件事,不會有人再追責,懲治自己了!
李熙不禁又生感歎,心道:“這真是民諺所雲,‘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賊兵入城,或許不會殘害謝龜等,但是尋常的縣民呢?賊兵隻怕不會放過擄掠,轉而他又憂心忡忡,擔心他在縣中的家人會受到傷害,複而想道,“等下我得速即還家,幹萬不可使我妻、子遭賊!”
到了縣寺門口。
兩人向東邊看去。
街上到處是縣民丟棄的物事,滿地狼藉。
一股約百十人的賊寇提拿著兵器,叫喊著沿街奔來!
他兩人現還不認得,這股“賊寇”的當頭之人,那個五短身材的矮黑漢子,正是孫盧。
……
劉昱還沒進城。
城門已開,望著孫盧、曹豐曲的戰士爭搶入城,立在不遠官道上,自家的大旗下頭,劉昱開懷歡笑,與左右說道:“沒想到不費吹灰之力,薛縣已得!此皆我姑丈‘聲東擊西’,潛行奔襲此計之結果也!今日克取薛縣,我姑丈頭功!”令左右,“召曹幹來。”
不多時,曹幹應召來至。
劉昱提著馬鞭,向薛縣縣城的南邊指去,下令說道:“薛縣城已下,縣尉治尚未下。你領你部,即刻出發,趁此勝,往去為我取縣尉治!”
謝龜說道:“曹君,你快些出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曹鳳爬起,掉頭往外就走,邊走,邊把自己沒說完的“第三件事”,說與謝龜,急促地說道:“明公,速派吏卒去縣中鐵官,務必要將鐵官中的鐵官徒鎮撫住!不可再鐵官生亂。”
——此句叮囑係出有因。
薛縣本是沒有鐵官的,魯郡原隻有魯縣有鐵官。
前漢成帝年間,距今約二三十年前,永始三年,於這年冬季,鄰郡山陽郡在鐵官裏邊勞役的刑徒、更卒等因生活和工作的條件太過惡劣,無法再忍受壓迫,乃在一個叫蘇令的鐵官刑徒的率領下,共二百二十八人起事,攻殺長吏,搶了武庫裏的兵器,聚集民眾,竟是掀起了一場偌大的亂潮,前後轉戰了十九個郡國,殺掉了東郡太守、汝南都尉。這場叛亂最終雖是被鎮壓了下去,但帶來的直接後果之一,即是朝廷把山陽郡的鐵官,部分遷移到了薛縣。
換言之,薛縣現在的鐵官,雖然是在薛縣境內,但在名義上,實則是仍屬山陽郡。
自這部分鐵官遷移過來以後,薛縣曆任來大多的長吏、縣寺吏員,以及縣中士紳,無不為之懷憂,俱是擔心可幹萬別在薛縣境內再搞出來那麽一通大亂了!當此城外賊兵已至的情形下,曹鳳想到了鐵官這個“火藥桶”,因遂於此時,向謝龜提出了“鎮撫鐵官”的這個緊急建議。
謝龜整天的樂趣都在經書,是個知識分子,鐵官是什麽地方?煙熏火燎、烏煙瘴氣,工匠之外,在裏邊幹活的不是哪怕幹活也要帶著刑具的刑徒,就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服徭役的更卒,與他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而況鐵官也不歸地方官寺管轄,鹽官、鐵官此類郡國的“特種官署”,皆是中央之派出機構,直接歸朝廷中的有關部門管轄,鹽、鐵官都是歸大司農管,因此,從去年到任至今,他是一次都沒去過鐵官。不是曹鳳提醒,他還真就把這個事兒給忘了。
得了曹鳳的提醒,謝龜拍了下額頭,說道:“我縣之鐵官,在城中者共幾處?”
薛縣鐵官的規模還不小,分別設在了不同的地方,有在縣外的,有在縣中的。在縣外的多,在縣中的少。鐵官不歸地方管,但在鐵官中服役的更卒的口糧,由地方供給,負責縣中財政的少內薔夫起身下揖,慌亂答道:“迴明公的話,城中者隻一處,在縣北城垣角。”
——少內,又名小府,“主出納、主餉糧”,相當於後世一縣中的財政局長,其長稱薔夫。
幾次派遣任務,縣吏們都不積極,謝龜也不再問了,開始直接指派,便令這少內薔夫,說道:“你帶上寺內吏卒若幹,便速去城北鐵官,彈壓鐵官徒,不可使生亂。”
少內薔夫的臉都白了。鐵官,那是人去的地方麽?平常無事,他還不想去,現下城外賊至,鐵官中的鐵官徒也許會趁機生亂,卻讓他去?鐵官裏的刑徒、更卒每天吃的都什麽,他最為供應者,那是清清楚楚!可以說是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幹著最累的活,吃的豬狗不如。十之八九,他覺得,鐵官中的刑徒、更卒,最起碼刑徒,也就是鐵官徒肯定會借著這次賊兵來犯的機會暴動作亂的!讓他去,豈不是讓他送死去?
他囁嚅說道:“明公,下吏力不能提劍,敢上愚見,此任似委賊曹張掾為宜。”
姓張的賊曹掾大驚失色,待要急忙反駁,堂門外傳來“蹬蹬蹬”慌促的腳步聲,曹鳳驚駭的聲音傳進:“明公!明公!怎麽辦?怎麽辦呀!賊兵進城了!”
隨著他踉踉蹌蹌跑進堂上的還有兩人,一個是正是什長李熙,一個是都亭亭長。
“……?”這消息比忽有賊兵來至的消息還令人震驚,謝龜摸著胡須,驚訝得不知該說什麽。
曹鳳左右顧視,坐在兩邊席上的諸多縣吏,與謝龜的反應無異,個個張著嘴,瞠目咋舌。
心知指望不上謝龜和這幹縣吏了,做為兵曹掾,曹鳳有著他的責任感,強自按下驚懼,咬牙瞪眼,抽劍在手,喝道:“明公!請你給我下令,命我率縣寺吏卒,死守縣寺,與賊兵拚了!”
“死、死、死守縣寺?”
曹鳳喝道:“縣寺吏卒約二十餘,加上各曹的佐史、書佐等小吏,合計百餘。以此百餘,足能暫守縣寺。見賊入城,料縣尉李公必會急引縣卒來救,待李公引兵至後……”
他下邊說不下去了。
李縣尉那邊是有部分縣卒,可相當部分的縣卒都在縣中,隻靠李縣尉手頭上的那點縣卒,除非是天兵天將,否則三歲孩童也能料知,必然是擊不敗賊兵、救不下城池的!
說話的這麽點時間,東城外的賊唿,已是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更要命的是,並且聽著像是已有賊兵進城,離縣寺也越來越近了!堂上諸吏有膽小者,牙齒打架,嚇得尿都要憋不住了。
(
少內薔夫跪倒拜地,顫聲說道:“明公,守是守不得了!下吏敢上愚見,不然就、就……”
謝龜緩過來了勁,問道:“就什麽?”
“就降了吧!”
謝龜說道:“降了?”
“功曹離前,他不是說這支賊兵的渠率劉昱,自稱是前漢東平王之後麽?既是前漢東平王之後,必非窮兇極惡之徒。我等若是獻城降之,想來他應不致會再做殘害。”
謝龜說道:“這……。我身為縣宰,有守土禦賊之責,若反降賊,說得過去麽?”
縣寺吏員的辟除任用,悉由長吏選擇決定。謝龜好儒,他辟除的這幫子縣吏因多儒生。
少內薔夫雖是管財政的,儒家經典亦頗精通,他投其所好,與謝龜說道:“明公,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不知權變的人是固執的小人,隻能算是次等的士。高明之士,當善權變。下吏又聞之,孔子適衛,路經蒲地,會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要求孔子答應不去衛國,才肯放行。子遂與盟約,答應了蒲人不去衛國。過了蒲地,孔子徑赴衛,子貢問之,‘盟可負耶?’孔子曰,‘被脅迫而定的盟約,神不聽’。下吏敢上愚見,竊以為此下正即當權變之際,宜效夫子之舉為!”
“宜效夫子之舉為?”
少內薔夫擲地有聲,說道:“正是!使君,今賊眾勢大,我等不足抗,以是降之,正如夫子之受脅也,亦受脅而降。海內士聞之,非隻不會見責明公,而必以為明公通權變,為上士也!”
謝龜正色斂容,說道:“謹受教!”顧看堂中諸吏,說道,“便按少內進言,我等且降之,君等以為可否?”
少內薔夫再一次強調劉昱的身份,與諸吏說道:“劉昱自稱東平王之後,想來亦當士流,我等降後,必無性命之虞!”
眾吏達成了一致,俱皆起身下揖,說道:“謹從明公之令。”
曹鳳也不是非打不行,死守的下場他已經能想到,如果謝龜願意投降,又如少內薔夫所言,劉昱是士人出身,不類賊寇之輩,自己等人降了以後,應該是不致被害,那麽降就降罷。
他亦不反對。
少時讀過《孝經》的什長李熙,敬佩地偷覷少內薔夫,感歎地想道:“久聞明公所辟諸吏,俱我縣中衣冠,傳言無虛!這一番勸說明公的話,說得好啊,說得好!”
謝龜示意少內薔夫、曹鳳上前。
兩人到至案前。謝龜伸出胳臂,叫他倆扶自己起身。把他扶起,曹鳳隻覺沉重,才知謝龜的腿軟如棉,他是已經根本站不起來了,身體的重量都壓在了曹鳳與少內薔夫的身上。
謝龜說道:“賊已進城,我等快去縣寺門口迎拜吧。”
曹鳳、少內薔夫扶著他居前,餘下諸吏、李熙、都亭亭長跟隨在後,眾人出堂。
十餘人出到堂外,各自穿鞋。
謝龜腿軟,穿不成,李熙蹲下身,幫他把鞋履穿上。
尚不知曉進城的賊兵中有無賊率劉昱,曹鳳令李熙、都亭亭長先去縣寺門口,交代他倆,賊率劉昱若至,就告訴他縣宰已降,先來到縣寺的賊寇若不是賊率劉昱,亦將同樣的話告之。
李熙、都亭亭長應令,兩人出去。
都亭亭長滿腹狐疑,適才在堂上時,他不敢出聲,這會兒說道:“怪了,賊兵來的雖是突然,但咱城外有城壕,城門又已閉了,賊兵是怎麽這麽快就攻入城中的?”
縣城已陷,是個壞消息,可也是個好消息。
忘記收起護城河橋的這件事,不會有人再追責,懲治自己了!
李熙不禁又生感歎,心道:“這真是民諺所雲,‘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賊兵入城,或許不會殘害謝龜等,但是尋常的縣民呢?賊兵隻怕不會放過擄掠,轉而他又憂心忡忡,擔心他在縣中的家人會受到傷害,複而想道,“等下我得速即還家,幹萬不可使我妻、子遭賊!”
到了縣寺門口。
兩人向東邊看去。
街上到處是縣民丟棄的物事,滿地狼藉。
一股約百十人的賊寇提拿著兵器,叫喊著沿街奔來!
他兩人現還不認得,這股“賊寇”的當頭之人,那個五短身材的矮黑漢子,正是孫盧。
……
劉昱還沒進城。
城門已開,望著孫盧、曹豐曲的戰士爭搶入城,立在不遠官道上,自家的大旗下頭,劉昱開懷歡笑,與左右說道:“沒想到不費吹灰之力,薛縣已得!此皆我姑丈‘聲東擊西’,潛行奔襲此計之結果也!今日克取薛縣,我姑丈頭功!”令左右,“召曹幹來。”
不多時,曹幹應召來至。
劉昱提著馬鞭,向薛縣縣城的南邊指去,下令說道:“薛縣城已下,縣尉治尚未下。你領你部,即刻出發,趁此勝,往去為我取縣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