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兩袖清風王知縣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作者:香水一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浩倒是不惱,走到路邊茶攤:“小二上茶!宋大人何必懊惱,快來喝茶。”
茶攤小二何時見過這般陣仗,連忙將今年開春新上的好茶,盛了幾碗上來:“幾位貴客,這是今年上的新茶……”
小二話音未落,隻見城門一陣揚塵,一人駕著快馬趕來。
近了,一謝頂男子翻身下馬,身上的官袍打著補丁,朝著幾人跪了下來:“實在是公務繁忙,下官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林浩微眯著眼,這種套路他再清楚不過,身上的官袍的補丁,分明就是故意做舊,以表勞苦功高。
“聽聞王知縣這官是用銀子買來的?”
林浩微眯著眼道,尚衣坊早已將這王知縣的種種遞交到林浩麵前。
“慚愧慚愧,王某無才,屢試不中,洪武十四年,得太祖皇帝恩科,這才捐了兩千貫,賜得知縣之位。”
王仙芝後背浸出一層冷汗,支支吾吾道。
兩千貫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當年全族省吃儉用,才將捐官的銀子湊齊。
就任之後,為了撈迴本錢,王仙芝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效仿貪官,苛捐雜稅。
平日仗著官身,欺男霸女,如今整個西昌府,儼然已經成了他王家的天下。
本以為山高皇帝遠,隻要再幹個十年,便可告老還鄉,屆時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這該死的天災,竟然讓朝廷下派欽差大臣。
他已經按照慣例,準備好了養廉銀子,足足有一萬兩,不過這銀子他也不敢輕易拿出。
得先清楚這欽差大人品性幾何,若是貪官汙吏,一萬兩如何也夠買自己性命。
“兩千貫,捐個知縣,倒也是門不錯的買賣,喝茶。”
林浩微微頷首,將一碗茶水推到王仙芝麵前。
王仙芝受寵若驚,連忙捧起茶碗一飲而盡,這民夫喝的大碗茶,著實不是滋味。
說白了就是些嫩樹葉子,加上點生薑之類的大料,用作解渴倒是不錯,但哪有他府上的明前茶來的妙哉。
“這位大人是?”
王仙芝用袖子蹭了蹭嘴角淌下的茶水,看著宋禮問道。
前些日子他特地向臨縣知縣討教過,洪武三十年,左僉都禦史劉觀,也就是後來被斬的戶部尚書,便以欽差大臣身份,去過臨縣。
欽差大臣為了避嫌,不願與地方官員有直接聯係,臨縣那位便是靠著副官,打通了劉觀這條線,奉上銀票一萬兩,才保全性命,這可都是經驗。
“這位是工部尚書,宋禮宋大人。”
林浩清楚王仙芝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絲毫不忌諱道。
王仙芝如當頭棒喝,手中茶盞哐當一聲,摔落在地,額頭冷汗不斷。
陶碗摔碎的聲音,著實給茶攤東家嚇得不輕,直接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頭。
幾位貴人他不認識,可王仙芝這西昌府知縣,他又怎會不知,冬前還被官府以寒衣稅的名義強取豪奪去了一百錢。
整個西昌府的百姓,都恨不得扒了王仙芝的皮,生喝他的血。
連王仙芝都得阿諛奉承的貴人,又豈是他們這些個平頭老百姓能夠得罪的。
“掌櫃的這是何意,該緊張的應該另有其人才對。”
林浩起身將掌櫃的攙扶起,笑著替其拍去肩上的落塵。
林浩此言一語雙關,王仙芝隻感覺雙腿震顫,連副官都是六部尚書,位列九卿,那這欽差大人,得是何品何階?
至少也是皇親國戚,他一小小的縣官,根本就沒有進京麵聖的機會,何嚐能夠認識這等大人物。
看來一萬兩銀子,怕是根本拿不出手,既然如此,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被發覺破綻,否則就是滅頂之災!
“欽差大人如何稱唿?”
看著林浩那身鮮紅色的官袍,鑲著美玉的頂戴,王仙芝便覺內心一陣發虛。
“林浩,進城吧,摔碎的陶碗別忘了補償店家。”
林浩起身。
王仙芝摸遍了身上所有的衣兜,掏出十枚銅子,排在桌上。
這也是事先所準備好的,能從另一方麵,突出他的廉潔,你見過哪個知縣,渾身上下就十枚銅子的。
鹹寧公主一行人並未一同進城,而是留在了軍營當中,畢竟還弄不清這西昌府中的形勢,留在軍營中方為妥當。
“下官已經讓人送來五十石粟米,夠軍營吃上幾日,剩下的再想辦法從臨縣調集。”
王仙芝揉搓著雙手,滿臉討好意味道。
還是頭一遭聽聞,欽差大臣,帶著軍隊前來,而且據探子報,軍營之中每一位皆是身著黃袍,手握苗刀。
這般裝束,唯有皇城外的禦林軍,數量足足有三千之巨。
區區一欽差大臣,不可能讓皇上調動禦林軍,更是從側麵反映了林浩的身份尊貴。
“偌大個西昌府就隻有五十石糧食不成?”
林浩試探性的問道。
西昌府中也有尚衣坊,據尚衣坊的內線傳出城中三大糧店,背後都有這王仙芝的影子。
三家糧店,糧倉中至少有著兩萬石糧食。
而王仙芝卻僅拿出五十石糧食,當真是有夠摳門。
“林大人明察,江南府久旱,糧草幾近顆粒無收,先前西昌府還拿出粟米八百石送往廬陵郡用以救災,實在是沒有餘糧。”
王仙芝喉結一陣翻湧,這林浩看似隨和,卻句句蘊含深意。
“怎麽聽說城中光是三家糧店,糧倉之中存糧便不下兩萬石?”
宋禮憋不住了,先前尚衣坊的內線傳來消息時,他也聽聞。
“糧店乃是民營,與官府並不搭架,如今天災紛至,糧價也是一日一個價,府衙本就連年虧空,實在是買不起糧商手中的粟米。”
王仙芝裝作無可奈何的模樣。
雖說三家糧店都是他名下的產業,糧價也是受其所掌控,但他清楚,自己做事滴水不漏,隻要不承認,就算是欽差大臣,也無可奈何。
大不了便封存糧倉,這些時日,虧損一些,待到欽差走後,依舊大把撈銀子。
“給我盯住了,王知縣不敢得罪的,咱們來,若是有糧商敢奇貨可居,借此大發國難財,一律先斬後奏!”
宋禮吩咐到一旁的禦林軍都尉道。
“是!”
禦林軍都尉帶著十幾名禦林軍,快步入城。
“大人有心了,一路舟車勞頓,想必還未用膳,下官已經令人在城中備好宴席,為諸位大人接風洗塵。”
王仙芝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幸虧提前就已經吩咐妥當,名下的幾家糧店都已閉門謝客。
茶攤小二何時見過這般陣仗,連忙將今年開春新上的好茶,盛了幾碗上來:“幾位貴客,這是今年上的新茶……”
小二話音未落,隻見城門一陣揚塵,一人駕著快馬趕來。
近了,一謝頂男子翻身下馬,身上的官袍打著補丁,朝著幾人跪了下來:“實在是公務繁忙,下官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林浩微眯著眼,這種套路他再清楚不過,身上的官袍的補丁,分明就是故意做舊,以表勞苦功高。
“聽聞王知縣這官是用銀子買來的?”
林浩微眯著眼道,尚衣坊早已將這王知縣的種種遞交到林浩麵前。
“慚愧慚愧,王某無才,屢試不中,洪武十四年,得太祖皇帝恩科,這才捐了兩千貫,賜得知縣之位。”
王仙芝後背浸出一層冷汗,支支吾吾道。
兩千貫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當年全族省吃儉用,才將捐官的銀子湊齊。
就任之後,為了撈迴本錢,王仙芝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效仿貪官,苛捐雜稅。
平日仗著官身,欺男霸女,如今整個西昌府,儼然已經成了他王家的天下。
本以為山高皇帝遠,隻要再幹個十年,便可告老還鄉,屆時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這該死的天災,竟然讓朝廷下派欽差大臣。
他已經按照慣例,準備好了養廉銀子,足足有一萬兩,不過這銀子他也不敢輕易拿出。
得先清楚這欽差大人品性幾何,若是貪官汙吏,一萬兩如何也夠買自己性命。
“兩千貫,捐個知縣,倒也是門不錯的買賣,喝茶。”
林浩微微頷首,將一碗茶水推到王仙芝麵前。
王仙芝受寵若驚,連忙捧起茶碗一飲而盡,這民夫喝的大碗茶,著實不是滋味。
說白了就是些嫩樹葉子,加上點生薑之類的大料,用作解渴倒是不錯,但哪有他府上的明前茶來的妙哉。
“這位大人是?”
王仙芝用袖子蹭了蹭嘴角淌下的茶水,看著宋禮問道。
前些日子他特地向臨縣知縣討教過,洪武三十年,左僉都禦史劉觀,也就是後來被斬的戶部尚書,便以欽差大臣身份,去過臨縣。
欽差大臣為了避嫌,不願與地方官員有直接聯係,臨縣那位便是靠著副官,打通了劉觀這條線,奉上銀票一萬兩,才保全性命,這可都是經驗。
“這位是工部尚書,宋禮宋大人。”
林浩清楚王仙芝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絲毫不忌諱道。
王仙芝如當頭棒喝,手中茶盞哐當一聲,摔落在地,額頭冷汗不斷。
陶碗摔碎的聲音,著實給茶攤東家嚇得不輕,直接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頭。
幾位貴人他不認識,可王仙芝這西昌府知縣,他又怎會不知,冬前還被官府以寒衣稅的名義強取豪奪去了一百錢。
整個西昌府的百姓,都恨不得扒了王仙芝的皮,生喝他的血。
連王仙芝都得阿諛奉承的貴人,又豈是他們這些個平頭老百姓能夠得罪的。
“掌櫃的這是何意,該緊張的應該另有其人才對。”
林浩起身將掌櫃的攙扶起,笑著替其拍去肩上的落塵。
林浩此言一語雙關,王仙芝隻感覺雙腿震顫,連副官都是六部尚書,位列九卿,那這欽差大人,得是何品何階?
至少也是皇親國戚,他一小小的縣官,根本就沒有進京麵聖的機會,何嚐能夠認識這等大人物。
看來一萬兩銀子,怕是根本拿不出手,既然如此,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被發覺破綻,否則就是滅頂之災!
“欽差大人如何稱唿?”
看著林浩那身鮮紅色的官袍,鑲著美玉的頂戴,王仙芝便覺內心一陣發虛。
“林浩,進城吧,摔碎的陶碗別忘了補償店家。”
林浩起身。
王仙芝摸遍了身上所有的衣兜,掏出十枚銅子,排在桌上。
這也是事先所準備好的,能從另一方麵,突出他的廉潔,你見過哪個知縣,渾身上下就十枚銅子的。
鹹寧公主一行人並未一同進城,而是留在了軍營當中,畢竟還弄不清這西昌府中的形勢,留在軍營中方為妥當。
“下官已經讓人送來五十石粟米,夠軍營吃上幾日,剩下的再想辦法從臨縣調集。”
王仙芝揉搓著雙手,滿臉討好意味道。
還是頭一遭聽聞,欽差大臣,帶著軍隊前來,而且據探子報,軍營之中每一位皆是身著黃袍,手握苗刀。
這般裝束,唯有皇城外的禦林軍,數量足足有三千之巨。
區區一欽差大臣,不可能讓皇上調動禦林軍,更是從側麵反映了林浩的身份尊貴。
“偌大個西昌府就隻有五十石糧食不成?”
林浩試探性的問道。
西昌府中也有尚衣坊,據尚衣坊的內線傳出城中三大糧店,背後都有這王仙芝的影子。
三家糧店,糧倉中至少有著兩萬石糧食。
而王仙芝卻僅拿出五十石糧食,當真是有夠摳門。
“林大人明察,江南府久旱,糧草幾近顆粒無收,先前西昌府還拿出粟米八百石送往廬陵郡用以救災,實在是沒有餘糧。”
王仙芝喉結一陣翻湧,這林浩看似隨和,卻句句蘊含深意。
“怎麽聽說城中光是三家糧店,糧倉之中存糧便不下兩萬石?”
宋禮憋不住了,先前尚衣坊的內線傳來消息時,他也聽聞。
“糧店乃是民營,與官府並不搭架,如今天災紛至,糧價也是一日一個價,府衙本就連年虧空,實在是買不起糧商手中的粟米。”
王仙芝裝作無可奈何的模樣。
雖說三家糧店都是他名下的產業,糧價也是受其所掌控,但他清楚,自己做事滴水不漏,隻要不承認,就算是欽差大臣,也無可奈何。
大不了便封存糧倉,這些時日,虧損一些,待到欽差走後,依舊大把撈銀子。
“給我盯住了,王知縣不敢得罪的,咱們來,若是有糧商敢奇貨可居,借此大發國難財,一律先斬後奏!”
宋禮吩咐到一旁的禦林軍都尉道。
“是!”
禦林軍都尉帶著十幾名禦林軍,快步入城。
“大人有心了,一路舟車勞頓,想必還未用膳,下官已經令人在城中備好宴席,為諸位大人接風洗塵。”
王仙芝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幸虧提前就已經吩咐妥當,名下的幾家糧店都已閉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