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免死鐵券,那就殺兩次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作者:香水一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是要讓朕與天下百姓背道而馳,朕時常教導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方能萬世長傳。”
朱棣胸前一陣劇烈起伏,歇斯底裏的吼道。
“兒臣知錯。”
朱高熾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姚廣孝一個眼神喝退,咬著牙擠出這麽幾個字。
“杖責五十,罰俸半年。”
朱棣歎了口氣。
朱高熾眼神中閃過一抹怨恨之色,罰俸半年,自己門下食客數百,倘若沒了錢財來源,豈不失信於人。
兩個禁衛將朱高熾拖下,架在太和殿外。
須臾。
陣陣慘叫聲響徹整座太和殿。
先前在朝堂之上,被朱高熾百般刁難的大臣,此刻內心皆是無比痛快。
“即日起,內閣中設立一煙草司,西廠東廠各出一部分人組建,由趙四牽頭。”
“煙草司需遍布大明每一座州府,除開日常經營煙草行業,亦擔起監察百官職責,有先斬後奏之權,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朱棣略微思索後,開口道。
群臣愕然,未曾想,煙草生意竟然為皇家經營!
沈煉臉色有些難看,先前錦衣衛乃是大明權柄巔峰,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今摻和進這麽個煙草司,陛下怕是想製衡錦衣衛的權力。
“煙草生意實乃暴利,內閣之中成立煙草司倒也應該,若是經營有方,日後戶部將不再匱缺,恭賀陛下。”
姚廣孝皮笑肉不笑道。
“非也,煙草司所屬盈利,越過戶部,進入內庫府,戶部若需銀兩,問朕即可。”
朱棣清楚,成立煙草司並非難事,但銀錢想要越過戶部,著實棘手。
“秉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自古以來,都無皇室經商一說,就算開此先例,倘若經營所得直接越過戶部,進入內庫府,怕是要被百姓所詬病。”
禮部尚書劉觀上前一步道。
“放肆,劉觀你好大的膽子,想要抗旨不成?”
趙四適時站出,高聲嗬斥道。
“臣洪武十八年及第,輔佐太祖,惠帝至今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哪輪得到你一個閹人說話!”
劉觀冷哼一聲,壓根沒正眼瞧趙四。
他也是香煙的忠實客戶,如今一醉坊斷貨,在黑市上,一支都炒到數百兩的天價。
其中利潤不可謂不恐怖,他與戶部尚書鬱新乃是同科進士,如此金鉑鉑自然要端在手中。
為何敢當朝頂撞陛下,隻因當年擔任監察禦史時,得太祖皇帝賜免死鐵券一塊。
“既然劉愛卿對太祖皇帝忠心耿耿,那便隨太祖皇帝一同上路,來人將劉觀下刑部天牢,秋後問斬!”
朱棣眼神中閃過一抹寒芒,本來想讓這老小子多活些時日,卻不承想自個趕趟送來。
“誰敢殺我!”
劉觀冷笑一聲,從懷中取出太祖禦賜免死鐵券。
姚廣孝無奈搖頭,陛下當真動了殺心,先皇賜的免死鐵券,與笑話有何區別。
“免死鐵券,可免身死一次,既然如此,朕殺你兩次便是,來人!”
朱棣眼神中閃過一抹戲虐之色,似乎早就想到此處。
朝下一眾大臣,嘴角皆是一陣抽搐,好一個既然有免死鐵券,那就殺你兩次。
劉觀平日借著免死鐵券,作威作福,可曾想到也有陰溝裏翻船的一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不服,當今陛下殘虐無德,斬殺忠臣,如何讓世人臣服!”
劉觀怒發衝冠,當朝指著朱棣鼻子斥罵道。
“忠臣,笑話,光是這當朝忤逆一罪,便可株連九族,沈煉。”
朱棣看向沈煉。
沈煉掏出一封密牒,沉聲喝道:
“劉觀,洪武十八年會試收買考官,得到考題舞弊,當誅!”
“洪武二十一年,任太穀縣丞期間,利用職權大肆斂財,購買私產,殘害百姓共七百五十餘人,貪墨錢財十三萬七千兩,當誅!”
“洪武二十四年,行賂戶部尚書詹徽,升任監察禦史,當誅!”
“洪武三十年,遷任嘉興知府,貪墨朝廷賑災銀兩二十萬,任期草芥人命,冤案錯案,共計一百四十七例,當誅!”
“永樂元年,入應天,就任禮部尚書,利用職權之便,應天置辦私宅七十餘所,私產不計其數,當株!”
……
沈煉足足念了半個時辰,每一條罪證,都足以株連九族。
所有的大人,後背皆是驚起一層冷汗。
一是未曾想到,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禮部尚書,暗地裏竟然是個如此巨貪。
更為恐怖的是,從洪武十八年中進士第起,所犯之事,不論大小,悉數記錄在案。
如今就算太祖皇帝從棺材裏爬出來,也救不了劉觀。
朝臣能夠爬到如今這個位置,誰沒有點手段,一個個都是渾身冒激靈。
能夠調查到劉觀的過往,豈不是他們在陛下麵前亦是如此?!
姚廣孝額頭沁出一層冷汗,看來還是小瞧了陛下,細思極恐。
“怎麽一個個都不說話了,因為你們怕了,誰敢拍著膀子說,自個沒有貪汙受賄,沒有草芥人命,我張輔一生清廉,今日總算仰仗皇威,出了口惡氣!”
“世道好輪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總有一天,會輪到你們頭上!”
柱國張輔仰天長笑,先前山東災情,這幫朝臣的嘴臉,他見識夠了。
“夠了,本來朕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想留你到秋後,未曾想你得寸進尺。”
“聽旨,禮部尚書劉觀,為官不仁,罪大惡極,實乃人神共憤,賜株連九族,即日抄家,求情者同罪論處!”
朱棣死死盯著劉觀,沉聲道。
劉觀麵若死灰,雙腿一軟,癱坐在地上,掩麵痛哭。
本以為一生行事謹慎,做到滴水不漏,誰曾想,陛下對自個所作所為,一清二楚。
當沈煉念出第一條罪狀之時,他便知難逃一死,如今還牽連九族。
遙想當年,連中三元時,何等的意氣風發,他也是發誓要做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何時被這世俗染缸所汙濁,悔不當初!
劉觀被錦衣衛架著下了朝堂,朝堂之上氣氛頓時凝固到冰點。
朱棣胸前一陣劇烈起伏,歇斯底裏的吼道。
“兒臣知錯。”
朱高熾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姚廣孝一個眼神喝退,咬著牙擠出這麽幾個字。
“杖責五十,罰俸半年。”
朱棣歎了口氣。
朱高熾眼神中閃過一抹怨恨之色,罰俸半年,自己門下食客數百,倘若沒了錢財來源,豈不失信於人。
兩個禁衛將朱高熾拖下,架在太和殿外。
須臾。
陣陣慘叫聲響徹整座太和殿。
先前在朝堂之上,被朱高熾百般刁難的大臣,此刻內心皆是無比痛快。
“即日起,內閣中設立一煙草司,西廠東廠各出一部分人組建,由趙四牽頭。”
“煙草司需遍布大明每一座州府,除開日常經營煙草行業,亦擔起監察百官職責,有先斬後奏之權,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朱棣略微思索後,開口道。
群臣愕然,未曾想,煙草生意竟然為皇家經營!
沈煉臉色有些難看,先前錦衣衛乃是大明權柄巔峰,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今摻和進這麽個煙草司,陛下怕是想製衡錦衣衛的權力。
“煙草生意實乃暴利,內閣之中成立煙草司倒也應該,若是經營有方,日後戶部將不再匱缺,恭賀陛下。”
姚廣孝皮笑肉不笑道。
“非也,煙草司所屬盈利,越過戶部,進入內庫府,戶部若需銀兩,問朕即可。”
朱棣清楚,成立煙草司並非難事,但銀錢想要越過戶部,著實棘手。
“秉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自古以來,都無皇室經商一說,就算開此先例,倘若經營所得直接越過戶部,進入內庫府,怕是要被百姓所詬病。”
禮部尚書劉觀上前一步道。
“放肆,劉觀你好大的膽子,想要抗旨不成?”
趙四適時站出,高聲嗬斥道。
“臣洪武十八年及第,輔佐太祖,惠帝至今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哪輪得到你一個閹人說話!”
劉觀冷哼一聲,壓根沒正眼瞧趙四。
他也是香煙的忠實客戶,如今一醉坊斷貨,在黑市上,一支都炒到數百兩的天價。
其中利潤不可謂不恐怖,他與戶部尚書鬱新乃是同科進士,如此金鉑鉑自然要端在手中。
為何敢當朝頂撞陛下,隻因當年擔任監察禦史時,得太祖皇帝賜免死鐵券一塊。
“既然劉愛卿對太祖皇帝忠心耿耿,那便隨太祖皇帝一同上路,來人將劉觀下刑部天牢,秋後問斬!”
朱棣眼神中閃過一抹寒芒,本來想讓這老小子多活些時日,卻不承想自個趕趟送來。
“誰敢殺我!”
劉觀冷笑一聲,從懷中取出太祖禦賜免死鐵券。
姚廣孝無奈搖頭,陛下當真動了殺心,先皇賜的免死鐵券,與笑話有何區別。
“免死鐵券,可免身死一次,既然如此,朕殺你兩次便是,來人!”
朱棣眼神中閃過一抹戲虐之色,似乎早就想到此處。
朝下一眾大臣,嘴角皆是一陣抽搐,好一個既然有免死鐵券,那就殺你兩次。
劉觀平日借著免死鐵券,作威作福,可曾想到也有陰溝裏翻船的一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不服,當今陛下殘虐無德,斬殺忠臣,如何讓世人臣服!”
劉觀怒發衝冠,當朝指著朱棣鼻子斥罵道。
“忠臣,笑話,光是這當朝忤逆一罪,便可株連九族,沈煉。”
朱棣看向沈煉。
沈煉掏出一封密牒,沉聲喝道:
“劉觀,洪武十八年會試收買考官,得到考題舞弊,當誅!”
“洪武二十一年,任太穀縣丞期間,利用職權大肆斂財,購買私產,殘害百姓共七百五十餘人,貪墨錢財十三萬七千兩,當誅!”
“洪武二十四年,行賂戶部尚書詹徽,升任監察禦史,當誅!”
“洪武三十年,遷任嘉興知府,貪墨朝廷賑災銀兩二十萬,任期草芥人命,冤案錯案,共計一百四十七例,當誅!”
“永樂元年,入應天,就任禮部尚書,利用職權之便,應天置辦私宅七十餘所,私產不計其數,當株!”
……
沈煉足足念了半個時辰,每一條罪證,都足以株連九族。
所有的大人,後背皆是驚起一層冷汗。
一是未曾想到,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禮部尚書,暗地裏竟然是個如此巨貪。
更為恐怖的是,從洪武十八年中進士第起,所犯之事,不論大小,悉數記錄在案。
如今就算太祖皇帝從棺材裏爬出來,也救不了劉觀。
朝臣能夠爬到如今這個位置,誰沒有點手段,一個個都是渾身冒激靈。
能夠調查到劉觀的過往,豈不是他們在陛下麵前亦是如此?!
姚廣孝額頭沁出一層冷汗,看來還是小瞧了陛下,細思極恐。
“怎麽一個個都不說話了,因為你們怕了,誰敢拍著膀子說,自個沒有貪汙受賄,沒有草芥人命,我張輔一生清廉,今日總算仰仗皇威,出了口惡氣!”
“世道好輪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總有一天,會輪到你們頭上!”
柱國張輔仰天長笑,先前山東災情,這幫朝臣的嘴臉,他見識夠了。
“夠了,本來朕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想留你到秋後,未曾想你得寸進尺。”
“聽旨,禮部尚書劉觀,為官不仁,罪大惡極,實乃人神共憤,賜株連九族,即日抄家,求情者同罪論處!”
朱棣死死盯著劉觀,沉聲道。
劉觀麵若死灰,雙腿一軟,癱坐在地上,掩麵痛哭。
本以為一生行事謹慎,做到滴水不漏,誰曾想,陛下對自個所作所為,一清二楚。
當沈煉念出第一條罪狀之時,他便知難逃一死,如今還牽連九族。
遙想當年,連中三元時,何等的意氣風發,他也是發誓要做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
何時被這世俗染缸所汙濁,悔不當初!
劉觀被錦衣衛架著下了朝堂,朝堂之上氣氛頓時凝固到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