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有空一定去,”郭家媳婦一聽這小道士似乎是來要錢的,連忙換了個話題,“你說你要去城裏?村裏可麽有車。對了,呂家媳婦,你公公等會兒不是開著新車去城裏送貨,幹脆順路捎人家一程唄。”
呂家媳婦,也就是那個拄著鋤頭的女人,立刻爽朗地應了。
“多謝。”謝浮黎感激地拱了拱手。
謝浮黎綴在呂家媳婦身後大約四五步的距離,很快就跟著她找到了正在家門口裝貨的公公。
“公公,人家小道長想坐你的車進城哩,成不?”呂家媳婦對著他公公高聲喊道。
“啥?”幹瘦的小老頭把手放在耳朵邊上,示意她再說一次。
眼看著呂家媳婦又重複了兩遍,謝浮黎突然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了一點隱隱的擔憂。
小老頭聽完謝浮黎的來意,反倒是樂嗬嗬地應了,連說路上有個伴講講話好得很,好得很。
“成成成,後生仔,你先坐著,”小老頭指了指門口的小板凳,轉身去了屋裏,“我去拿點東西,咱們一會兒就出發。”
半晌後,全副武裝的小老頭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隻見他在洗得發黃的老頭衫外麵套了一件鉚釘皮夾克,臉上戴了一副黑漆漆鑲金邊的大墨鏡,手裏則拿著一個破舊的玻璃保溫杯,裏麵泡的菊花茶甚至還配了幾顆枸杞。
小老頭熟練地坐上駕駛座,一陣轟隆轟隆後,就利落地把三輪車從狹窄的大門裏倒了出來。
“後生仔,帶著板凳,上車!”小老頭把車停在路邊,瀟灑地指了指三輪車最角落裏的一處空地。
謝浮黎這才明白了這車的正確使用方式,原來是需要乘客自帶座位的。
“對了,大爺,稍等一下,”謝浮黎放下背簍,從竹筒裏提出三塊品相完好的絳桃酥遞了過去,“實在不好意思,我身上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這個是我們道觀做的特色點心,送給您嚐嚐。”
小老頭沒想到他還準備了謝禮,推脫了幾下,就高興地把兒媳婦從院子裏叫了出來,“兒媳,來,拿迴去和你娘一塊兒嚐嚐,這是人家道觀兒的特色嘞,開了光的。”
一塊點心要開什麽光?謝浮黎扶額。
那邊的呂家媳婦卻是信了,她從沒見過這樣用竹葉精致裹纏過的“開光”點心,就一直拚命用手擦著圍裙,似乎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謝浮黎見狀,輕輕把草編的繩結對折一扯,那翠綠碧亮的竹葉就迅速綻開了,露出裏麵那塊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的淡粉桃花。
小老頭和呂家媳婦都小小地驚唿了一聲。
“後生仔,你那個觀兒是叫啥?點心咋這麽好看呢!”小老頭問道。
“叫絳桃觀,大爺。”謝浮黎連忙說道。
“什麽陶罐兒?”小老頭掏了掏耳朵。
“絳,桃,觀。”謝浮黎又一字一頓地重複了一遍。
“哦哦,江桃觀兒,在哪兒?”小老頭印象顯然還挺好。
“大爺,就在那邊的山裏,還沒蓋起來呐。我這就是打算去城裏掙錢再蓋的。”
謝浮黎好不容易跟他解釋了一番,兩個人這才告別呂家媳婦,上了車。
三輪車的馬力很足,就算載上了謝浮黎這麽一個大活人的體重,也隻是沉悶地吱嘎了一聲,就風風火火地上路了。
傍晚路上的風有點涼有點大,謝浮黎抱著胳膊打了個噴嚏,有點後悔沒再多穿一件衣服。
“後生仔,身體不大行啊,得多鍛煉!”小老頭感受到後車鬥的震動,頭也沒迴,十分語重心長地叮囑了一句。
“……好。”謝浮黎無奈地應道。
“你說啥?”小老頭坐在前麵迎著風大喊。
就您老人家這耳朵,怎麽想到要和人家在路上講講話?
“……沒啥!”謝浮黎不得已也跟著大聲迴答,結果被當場灌了一嘴風。
謝浮黎鬱悶地把頭縮了迴去。
路上的風景跟謝浮黎之前見過的大差不差,他也懶得再多看,低下頭攤開手掌,打算研究一下這個許久沒關注的哎噗。
熒光矩形裏的“任務專區”仍然停留在第二個任務,鑒於謝浮黎明顯還沒有募集到錢,上麵的進度條自然沒有任何的進展。
然而,在“兌換商店”的那一個分區,頁麵的規劃布局卻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商店被重新劃分成了兩頁。
第一頁對應著兌換商店右側指引欄的第一個選項,上麵顯示著個人名望值的字樣。
第二頁則對應著兌換商店右側指引欄的第二個選項,上麵顯示著古建築名望值的字樣。
謝浮黎首先點開了個人名望值的那一頁。
出乎意料的是,個人名望值第一次刷新出來的數值竟然達到了三千之多。
謝浮黎忍不住仔細地迴想了一下,自從他來到這邊的世界,前後總共也就見了不到六七個人,按理說怎麽都不可能一下子積累三千多啊?
他嚐試著點開個人名望值後麵跟著的那個像是毛筆的圖標,隨後驚喜地在裏麵發現了似乎是賬本一樣的記錄。
他自己把這些明細按人名匯總了起來:孫嘉宇+425,郭偉+500,王飛舟+440,……,孫興騰+210,林卓鳳+230,孫嘉澤+192,孫嘉欣+197,……,張秀芬+3,呂學才+2。
謝浮黎懵了一下,立刻反應了過來——原來個人名望值這個指標不是按人頭計算的,而似乎是按照他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名聲、威望,或者類似於好感來統計的。
這就很好解釋了。
首先,對於孫嘉宇和後麵幾位孫姓的,明顯是孫嘉宇親屬眷族的人,他十分可以理解他們單人貢獻的名望值會如此之高。
目測就是因為他救了孫嘉宇,而孫嘉宇在迴去後,與家人們講起過他的存在,家人們由此對他心存感激,所以他在這些人眼中的名望值也會相對高一些。
但那個王飛舟和郭偉就比較異常了。這兩人貢獻的名望值幾乎是所有人中最高的,甚至比孫嘉宇本人還高出許多。
如果單從這兩位的名字來猜,應該是兩名男性,但他印象中根本沒麵對麵見過兩個會對他如此之崇拜的男性。
至於最後一個呂學才,他倒是猜到了,目測就是前麵駕駛座上坐著的老大爺。畢竟別的中年女子都稱唿他家的兒媳為呂家媳婦,那眼前這位自然應該是呂家老大爺。
此外,除了這些特征比較顯眼的,其他陸陸續續的還有一些陌生名字的小額入賬,謝浮黎思考了半天,也沒什麽思緒,隻能暫且歸結到孫嘉宇那邊的親朋好友。
大致梳理完個人名望值的來源後,謝浮黎又點開了後一頁的古建築名望值。
呂家媳婦,也就是那個拄著鋤頭的女人,立刻爽朗地應了。
“多謝。”謝浮黎感激地拱了拱手。
謝浮黎綴在呂家媳婦身後大約四五步的距離,很快就跟著她找到了正在家門口裝貨的公公。
“公公,人家小道長想坐你的車進城哩,成不?”呂家媳婦對著他公公高聲喊道。
“啥?”幹瘦的小老頭把手放在耳朵邊上,示意她再說一次。
眼看著呂家媳婦又重複了兩遍,謝浮黎突然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了一點隱隱的擔憂。
小老頭聽完謝浮黎的來意,反倒是樂嗬嗬地應了,連說路上有個伴講講話好得很,好得很。
“成成成,後生仔,你先坐著,”小老頭指了指門口的小板凳,轉身去了屋裏,“我去拿點東西,咱們一會兒就出發。”
半晌後,全副武裝的小老頭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隻見他在洗得發黃的老頭衫外麵套了一件鉚釘皮夾克,臉上戴了一副黑漆漆鑲金邊的大墨鏡,手裏則拿著一個破舊的玻璃保溫杯,裏麵泡的菊花茶甚至還配了幾顆枸杞。
小老頭熟練地坐上駕駛座,一陣轟隆轟隆後,就利落地把三輪車從狹窄的大門裏倒了出來。
“後生仔,帶著板凳,上車!”小老頭把車停在路邊,瀟灑地指了指三輪車最角落裏的一處空地。
謝浮黎這才明白了這車的正確使用方式,原來是需要乘客自帶座位的。
“對了,大爺,稍等一下,”謝浮黎放下背簍,從竹筒裏提出三塊品相完好的絳桃酥遞了過去,“實在不好意思,我身上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這個是我們道觀做的特色點心,送給您嚐嚐。”
小老頭沒想到他還準備了謝禮,推脫了幾下,就高興地把兒媳婦從院子裏叫了出來,“兒媳,來,拿迴去和你娘一塊兒嚐嚐,這是人家道觀兒的特色嘞,開了光的。”
一塊點心要開什麽光?謝浮黎扶額。
那邊的呂家媳婦卻是信了,她從沒見過這樣用竹葉精致裹纏過的“開光”點心,就一直拚命用手擦著圍裙,似乎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謝浮黎見狀,輕輕把草編的繩結對折一扯,那翠綠碧亮的竹葉就迅速綻開了,露出裏麵那塊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的淡粉桃花。
小老頭和呂家媳婦都小小地驚唿了一聲。
“後生仔,你那個觀兒是叫啥?點心咋這麽好看呢!”小老頭問道。
“叫絳桃觀,大爺。”謝浮黎連忙說道。
“什麽陶罐兒?”小老頭掏了掏耳朵。
“絳,桃,觀。”謝浮黎又一字一頓地重複了一遍。
“哦哦,江桃觀兒,在哪兒?”小老頭印象顯然還挺好。
“大爺,就在那邊的山裏,還沒蓋起來呐。我這就是打算去城裏掙錢再蓋的。”
謝浮黎好不容易跟他解釋了一番,兩個人這才告別呂家媳婦,上了車。
三輪車的馬力很足,就算載上了謝浮黎這麽一個大活人的體重,也隻是沉悶地吱嘎了一聲,就風風火火地上路了。
傍晚路上的風有點涼有點大,謝浮黎抱著胳膊打了個噴嚏,有點後悔沒再多穿一件衣服。
“後生仔,身體不大行啊,得多鍛煉!”小老頭感受到後車鬥的震動,頭也沒迴,十分語重心長地叮囑了一句。
“……好。”謝浮黎無奈地應道。
“你說啥?”小老頭坐在前麵迎著風大喊。
就您老人家這耳朵,怎麽想到要和人家在路上講講話?
“……沒啥!”謝浮黎不得已也跟著大聲迴答,結果被當場灌了一嘴風。
謝浮黎鬱悶地把頭縮了迴去。
路上的風景跟謝浮黎之前見過的大差不差,他也懶得再多看,低下頭攤開手掌,打算研究一下這個許久沒關注的哎噗。
熒光矩形裏的“任務專區”仍然停留在第二個任務,鑒於謝浮黎明顯還沒有募集到錢,上麵的進度條自然沒有任何的進展。
然而,在“兌換商店”的那一個分區,頁麵的規劃布局卻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商店被重新劃分成了兩頁。
第一頁對應著兌換商店右側指引欄的第一個選項,上麵顯示著個人名望值的字樣。
第二頁則對應著兌換商店右側指引欄的第二個選項,上麵顯示著古建築名望值的字樣。
謝浮黎首先點開了個人名望值的那一頁。
出乎意料的是,個人名望值第一次刷新出來的數值竟然達到了三千之多。
謝浮黎忍不住仔細地迴想了一下,自從他來到這邊的世界,前後總共也就見了不到六七個人,按理說怎麽都不可能一下子積累三千多啊?
他嚐試著點開個人名望值後麵跟著的那個像是毛筆的圖標,隨後驚喜地在裏麵發現了似乎是賬本一樣的記錄。
他自己把這些明細按人名匯總了起來:孫嘉宇+425,郭偉+500,王飛舟+440,……,孫興騰+210,林卓鳳+230,孫嘉澤+192,孫嘉欣+197,……,張秀芬+3,呂學才+2。
謝浮黎懵了一下,立刻反應了過來——原來個人名望值這個指標不是按人頭計算的,而似乎是按照他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名聲、威望,或者類似於好感來統計的。
這就很好解釋了。
首先,對於孫嘉宇和後麵幾位孫姓的,明顯是孫嘉宇親屬眷族的人,他十分可以理解他們單人貢獻的名望值會如此之高。
目測就是因為他救了孫嘉宇,而孫嘉宇在迴去後,與家人們講起過他的存在,家人們由此對他心存感激,所以他在這些人眼中的名望值也會相對高一些。
但那個王飛舟和郭偉就比較異常了。這兩人貢獻的名望值幾乎是所有人中最高的,甚至比孫嘉宇本人還高出許多。
如果單從這兩位的名字來猜,應該是兩名男性,但他印象中根本沒麵對麵見過兩個會對他如此之崇拜的男性。
至於最後一個呂學才,他倒是猜到了,目測就是前麵駕駛座上坐著的老大爺。畢竟別的中年女子都稱唿他家的兒媳為呂家媳婦,那眼前這位自然應該是呂家老大爺。
此外,除了這些特征比較顯眼的,其他陸陸續續的還有一些陌生名字的小額入賬,謝浮黎思考了半天,也沒什麽思緒,隻能暫且歸結到孫嘉宇那邊的親朋好友。
大致梳理完個人名望值的來源後,謝浮黎又點開了後一頁的古建築名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