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 《墨跡》作者:曾子墨【完結】


    :


    曾子墨,生於北京,高三時以北京市模擬考試前三名的成績保送到人民大學金融係,一年後出國留學,以托福660的高分被「常青藤盟」達特茅斯大學錄取,並於1996年獲學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華爾街的摩根斯坦利從事投資銀行,在擔任分析員兩年中的出色表現使曾子墨成為該公司的最耀眼的明星員工,並參與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1998年迴到香港,加入摩根斯坦利亞洲分公司,一年後升任經理。2000年,毫無新聞採訪經驗的她,加入鳳凰衛視資訊台擔任財經節目主播,發揮其事業判斷透析全球經濟形勢及第一手金融行情。主持的欄目包括《財經點對點》、《財經今日談》和《鳳凰正點播報》。2001年採訪於香港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三天內總共採訪了八位大企業和財團的領袖,並參與製作專題節目《復關入世十五年》。2002年她採訪了《亞洲開發銀行35屆理事會年會》和"兩會"。由她參與拍攝的紀錄片《我們在朝鮮的日子》更獲得觀眾一致好評。現擔任《社會能見度》以及《世紀大講堂》的主持人。


    圖書內容


    :


    該書為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曾子墨的自傳,首次見證了曾子墨從北京市優秀學生到留學美國名校、從美國華爾街到鳳凰衛視的經歷,讓人清楚地感受到一個女孩腳踏實地與自己的理想接軌的奮鬥軌跡。


    書中清晰地迴溯了她在華爾街從事投資銀行的巨大成功,進入全球頂級企業並被認定:「不惜代價,一定要雇用」、「因為子墨,我們樂於接受中國女孩。」書中不無幽默地展現著一個中國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參與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操盤新浪上市。然而在金融事業的巔峰之時,曾子墨毅然決定放棄令無數人羨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無所知的電視媒體行業,幾年後,曾子墨在鳳凰衛視獨樹一幟,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另外,書中還收錄了自己以及同事的趣事、新浪上市的幕後故事以及新浪高管的生活趣聞等。


    目 錄


    1.真話的魅力


    2.讓「老美」熱淚盈眶的作文


    3.「超一流」推薦信


    4.「不相信你能得到獎學金!」


    5.萬裏之外的援助


    6.頭頂光環的投資銀行


    7.「借」一身套裝去麵試


    8.把羞怯、謙遜拋到九霄雲外


    9.軍訓經歷,征服投行副總裁


    10.與「惡人」鬥法


    11.「不惜代價,一定要僱傭!」


    12.渴望忙碌


    13.寫在臉上的:enthusiastic(熱切)


    14.決心說no!


    15.難以抗拒的超級明星小組


    16.瘋狂的bullpen生活


    17.被「鐵人」媽媽折磨


    18.鄰座神秘人物


    19.顯赫小人物


    20.新浪爭奪戰


    21.吾友誌東


    22.龍鳳呈祥一家人


    23.「浪一浪,叫新一浪。」


    24.不可思議的選擇


    25.走進鳳凰


    26.劉老闆——時尚弄潮兒


    27.李小琳


    28.年輕老頭——曹景行


    29.一對活寶——梁東、嘉耀


    30.名字


    《墨跡》 第一部分


    真話的魅力


    連載(一)


    中國人習慣於高考定幹坤,但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卻截然不同。


    沒有統一的高考,也沒有各大學自定的入學考試,學生們隻需要在中學畢業前參加一個名為sat的標準考試,分數作為錄取參照之一。此外,就全看中學成績、申請作文、推薦信和課餘工作的履歷了。


    是否具備領袖潛質成為美國大學最強調的錄取標準之一。每所大學都要求申請人在填表時,把自己作為「領導者」的經歷完整記錄下來。


    中學時,我一直擔任學習委員,小學時,又是「三道槓」的大隊長,迴答這個問題,我並不缺少素材。


    然而,另一個問題卻讓我為難了。那就是,haveyoudoneanmunityservice?ifso,pleasedescribethem.(你是否從事過社區服務?如果是,請詳細描述。)


    communityservice?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我跑去谘詢在人大留學的美國學生nancy,到底什麽munityservice?


    「什麽?你竟然不munityservice?」nancy瞪著大大的藍眼睛,眉毛高高地快挑到天上去了。


    「真的,我從來沒聽說過社區服務!」


    nancy這才恍然大悟,說:「也難怪,你們的學校隻教學生考試,學生根本不和社會接觸!我們在美國,從小就做義工!」


    經過nancy解釋,我才明munityservice最準確的翻譯應該是「義工」。美國社會強調社區自治,無論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認為做義工天經地義。從孤兒院到醫院,從流浪者救濟中心到社區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義工的身影無處不在。


    對義工了解得越來越多,申請表裏的問題也讓我越來越困惑。我是應該迎合美國人的傳統,胡編亂造,寫得天花亂墜?還是幹脆說中國沒有「義工文化」,所以我沒有做義工的經歷?


    猶豫再三,最終,我選擇了真實。


    「我曾經去幼兒園教英語,還曾經在荒山上植樹,但在我看來,這遠遠達不到義工的標準。做義工可以培養高尚的品德,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然而在中國的學校,高高的圍牆給了學生一片世外桃源,卻也讓學生與世隔絕。我不知道為什麽中國學校沒有鼓勵大家做義工,為什麽中國社會缺失義工文化,但我相信,中國人是最有愛心的,也是最願意幫助他人的。總有一天,義工會遍布中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子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子墨並收藏墨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