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渡船的事情,劉曜眉毛上揚,心中一漾:看來雖然身在敵營,羊獻容果然還是向著他。
“卻是如何才能獲得渡船?”
冉良見劉曜全無疑心,微微一笑,繼續低眉作恭順狀:
“自從桓景竊取關中以來,皇後讓各郡縣守衛忍辱負重,保全實力,於是獲得了桓景的信任。桓景那家夥似乎對皇後也頗為上心,於是從來沒有疑心過皇後......”
聽到”桓景對皇後頗為上心“,劉曜緊皺眉頭,似乎心情忽地急躁起來:“少說廢話,說計策!”
冉良佯裝惶恐,戰栗下拜道:
“是,是,小人這就說。
“三日之後,桓景將領大小船隻數十艘,在黃河上巡遊,為的無非是向我們耀武揚威,來嚇阻我們渡河。不過那桓景萬萬想不到,船隻上大多是我們匈奴人,等船隻靠近蒲阪岸邊之時,皇後就會讓親信趁亂斬了桓景。”
劉曜沉默片刻,忽然蹲下,抓住冉良肩膀:
“可是,我軍要如何準備呢?在何地集合軍隊?”
冉良故作迴憶狀:
“在蒲阪西北,有一處葦草灘,足以埋伏下一支軍馬。到時候陛下可在河灘上設下埋伏,讓部下在岸邊接應,待船上舉火為信,陛下讓親兵泅水奪船,就可以一舉奪下桓景的船隊主力。接著趁桓景已死,其軍群龍無首,必可乘船渡河大破敵軍,如是則長安可複。”
劉曜眉頭舒展,拍著劍鞘,大喜道:
“好,可速泅水去對岸迴報羊皇後。”
他留住冉良,好好布置了一番方略才放冉良走,再三叮囑三日之後不要失期,冉良唯唯而去。
卜泰小心翼翼地問:“豎子可信乎?”
“不管可不可信,那印章可是獻容私印。”劉曜掩飾不住喜色:“何況,就算是假消息,那無非我軍白跑一趟,怕什麽?而如果是真消息,那麽朕就可以帶著親兵一舉扭轉戰局了!”
“可如果晉軍趁機登陸呢?帝王不該親臨險境。”
“我軍防備嚴整,晉軍就算登陸,那正是我軍半渡而擊的機會,卜侍中勿憂!”
於是三日之後,劉曜率精銳親兵六千人趕至蒲阪西北黃河邊的蘆葦灘地。此時尚未深秋,蘆葦叢隻是微微發黃,依舊茂密得很,這六千精銳埋伏在蘆葦叢裏,除了冒出葦叢的大纛之外,簡直可以說是毫無蹤跡。
劉曜擔心羊獻容在接應時發現不了自己,還特意與冉良約定在蘆葦灘邊緣讓軍士假扮酒肆,一待船隊來到,就讓酒肆升起旗來。這樣在蘆葦叢中視線受阻的自己,也可以通過旗幟的升降來的得知外麵變化。
到了未時,正是午後燥熱之際,劉曜與眾軍士緊張地盯著葦叢邊緣的酒肆。
忽地,河麵上傳來號角聲,隨後酒肆升起旗來。劉曜撥開葦叢,從中探出頭來,隻見河麵上大舸二十餘艘,小舟數十艘,浩浩蕩蕩地沿黃河逆流而上。
劉曜心情激動,隻感覺胸脯在砰砰直跳。
“諸位聽著!”他趕忙召集河灘上親兵將領,壓低聲音:“桓景必在大舸之中,你們都是我從北人之中挑選的會水之人,加之各部皆是輕裝,隻等河麵上火起,接著就可直奔大舸而去。先登者,厚賞封爵!”
話音剛落,河麵上擂鼓聲大作,待鼓聲一畢,卻傳來齊整雄壯的關西調子:
“乘舟河水上,迴首望長安,
漢家煊赫業,逆虜豈能攀。
兩京既已獲,平陽克日還。
更倚佳人側,奏樂入恆山。”
劉曜愣了片刻,驀然起身,向船隊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又複蹲伏下來,心中又喜又怒。
喜的是桓景果然上鉤,怒的是這歌可真是來者不善。
雖不知這歌是誰人所做,第二句顯然就是在嘲諷漢國身為逆虜,攀附人家劉家祖業;第三句又口氣不小,說什麽兩京已克,要直取平陽。可以說既譏諷了屠各劉氏的政權,又譏諷著劉曜自己的功業。
“這桓景附庸風雅,真是個小醜。”一旁有屠各親衛見主上盛怒,也陪罵道。
然而這些嘲諷在劉曜看來倒是小事,關鍵是尾聯的“佳人”是什麽意思?桓景當真如此輕薄?難道桓景是在暗示羊獻容!
劉曜不禁產生了一種設想:這次桓景之所以如此輕易地上鉤,說是為了給河岸上的守軍揚威,其實還是為了在羊獻容麵前顯擺罷了。想到這裏,不管羊獻容有沒有被桓景脅迫,劉曜心裏都怒火中燒,恨不得手撕了桓景。
船隊漸漸靠近,透過葦叢,大舸邊上皆由彩帶環繞,小舟搖櫓在大舸之間穿梭,中央有一大舸尤為碩大,船體約是其旁邊大舸的兩倍有餘,其上皆是彩旗飄搖,想來應該正是桓景本人所在。
當船行到河岸外約莫三百步之時,似乎是因為看懂了岸邊酒肆的旗語,二十餘艘大舸忽地在河麵中央齊齊停下,開始向岸邊葦叢而來。疑似桓景所在的大舸則稍微靠後,似乎是還有些不放心。
那艘大舸上,肯定是桓景在坐鎮。如此惜命之人,今日就要葬身此地了!
劉曜心中欣喜,岸邊旗語唯有羊獻容知道,那麽能讓二十餘艘大舸一齊停下靠攏,必是因為羊獻容勸服了桓景,甚至讓桓景親自來到岸邊送死。看來羊獻容的忠心毋庸置疑,接下來就隻等按先前計劃,待大舸上火起,將士們一齊登船廝殺,取桓景人頭,豈非易事?
“諸位聽著,在接到火起信號之前,不得擅發箭矢,不得擅自出陣,以打草驚蛇。”
大舸越來越近,近到可以清晰地看見大舸上的桅杆,近到可以聽見河浪拍打在船艏的聲音,然而大舸上彩帶錦緞屏護,看不見其後軍士的行動。這時,船上複傳來鼓聲,這次卻如同鍾聲一般節律,並伴隨著哀怨的笙聲。
正當匈奴軍士感到詭異之際,一聲長歌傳來:
“哀哉屠各部,子弟互翦屠。
天下唯二郡,宗親竟一夫。
漫說六萬眾,一朝盡荼毒。
話與未亡人,莫念河邊骨。”
這些歌辭,匈奴軍士一開始並不聽得很真切,隻是一傳十,十傳百,就這麽在蘆葦叢中傳開了。
哪怕沒有讀過書的屠各部軍士,也大致猜出來,前麵兩句說的是屠各部內亂,現在漢國內部互相殺戮,領土不過隻有平陽、河東二郡了,而軍中真正稱得上宗室者,竟然隻有劉曜一人而已。局勢確實是危急之至。
然而真正讓匈奴將士們感到不安的,是後麵兩句。如果第三句僅僅是詛咒,那麽第四句呢?他們紛紛想起了還在長安的眷屬。這幾個月隨著劉曜進軍平陽,他們並非沒有顧念過關中的家人,隻是麻木地向平陽的百姓和軍中營妓發泄,方才能夠忘掉自己的妻兒,可是這樣真能忘得掉嗎?
軍中士氣漸漸開始不對了,哪怕是親衛,也麵露愀然之色。
“軍中如何能言語,讓他們閉嘴!”
劉曜氣不打一處來,一方麵是擔心自己埋伏暴露,另一方麵也是以為歌辭大不吉利,心中隻覺晦氣。他趕緊下令諸將整肅軍紀,但還沒來得及傳令下去,就聽見前方一聲驚唿。
“起火了!”
難道船上已有號令?劉曜正興奮地準備下令衝鋒,一抬頭,隻見漫天的火箭好似一張火網,直直罩在蘆葦叢上空。空氣中焦味彌漫。
“是火攻!”
這時,匈奴士兵中眼尖的可以望見前方二十餘艘大舸之上彩帶已經撤下,露出了成排身著重甲的軍士,他們身邊是一張張奇異的大弩,方才火箭構成的火網,就來自於這種大弩的一次齊發。而現在,舸上的軍士還在不斷放箭,壓製岸上的弓矢。
在大喜忽然轉為大悲之間,劉曜還來得及下達命令:
“快放箭迴擊!”
可是沒人響應劉曜的命令了,秋日的蘆葦叢中,蘆葦如幹柴一般,火勢一點即燃,席卷整個河岸。不需要晉軍的箭雨壓製,光是火勢,就讓岸上的匈奴軍士疲於奔命,根本來不及組成陣勢,更不要說什麽“放箭還擊”了。
這時,晉軍的小舟見匈奴人陣型散亂,也從大舸之後竄出,向河岸抵近射擊。
這些匈奴精銳在葦叢中丟盔棄甲,自相踐踏。要麽往蘆葦叢外逃跑,部分被晉軍交織的箭雨射死,也有往水中逃跑的,很快就被晉軍的小舟攔截,俘獲。而沒來得及逃跑的,就葬身在了火海之中。
劉曜此時焦頭爛額,還想繼續組織陣勢,可局勢哪裏還控製得住!他自己也早就被左右脫去盔甲,環護著向蘆葦叢外岸上逃跑。在幾個隨從中箭後,他方才逃到遠離弓箭射程之外的岸上坐下,呆呆地望著燃燒著的戰場。
望著四散奔逃的軍士,他簡直要發狂了:難道是桓景識破了自己的計策?那麽羊獻容豈不是危險了?
“陛下,請盡快離開此地。”
“不,朕要留下來殿後,你們快帶人撤離!”
他根本不是想著怎麽殿後,而是還沒從剛剛的驚訝中迴過神來。眼見那艘河麵上最為龐大的大舸漸漸靠攏岸邊,他猜測,桓景或許有話要和他說。
這時,大舸果然在被燒焦的蘆葦叢前調轉船身,將船頭對準岸邊,嘲諷似地演奏著輕快喜悅的絲竹之樂。待停穩之後,船上撤下帷幔,卻露出甲板之上一群軍士在起舞,而甲板的另一端,則是一男一女在對飲。
劉曜擦著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船上——那一男一女,莫非正是桓景和羊獻容?他努力勸說自己,那一定隻是一個歌姬,而不是什麽羊獻容!
待甲板上晉軍軍士舞畢,他們在甲板上排成一排,用全力向岸上大唿:
“為安定關中士庶,晉司州刺史桓景,與故惠帝皇後羊獻容,於今日在黃河上盟誓,互結姻親。正值大喜之日,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甲板上軍士大唿三遍,隨即大笑,恍惚之中,船上的桓景和羊獻容好像也在相對大笑。劉曜怒火攻心,努力掙脫旁人的束縛,還想要跑迴蘆葦叢,拈弓搭箭射向桓景,可是才邁開幾步路就跌倒了。
憤怒、羞辱、悔恨還有被欺騙的感覺堵在心頭。他咳嗽一聲,一股鮮血從嘴中吐出來。
左右侍衛趕緊上前,在他暈過去之前抬著他離開了戰場。
“卻是如何才能獲得渡船?”
冉良見劉曜全無疑心,微微一笑,繼續低眉作恭順狀:
“自從桓景竊取關中以來,皇後讓各郡縣守衛忍辱負重,保全實力,於是獲得了桓景的信任。桓景那家夥似乎對皇後也頗為上心,於是從來沒有疑心過皇後......”
聽到”桓景對皇後頗為上心“,劉曜緊皺眉頭,似乎心情忽地急躁起來:“少說廢話,說計策!”
冉良佯裝惶恐,戰栗下拜道:
“是,是,小人這就說。
“三日之後,桓景將領大小船隻數十艘,在黃河上巡遊,為的無非是向我們耀武揚威,來嚇阻我們渡河。不過那桓景萬萬想不到,船隻上大多是我們匈奴人,等船隻靠近蒲阪岸邊之時,皇後就會讓親信趁亂斬了桓景。”
劉曜沉默片刻,忽然蹲下,抓住冉良肩膀:
“可是,我軍要如何準備呢?在何地集合軍隊?”
冉良故作迴憶狀:
“在蒲阪西北,有一處葦草灘,足以埋伏下一支軍馬。到時候陛下可在河灘上設下埋伏,讓部下在岸邊接應,待船上舉火為信,陛下讓親兵泅水奪船,就可以一舉奪下桓景的船隊主力。接著趁桓景已死,其軍群龍無首,必可乘船渡河大破敵軍,如是則長安可複。”
劉曜眉頭舒展,拍著劍鞘,大喜道:
“好,可速泅水去對岸迴報羊皇後。”
他留住冉良,好好布置了一番方略才放冉良走,再三叮囑三日之後不要失期,冉良唯唯而去。
卜泰小心翼翼地問:“豎子可信乎?”
“不管可不可信,那印章可是獻容私印。”劉曜掩飾不住喜色:“何況,就算是假消息,那無非我軍白跑一趟,怕什麽?而如果是真消息,那麽朕就可以帶著親兵一舉扭轉戰局了!”
“可如果晉軍趁機登陸呢?帝王不該親臨險境。”
“我軍防備嚴整,晉軍就算登陸,那正是我軍半渡而擊的機會,卜侍中勿憂!”
於是三日之後,劉曜率精銳親兵六千人趕至蒲阪西北黃河邊的蘆葦灘地。此時尚未深秋,蘆葦叢隻是微微發黃,依舊茂密得很,這六千精銳埋伏在蘆葦叢裏,除了冒出葦叢的大纛之外,簡直可以說是毫無蹤跡。
劉曜擔心羊獻容在接應時發現不了自己,還特意與冉良約定在蘆葦灘邊緣讓軍士假扮酒肆,一待船隊來到,就讓酒肆升起旗來。這樣在蘆葦叢中視線受阻的自己,也可以通過旗幟的升降來的得知外麵變化。
到了未時,正是午後燥熱之際,劉曜與眾軍士緊張地盯著葦叢邊緣的酒肆。
忽地,河麵上傳來號角聲,隨後酒肆升起旗來。劉曜撥開葦叢,從中探出頭來,隻見河麵上大舸二十餘艘,小舟數十艘,浩浩蕩蕩地沿黃河逆流而上。
劉曜心情激動,隻感覺胸脯在砰砰直跳。
“諸位聽著!”他趕忙召集河灘上親兵將領,壓低聲音:“桓景必在大舸之中,你們都是我從北人之中挑選的會水之人,加之各部皆是輕裝,隻等河麵上火起,接著就可直奔大舸而去。先登者,厚賞封爵!”
話音剛落,河麵上擂鼓聲大作,待鼓聲一畢,卻傳來齊整雄壯的關西調子:
“乘舟河水上,迴首望長安,
漢家煊赫業,逆虜豈能攀。
兩京既已獲,平陽克日還。
更倚佳人側,奏樂入恆山。”
劉曜愣了片刻,驀然起身,向船隊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又複蹲伏下來,心中又喜又怒。
喜的是桓景果然上鉤,怒的是這歌可真是來者不善。
雖不知這歌是誰人所做,第二句顯然就是在嘲諷漢國身為逆虜,攀附人家劉家祖業;第三句又口氣不小,說什麽兩京已克,要直取平陽。可以說既譏諷了屠各劉氏的政權,又譏諷著劉曜自己的功業。
“這桓景附庸風雅,真是個小醜。”一旁有屠各親衛見主上盛怒,也陪罵道。
然而這些嘲諷在劉曜看來倒是小事,關鍵是尾聯的“佳人”是什麽意思?桓景當真如此輕薄?難道桓景是在暗示羊獻容!
劉曜不禁產生了一種設想:這次桓景之所以如此輕易地上鉤,說是為了給河岸上的守軍揚威,其實還是為了在羊獻容麵前顯擺罷了。想到這裏,不管羊獻容有沒有被桓景脅迫,劉曜心裏都怒火中燒,恨不得手撕了桓景。
船隊漸漸靠近,透過葦叢,大舸邊上皆由彩帶環繞,小舟搖櫓在大舸之間穿梭,中央有一大舸尤為碩大,船體約是其旁邊大舸的兩倍有餘,其上皆是彩旗飄搖,想來應該正是桓景本人所在。
當船行到河岸外約莫三百步之時,似乎是因為看懂了岸邊酒肆的旗語,二十餘艘大舸忽地在河麵中央齊齊停下,開始向岸邊葦叢而來。疑似桓景所在的大舸則稍微靠後,似乎是還有些不放心。
那艘大舸上,肯定是桓景在坐鎮。如此惜命之人,今日就要葬身此地了!
劉曜心中欣喜,岸邊旗語唯有羊獻容知道,那麽能讓二十餘艘大舸一齊停下靠攏,必是因為羊獻容勸服了桓景,甚至讓桓景親自來到岸邊送死。看來羊獻容的忠心毋庸置疑,接下來就隻等按先前計劃,待大舸上火起,將士們一齊登船廝殺,取桓景人頭,豈非易事?
“諸位聽著,在接到火起信號之前,不得擅發箭矢,不得擅自出陣,以打草驚蛇。”
大舸越來越近,近到可以清晰地看見大舸上的桅杆,近到可以聽見河浪拍打在船艏的聲音,然而大舸上彩帶錦緞屏護,看不見其後軍士的行動。這時,船上複傳來鼓聲,這次卻如同鍾聲一般節律,並伴隨著哀怨的笙聲。
正當匈奴軍士感到詭異之際,一聲長歌傳來:
“哀哉屠各部,子弟互翦屠。
天下唯二郡,宗親竟一夫。
漫說六萬眾,一朝盡荼毒。
話與未亡人,莫念河邊骨。”
這些歌辭,匈奴軍士一開始並不聽得很真切,隻是一傳十,十傳百,就這麽在蘆葦叢中傳開了。
哪怕沒有讀過書的屠各部軍士,也大致猜出來,前麵兩句說的是屠各部內亂,現在漢國內部互相殺戮,領土不過隻有平陽、河東二郡了,而軍中真正稱得上宗室者,竟然隻有劉曜一人而已。局勢確實是危急之至。
然而真正讓匈奴將士們感到不安的,是後麵兩句。如果第三句僅僅是詛咒,那麽第四句呢?他們紛紛想起了還在長安的眷屬。這幾個月隨著劉曜進軍平陽,他們並非沒有顧念過關中的家人,隻是麻木地向平陽的百姓和軍中營妓發泄,方才能夠忘掉自己的妻兒,可是這樣真能忘得掉嗎?
軍中士氣漸漸開始不對了,哪怕是親衛,也麵露愀然之色。
“軍中如何能言語,讓他們閉嘴!”
劉曜氣不打一處來,一方麵是擔心自己埋伏暴露,另一方麵也是以為歌辭大不吉利,心中隻覺晦氣。他趕緊下令諸將整肅軍紀,但還沒來得及傳令下去,就聽見前方一聲驚唿。
“起火了!”
難道船上已有號令?劉曜正興奮地準備下令衝鋒,一抬頭,隻見漫天的火箭好似一張火網,直直罩在蘆葦叢上空。空氣中焦味彌漫。
“是火攻!”
這時,匈奴士兵中眼尖的可以望見前方二十餘艘大舸之上彩帶已經撤下,露出了成排身著重甲的軍士,他們身邊是一張張奇異的大弩,方才火箭構成的火網,就來自於這種大弩的一次齊發。而現在,舸上的軍士還在不斷放箭,壓製岸上的弓矢。
在大喜忽然轉為大悲之間,劉曜還來得及下達命令:
“快放箭迴擊!”
可是沒人響應劉曜的命令了,秋日的蘆葦叢中,蘆葦如幹柴一般,火勢一點即燃,席卷整個河岸。不需要晉軍的箭雨壓製,光是火勢,就讓岸上的匈奴軍士疲於奔命,根本來不及組成陣勢,更不要說什麽“放箭還擊”了。
這時,晉軍的小舟見匈奴人陣型散亂,也從大舸之後竄出,向河岸抵近射擊。
這些匈奴精銳在葦叢中丟盔棄甲,自相踐踏。要麽往蘆葦叢外逃跑,部分被晉軍交織的箭雨射死,也有往水中逃跑的,很快就被晉軍的小舟攔截,俘獲。而沒來得及逃跑的,就葬身在了火海之中。
劉曜此時焦頭爛額,還想繼續組織陣勢,可局勢哪裏還控製得住!他自己也早就被左右脫去盔甲,環護著向蘆葦叢外岸上逃跑。在幾個隨從中箭後,他方才逃到遠離弓箭射程之外的岸上坐下,呆呆地望著燃燒著的戰場。
望著四散奔逃的軍士,他簡直要發狂了:難道是桓景識破了自己的計策?那麽羊獻容豈不是危險了?
“陛下,請盡快離開此地。”
“不,朕要留下來殿後,你們快帶人撤離!”
他根本不是想著怎麽殿後,而是還沒從剛剛的驚訝中迴過神來。眼見那艘河麵上最為龐大的大舸漸漸靠攏岸邊,他猜測,桓景或許有話要和他說。
這時,大舸果然在被燒焦的蘆葦叢前調轉船身,將船頭對準岸邊,嘲諷似地演奏著輕快喜悅的絲竹之樂。待停穩之後,船上撤下帷幔,卻露出甲板之上一群軍士在起舞,而甲板的另一端,則是一男一女在對飲。
劉曜擦著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船上——那一男一女,莫非正是桓景和羊獻容?他努力勸說自己,那一定隻是一個歌姬,而不是什麽羊獻容!
待甲板上晉軍軍士舞畢,他們在甲板上排成一排,用全力向岸上大唿:
“為安定關中士庶,晉司州刺史桓景,與故惠帝皇後羊獻容,於今日在黃河上盟誓,互結姻親。正值大喜之日,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誠邀匈奴大單於劉曜來船上共飲!”
甲板上軍士大唿三遍,隨即大笑,恍惚之中,船上的桓景和羊獻容好像也在相對大笑。劉曜怒火攻心,努力掙脫旁人的束縛,還想要跑迴蘆葦叢,拈弓搭箭射向桓景,可是才邁開幾步路就跌倒了。
憤怒、羞辱、悔恨還有被欺騙的感覺堵在心頭。他咳嗽一聲,一股鮮血從嘴中吐出來。
左右侍衛趕緊上前,在他暈過去之前抬著他離開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