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逃亡士人在桓景使節的帶領下,沿著太行山山腳行進,擦著劉琨的地界一路南下,花了一個月才走到洛陽北麵的孟津。或許是因為要鎮住薊城內的各方勢力,或許是因為被高肅一番話說得羞愧了,其間王浚並未再追擊,隊伍一路平安。
其時剛好進入六月,中原四郡小麥收得差不多了,黃河之南,洛水兩岸,遍地是金黃色的麥垛。而舊時種粟的土地,則剛好開始收割,原先荒廢的田野上又出現了農人忙碌的身影。南來的逃亡者經過艱險的跋涉,見到這番安逸景象,都不禁感歎:“這簡直就像迴到了太康年間。”
正歡聲笑語間,洛陽城方向來了一隊人馬,大約百騎。為首一人英武非凡,胯下的青馬也格外高大。眾人竊竊私語,這應當是員驍將。
“那就是司州的桓刺史,爾輩當行禮才是。”高肅向一旁的趙老六還有諸位幽州士人低語。
其中年高德劭者聞言,立刻俯身下拜。眾人也跟著下拜。桓景見到路旁五體投地的人群,感覺怪不好意思的。
本來桓景正在忙秋收的布置,聽見高肅和郭誦迴來的消息,隻是慶幸他們平安,也沒想去親自迎接一下。但來使提到幽州百姓也有相隨者,其中多是士人,桓景一下來了興趣。
對於一般有地的士族,桓景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些人算是這個時代人才的富礦;恨的是這些士族是有地的,所以並不願聽從自己差遣,還會瞞報人口,逃避賦稅。這一點,桓景先前在豫州就深有體會。
但這一批從幽州來的士族,是拋棄了土地的流亡士族,可謂生殺全在自己手上。若是安置得當,那麽自己就是他們的恩人,那麽也更能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先前接受並州本地士族逃往四郡,也是出於這些考慮。所以這一次,他才親自前來迎接。
他趕緊下馬,走上前朝拜伏的人群欠了欠身子:“戎裝在身,不能迴禮,請幽州父老恕罪。”
“我等皆是流離失所之人,還望桓刺史不吝安置。”
“那是當然,我們這裏地多人少,還愁沒人幹活呢。隻要你們願意耕種,地有的是。”
輕鬆的語調,讓這些南下投奔的幽州士人放心下來。桓景沒有說謊,治下的四郡先前戰亂頻仍,百姓逃難者眾,目前才在此居住半年有餘,雖然四方流民多有投奔,但人手依舊不夠。
“有桓刺史這樣的官,真是司州百姓之福啊。”剛剛寒暄幾句,幽州士人就開始拍起了馬屁:“糧草豐足,軍隊強盛,平定胡虜之功不遠了!”
麵對這些恭維,桓景剛開始有些尷尬,但立刻就釋然了。想來這些百姓在王浚治下待久了,他們已經習慣的對官長謹小慎微,所以才將對王浚的那一套用在了自己身上。
“啊哈哈,哪裏哪裏,司州得以安定,一半還得歸功於劉聰呢!”桓景漫不經心地應著。
這倒也沒說錯。因為人手實在捉襟見肘,在上個月,為了保證糧食豐收,桓景不得不抽調新軍軍士來幫助父老刈麥。這樣一來,西北方麵防務就有鬆懈的危險。幸虧漢國剛剛和劉琨大戰,元氣大傷,還無法顧及自己。所以自己能夠全新全意農忙,也多虧了漢國沒有餘力南下騷擾。
“當初太康年間,我在中原,也見過這般豐收景象。”一個皓首蒼顏的老者拱手道:“但桓刺史的馬匹,才是不一般的地方。你們看哪,這馬簡直與我們幽州河北的大馬無異了。”
“還有騎兵,也和幽州騎兵一般打扮!”更有好事者將目光轉到了騎兵身上。
眾人這才注意到桓景身後的騎兵,一個個都是騎在高頭大馬上麵,這在中原之地實在難得。而更難得的,還是騎兵動止有度,隊形散而不亂。
其實,這些馬本來都是從北方來的。最早是從石虎那裏繳獲了一批。後來轉戰並州,在遷迴當地晉人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並州的馬匹。至於從南方杜曾處繳獲的馬匹,桓景嫌那些馬太小,就全部用作馱馬,而不加入戰馬的行列。
“其實,我們這些騎兵,還是諸位的同鄉。至於為何如此類似幽州騎兵,還得歸功於一個人,這人你們想必已經熟悉了。”
順著桓景的手指,眾士人看向高肅,這才發現,這個陪伴自己多日的使節,居然也是軍官出身。難怪先前王浚那麽看重這區區一個使節。
“另外,還有這位,也是騎兵隊的首領,他也是幽州人。”
桓景命身後董昭如實相告,眾人終於明白,原來這些騎兵打斷出自祖逖的舊部,祖逖是範陽人,也算是他們的同鄉了。既然都是同鄉,眾人就打開了話匣子,終於不再那麽拘謹了。
“這些馬,也是河北的種,若是養他個幾萬匹,豈不是可以橫行天下!”趙老六撫著桓景的青龍馬,豪氣頓生。
“可惜這些大多是騸馬,隻能打仗,不能做種。現在是越打越少。”桓景歎了口氣。
原來之前從石虎處擒獲的馬匹大多是閹過的。去勢的公馬往往是最好的戰馬,因為其性格溫順而有紀律,作戰時也不會被發情幹擾。而母馬個頭較小,往往作為輕騎兵,或者民用。
之前桓景將騎兵視為寶貝疙瘩,除了經過訓練騎兵難尋以外,正是因為馬匹的來源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沒有辦法養馬,這些騸馬死一匹少一匹,而騎兵衝鋒必然帶來損失。所以隻有在決戰的時刻,桓景才會讓騎兵出陣。這也限製了騎兵的規模和發揮。
而趙老六聞言,卻笑起來:
“哈哈哈,這豈不妙哉?我們此番從幽州來,正好帶來了大量母馬。隻要你軍中有幾匹尚未去勢的公馬,那麽我們可以在中原造出源源不斷的馬匹!”
“當真!”桓景欣喜異常。沒想到這次高肅出使幽州,竟然還有這種意外的收獲。
“當真。我們此行加上駕車的馱馬一共七千騎,都是幽州馬種,其中大多是母馬。反正現在打算在司州安家了,這些馬匹就都可以貢獻出來產馬,想必是幽州父老們不會反對的。隻是……”
趙老六忽然露出了猶豫的神色,桓景趕忙探問:“隻是什麽?”
“隻是母馬懷孕與人相當,都是十月。而若要成為成熟的戰馬,至少要兩歲以後。如此一來,三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原來他是擔心戰馬成熟時間的問題:“方今亂世,時不我與,恐怕是等不起三年。”
聽聞此言,桓景陷入了沉默:確實,目前洛陽處於四戰之地。雖說後方尚且安穩,要獲得三年整的穩定時間還是很難得的。
但誰知道三年後會發生什麽呢?現在司州反正荒地不少,養這點馬的地方還是有的。
“不管怎麽說,先按幽州方法養起來。我們這裏幹草管夠!”
其時剛好進入六月,中原四郡小麥收得差不多了,黃河之南,洛水兩岸,遍地是金黃色的麥垛。而舊時種粟的土地,則剛好開始收割,原先荒廢的田野上又出現了農人忙碌的身影。南來的逃亡者經過艱險的跋涉,見到這番安逸景象,都不禁感歎:“這簡直就像迴到了太康年間。”
正歡聲笑語間,洛陽城方向來了一隊人馬,大約百騎。為首一人英武非凡,胯下的青馬也格外高大。眾人竊竊私語,這應當是員驍將。
“那就是司州的桓刺史,爾輩當行禮才是。”高肅向一旁的趙老六還有諸位幽州士人低語。
其中年高德劭者聞言,立刻俯身下拜。眾人也跟著下拜。桓景見到路旁五體投地的人群,感覺怪不好意思的。
本來桓景正在忙秋收的布置,聽見高肅和郭誦迴來的消息,隻是慶幸他們平安,也沒想去親自迎接一下。但來使提到幽州百姓也有相隨者,其中多是士人,桓景一下來了興趣。
對於一般有地的士族,桓景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些人算是這個時代人才的富礦;恨的是這些士族是有地的,所以並不願聽從自己差遣,還會瞞報人口,逃避賦稅。這一點,桓景先前在豫州就深有體會。
但這一批從幽州來的士族,是拋棄了土地的流亡士族,可謂生殺全在自己手上。若是安置得當,那麽自己就是他們的恩人,那麽也更能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先前接受並州本地士族逃往四郡,也是出於這些考慮。所以這一次,他才親自前來迎接。
他趕緊下馬,走上前朝拜伏的人群欠了欠身子:“戎裝在身,不能迴禮,請幽州父老恕罪。”
“我等皆是流離失所之人,還望桓刺史不吝安置。”
“那是當然,我們這裏地多人少,還愁沒人幹活呢。隻要你們願意耕種,地有的是。”
輕鬆的語調,讓這些南下投奔的幽州士人放心下來。桓景沒有說謊,治下的四郡先前戰亂頻仍,百姓逃難者眾,目前才在此居住半年有餘,雖然四方流民多有投奔,但人手依舊不夠。
“有桓刺史這樣的官,真是司州百姓之福啊。”剛剛寒暄幾句,幽州士人就開始拍起了馬屁:“糧草豐足,軍隊強盛,平定胡虜之功不遠了!”
麵對這些恭維,桓景剛開始有些尷尬,但立刻就釋然了。想來這些百姓在王浚治下待久了,他們已經習慣的對官長謹小慎微,所以才將對王浚的那一套用在了自己身上。
“啊哈哈,哪裏哪裏,司州得以安定,一半還得歸功於劉聰呢!”桓景漫不經心地應著。
這倒也沒說錯。因為人手實在捉襟見肘,在上個月,為了保證糧食豐收,桓景不得不抽調新軍軍士來幫助父老刈麥。這樣一來,西北方麵防務就有鬆懈的危險。幸虧漢國剛剛和劉琨大戰,元氣大傷,還無法顧及自己。所以自己能夠全新全意農忙,也多虧了漢國沒有餘力南下騷擾。
“當初太康年間,我在中原,也見過這般豐收景象。”一個皓首蒼顏的老者拱手道:“但桓刺史的馬匹,才是不一般的地方。你們看哪,這馬簡直與我們幽州河北的大馬無異了。”
“還有騎兵,也和幽州騎兵一般打扮!”更有好事者將目光轉到了騎兵身上。
眾人這才注意到桓景身後的騎兵,一個個都是騎在高頭大馬上麵,這在中原之地實在難得。而更難得的,還是騎兵動止有度,隊形散而不亂。
其實,這些馬本來都是從北方來的。最早是從石虎那裏繳獲了一批。後來轉戰並州,在遷迴當地晉人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並州的馬匹。至於從南方杜曾處繳獲的馬匹,桓景嫌那些馬太小,就全部用作馱馬,而不加入戰馬的行列。
“其實,我們這些騎兵,還是諸位的同鄉。至於為何如此類似幽州騎兵,還得歸功於一個人,這人你們想必已經熟悉了。”
順著桓景的手指,眾士人看向高肅,這才發現,這個陪伴自己多日的使節,居然也是軍官出身。難怪先前王浚那麽看重這區區一個使節。
“另外,還有這位,也是騎兵隊的首領,他也是幽州人。”
桓景命身後董昭如實相告,眾人終於明白,原來這些騎兵打斷出自祖逖的舊部,祖逖是範陽人,也算是他們的同鄉了。既然都是同鄉,眾人就打開了話匣子,終於不再那麽拘謹了。
“這些馬,也是河北的種,若是養他個幾萬匹,豈不是可以橫行天下!”趙老六撫著桓景的青龍馬,豪氣頓生。
“可惜這些大多是騸馬,隻能打仗,不能做種。現在是越打越少。”桓景歎了口氣。
原來之前從石虎處擒獲的馬匹大多是閹過的。去勢的公馬往往是最好的戰馬,因為其性格溫順而有紀律,作戰時也不會被發情幹擾。而母馬個頭較小,往往作為輕騎兵,或者民用。
之前桓景將騎兵視為寶貝疙瘩,除了經過訓練騎兵難尋以外,正是因為馬匹的來源是不可持續的。因為沒有辦法養馬,這些騸馬死一匹少一匹,而騎兵衝鋒必然帶來損失。所以隻有在決戰的時刻,桓景才會讓騎兵出陣。這也限製了騎兵的規模和發揮。
而趙老六聞言,卻笑起來:
“哈哈哈,這豈不妙哉?我們此番從幽州來,正好帶來了大量母馬。隻要你軍中有幾匹尚未去勢的公馬,那麽我們可以在中原造出源源不斷的馬匹!”
“當真!”桓景欣喜異常。沒想到這次高肅出使幽州,竟然還有這種意外的收獲。
“當真。我們此行加上駕車的馱馬一共七千騎,都是幽州馬種,其中大多是母馬。反正現在打算在司州安家了,這些馬匹就都可以貢獻出來產馬,想必是幽州父老們不會反對的。隻是……”
趙老六忽然露出了猶豫的神色,桓景趕忙探問:“隻是什麽?”
“隻是母馬懷孕與人相當,都是十月。而若要成為成熟的戰馬,至少要兩歲以後。如此一來,三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原來他是擔心戰馬成熟時間的問題:“方今亂世,時不我與,恐怕是等不起三年。”
聽聞此言,桓景陷入了沉默:確實,目前洛陽處於四戰之地。雖說後方尚且安穩,要獲得三年整的穩定時間還是很難得的。
但誰知道三年後會發生什麽呢?現在司州反正荒地不少,養這點馬的地方還是有的。
“不管怎麽說,先按幽州方法養起來。我們這裏幹草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