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竟是青青的親筆書信,呂飛急忙上前將信接了過來。
此時,呂飛內心很是激動,快十年了,第一次收到了青青的來信。
他用微微有些顫抖的雙手緩緩地打開了信件,白色絹布上的字跡還是那般地熟悉,既有俊逸秀美的靈動,又有飄逸瀟灑的意境,筆觸之間盡顯道韻,果然是青青親筆所寫。
呂飛開始一字一句地仔細看了起來。
信件的開頭寫道:聖女宮聖女陳青青拜呂王足下。
僅僅是看到這個開頭的提稱,呂飛頓時就感覺到了一種疏遠,雖說青青信中對他的稱唿很是尊敬,可落在呂飛的眼中這種尊稱反倒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寧願青青直唿他的姓名,或者仍如十年之前一般,稱他為公子。
之後,他強忍著心中不適將信看完,信中青青的意思是想讓呂飛放了她們聖女宮的五位神女,可除此之外,信中竟無一句相思或敘舊之言,隻在信末寫道:“昔日塵緣已盡,願君餘生安好,勿往、勿見、勿念!”
見此話語呂飛失落到了極點。
他想不明白青青到底怎麽了,為何要如此刻意疏離自己,難道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意?
不去找她,不去見她,不再想她,他做不到。
呂飛不信這是青青真實意願地表達,他情緒激動地對姚靈問道:“你們到底把青青怎麽了?她為何不肯見我?”
其實姚靈最清楚他們二人中間的誤會,可她身為聖女宮的人,不可能違背宮主的命令,加上她更擔心呂飛會因此記恨上柳紅塵,而不顧自己的性命上門送死,所以她也隻能違心地對呂飛進行勸解,希望他能冷靜下來,今後也不要再想著去聖女宮找青青了。
可姚靈地勸解非但沒有令呂飛釋懷,反倒更加堅定了他要往聖女宮一行的決心。
對於青青信中地請求,呂飛自然不會拒絕,他沉默地來到關押五位神女的帳中,一一除去了她們身上的枷鎖,然後隻對她們提出了一個條件。
就是在他親自前往聖女宮之前,希望她們不要再出手刺殺,半年之內,他自會前往聖女宮,到時要戰要殺,悉聽尊便!
五位神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她們沒想到呂飛竟會如此輕易就放了她們,而且還自承半年之內會親自前往聖女宮,這不就是主動前去送死嗎?
雖然她們五人此次都栽在了呂飛的手中,可那也隻是因為她們太過自負而中了呂飛的一些計策,若以真實修為而論,呂飛與她們之間仍是有一定的差距,就更別說去直麵聖女宮宮主柳紅塵了。
於是,五人當即便答應了呂飛的條件,甚至在離開之時,錦屏神女還隱晦地勸說呂飛不要前往聖女宮,她們就當呂飛先前的話沒有說過。
對於她們的好意,呂飛自然明白,可他隻是含笑不語,因為半年之後就整整十年了,無論什麽情況他都勢在必行,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不過在那之前呂飛還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請人幫忙。
呂飛可不傻,在明知柳紅塵對自己起了殺心的情況之下,他豈會就這樣一個人前去送死,自然是要找個足夠強大的保鏢帶在身邊,才能護他周全了。
而他要找的這個人正好就在南蜀,所以在送走聖女宮的五峰神女之後,呂飛當即下令大軍開拔,按原定計劃,繼續護送如煙返迴南蜀。
大軍一路南行,在即將到達呂飛十分熟悉的邊城之時,蘇蒙帶著劉雄和那三具機關銅人也趕來與大軍匯合了。
原來,蘇蒙剛迴到西京不久,便收到了高小山的來信。
信中直言想請他出馬,前往南蜀助大皇子劉勇平定蜀中內亂,並承諾隻要蘇蒙願意前往,那大皇子劉勇旗下的所有兵馬,以及整個墨家都會全部聽從蘇蒙地指揮,將所有軍權都交付於他。
至於鎮北王府那邊需要任何條件都盡管開出,隻要能讓南蜀重迴太平盛世,大皇子劉勇甚至願意付出半壁江山的代價。
收到高小山的來信之後,蘇蒙身為鎮北王府的軍師,自然不能擅專,必須要將此事稟報給鎮北王呂飛知曉,由他最終定奪。
於是,他當即便帶著劉雄,趕著那裝有三尊機關銅人的大車,前來與呂飛的大軍匯合。
得知是高小山親自開口相求,呂飛在征詢過蘇蒙本人的意見之後,當即便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也半開玩笑地對蘇蒙說道:“軍師可不能因為蜀國給的爵位高就棄我而去喲!”
蘇蒙聞言卻很是有些生氣地說道:“蒙自來到鎮北王府之日起,就已決定畢生追隨王爺,豈是那種攀龍附鳳的小人,王爺若是不信,蒙不去便是。”
說完他便要獨自返迴西京。
呂飛趕忙解釋道:“隻是開個玩笑而已,軍師莫怪,自你我相識之日,我便已將你視為知己,豈會不清楚你的為人,再說此次乃是二弟親口相求,所以還請軍師全力相助,若能盡快平息蜀國的內亂,對蜀國的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聞言,蘇蒙這才消氣,並對呂飛直言,在蜀國期間絕不受任何官職、爵位,隻以謀士身份協助大皇子劉勇用兵布陣。
之後,大軍繼續前行,不久一座四麵高牆的雄城,孤零零地出現在了大漠之中。
那黑漆漆的四麵城牆竟似鐵石所築,每一麵都長達數裏,高達數十丈,遠遠看去就如一座鋼鐵之城矗立在這空曠的戈壁之上。
“這——這是邊城?”呂飛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
蘇蒙和遊明遠都笑著答道:“正是。”
“怎麽會變成這樣了?”這與呂飛記憶中的邊城大相徑庭。
蘇蒙和遊明遠這才向呂飛做出了解釋。
當年,在遼軍欲要屠城的事情發生之後,遊明遠和蘇蒙就開始著手圍繞著邊城,在外圍修建起了高大的城牆,並將其命名為了四方城,此事一直由遊明遠在負責。
雖然邊城曆來都是無主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卻極其重要。
在感受到了邊城的重要性之後,遊明遠曾親自前往邊城,打著呂飛的旗號並征詢了邊城中所有百姓的意見之後,決定加大對四方城地建設力度。
準備在這連接大陸東西、南北的咽喉要道之上,建立起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防禦要塞。
雖然名義上邊城仍舊是一座無主之城,並未被納入鎮北王府的屬地,但城中的百姓卻在那次屠城事件之後,都願意聽從鎮北王府的指令。
因為他們覺得隻有鎮北王府能帶給他們安寧,並且鎮北王呂飛也是從小城之中出去的,這裏也可以算作他的故鄉。
何況四方城的修建不但沒有影響到城中的居民,反而讓過往客商有了安全感,更願意在邊城停留甚至交易,使得城中居民的生計相較以往得到了大幅地改善,因此,對於四方城地修建,邊城百姓是舉雙手讚成的。
於是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當然,這也得益於鎮北王府的財力雄厚,讓遊明遠在修建城牆的過程之中,根本不用為銀錢而發愁,甚至那些用於修建城牆的磚石都並非一般的山石,而是采用了鐵礦石切割而成,其堅固程度比之普通城牆不知強了多少倍,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為堅固的城牆。
“四方城”已初具規模!
此時,呂飛內心很是激動,快十年了,第一次收到了青青的來信。
他用微微有些顫抖的雙手緩緩地打開了信件,白色絹布上的字跡還是那般地熟悉,既有俊逸秀美的靈動,又有飄逸瀟灑的意境,筆觸之間盡顯道韻,果然是青青親筆所寫。
呂飛開始一字一句地仔細看了起來。
信件的開頭寫道:聖女宮聖女陳青青拜呂王足下。
僅僅是看到這個開頭的提稱,呂飛頓時就感覺到了一種疏遠,雖說青青信中對他的稱唿很是尊敬,可落在呂飛的眼中這種尊稱反倒讓他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寧願青青直唿他的姓名,或者仍如十年之前一般,稱他為公子。
之後,他強忍著心中不適將信看完,信中青青的意思是想讓呂飛放了她們聖女宮的五位神女,可除此之外,信中竟無一句相思或敘舊之言,隻在信末寫道:“昔日塵緣已盡,願君餘生安好,勿往、勿見、勿念!”
見此話語呂飛失落到了極點。
他想不明白青青到底怎麽了,為何要如此刻意疏離自己,難道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意?
不去找她,不去見她,不再想她,他做不到。
呂飛不信這是青青真實意願地表達,他情緒激動地對姚靈問道:“你們到底把青青怎麽了?她為何不肯見我?”
其實姚靈最清楚他們二人中間的誤會,可她身為聖女宮的人,不可能違背宮主的命令,加上她更擔心呂飛會因此記恨上柳紅塵,而不顧自己的性命上門送死,所以她也隻能違心地對呂飛進行勸解,希望他能冷靜下來,今後也不要再想著去聖女宮找青青了。
可姚靈地勸解非但沒有令呂飛釋懷,反倒更加堅定了他要往聖女宮一行的決心。
對於青青信中地請求,呂飛自然不會拒絕,他沉默地來到關押五位神女的帳中,一一除去了她們身上的枷鎖,然後隻對她們提出了一個條件。
就是在他親自前往聖女宮之前,希望她們不要再出手刺殺,半年之內,他自會前往聖女宮,到時要戰要殺,悉聽尊便!
五位神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她們沒想到呂飛竟會如此輕易就放了她們,而且還自承半年之內會親自前往聖女宮,這不就是主動前去送死嗎?
雖然她們五人此次都栽在了呂飛的手中,可那也隻是因為她們太過自負而中了呂飛的一些計策,若以真實修為而論,呂飛與她們之間仍是有一定的差距,就更別說去直麵聖女宮宮主柳紅塵了。
於是,五人當即便答應了呂飛的條件,甚至在離開之時,錦屏神女還隱晦地勸說呂飛不要前往聖女宮,她們就當呂飛先前的話沒有說過。
對於她們的好意,呂飛自然明白,可他隻是含笑不語,因為半年之後就整整十年了,無論什麽情況他都勢在必行,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不過在那之前呂飛還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請人幫忙。
呂飛可不傻,在明知柳紅塵對自己起了殺心的情況之下,他豈會就這樣一個人前去送死,自然是要找個足夠強大的保鏢帶在身邊,才能護他周全了。
而他要找的這個人正好就在南蜀,所以在送走聖女宮的五峰神女之後,呂飛當即下令大軍開拔,按原定計劃,繼續護送如煙返迴南蜀。
大軍一路南行,在即將到達呂飛十分熟悉的邊城之時,蘇蒙帶著劉雄和那三具機關銅人也趕來與大軍匯合了。
原來,蘇蒙剛迴到西京不久,便收到了高小山的來信。
信中直言想請他出馬,前往南蜀助大皇子劉勇平定蜀中內亂,並承諾隻要蘇蒙願意前往,那大皇子劉勇旗下的所有兵馬,以及整個墨家都會全部聽從蘇蒙地指揮,將所有軍權都交付於他。
至於鎮北王府那邊需要任何條件都盡管開出,隻要能讓南蜀重迴太平盛世,大皇子劉勇甚至願意付出半壁江山的代價。
收到高小山的來信之後,蘇蒙身為鎮北王府的軍師,自然不能擅專,必須要將此事稟報給鎮北王呂飛知曉,由他最終定奪。
於是,他當即便帶著劉雄,趕著那裝有三尊機關銅人的大車,前來與呂飛的大軍匯合。
得知是高小山親自開口相求,呂飛在征詢過蘇蒙本人的意見之後,當即便答應了下來。
不過,他也半開玩笑地對蘇蒙說道:“軍師可不能因為蜀國給的爵位高就棄我而去喲!”
蘇蒙聞言卻很是有些生氣地說道:“蒙自來到鎮北王府之日起,就已決定畢生追隨王爺,豈是那種攀龍附鳳的小人,王爺若是不信,蒙不去便是。”
說完他便要獨自返迴西京。
呂飛趕忙解釋道:“隻是開個玩笑而已,軍師莫怪,自你我相識之日,我便已將你視為知己,豈會不清楚你的為人,再說此次乃是二弟親口相求,所以還請軍師全力相助,若能盡快平息蜀國的內亂,對蜀國的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聞言,蘇蒙這才消氣,並對呂飛直言,在蜀國期間絕不受任何官職、爵位,隻以謀士身份協助大皇子劉勇用兵布陣。
之後,大軍繼續前行,不久一座四麵高牆的雄城,孤零零地出現在了大漠之中。
那黑漆漆的四麵城牆竟似鐵石所築,每一麵都長達數裏,高達數十丈,遠遠看去就如一座鋼鐵之城矗立在這空曠的戈壁之上。
“這——這是邊城?”呂飛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
蘇蒙和遊明遠都笑著答道:“正是。”
“怎麽會變成這樣了?”這與呂飛記憶中的邊城大相徑庭。
蘇蒙和遊明遠這才向呂飛做出了解釋。
當年,在遼軍欲要屠城的事情發生之後,遊明遠和蘇蒙就開始著手圍繞著邊城,在外圍修建起了高大的城牆,並將其命名為了四方城,此事一直由遊明遠在負責。
雖然邊城曆來都是無主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卻極其重要。
在感受到了邊城的重要性之後,遊明遠曾親自前往邊城,打著呂飛的旗號並征詢了邊城中所有百姓的意見之後,決定加大對四方城地建設力度。
準備在這連接大陸東西、南北的咽喉要道之上,建立起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防禦要塞。
雖然名義上邊城仍舊是一座無主之城,並未被納入鎮北王府的屬地,但城中的百姓卻在那次屠城事件之後,都願意聽從鎮北王府的指令。
因為他們覺得隻有鎮北王府能帶給他們安寧,並且鎮北王呂飛也是從小城之中出去的,這裏也可以算作他的故鄉。
何況四方城的修建不但沒有影響到城中的居民,反而讓過往客商有了安全感,更願意在邊城停留甚至交易,使得城中居民的生計相較以往得到了大幅地改善,因此,對於四方城地修建,邊城百姓是舉雙手讚成的。
於是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當然,這也得益於鎮北王府的財力雄厚,讓遊明遠在修建城牆的過程之中,根本不用為銀錢而發愁,甚至那些用於修建城牆的磚石都並非一般的山石,而是采用了鐵礦石切割而成,其堅固程度比之普通城牆不知強了多少倍,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最為堅固的城牆。
“四方城”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