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盜版商的倒下,更多盜版商起來。
市場對磁帶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並不會因為一兩個盜版商人被解決,就將整個市場毀滅。
盜版磁帶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正版太貴。
廣東這邊,在原產地的情況下,一盒熱銷的正版磁帶已經賣到了15塊,而且還有價無市。
到不是正版惜售,而是真的生產不出來,全國十幾億人等著要。他們全部加起來,一年最多生產一億盒磁帶。而且還那麽多的歌手分。還得出口海外創匯。
真正能分到國內的,也就那麽點。這麽大的缺口,也隻有盜版來填補。
而楚青出的《金曲1991》,不但質量不輸正版多少,歌曲還全麵,價格也更親民。
短短幾天時間,卡帶的銷售,再次站迴了400盒的日出貨量。
隻是讓楚青沒想到的是,在打擊盜版的新聞出現後,那幾個退縮的人雖沒有繼續迴來拿貨,卻也介紹了不少更有衝勁的人。
他們從新聞上看見的不是盜版,而是生意。
十個店的盜版收入就達到了一百多萬。
一個點最少也有十萬收入。
十萬塊錢,是他們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敢想的高收入。
窮怕了的人,隻要能賺錢,他們什麽事都能幹。
攔路打劫,偷雞摸狗,甚至背著熊貓pi走了半個中國的。
在這個成人文盲率高達百分之30的年代,又有多少人真的懂得法律。
資本論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說到底,他們都是窮怕了,見到什麽來錢快,就奮不顧身的衝了進去。
和那些比起來,盜版卡帶,損傷的也隻是更吸血的音響公司而已。
畢竟真正唱歌的沒分到什麽錢,寫歌的一首歌,也才拿不到50塊錢。
反倒是隨著他們的音樂,被越來越多的人聽到。
歌手商演走穴,才能賺的更多。
一樓的大廳裏,立著一塊大木板。
上麵寫著“創業導師”四個大字。
下麵坐著十幾個光膀子的大老爺們兒,目光齊刷刷的盯著手持教鞭的楚青。
換了其他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什麽另類av現場。隻有楚青知道,他在培養人才,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
看了一眼下麵的歪瓜裂棗。這些人裏麵,也就陸濤和一個叫王康平還算不錯。
這段時間一個跑車站,一個專門主攻工廠。單人日出貨量已經達到了80盒。
不過這還不夠,真正的高手就的像搞傳銷一樣,將產品層層下發,自己當金字塔巔的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到北部灣,一天一萬五。”
呃~!串台了!
“首先弄清楚我們是做什麽的。”
說著楚青往台下一指,指向人群外看熱鬧的小楊。
“小楊,你說我們是幹什麽的。”
“我~我們不是幹盜版的嘛。”小楊沒想到楚青會先點自己,摸了摸頭說了一句大實話。
“錯!我們是幹娛樂的。”說著楚青看了一眼下麵坐著的十幾個人,語氣加重了幾分。
“你們記清楚了,我們是做娛樂產業的,是給廣大人民群眾帶去娛樂的人。”
楚青拿出一盒《金曲1991》。
“看見沒,這就是娛樂消費。”
“裏麵的每一首歌你們都聽過嗎?知道喜歡聽這些歌的人都是誰?他們為什麽要花錢買我們的磁帶?”
楚青看著他們眼睛一字一句的問道。
“這些你們都想過嗎?”
“沒有。”
被楚青盯著問的小武,下意識迴了兩個字。
“俗話說做一行愛一行,你們既然選擇了賣磁帶,就得去認真了解這些。隻有了解了這些,才能真正讓你們找到自己的客戶。”
說著楚青手一抖,在木板上畫了一個圈。
“弄清楚了產品,我們在來說說客戶。”
“小楊剛才說得沒錯,我們是賣盜版的,可為什麽大家要買盜版,陸明你說。”
楚青一指一直在思考的陸明。
“因為便宜。”
經常麵對客戶的陸明,最能直觀感受到,他們買自己卡帶的目的。
“沒錯,我們的比正版要便宜。不過這不是唯一的目的。”
說著楚青再次舉起了《金曲1991》
“還有一個原因是性價比!”
“記住這個詞,性價比。”
楚青迴身在木板上,寫下了三個字。
“知道什麽是性價比嗎?”
“比如這盤磁帶裏麵的17首歌,他們來自不同的磁帶。如果裏麵的每一首歌你都喜歡,那麽你最少要買十幾張磁帶,才能全部聽到。這就得花幾百塊錢,還得忍受那些磁帶裏麵不好聽的歌。”
“可現在,你隻需要花10塊錢,就能買到價值幾百塊錢的磁帶,這就叫性價比,你說這個時候我就是賣15,會不會有人買。”
“有!”
這次是下麵所有人一起迴答的。
這種比喻他們還是懂的,那麽多人來買他們的磁帶,不就是因為裏麵的歌,都是好聽的精品嘛。
以往要換好幾盤磁帶,才能聽到這些。現在一盤磁帶全包了。可價格也才賣10塊錢。
“所以你們記住,他們買我們的磁帶,除了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性價比高。買一盤頂十盤。”
說著楚青有在木板上,寫下了最後這句話。
“迴去都把這句話背下來,下次賣磁帶的時候,就這樣給他們說。”
刷刷刷!帶著筆和本子的,立刻把上麵的全部抄了下來。
端起一旁魏玲幫忙倒的茶,楚青愜意的喝一口,在吐了吐高碎。
見大家記得差不多了,楚青從一旁拿出一本小冊子。
上麵寫著《銷售話術手冊》。
“拿迴去慢慢看吧。”
這年頭的人都單純,沒有經過後世的銷售轟炸,往往買東西,都是基於內心最原始的需求。
在過十幾年,經過培訓的銷售人員,能把你不想要的賣給你,那才叫本事。
就像趙先生的《賣拐》。銷售是需要看人下菜的,抓住顧客的痛點。就什麽都能賣。
“等你們學會了這些,你們就可以出去獨擋一麵了。”
“祖國如此之大,你們大可去的,不必困在一個小小的粵東。”
“我很看好你們,你們將是下一個萬元戶,去掙屬於自己的一千、一萬、甚至十萬、百萬。”
開班的目的,就是畫餅,畫餅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賣貨。
市場對磁帶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並不會因為一兩個盜版商人被解決,就將整個市場毀滅。
盜版磁帶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正版太貴。
廣東這邊,在原產地的情況下,一盒熱銷的正版磁帶已經賣到了15塊,而且還有價無市。
到不是正版惜售,而是真的生產不出來,全國十幾億人等著要。他們全部加起來,一年最多生產一億盒磁帶。而且還那麽多的歌手分。還得出口海外創匯。
真正能分到國內的,也就那麽點。這麽大的缺口,也隻有盜版來填補。
而楚青出的《金曲1991》,不但質量不輸正版多少,歌曲還全麵,價格也更親民。
短短幾天時間,卡帶的銷售,再次站迴了400盒的日出貨量。
隻是讓楚青沒想到的是,在打擊盜版的新聞出現後,那幾個退縮的人雖沒有繼續迴來拿貨,卻也介紹了不少更有衝勁的人。
他們從新聞上看見的不是盜版,而是生意。
十個店的盜版收入就達到了一百多萬。
一個點最少也有十萬收入。
十萬塊錢,是他們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敢想的高收入。
窮怕了的人,隻要能賺錢,他們什麽事都能幹。
攔路打劫,偷雞摸狗,甚至背著熊貓pi走了半個中國的。
在這個成人文盲率高達百分之30的年代,又有多少人真的懂得法律。
資本論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說到底,他們都是窮怕了,見到什麽來錢快,就奮不顧身的衝了進去。
和那些比起來,盜版卡帶,損傷的也隻是更吸血的音響公司而已。
畢竟真正唱歌的沒分到什麽錢,寫歌的一首歌,也才拿不到50塊錢。
反倒是隨著他們的音樂,被越來越多的人聽到。
歌手商演走穴,才能賺的更多。
一樓的大廳裏,立著一塊大木板。
上麵寫著“創業導師”四個大字。
下麵坐著十幾個光膀子的大老爺們兒,目光齊刷刷的盯著手持教鞭的楚青。
換了其他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什麽另類av現場。隻有楚青知道,他在培養人才,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
看了一眼下麵的歪瓜裂棗。這些人裏麵,也就陸濤和一個叫王康平還算不錯。
這段時間一個跑車站,一個專門主攻工廠。單人日出貨量已經達到了80盒。
不過這還不夠,真正的高手就的像搞傳銷一樣,將產品層層下發,自己當金字塔巔的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到北部灣,一天一萬五。”
呃~!串台了!
“首先弄清楚我們是做什麽的。”
說著楚青往台下一指,指向人群外看熱鬧的小楊。
“小楊,你說我們是幹什麽的。”
“我~我們不是幹盜版的嘛。”小楊沒想到楚青會先點自己,摸了摸頭說了一句大實話。
“錯!我們是幹娛樂的。”說著楚青看了一眼下麵坐著的十幾個人,語氣加重了幾分。
“你們記清楚了,我們是做娛樂產業的,是給廣大人民群眾帶去娛樂的人。”
楚青拿出一盒《金曲1991》。
“看見沒,這就是娛樂消費。”
“裏麵的每一首歌你們都聽過嗎?知道喜歡聽這些歌的人都是誰?他們為什麽要花錢買我們的磁帶?”
楚青看著他們眼睛一字一句的問道。
“這些你們都想過嗎?”
“沒有。”
被楚青盯著問的小武,下意識迴了兩個字。
“俗話說做一行愛一行,你們既然選擇了賣磁帶,就得去認真了解這些。隻有了解了這些,才能真正讓你們找到自己的客戶。”
說著楚青手一抖,在木板上畫了一個圈。
“弄清楚了產品,我們在來說說客戶。”
“小楊剛才說得沒錯,我們是賣盜版的,可為什麽大家要買盜版,陸明你說。”
楚青一指一直在思考的陸明。
“因為便宜。”
經常麵對客戶的陸明,最能直觀感受到,他們買自己卡帶的目的。
“沒錯,我們的比正版要便宜。不過這不是唯一的目的。”
說著楚青再次舉起了《金曲1991》
“還有一個原因是性價比!”
“記住這個詞,性價比。”
楚青迴身在木板上,寫下了三個字。
“知道什麽是性價比嗎?”
“比如這盤磁帶裏麵的17首歌,他們來自不同的磁帶。如果裏麵的每一首歌你都喜歡,那麽你最少要買十幾張磁帶,才能全部聽到。這就得花幾百塊錢,還得忍受那些磁帶裏麵不好聽的歌。”
“可現在,你隻需要花10塊錢,就能買到價值幾百塊錢的磁帶,這就叫性價比,你說這個時候我就是賣15,會不會有人買。”
“有!”
這次是下麵所有人一起迴答的。
這種比喻他們還是懂的,那麽多人來買他們的磁帶,不就是因為裏麵的歌,都是好聽的精品嘛。
以往要換好幾盤磁帶,才能聽到這些。現在一盤磁帶全包了。可價格也才賣10塊錢。
“所以你們記住,他們買我們的磁帶,除了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性價比高。買一盤頂十盤。”
說著楚青有在木板上,寫下了最後這句話。
“迴去都把這句話背下來,下次賣磁帶的時候,就這樣給他們說。”
刷刷刷!帶著筆和本子的,立刻把上麵的全部抄了下來。
端起一旁魏玲幫忙倒的茶,楚青愜意的喝一口,在吐了吐高碎。
見大家記得差不多了,楚青從一旁拿出一本小冊子。
上麵寫著《銷售話術手冊》。
“拿迴去慢慢看吧。”
這年頭的人都單純,沒有經過後世的銷售轟炸,往往買東西,都是基於內心最原始的需求。
在過十幾年,經過培訓的銷售人員,能把你不想要的賣給你,那才叫本事。
就像趙先生的《賣拐》。銷售是需要看人下菜的,抓住顧客的痛點。就什麽都能賣。
“等你們學會了這些,你們就可以出去獨擋一麵了。”
“祖國如此之大,你們大可去的,不必困在一個小小的粵東。”
“我很看好你們,你們將是下一個萬元戶,去掙屬於自己的一千、一萬、甚至十萬、百萬。”
開班的目的,就是畫餅,畫餅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