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搬家,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
一群人搬家,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十來個本就無所事事的大男人。搬起家來就更是熱鬧非凡。
全是二十來歲龍精虎猛的年紀,收拾起來可是雞飛狗跳。
對他們來說,從低矮的棚戶,直接搬進高大的樓房。瞬間有種夢想成真的錯覺。
他們之所以出來打工,不就是為了有一天也能住上小洋樓。
可沒想到才出來不到一個月,這個夢想就實現了。
每個人的東西都不多,為了方便,楚青還是找了上次的麵包車。
畢竟這麽多卡帶,來來迴迴的人工搬運,還是太礙眼。
除去二樓的主臥由楚青獨享,剩下的五個房間,剛好他們兩人一間。
至於有老婆或者女朋友的,平時來了要怎麽分配,就由得他們自己去安排。
簡簡單單收拾一番,小楊很自覺的就帶著人開始翻錄磁帶。
最近銷路打開,每天的出貨數都在穩定上漲。
尤其隨著第一批人的帶貨收入開始增加。
不少以前沒打入進去的廠,也有人通過各種關係,找過來想做分銷。
對於這種找上門來的,隻要確定介紹人沒問題,楚青都是一律接納。
畢竟這些,都是未來可以發展的班底。
短短一周,從楚青這裏拿貨的人,就從一開始的三十來人增加到了七十多個。
基本已經覆蓋了,虎門,威遠,盧屋等多個工業區。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況且還不用耽誤多少時間,上班時候放著歌,下班就能帶兩盒,賺點零花錢。何樂而不為。
思想靈活,敢想敢做,隻要抓住機會。這種人在這個時代就不會過得太差。
都說九十年代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在這個時代,你可以沒本錢,可以沒學曆,也可以什麽都不會。
可隻要你敢想敢幹,那麽你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機會。
比起十年後的互聯網大潮,最起碼你得懂電腦,就這一個門檻就刷掉了許多人。
二十年後的房地產大潮,入門的門檻就是一套首付款。
隻此一項,就需要多少人奮鬥十來年。
三十年後的直播大潮,你不光得敢想敢做,還得有運氣。
縱觀未來三十年,90年代算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最公平的時代。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雖然有人已經率先出發,可後麵的人相距也並不遠。
人與人之間,完全不像三十年後,那無法逾越的天險。
等到一切收拾完,已經快下午六點。
“莽漢,你去瀚華接下魏玲她們,人直接帶去川湘樓。我在哪定了幾桌。”
“另外陸明你和小武兩個人,迴去通知一下裘二哥和等下來拿貨的,我在那邊請大家打牙祭,感謝大家。”
雖然昨天就已經通知過了,可請客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少。
穿越過來的這二十多天,楚青已經能清楚感受到,這個年代在外漂泊,老鄉的重要性。
雖說也有很多專門坑騙同鄉的,可更多的是相互抱團取暖。
尤其這地方還那麽的排外。
魏玲她們如果不是有老鄉在這邊,也不可能剛來就能找到工作。
在楊大嫂出事的時候,許多人也許並不認識,隻因為是同一個地方的老鄉,她們就願意站出來幫忙討個說法。
結局也許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可這種鄉親間的相互扶持,給了不少人,一份家鄉的溫暖。
楚青之所以能如此輕鬆的起步,雖有卡帶製作的精良,可也少不了這些老鄉的幫扶。
尤其這逐漸打開的銷路。他們最初幫著推,也許並不是奔著那兩塊錢的迴扣去的。
比如第一批的三十個人裏,就有幾個並沒有堅持下來。
隻在最初帶人來拿過兩次卡帶之後,就沒有再來了。
反倒是他們帶來的人裏,有幾個這幾天跑得越來越勤快。
今天晚上的這頓飯,除了感謝這些天大家對自己的幫助,楚青最重要的目的,還是想給大家畫個餅。
ppt演講現在沒有,可畫餅規劃還是必須要的,得堅定大家的信心。
“等下如果人齊了你們就先吃,先不等我了。”
楚青一迴頭剛好遇見魏崢推著自行車出去。
“沒事,我們等你,戰友啥時候到。”
“前天他給裘老二那邊打過電話,說是今天淩晨到廣州,如果路上不耽擱,大概七點多就能到虎門。”
這年代出行不方便,通信更是艱難。
如果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事情,一般人都是寫信。一封信走個十天半月都是正常的。
緊急情況都是發電報,一個字幾毛錢。
至於打電話,都得提前通知,說個一兩分鍾就不敢多說。
畢竟電話費太貴。
魏崢他們這邊,一般家裏人想電話聯係,都是打到裘二哥他們廠,然後在讓裘二哥轉告。
他在廠裏,也算半個領導。
魏崢他們當初過來的時候,就是提前給裘二哥打電話,通知坐的那趟車,大概什麽時候能到。
這邊估摸著時間過去接。
可如果路上耽誤了,或者有事錯過了時間沒接到人怎麽辦?
要不就在哪裏等,要不就被聯防隊抓。
接的到是運氣好,接不到是常有的事。
因為沒有接到人,從此失蹤的不在少數。
送走了魏崢,楚青一幫人浩浩蕩蕩直接開往川湘樓。
這時候能在外麵開酒樓,都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尤其在廣東這地界,現在不像十幾年後。
川湘菜在這邊還不太流行。一般來吃的都是老鄉,尤其這邊沙角當兵的,許多都是湘南人。想吃口家鄉菜,就隻能在外麵來打牙祭。
本地老板和港台商人,都還不太吃的慣。
二層樓的酒樓,除了一樓大廳,樓上還有幾間包廂。
百來塊錢一桌的酒席,在這個年代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不到八點,五桌都以坐滿,而魏崢卻還沒迴來。
“要不先不等,大哥他應該快了。”
見人都到的差不多,魏玲拉著楚青小聲說了一句。
今天這一頓本來就是籠絡人心,讓大家等太久也不好。
斟酌片刻,楚青就也同意了開席。
然而菜才上的差不多,楚青端起酒杯剛想講兩句。
一個精瘦的小夥,跌跌撞撞就跑了進來。
一眼看見楚青身旁的裘正,就急急忙忙喊了一嗓子。
“裘老二,你們房子來了一群公安,要抓你們,把我們村子都圍起來了。”
原本還鬧哄哄的大廳,隻這一句話就瞬間安靜了下來。
然而下一句,更是讓滿廳的人,瞬間炸了鍋。
“還有那個魏老大,已經被他們抓走了。”
一個人搬家,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
一群人搬家,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十來個本就無所事事的大男人。搬起家來就更是熱鬧非凡。
全是二十來歲龍精虎猛的年紀,收拾起來可是雞飛狗跳。
對他們來說,從低矮的棚戶,直接搬進高大的樓房。瞬間有種夢想成真的錯覺。
他們之所以出來打工,不就是為了有一天也能住上小洋樓。
可沒想到才出來不到一個月,這個夢想就實現了。
每個人的東西都不多,為了方便,楚青還是找了上次的麵包車。
畢竟這麽多卡帶,來來迴迴的人工搬運,還是太礙眼。
除去二樓的主臥由楚青獨享,剩下的五個房間,剛好他們兩人一間。
至於有老婆或者女朋友的,平時來了要怎麽分配,就由得他們自己去安排。
簡簡單單收拾一番,小楊很自覺的就帶著人開始翻錄磁帶。
最近銷路打開,每天的出貨數都在穩定上漲。
尤其隨著第一批人的帶貨收入開始增加。
不少以前沒打入進去的廠,也有人通過各種關係,找過來想做分銷。
對於這種找上門來的,隻要確定介紹人沒問題,楚青都是一律接納。
畢竟這些,都是未來可以發展的班底。
短短一周,從楚青這裏拿貨的人,就從一開始的三十來人增加到了七十多個。
基本已經覆蓋了,虎門,威遠,盧屋等多個工業區。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況且還不用耽誤多少時間,上班時候放著歌,下班就能帶兩盒,賺點零花錢。何樂而不為。
思想靈活,敢想敢做,隻要抓住機會。這種人在這個時代就不會過得太差。
都說九十年代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在這個時代,你可以沒本錢,可以沒學曆,也可以什麽都不會。
可隻要你敢想敢幹,那麽你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機會。
比起十年後的互聯網大潮,最起碼你得懂電腦,就這一個門檻就刷掉了許多人。
二十年後的房地產大潮,入門的門檻就是一套首付款。
隻此一項,就需要多少人奮鬥十來年。
三十年後的直播大潮,你不光得敢想敢做,還得有運氣。
縱觀未來三十年,90年代算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最公平的時代。
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雖然有人已經率先出發,可後麵的人相距也並不遠。
人與人之間,完全不像三十年後,那無法逾越的天險。
等到一切收拾完,已經快下午六點。
“莽漢,你去瀚華接下魏玲她們,人直接帶去川湘樓。我在哪定了幾桌。”
“另外陸明你和小武兩個人,迴去通知一下裘二哥和等下來拿貨的,我在那邊請大家打牙祭,感謝大家。”
雖然昨天就已經通知過了,可請客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少。
穿越過來的這二十多天,楚青已經能清楚感受到,這個年代在外漂泊,老鄉的重要性。
雖說也有很多專門坑騙同鄉的,可更多的是相互抱團取暖。
尤其這地方還那麽的排外。
魏玲她們如果不是有老鄉在這邊,也不可能剛來就能找到工作。
在楊大嫂出事的時候,許多人也許並不認識,隻因為是同一個地方的老鄉,她們就願意站出來幫忙討個說法。
結局也許並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可這種鄉親間的相互扶持,給了不少人,一份家鄉的溫暖。
楚青之所以能如此輕鬆的起步,雖有卡帶製作的精良,可也少不了這些老鄉的幫扶。
尤其這逐漸打開的銷路。他們最初幫著推,也許並不是奔著那兩塊錢的迴扣去的。
比如第一批的三十個人裏,就有幾個並沒有堅持下來。
隻在最初帶人來拿過兩次卡帶之後,就沒有再來了。
反倒是他們帶來的人裏,有幾個這幾天跑得越來越勤快。
今天晚上的這頓飯,除了感謝這些天大家對自己的幫助,楚青最重要的目的,還是想給大家畫個餅。
ppt演講現在沒有,可畫餅規劃還是必須要的,得堅定大家的信心。
“等下如果人齊了你們就先吃,先不等我了。”
楚青一迴頭剛好遇見魏崢推著自行車出去。
“沒事,我們等你,戰友啥時候到。”
“前天他給裘老二那邊打過電話,說是今天淩晨到廣州,如果路上不耽擱,大概七點多就能到虎門。”
這年代出行不方便,通信更是艱難。
如果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事情,一般人都是寫信。一封信走個十天半月都是正常的。
緊急情況都是發電報,一個字幾毛錢。
至於打電話,都得提前通知,說個一兩分鍾就不敢多說。
畢竟電話費太貴。
魏崢他們這邊,一般家裏人想電話聯係,都是打到裘二哥他們廠,然後在讓裘二哥轉告。
他在廠裏,也算半個領導。
魏崢他們當初過來的時候,就是提前給裘二哥打電話,通知坐的那趟車,大概什麽時候能到。
這邊估摸著時間過去接。
可如果路上耽誤了,或者有事錯過了時間沒接到人怎麽辦?
要不就在哪裏等,要不就被聯防隊抓。
接的到是運氣好,接不到是常有的事。
因為沒有接到人,從此失蹤的不在少數。
送走了魏崢,楚青一幫人浩浩蕩蕩直接開往川湘樓。
這時候能在外麵開酒樓,都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尤其在廣東這地界,現在不像十幾年後。
川湘菜在這邊還不太流行。一般來吃的都是老鄉,尤其這邊沙角當兵的,許多都是湘南人。想吃口家鄉菜,就隻能在外麵來打牙祭。
本地老板和港台商人,都還不太吃的慣。
二層樓的酒樓,除了一樓大廳,樓上還有幾間包廂。
百來塊錢一桌的酒席,在這個年代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不到八點,五桌都以坐滿,而魏崢卻還沒迴來。
“要不先不等,大哥他應該快了。”
見人都到的差不多,魏玲拉著楚青小聲說了一句。
今天這一頓本來就是籠絡人心,讓大家等太久也不好。
斟酌片刻,楚青就也同意了開席。
然而菜才上的差不多,楚青端起酒杯剛想講兩句。
一個精瘦的小夥,跌跌撞撞就跑了進來。
一眼看見楚青身旁的裘正,就急急忙忙喊了一嗓子。
“裘老二,你們房子來了一群公安,要抓你們,把我們村子都圍起來了。”
原本還鬧哄哄的大廳,隻這一句話就瞬間安靜了下來。
然而下一句,更是讓滿廳的人,瞬間炸了鍋。
“還有那個魏老大,已經被他們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