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川卻笑得更開心了,“沒錯沒錯,就是要這個效果。”
陳風沒懂,“什麽?”
徐遠川不打算解釋,把話題繞開了,“之後南城見吧,假如他那裏缺模特,還能叫你來兼個職。”
後來的幾天,徐遠川悶頭在寢室做衣服,餓了就點個外賣,沒有一餐是在正常飯點吃的,但睡眠還是很規律,可能是受了沈光霽的影響,到點就困,大清早就自然醒。
室友跟他的作息正相反,白天睡,晚上起,剛好徐遠川做衣服不會發出多大動靜,相處起來意外的很和諧。
徐遠川給沈光霽做了一條馬麵裙,純黑色,側邊有一道褶裏藏著金色的雲紋,是他一點一點手工繡上去的。上身是一件盤扣黑襯衣,跟沈光霽以往的風格相差很大。
雖然他的出發點是“結婚照”,按說得做情侶裝,然而他給自己設計的那套卻是西服,除了下擺偏長,沒有其它獨特的設計,但多了條可拆卸的腰封,上麵的金色刺繡跟沈光霽裙邊上的一樣。
宿舍裏沒有夠亮的燈,徐遠川又不想搬出去做,收工以後感覺眼睛都要瞎了,晚上睡前都在想,終於能找借口戴沈光霽的眼鏡。
收拾完東西寄出去已經踩上了十一假期的尾巴,徐遠川之前答應過沈光霽會在假期結束之前去南城,可現在沒有能趕上時間的車了。
他隻猶豫了大概不到三秒鍾,買了恰好能守約的機票。
其實小時候是坐過飛機的,飛越八千多公裏,跟媽媽一起來到這片常年被父母稱之為故鄉的國土,那時連目光都不躲閃,不論是麵對神色悲傷的媽媽,還是窗外大片的雲,隻不過半途還是因為暈機反應難受到弄丟了一點勇敢,偷偷拽住了媽媽的衣角。
後來他就沒有在那麽高的地方見過雲了,沒有衣角可以給他拽。
至於沈光霽...沈光霽從未帶他去過遠方。
徐遠川緊閉眼睛強忍氣流顛簸時,恍然想起小時候坐的甚至不是經濟艙,一瞬間心裏產生出一點微妙的落差,想的倒不是如今的生活比不過當年,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不用一天到晚想著賺錢了,就帶沈光霽飛往各個國境,看山看海看雲,每次都要坐頭等艙,不管沈光霽衣服多貴,拚命拽著他。
要是能一直躺在他懷裏就更好了,擁抱永遠能給人勇氣,何況是區區高空而已。
從機場出來再打上車已經晚上八點多,路程大概還需要兩個半小時。
徐遠川在飛機上一口飯沒吃,現在暈機反應還沒消退,暈車反應就無縫銜接,他恨不得把半個身子都探出窗外,可惜被司機師傅發現了,毫不留情地給他把窗戶關上了三分之一。
車隻開到小區門口,徐遠川下了車,懷裏捧著東西,腳步跌跌撞撞,感覺自己差不多快化成一灘泥。他在心裏默念幾句“堅持、堅持,就快到了”,同時夾雜著一點問候天問候地問候不知誰家親戚的口頭語,一步一步挪到了沈光霽住的那棟樓。
出了電梯,人就像當場痊愈似的,除了他自己看不見的臉色蒼白眼下烏青以外,精神可以說是還能再熬一個通宵。
可是沈光霽沒開門。
敲了半天沒有迴應,他側耳聽,屋裏的確沒有半點動靜。
徐遠川臉僵了一下,這才想起來又忘了在出發前給沈光霽說一聲。多年習慣到底是比自主思維更容易操控他的大腦,“以後我都告訴你”,這話是他自己說的,一轉眼就被他自己忘了。
他連忙給沈光霽打電話,連說過無數次的道歉語錄都在心裏排好了先後順序,想著一接通先告白再說對不起。
結果沈光霽掛斷了。
他又接著打,然後再次被掛斷。
這事常有,但徐遠川看了眼手上的東西,很少見地感到失落。
沈光霽在約摸二十分鍾以後給徐遠川迴了電話,聲音很輕,帶著一股總是消失不掉的疲憊,問他:“到南城了?”
徐遠川的失落就此一掃而空,他盤腿坐在門邊的地上,轉頭往緊閉的門鎖看,準備迎接穿著家居睡衣,或許還架著一副眼鏡的沈光霽。
“我到家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徐遠川透過聽筒,聽見一點其它的聲音,像是滾輪滾過地麵,不遠處有人壓著嗓子說方言。
“你不在家?”徐遠川問。
沈光霽答:“嗯,有事。”
“今晚還迴來嗎?”
“來不了,明天早上吧。”
徐遠川等了一會兒,沒等到沈光霽更具體的解釋,於是笑了笑,語氣輕鬆道:“行,那我出去住一晚,你明天早上來接我。”
“再說吧。”
“再說個屁。”徐遠川掛電話前留了最後一個字,“滾。”
滿腔欣喜換了場遺憾,失落剛剛已經失落完了,抽幹他的血他也湊不出更多的悲傷情緒,所以現在非常無語,除此之外還有點想吐,胃裏不停翻湧,空蕩蕩的,吐不出東西。
他低頭看了眼手機電量,顏色轉紅宣示告急,正好人沒力氣了,幹脆不著急走,頭一歪,靠在被貼了兩張急開鎖廣告的牆上休息。
手上還抱著他一路捧在手心沒有放下過的東西。
一盞手工小夜燈,材料是他從垃圾桶裏撿來的沈光霽扔掉的水果盒子和青梅酒瓶,收集了很多很久,然後用碎片一點一點粘起來,堆出一艘多桅帆船的形狀,通體透明,每塊碎片都隻有指甲蓋大小,花費的精力跟他做衣服時的刺繡差不多。底座是木製的,中間留了一道窄縫,淺藍色的光源就從這裏來。玻璃和塑料都會反光,插上電後整艘小船都亮晶晶的,船帆上用的材料最多,映在牆上的影子就像時間流動靜止在波光粼粼的湖麵。
他不敢把夜燈和衣服放一起郵寄,怕快遞給他碰壞了,畢竟這玩意的成本要不了幾個錢,甚至是他偷偷撿來的垃圾做的,賠都賠不了。
小心翼翼捧了一路,想在開門的瞬間給沈光霽驚喜,沒想到上帝忙著眷顧別人,沒給他機會。
--------------------
閃現連更一下(1/4)
第38章
沈光霽這幾天一直在醫院。
唐頌媽媽意外摔倒,傷了腰, 唐頌不在國內,而沈光霽在南城,自然要承擔起照顧人的任務。好在明天就能出院,沈光霽已經提前把東西收好了。
指針剛過晚上十一點,沈光霽在醫院走廊迴完電話,輕手輕腳走迴病房,門一打開,發現唐頌媽媽還沒睡,正把手機拿遠了眯起眼睛看。
唐頌那邊跟國內有十二個小時的時差,這時候他那剛過中午十一點,按照他的生活作息,現在可能剛剛起床。
唐頌有時會在起床後給媽媽發消息,通常是在他有新作品之後,並不分享作品,隻分享心情,比如給唐頌媽媽拍一拍他難得有閑心自己動手做了頓飯,然後唐頌媽媽就會像誇小孩一樣誇已經三十多歲的他:寶貝真棒,看起來就非常美味,要是能多補充一點蛋白質會更健康。
她自己在家的時候,會用語音迴複,沈光霽在身邊的話,語音也好文字也好,她會拜托沈光霽來迴複。至於原因,其一,是她不願意戴老花眼鏡,這件事會讓她對時光與年歲產生無解的焦慮,其二,是她會把握每一個能讓沈光霽和唐頌交流的機會。
就比如現在,唐頌媽媽聽見沈光霽進門來的聲音,笑著抬頭,朝他招了招手,同時做出把手機遞過去的姿勢,說:“光霽,來看看小頌給我發了什麽?”
沈光霽悄無聲息地把眉頭舒展開,嘴邊微微勾起一點上揚的弧度,走過去坐在床邊的椅子上,接過手機,溫聲給她讀唐頌的消息。
“我今天準備去滑雪,去了好多次,還是不會滑。”
“昨天鄰居給我送了一大袋中國菜,說是從他華人朋友的菜地裏偷的,讓我抽空做給他嚐嚐,實際上我沒有那麽好的廚藝,我決定去認識一下他的華人朋友。”
“......”
“...你還好嗎,光霽好嗎?”
“注意休息,身體健康。”
實時聊天而已,文字內容卻像在寫信一樣。
沈光霽抬頭看唐頌媽媽,問她:“說不定已經準備出門滑雪了,還迴複嗎?”
唐頌媽媽笑著看沈光霽,“你就迴那一句吧。”
沈光霽不用再問都知道,她指的是那句多餘的“光霽好嗎”。
“小頌經常問起你。”唐頌媽媽說:“你還好嗎,光霽好嗎,這簡直是他的固定結束語。”
沈光霽心裏想,那說明這就僅僅是一句固定結束語而已了,把它換成“拜拜、晚安”也是同一個意思,說不定唐頌根本沒想問起,隻是一個“你”字剛打出來,輸入法的記憶係統就自動為他填上了後麵的話。
那什麽都不算,什麽都不是。
他想。
也不知道這樣的心理活動是在向誰解釋。
他最後迴了一句“玩得愉快”,唐頌媽媽沒細看,接過手機放迴了床頭。
“早點休息吧,明天就出院了。”沈光霽起身,想給唐頌媽媽把靠在身後的枕頭平放好。
唐頌媽媽卻握住了沈光霽的手,溫柔地撫摸他掌心幹燥的皮膚。沈光霽掌心寬大、十指修長,但卻很粗糙,跟唐頌截然不同。
她不喜歡。
“你愛小頌嗎?”唐頌媽媽問。
這個問題太突然,那麽多年,她從來沒有這樣的疑問。
沈光霽下意識皺起眉,一個虛假的“愛”字卡在嘴邊,難得沒能把戲演完。
唐頌媽媽又問:“假如你們私下保持聯係,這句光霽好嗎,為什麽會來問我呢?你們根本不聯係,對嗎?”
沈光霽說不出話來,或者說想說的話實在太多了,沉默半天,最後說出口的隻有:“您願意聽實話嗎?”
接著又是一陣沉默,安靜到走廊的腳步聲像做了放大處理。
直到第三次聽見腳步聲遠去後,沈光霽看見唐頌媽媽艱難地搖了搖頭。
“光霽,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我也是其中之一。”她歎了口氣,抬手摸沈光霽不自覺皺起的眉心,“我很自私,讓他幸福了,卻對不起你。”
這話和沈光霽自小以來的觀念相悖,他沒明白。
給他吃給他穿、供他上學、培養他學美術,甚至出國留學,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做到這種地步不應該是自己感恩戴德嗎?所以唐頌說什麽他都答應,多過分的要求都不拒絕,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即便他那麽不願意。
這樣想著,唐頌媽媽果然沒辦法撫平沈光霽的眉心了,她收迴手,又一次把手機拿在手裏,眯起眼睛,反複看和唐頌的聊天界麵。
“你還好嗎,光霽好嗎?”
總是重複的話。
喚醒她許多往事。
她當年和唐頌父親是開放婚姻,兩個人自由戀愛,卻互不幹涉,結婚證領了,卻沒舉辦婚禮,直到唐頌出生,雙方父母才第一次在病房會麵,第二次是唐頌的滿月酒,這也是最後一次。
唐頌父母在婚前就決定要一個孩子,不論男女,一個就好,不是為了家庭完整,而是需要一個新生命在他們老去以後替他們處理後事,這是經過雙方商量後彼此認可的事,也是唯一的目的。
一開始的確是這樣打算的,可十月懷胎讓唐頌媽媽對產房裏那一團小小的生命產生了無法忽視的感情。
她對唐頌非常好,到了溺愛的程度,唐頌得個小感冒都像要了她的命,大概是因為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根本原因與愛無關,她想要彌補。而唐頌父親跟她正相反,處處嚴苛,要求極高,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倒也齊全,隻是都極端。
唐頌剛上小學那年,父母就分開住了,各自的生活習慣不同、飲食口味不同、工作性質不同,沒有任何一點值得繼續相處。歸根結底,他們在一起的原因裏,有過愛隻占據一小部分,更多是因為雙方家庭都是開放性婚姻,難得一見,錯過就再難尋。
唐頌有時跟爸爸住,有時跟媽媽住,取決於當天放學誰來接他。小孩對此沒有太多表示,反正父母都對他慷慨,想要的一切都能得到滿足。
直到他再長大一點,才開始問爸爸:你帶迴家的人是我的新媽媽嗎?
他班上單親的同桌是這樣告訴他的,說自己的爸爸給他找了個新媽媽,同桌擔心新媽媽對他不好,為此每天都很難過。
爸爸告訴他不是,他沒信,轉頭又去問媽媽:爸爸那裏有新媽媽了,媽媽,你這裏會不會有新爸爸?
這事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她也不會為感情難過,何況感情早就沒了,扯張證,要個孩子,打發所有會過問這件事的有關的無關的人,病了有人照顧,老了有人送終,這才是理想未來。
但和唐頌的出生一樣,這也隻是原本的打算。
有了唐頌以後,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
陳風沒懂,“什麽?”
徐遠川不打算解釋,把話題繞開了,“之後南城見吧,假如他那裏缺模特,還能叫你來兼個職。”
後來的幾天,徐遠川悶頭在寢室做衣服,餓了就點個外賣,沒有一餐是在正常飯點吃的,但睡眠還是很規律,可能是受了沈光霽的影響,到點就困,大清早就自然醒。
室友跟他的作息正相反,白天睡,晚上起,剛好徐遠川做衣服不會發出多大動靜,相處起來意外的很和諧。
徐遠川給沈光霽做了一條馬麵裙,純黑色,側邊有一道褶裏藏著金色的雲紋,是他一點一點手工繡上去的。上身是一件盤扣黑襯衣,跟沈光霽以往的風格相差很大。
雖然他的出發點是“結婚照”,按說得做情侶裝,然而他給自己設計的那套卻是西服,除了下擺偏長,沒有其它獨特的設計,但多了條可拆卸的腰封,上麵的金色刺繡跟沈光霽裙邊上的一樣。
宿舍裏沒有夠亮的燈,徐遠川又不想搬出去做,收工以後感覺眼睛都要瞎了,晚上睡前都在想,終於能找借口戴沈光霽的眼鏡。
收拾完東西寄出去已經踩上了十一假期的尾巴,徐遠川之前答應過沈光霽會在假期結束之前去南城,可現在沒有能趕上時間的車了。
他隻猶豫了大概不到三秒鍾,買了恰好能守約的機票。
其實小時候是坐過飛機的,飛越八千多公裏,跟媽媽一起來到這片常年被父母稱之為故鄉的國土,那時連目光都不躲閃,不論是麵對神色悲傷的媽媽,還是窗外大片的雲,隻不過半途還是因為暈機反應難受到弄丟了一點勇敢,偷偷拽住了媽媽的衣角。
後來他就沒有在那麽高的地方見過雲了,沒有衣角可以給他拽。
至於沈光霽...沈光霽從未帶他去過遠方。
徐遠川緊閉眼睛強忍氣流顛簸時,恍然想起小時候坐的甚至不是經濟艙,一瞬間心裏產生出一點微妙的落差,想的倒不是如今的生活比不過當年,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不用一天到晚想著賺錢了,就帶沈光霽飛往各個國境,看山看海看雲,每次都要坐頭等艙,不管沈光霽衣服多貴,拚命拽著他。
要是能一直躺在他懷裏就更好了,擁抱永遠能給人勇氣,何況是區區高空而已。
從機場出來再打上車已經晚上八點多,路程大概還需要兩個半小時。
徐遠川在飛機上一口飯沒吃,現在暈機反應還沒消退,暈車反應就無縫銜接,他恨不得把半個身子都探出窗外,可惜被司機師傅發現了,毫不留情地給他把窗戶關上了三分之一。
車隻開到小區門口,徐遠川下了車,懷裏捧著東西,腳步跌跌撞撞,感覺自己差不多快化成一灘泥。他在心裏默念幾句“堅持、堅持,就快到了”,同時夾雜著一點問候天問候地問候不知誰家親戚的口頭語,一步一步挪到了沈光霽住的那棟樓。
出了電梯,人就像當場痊愈似的,除了他自己看不見的臉色蒼白眼下烏青以外,精神可以說是還能再熬一個通宵。
可是沈光霽沒開門。
敲了半天沒有迴應,他側耳聽,屋裏的確沒有半點動靜。
徐遠川臉僵了一下,這才想起來又忘了在出發前給沈光霽說一聲。多年習慣到底是比自主思維更容易操控他的大腦,“以後我都告訴你”,這話是他自己說的,一轉眼就被他自己忘了。
他連忙給沈光霽打電話,連說過無數次的道歉語錄都在心裏排好了先後順序,想著一接通先告白再說對不起。
結果沈光霽掛斷了。
他又接著打,然後再次被掛斷。
這事常有,但徐遠川看了眼手上的東西,很少見地感到失落。
沈光霽在約摸二十分鍾以後給徐遠川迴了電話,聲音很輕,帶著一股總是消失不掉的疲憊,問他:“到南城了?”
徐遠川的失落就此一掃而空,他盤腿坐在門邊的地上,轉頭往緊閉的門鎖看,準備迎接穿著家居睡衣,或許還架著一副眼鏡的沈光霽。
“我到家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徐遠川透過聽筒,聽見一點其它的聲音,像是滾輪滾過地麵,不遠處有人壓著嗓子說方言。
“你不在家?”徐遠川問。
沈光霽答:“嗯,有事。”
“今晚還迴來嗎?”
“來不了,明天早上吧。”
徐遠川等了一會兒,沒等到沈光霽更具體的解釋,於是笑了笑,語氣輕鬆道:“行,那我出去住一晚,你明天早上來接我。”
“再說吧。”
“再說個屁。”徐遠川掛電話前留了最後一個字,“滾。”
滿腔欣喜換了場遺憾,失落剛剛已經失落完了,抽幹他的血他也湊不出更多的悲傷情緒,所以現在非常無語,除此之外還有點想吐,胃裏不停翻湧,空蕩蕩的,吐不出東西。
他低頭看了眼手機電量,顏色轉紅宣示告急,正好人沒力氣了,幹脆不著急走,頭一歪,靠在被貼了兩張急開鎖廣告的牆上休息。
手上還抱著他一路捧在手心沒有放下過的東西。
一盞手工小夜燈,材料是他從垃圾桶裏撿來的沈光霽扔掉的水果盒子和青梅酒瓶,收集了很多很久,然後用碎片一點一點粘起來,堆出一艘多桅帆船的形狀,通體透明,每塊碎片都隻有指甲蓋大小,花費的精力跟他做衣服時的刺繡差不多。底座是木製的,中間留了一道窄縫,淺藍色的光源就從這裏來。玻璃和塑料都會反光,插上電後整艘小船都亮晶晶的,船帆上用的材料最多,映在牆上的影子就像時間流動靜止在波光粼粼的湖麵。
他不敢把夜燈和衣服放一起郵寄,怕快遞給他碰壞了,畢竟這玩意的成本要不了幾個錢,甚至是他偷偷撿來的垃圾做的,賠都賠不了。
小心翼翼捧了一路,想在開門的瞬間給沈光霽驚喜,沒想到上帝忙著眷顧別人,沒給他機會。
--------------------
閃現連更一下(1/4)
第38章
沈光霽這幾天一直在醫院。
唐頌媽媽意外摔倒,傷了腰, 唐頌不在國內,而沈光霽在南城,自然要承擔起照顧人的任務。好在明天就能出院,沈光霽已經提前把東西收好了。
指針剛過晚上十一點,沈光霽在醫院走廊迴完電話,輕手輕腳走迴病房,門一打開,發現唐頌媽媽還沒睡,正把手機拿遠了眯起眼睛看。
唐頌那邊跟國內有十二個小時的時差,這時候他那剛過中午十一點,按照他的生活作息,現在可能剛剛起床。
唐頌有時會在起床後給媽媽發消息,通常是在他有新作品之後,並不分享作品,隻分享心情,比如給唐頌媽媽拍一拍他難得有閑心自己動手做了頓飯,然後唐頌媽媽就會像誇小孩一樣誇已經三十多歲的他:寶貝真棒,看起來就非常美味,要是能多補充一點蛋白質會更健康。
她自己在家的時候,會用語音迴複,沈光霽在身邊的話,語音也好文字也好,她會拜托沈光霽來迴複。至於原因,其一,是她不願意戴老花眼鏡,這件事會讓她對時光與年歲產生無解的焦慮,其二,是她會把握每一個能讓沈光霽和唐頌交流的機會。
就比如現在,唐頌媽媽聽見沈光霽進門來的聲音,笑著抬頭,朝他招了招手,同時做出把手機遞過去的姿勢,說:“光霽,來看看小頌給我發了什麽?”
沈光霽悄無聲息地把眉頭舒展開,嘴邊微微勾起一點上揚的弧度,走過去坐在床邊的椅子上,接過手機,溫聲給她讀唐頌的消息。
“我今天準備去滑雪,去了好多次,還是不會滑。”
“昨天鄰居給我送了一大袋中國菜,說是從他華人朋友的菜地裏偷的,讓我抽空做給他嚐嚐,實際上我沒有那麽好的廚藝,我決定去認識一下他的華人朋友。”
“......”
“...你還好嗎,光霽好嗎?”
“注意休息,身體健康。”
實時聊天而已,文字內容卻像在寫信一樣。
沈光霽抬頭看唐頌媽媽,問她:“說不定已經準備出門滑雪了,還迴複嗎?”
唐頌媽媽笑著看沈光霽,“你就迴那一句吧。”
沈光霽不用再問都知道,她指的是那句多餘的“光霽好嗎”。
“小頌經常問起你。”唐頌媽媽說:“你還好嗎,光霽好嗎,這簡直是他的固定結束語。”
沈光霽心裏想,那說明這就僅僅是一句固定結束語而已了,把它換成“拜拜、晚安”也是同一個意思,說不定唐頌根本沒想問起,隻是一個“你”字剛打出來,輸入法的記憶係統就自動為他填上了後麵的話。
那什麽都不算,什麽都不是。
他想。
也不知道這樣的心理活動是在向誰解釋。
他最後迴了一句“玩得愉快”,唐頌媽媽沒細看,接過手機放迴了床頭。
“早點休息吧,明天就出院了。”沈光霽起身,想給唐頌媽媽把靠在身後的枕頭平放好。
唐頌媽媽卻握住了沈光霽的手,溫柔地撫摸他掌心幹燥的皮膚。沈光霽掌心寬大、十指修長,但卻很粗糙,跟唐頌截然不同。
她不喜歡。
“你愛小頌嗎?”唐頌媽媽問。
這個問題太突然,那麽多年,她從來沒有這樣的疑問。
沈光霽下意識皺起眉,一個虛假的“愛”字卡在嘴邊,難得沒能把戲演完。
唐頌媽媽又問:“假如你們私下保持聯係,這句光霽好嗎,為什麽會來問我呢?你們根本不聯係,對嗎?”
沈光霽說不出話來,或者說想說的話實在太多了,沉默半天,最後說出口的隻有:“您願意聽實話嗎?”
接著又是一陣沉默,安靜到走廊的腳步聲像做了放大處理。
直到第三次聽見腳步聲遠去後,沈光霽看見唐頌媽媽艱難地搖了搖頭。
“光霽,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我也是其中之一。”她歎了口氣,抬手摸沈光霽不自覺皺起的眉心,“我很自私,讓他幸福了,卻對不起你。”
這話和沈光霽自小以來的觀念相悖,他沒明白。
給他吃給他穿、供他上學、培養他學美術,甚至出國留學,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做到這種地步不應該是自己感恩戴德嗎?所以唐頌說什麽他都答應,多過分的要求都不拒絕,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即便他那麽不願意。
這樣想著,唐頌媽媽果然沒辦法撫平沈光霽的眉心了,她收迴手,又一次把手機拿在手裏,眯起眼睛,反複看和唐頌的聊天界麵。
“你還好嗎,光霽好嗎?”
總是重複的話。
喚醒她許多往事。
她當年和唐頌父親是開放婚姻,兩個人自由戀愛,卻互不幹涉,結婚證領了,卻沒舉辦婚禮,直到唐頌出生,雙方父母才第一次在病房會麵,第二次是唐頌的滿月酒,這也是最後一次。
唐頌父母在婚前就決定要一個孩子,不論男女,一個就好,不是為了家庭完整,而是需要一個新生命在他們老去以後替他們處理後事,這是經過雙方商量後彼此認可的事,也是唯一的目的。
一開始的確是這樣打算的,可十月懷胎讓唐頌媽媽對產房裏那一團小小的生命產生了無法忽視的感情。
她對唐頌非常好,到了溺愛的程度,唐頌得個小感冒都像要了她的命,大概是因為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根本原因與愛無關,她想要彌補。而唐頌父親跟她正相反,處處嚴苛,要求極高,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倒也齊全,隻是都極端。
唐頌剛上小學那年,父母就分開住了,各自的生活習慣不同、飲食口味不同、工作性質不同,沒有任何一點值得繼續相處。歸根結底,他們在一起的原因裏,有過愛隻占據一小部分,更多是因為雙方家庭都是開放性婚姻,難得一見,錯過就再難尋。
唐頌有時跟爸爸住,有時跟媽媽住,取決於當天放學誰來接他。小孩對此沒有太多表示,反正父母都對他慷慨,想要的一切都能得到滿足。
直到他再長大一點,才開始問爸爸:你帶迴家的人是我的新媽媽嗎?
他班上單親的同桌是這樣告訴他的,說自己的爸爸給他找了個新媽媽,同桌擔心新媽媽對他不好,為此每天都很難過。
爸爸告訴他不是,他沒信,轉頭又去問媽媽:爸爸那裏有新媽媽了,媽媽,你這裏會不會有新爸爸?
這事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她也不會為感情難過,何況感情早就沒了,扯張證,要個孩子,打發所有會過問這件事的有關的無關的人,病了有人照顧,老了有人送終,這才是理想未來。
但和唐頌的出生一樣,這也隻是原本的打算。
有了唐頌以後,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