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太監都是內廷裏的實權派,二十四監衙門裏的一把手。
平心而論,他們之中的不少人都是真正見過了大錢,撈過不少油水的人。
當今皇上洪武爺剛登基的那幾年,無論是外朝還是內廷,基本上都是沿襲著前朝大元的舊製。
那時候,這群太監不僅可以在各宮的開支用度上,還有出宮采買物品之時上下其手。
他們還可以堂而皇之的收受朝廷官員的賄賂,可是他們的好日子隨著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發徹底到頭了。
廢除宰相之位後,洪武爺大權獨攬,成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存在。
他以嚴刑峻法來治國,以鐵腕來治家。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洪武爺的那些鐵腕手段都是用在了朝廷官員和宮人的身上。
反而對自家的那些廢物兒子們是高高地舉起,輕輕地放下。
宮裏這些太監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哪怕是名義上的紫禁城第一太監黃狗兒。
他一個正三品的提督太監一年的俸祿不過六十兩銀子,還不如地方上的一個正七品的知縣合法收入多。
最要命的是洪武爺他老人家仿佛天生就跟太監有仇一樣,不僅在午門前豎了塊鐵榜,就是一塊鐵牌上書幾個大字“內臣不得幹預政事”。
還有意削減內廷各個衙門的開支美,更是美其名曰提倡勤儉節約,這讓宮人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下麵的人連飯都吃不起了,他們這些上官也好不到哪裏去。
原來一年發一套的官服,到了現在成了幾年發一次。
一套官服穿破了又縫,縫縫補補又是三年。
換而言之,他們這群內臣都是這樣,下麵的宮人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要不是有那位菩薩心腸的馬皇後在私下裏接濟宮人,大明朝絕對會出現宮裏鬧饑荒,餓死一大堆人的千古奇聞。
這群在內廷裏有頭有臉的大太監,對吳老太監是又敬又怕。
他們怕的是吳老太監那嚇人的資曆,敬的更是他背後站著的那位活菩薩。
所以吳老太監剛一出場,一群原本來幫黃狗兒助陣的大太監們集體緘默了。
看著眾人一言不發,苟寶感到很奇怪,他問道:“各位公公,怎麽不說話呢?”
作為在場的第二個讀書人,躲在人群裏的印綬監掌印太監趙成擠了出來。
趙成走上前來,問出了一句令人咋舌的話。
“苟公公,你們秦王府還缺不缺人呐?”
趙成掌管著古今同集庫,因為給秦王送書的原因跟苟寶打過不少次的交道。
趙成一邊摟著苟寶的肩頭,一邊說道:“在下讀過幾年的私塾,勉強算得上識文斷字。”
麵對趙成突如其來的熱情,苟寶整個人都有些發懵,他問道:“我記得趙公公不是前朝的舉人嗎?”
印綬監管理著宮裏的印信、誥敕、貼黃、勘合、符驗、信符諸事,還有古今同集庫裏存放著的朝廷內檔、國史還有珍藏的孤本等等。
宮中這樣的要害部門,洪武爺自然是不可能隨便找一個文盲來擔任一把手的。
說句實話,趙成這個前朝舉人的含金量,甚至比大明朝前三屆科舉笑話出來的舉子還要強上不少。
趙成想進秦王府當宦官,苟寶心裏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的,本來他就有鄭和跟王景弘那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要知道秦王府上上下下的幾十號宦官加起來都湊不出一個秀才的功名,要是來了一個前朝舉人的太監,那還得了呢?
看到苟寶有些不樂意,趙成厚著臉皮笑道:“好漢不提當年勇,我這個前朝舉人在這裏毛遂自薦一下,我給你苟公公當一個師爺,怎樣?”
聽到這話,苟寶是真的動心了。
苟寶心想:“我一個正七品的太監跟縣太爺一樣大的官,身邊配一個狗頭師爺不過分吧?”
想到這裏,苟寶的嘴角笑的都快壓不住了。
一看幹兒子這個表情,人老成精的吳老太監一下子就猜到了他心裏在想什麽。
吳老太監拿起拐杖輕輕敲了一下苟寶的頭,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呢?”
吃痛之下,苟寶捂著腦袋發出一聲:“哎喲!”
看著這個最近越來越飄的幹兒子,吳老太監一點都不客氣,教訓他:“要不是你的命好跟了二爺,別說縣太爺了,一個八品的縣丞都不見得會搭理你。”
吳老太監深知讀書人是何等的心高氣傲,他們連同朝為官的武夫都瞧不上眼。
更別提宮裏的這些太監,要是走在路上跟文官撞見了,別人不張嘴罵你一句“閹豎”,然後一臉嫌棄的揮手驅趕你走都是好的了。
在洪武朝,但凡是內廷的宦官出了宮,一律得夾著尾巴做人。
跟後世權勢滔天,號稱“內相”的司禮監掌印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不然黃狗兒今天也用不著親自跑這一趟,直接派個小火者去通知一聲就算是給秦王的麵子了。
聽到這話,苟寶捂著頭,嘿嘿傻笑:“幹爹說的是,兒子受教了。”
訓斥完了苟寶,吳老太監轉過頭,對著趙成說道:“我這個幹兒子非常實誠,沒什麽心眼。”
說到這裏,吳老太監的話鋒一轉,語氣漸漸變得嚴厲:“你是宮裏的人又是二十四監的掌印,你給他當師爺,這是要置二爺於何地啊?”
趙成心裏的小算盤被吳老太監當麵揭破,趙成連忙否認:“老前輩誤會了,晚輩不過是囊中羞澀,想要自謀一條出路。”
“哼!”吳老太監冷哼一聲,隨即警告道:“你心裏打的什麽鬼主意?你自己清楚的很。”
“你這般行為跟把二爺架在火上烤又有何異?”
說到這裏,吳老太監手裏的拐杖猛的往地上一杵,拐杖尖與地麵的青磚親密接觸。
發出砰的一聲金屬碰撞聲,眾人一眼看去隻見地上的青磚已經四分五裂,碎成了幾塊。
眾人這才發現這根拐杖原來是鐵打的,而且還是實心的。
這一幕把黃狗兒看的眼皮直跳,他的心裏慶幸不已。
還好他剛剛沒有自不量力跟吳老太監動手,不然這根幾十斤的拐杖要是砸在自己的頭上。
他還不得腦漿迸裂,當場去見閻王爺啊?
平心而論,他們之中的不少人都是真正見過了大錢,撈過不少油水的人。
當今皇上洪武爺剛登基的那幾年,無論是外朝還是內廷,基本上都是沿襲著前朝大元的舊製。
那時候,這群太監不僅可以在各宮的開支用度上,還有出宮采買物品之時上下其手。
他們還可以堂而皇之的收受朝廷官員的賄賂,可是他們的好日子隨著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發徹底到頭了。
廢除宰相之位後,洪武爺大權獨攬,成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存在。
他以嚴刑峻法來治國,以鐵腕來治家。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洪武爺的那些鐵腕手段都是用在了朝廷官員和宮人的身上。
反而對自家的那些廢物兒子們是高高地舉起,輕輕地放下。
宮裏這些太監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哪怕是名義上的紫禁城第一太監黃狗兒。
他一個正三品的提督太監一年的俸祿不過六十兩銀子,還不如地方上的一個正七品的知縣合法收入多。
最要命的是洪武爺他老人家仿佛天生就跟太監有仇一樣,不僅在午門前豎了塊鐵榜,就是一塊鐵牌上書幾個大字“內臣不得幹預政事”。
還有意削減內廷各個衙門的開支美,更是美其名曰提倡勤儉節約,這讓宮人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下麵的人連飯都吃不起了,他們這些上官也好不到哪裏去。
原來一年發一套的官服,到了現在成了幾年發一次。
一套官服穿破了又縫,縫縫補補又是三年。
換而言之,他們這群內臣都是這樣,下麵的宮人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要不是有那位菩薩心腸的馬皇後在私下裏接濟宮人,大明朝絕對會出現宮裏鬧饑荒,餓死一大堆人的千古奇聞。
這群在內廷裏有頭有臉的大太監,對吳老太監是又敬又怕。
他們怕的是吳老太監那嚇人的資曆,敬的更是他背後站著的那位活菩薩。
所以吳老太監剛一出場,一群原本來幫黃狗兒助陣的大太監們集體緘默了。
看著眾人一言不發,苟寶感到很奇怪,他問道:“各位公公,怎麽不說話呢?”
作為在場的第二個讀書人,躲在人群裏的印綬監掌印太監趙成擠了出來。
趙成走上前來,問出了一句令人咋舌的話。
“苟公公,你們秦王府還缺不缺人呐?”
趙成掌管著古今同集庫,因為給秦王送書的原因跟苟寶打過不少次的交道。
趙成一邊摟著苟寶的肩頭,一邊說道:“在下讀過幾年的私塾,勉強算得上識文斷字。”
麵對趙成突如其來的熱情,苟寶整個人都有些發懵,他問道:“我記得趙公公不是前朝的舉人嗎?”
印綬監管理著宮裏的印信、誥敕、貼黃、勘合、符驗、信符諸事,還有古今同集庫裏存放著的朝廷內檔、國史還有珍藏的孤本等等。
宮中這樣的要害部門,洪武爺自然是不可能隨便找一個文盲來擔任一把手的。
說句實話,趙成這個前朝舉人的含金量,甚至比大明朝前三屆科舉笑話出來的舉子還要強上不少。
趙成想進秦王府當宦官,苟寶心裏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的,本來他就有鄭和跟王景弘那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要知道秦王府上上下下的幾十號宦官加起來都湊不出一個秀才的功名,要是來了一個前朝舉人的太監,那還得了呢?
看到苟寶有些不樂意,趙成厚著臉皮笑道:“好漢不提當年勇,我這個前朝舉人在這裏毛遂自薦一下,我給你苟公公當一個師爺,怎樣?”
聽到這話,苟寶是真的動心了。
苟寶心想:“我一個正七品的太監跟縣太爺一樣大的官,身邊配一個狗頭師爺不過分吧?”
想到這裏,苟寶的嘴角笑的都快壓不住了。
一看幹兒子這個表情,人老成精的吳老太監一下子就猜到了他心裏在想什麽。
吳老太監拿起拐杖輕輕敲了一下苟寶的頭,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在做什麽春秋大夢呢?”
吃痛之下,苟寶捂著腦袋發出一聲:“哎喲!”
看著這個最近越來越飄的幹兒子,吳老太監一點都不客氣,教訓他:“要不是你的命好跟了二爺,別說縣太爺了,一個八品的縣丞都不見得會搭理你。”
吳老太監深知讀書人是何等的心高氣傲,他們連同朝為官的武夫都瞧不上眼。
更別提宮裏的這些太監,要是走在路上跟文官撞見了,別人不張嘴罵你一句“閹豎”,然後一臉嫌棄的揮手驅趕你走都是好的了。
在洪武朝,但凡是內廷的宦官出了宮,一律得夾著尾巴做人。
跟後世權勢滔天,號稱“內相”的司禮監掌印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不然黃狗兒今天也用不著親自跑這一趟,直接派個小火者去通知一聲就算是給秦王的麵子了。
聽到這話,苟寶捂著頭,嘿嘿傻笑:“幹爹說的是,兒子受教了。”
訓斥完了苟寶,吳老太監轉過頭,對著趙成說道:“我這個幹兒子非常實誠,沒什麽心眼。”
說到這裏,吳老太監的話鋒一轉,語氣漸漸變得嚴厲:“你是宮裏的人又是二十四監的掌印,你給他當師爺,這是要置二爺於何地啊?”
趙成心裏的小算盤被吳老太監當麵揭破,趙成連忙否認:“老前輩誤會了,晚輩不過是囊中羞澀,想要自謀一條出路。”
“哼!”吳老太監冷哼一聲,隨即警告道:“你心裏打的什麽鬼主意?你自己清楚的很。”
“你這般行為跟把二爺架在火上烤又有何異?”
說到這裏,吳老太監手裏的拐杖猛的往地上一杵,拐杖尖與地麵的青磚親密接觸。
發出砰的一聲金屬碰撞聲,眾人一眼看去隻見地上的青磚已經四分五裂,碎成了幾塊。
眾人這才發現這根拐杖原來是鐵打的,而且還是實心的。
這一幕把黃狗兒看的眼皮直跳,他的心裏慶幸不已。
還好他剛剛沒有自不量力跟吳老太監動手,不然這根幾十斤的拐杖要是砸在自己的頭上。
他還不得腦漿迸裂,當場去見閻王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