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一臉鄙夷,問道:“你說誰是雞蛋?誰是石頭呢?”
經過沐英這一提醒,洪三這才發現他用來打比方的例子,錯的簡直離譜。
要是讓一向愛摳字眼的洪武帝朱元璋看到了他的這份密報,難保不會讓他洪三人頭落地。
於是洪四又換了一個說法:“秦王的不軌之心和謀逆之舉,實乃是用瓦罐去碰瓷器……”
聽到這話,沐英更加無語。
沐英又問:“你說誰是瓷器呢?”
洪三不明所以,他跟別人不同,山河四衛裏麵有不少人是裝的,而他洪三是真的乞丐出身。
因此,他的文化水平比八歲的蒙童要強上那麽一點點,比起屢試不第的童生又差上了許多。
洪三迴答道:“迴公爺的話,我當然說的是朝廷。”
聽到這話,沐英雙手捂臉,語氣沉重的說:“你的意思是我的義父,當今的皇帝陛下跟瓷器一樣一碰就碎,是嗎?”
聽到這話,大冬天還裹著一層大棉襖的洪三,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
洪三立即矢口否認:“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看到洪三連話都說不利索了,沐英簡直無語到了極點。
沐英心想:“就你這個連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的文化水平,還想充當太子的馬前卒去對付阿樉……”
“你這不是老太太脫了衣服進被窩,把爺給整笑了嗎?”
看到洪三在那裏猶豫再三,遲遲不肯讓洪四動筆。
沐英終於看不下去,“把紙筆拿來,本公親自出馬幫你寫這封密報。”
一聽這話,洪三就納悶了。“沐公爺,您是證人,按規矩,這口供得有旁人來動筆記錄。”
沐英罵道:“你們這一群叫花子裏麵湊不出半個舉人,你還教訓上老子來了?”
“老子讀四書五經的時候,你他娘的還在大街上的泔水桶裏涮一日三餐。”
一看那張口供上麵十個字至少錯了三個,還有幾個生僻字是用的畫圖代替。
就山河四衛裏麵文盲率這麽高,難怪沐英會這樣生氣。
沐英不知道的是亂世之中,不是每個人都有他跟李文忠那樣天大的境遇,從小就有名師大儒在身邊教導。
沐英一個手刀敲在了洪七的脖梗上,洪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直接白眼一翻,身子軟了下來,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沐英大馬金刀的騎在了暈倒的洪七身上,把對方當成了人肉凳子。
沐英一把奪過了洪四手中的紙筆,他將前麵那張破紙撕了一個粉碎,在新的一張白紙上寫寫畫畫。
沐英一邊寫著,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著洪三臉上的表情變化。
見洪三和洪四二人的目光,全神貫注的盯在了紙上。
洪三和洪四二人全程都沒有瞟過地上的洪七一眼,沐英的心中更加篤定,他坐著的這個洪七是冒牌貨假冒的。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沐英就把筆錄寫完了。
他撕下這張紙,看都不看一眼像垃圾一樣扔給了洪三。
拿到筆錄的洪三,看著上麵的字,他的唿吸都變得急促了。
洪三情不自禁的念出了聲:“秦王用私餉邀買人心,用妖言迷惑士卒。在貴州前線,秦王在明麵上按兵不動,實際上是為了養寇自重。”
“以雲南之敵,來謀一己之私。坐視賊寇做大,置雲貴百姓的安危於不顧。如此自私自利之舉,實乃人神共憤,天理不容。”
“秦王此人,素來狂妄自大,想以區區二十數萬步騎,貴州一隅之地去跟朝廷對抗……”
“秦王的不軌之心和謀反之舉,猶如蚍蜉去撼大樹,實乃自取滅亡之道……”
看完以後,洪三一陣心潮澎湃,他對沐英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洪三大拍起了沐英的馬屁,“公爺這篇文章隨便找個文臣修飾一下,都可以充當朝廷的《討秦檄文》了。”
“不對,應該是千古第一檄文才對。”
沐英笑罵道:“放你娘的屁,老子這篇文章跟宋老夫子和駱賓王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沐英口中的宋老夫子是故去的大明第一文臣,宋濂,別號龍門子。
宋濂親筆所書的《喻中原檄》,裏麵的簡單的一句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喚醒了華夏漢人沉寂了近四百年的血性,同時也吹響了明軍北伐的號角。
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更不用說,一句“請看今日之喻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連武則天本人看了都為他的才情,拍案叫絕。
聽到這個新詞,洪三的眼睛一亮,他迫不及待的追問:“公爺,啥叫雲泥之別啊?”
沐英沒好氣的說:“滾犢子,老子沒工夫跟你閑扯淡。”
說完,沐英拿起筆在筆錄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好不容易讓沐英交待出了實情,洪三又心生出了一計。
“公爺,能不能在上麵寫下曹國公和朱文正二人跟秦王陰謀勾結,意圖謀反呢?”
洪三拿起一盒印泥,眼巴巴的看著沐英。
沐英是真的怒了,讓他陷害一個秦王還不夠。
雖然秦王是屬於自作自受,但是朱文正和李文忠兩人是無辜的。
“驢兒和保兒是我的大哥和二哥,你竟敢讓我背叛他們?”
洪三笑著說:“曹國公和朱文正跟秦王是一路人,而公爺您跟太子殿下才是一路人啊。”
沐英罵道:“滾你娘的,要不要把老子的名字也寫在上麵啊?”
見到沐英動了真火,還差按手印這最後一道程序,就能讓這份筆錄成為秦王謀逆的鐵證了。
洪三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激怒了沐英把對方推到對立麵去。
來日方長,隻要秦王這棵大樹一倒,他們有的是時間去料理朱文正和李文忠這兩個小蝦米。
“那公爺不如趁熱打鐵,把這紅掌印也給按了吧。”
洪三自以為有皇上和太子撐腰,他不知道今天一下子惹上了三個得罪不起的人。
其實,應該是四個。
沐英抬起手在紅泥上按了一下,又在紙上不著痕跡的晃了幾下。
沐英一臉納悶的問:“這紅泥怎麽是幹的啊?”
經過沐英這一提醒,洪三這才發現他用來打比方的例子,錯的簡直離譜。
要是讓一向愛摳字眼的洪武帝朱元璋看到了他的這份密報,難保不會讓他洪三人頭落地。
於是洪四又換了一個說法:“秦王的不軌之心和謀逆之舉,實乃是用瓦罐去碰瓷器……”
聽到這話,沐英更加無語。
沐英又問:“你說誰是瓷器呢?”
洪三不明所以,他跟別人不同,山河四衛裏麵有不少人是裝的,而他洪三是真的乞丐出身。
因此,他的文化水平比八歲的蒙童要強上那麽一點點,比起屢試不第的童生又差上了許多。
洪三迴答道:“迴公爺的話,我當然說的是朝廷。”
聽到這話,沐英雙手捂臉,語氣沉重的說:“你的意思是我的義父,當今的皇帝陛下跟瓷器一樣一碰就碎,是嗎?”
聽到這話,大冬天還裹著一層大棉襖的洪三,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
洪三立即矢口否認:“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看到洪三連話都說不利索了,沐英簡直無語到了極點。
沐英心想:“就你這個連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的文化水平,還想充當太子的馬前卒去對付阿樉……”
“你這不是老太太脫了衣服進被窩,把爺給整笑了嗎?”
看到洪三在那裏猶豫再三,遲遲不肯讓洪四動筆。
沐英終於看不下去,“把紙筆拿來,本公親自出馬幫你寫這封密報。”
一聽這話,洪三就納悶了。“沐公爺,您是證人,按規矩,這口供得有旁人來動筆記錄。”
沐英罵道:“你們這一群叫花子裏麵湊不出半個舉人,你還教訓上老子來了?”
“老子讀四書五經的時候,你他娘的還在大街上的泔水桶裏涮一日三餐。”
一看那張口供上麵十個字至少錯了三個,還有幾個生僻字是用的畫圖代替。
就山河四衛裏麵文盲率這麽高,難怪沐英會這樣生氣。
沐英不知道的是亂世之中,不是每個人都有他跟李文忠那樣天大的境遇,從小就有名師大儒在身邊教導。
沐英一個手刀敲在了洪七的脖梗上,洪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直接白眼一翻,身子軟了下來,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沐英大馬金刀的騎在了暈倒的洪七身上,把對方當成了人肉凳子。
沐英一把奪過了洪四手中的紙筆,他將前麵那張破紙撕了一個粉碎,在新的一張白紙上寫寫畫畫。
沐英一邊寫著,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著洪三臉上的表情變化。
見洪三和洪四二人的目光,全神貫注的盯在了紙上。
洪三和洪四二人全程都沒有瞟過地上的洪七一眼,沐英的心中更加篤定,他坐著的這個洪七是冒牌貨假冒的。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沐英就把筆錄寫完了。
他撕下這張紙,看都不看一眼像垃圾一樣扔給了洪三。
拿到筆錄的洪三,看著上麵的字,他的唿吸都變得急促了。
洪三情不自禁的念出了聲:“秦王用私餉邀買人心,用妖言迷惑士卒。在貴州前線,秦王在明麵上按兵不動,實際上是為了養寇自重。”
“以雲南之敵,來謀一己之私。坐視賊寇做大,置雲貴百姓的安危於不顧。如此自私自利之舉,實乃人神共憤,天理不容。”
“秦王此人,素來狂妄自大,想以區區二十數萬步騎,貴州一隅之地去跟朝廷對抗……”
“秦王的不軌之心和謀反之舉,猶如蚍蜉去撼大樹,實乃自取滅亡之道……”
看完以後,洪三一陣心潮澎湃,他對沐英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洪三大拍起了沐英的馬屁,“公爺這篇文章隨便找個文臣修飾一下,都可以充當朝廷的《討秦檄文》了。”
“不對,應該是千古第一檄文才對。”
沐英笑罵道:“放你娘的屁,老子這篇文章跟宋老夫子和駱賓王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沐英口中的宋老夫子是故去的大明第一文臣,宋濂,別號龍門子。
宋濂親筆所書的《喻中原檄》,裏麵的簡單的一句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喚醒了華夏漢人沉寂了近四百年的血性,同時也吹響了明軍北伐的號角。
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更不用說,一句“請看今日之喻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連武則天本人看了都為他的才情,拍案叫絕。
聽到這個新詞,洪三的眼睛一亮,他迫不及待的追問:“公爺,啥叫雲泥之別啊?”
沐英沒好氣的說:“滾犢子,老子沒工夫跟你閑扯淡。”
說完,沐英拿起筆在筆錄上簽下了自己的大名。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好不容易讓沐英交待出了實情,洪三又心生出了一計。
“公爺,能不能在上麵寫下曹國公和朱文正二人跟秦王陰謀勾結,意圖謀反呢?”
洪三拿起一盒印泥,眼巴巴的看著沐英。
沐英是真的怒了,讓他陷害一個秦王還不夠。
雖然秦王是屬於自作自受,但是朱文正和李文忠兩人是無辜的。
“驢兒和保兒是我的大哥和二哥,你竟敢讓我背叛他們?”
洪三笑著說:“曹國公和朱文正跟秦王是一路人,而公爺您跟太子殿下才是一路人啊。”
沐英罵道:“滾你娘的,要不要把老子的名字也寫在上麵啊?”
見到沐英動了真火,還差按手印這最後一道程序,就能讓這份筆錄成為秦王謀逆的鐵證了。
洪三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激怒了沐英把對方推到對立麵去。
來日方長,隻要秦王這棵大樹一倒,他們有的是時間去料理朱文正和李文忠這兩個小蝦米。
“那公爺不如趁熱打鐵,把這紅掌印也給按了吧。”
洪三自以為有皇上和太子撐腰,他不知道今天一下子惹上了三個得罪不起的人。
其實,應該是四個。
沐英抬起手在紅泥上按了一下,又在紙上不著痕跡的晃了幾下。
沐英一臉納悶的問:“這紅泥怎麽是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