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哈智迴答說:“您貴為主帥,我們則是您的親兵。大營中人多眼雜,說不定會有元軍的探子混入其中。隻有我們如影隨形地跟隨在您身旁,才能最大程度地確保您的安全。”
賽哈智自然知道朱樉的武藝高強,然而,他謹慎小心的性格使他不得不如此。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他決不容許自己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朱樉點頭算是默許了,有一個負責任的親兵隊長真是令人感到既安心又煩惱的一件事。
征南大軍在跟運送糧草的水師匯合後,浩浩蕩蕩朝著貴州的方向行進。行軍了一個多月,這條長龍一般的隊伍才走到了貴州境內。
進入了崇山峻嶺的大西南,整個隊伍的速度一下子降了下來。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行軍時,傅友德、沐英跟朱樉三人騎在馬上並肩而行,傅友德曾經平定過明夏,對西南的地形已經了然於胸。
傅友德指著山下不遠處的一塊平地,放眼望去那裏遍布民居。傅友德向朱樉跟沐英二人介紹道:“那裏便是銅仁府人口數萬,是大明的一座邊城。相傳在前朝時,附近有漁民在銅岩處潛入江底發現了三尊銅人,因此得名銅仁。”
前朝就是元朝,朱樉好奇的問:“那三尊銅人長什麽樣子?”
傅友德在來之前就做足了功課。向著朱樉解釋道:“按貴州的《地方誌》來看,應該是儒、釋、道的三尊銅像。”
朱樉仔細一想應該是最具代表的孔子、釋迦摩尼、老子這三人了。不過這個故事相傳不到百年,讓朱樉覺得可信度不高。
不過銅仁這個名字,倒是在後世流傳開來了。傅友德接著介紹:“銅仁叫邊城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離重慶的洪安鎮、還有湖南的茶峒鎮不遠。以一腳踏三省,雞鳴鳴三地而得名。”
銅仁被稱作邊城,其中緣由,傅友德並未言明。而朱樉和沐英二人卻早已心知肚明,那便是此地常年屯駐著上萬明軍。這些明軍戒備的主要對象,無疑是貴州那大大小小的上百位土司。
銅仁的府城內有三萬多居民,其中超過半數都是銅仁地區的衛所兵。朱樉等人站在半山腰遠眺,銅仁宛如一座龐大的兵營。
傅友德說完,緊接著沐英接過了話茬,向朱樉繼續介紹道:“銅仁府各地的衛所駐紮了六萬大軍,宛如朝廷的一顆定海神針,穩穩地紮在西南腹地。一旦西南有變故,朝廷便可調集各地雄師,沿著湖廣挺進銅仁,將西南地區的叛亂一舉蕩平。”
沐英雖然沒有明說,但朱樉已經心領神會,銅仁地處西南與中部的戰略要衝,實則是遏製西南土司的前哨堡壘。
朱樉一臉嚴肅,對著傅友德和沐英二人說道:“西南三省,四川有大小烏斯藏,貴州和雲南更是如此。在羈縻統治下,各土司家族早已根深蒂固,勢力如盤根錯節的大樹,西南三省的形勢真是錯綜複雜,如同亂麻一般。”
羈縻統治,始於秦漢,盛行於唐代,這可是曆史的見證啊!它就像是一條古老的紐帶,連接著過去和現在。任命當地民族首領來管理邊疆,這便是土司衙門的起源,而元明時期的宣慰司衙門,正是各地土司管理的。
傅友德和沐英正低頭沉思,朱樉緊接著又說道:“西南諸夷的土司們,表麵上對朝廷畢恭畢敬,臣服於大明。但實際上,有不少人卻在暗地裏與北元餘孽勾結。他們心懷不軌,妄圖腳踏兩隻船,以此謀取更大的利益!”
西南諸夷有名有姓的土司多達上千人,其中有一百四十多名土司被大明納入了朝貢體係。大明如今的朝貢體係,更像是每年花費大量的財物來安撫這些土司,讓他們不要鬧事。
聽完朱樉的話,沐英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沐英轉頭向朱樉問道:“小弟的意思是借著此次出征雲南,敲打敲打這些土司?”
在沐英帶兵出征前,義父朱元璋私底下明確告訴過他。讓他的後世子孫都世鎮雲南,沐家在雲南生根發芽,自然免不了要跟這些土司打交道。
朱樉搖頭說道:“隻是輕輕敲打的話,或許能讓他們收斂一時。用不了多久就會故態複發,曆史上土司叛亂這種事已經屢見不鮮了。”
傅友德對朱樉的說法很是讚同,傅友德點頭說道:“西南諸夷遠離中原之地,一直都未服王化,如果朝廷一味的采取懷柔之策,反而會助長他們的野心。”
傅友德的意思很明白,對這些西南土司,他的主張是采取強硬的政策來震懾諸夷。
和朱樉、傅友德二人不同,沐英作為利益相關者,秉持的是相反意見。“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些土司家族在當地綿延數百年。朝廷的手很難伸到這裏,牽一發而動全身,咱們的目標首先是雲南的元軍,我個人覺得這件事還是得徐徐圖之。”
沐英的話語很明白,西南邊陲長期脫離中原王朝的控製。早就變成了土司們的獨立王國,不管大明是否承認,土司們實際就是這片土地上的土皇帝。
朱樉的目的不是爭個對錯,而是三名將領提前開一個碰頭會,交換一下彼此之間的意見。
他現在已經看出,傅友德是強硬派,而沐英主張懷柔。沐英的懷柔並不是像宋朝時期的文人主張一味的縱容,而是不到萬不得已時,絕對不願意將事情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朱樉中和了一下兩人的意見,才開口說道:“我英哥說的沒錯。”
聽到好二弟讚同自己的意見,沐英麵露喜色,畢竟朱樉才是三軍主帥,擁有最後的決定權。
聽到朱樉讚成沐英的策略,原本主張強硬的傅友德低垂著頭,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垂頭喪氣。
結果朱樉的下一句,就讓兩人睜大著眼睛,愣神在了原地。
隻見朱樉輕描淡寫的說:“當然老傅說的也是對的,一味的縱容這些土司並不可取。”
賽哈智自然知道朱樉的武藝高強,然而,他謹慎小心的性格使他不得不如此。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他決不容許自己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朱樉點頭算是默許了,有一個負責任的親兵隊長真是令人感到既安心又煩惱的一件事。
征南大軍在跟運送糧草的水師匯合後,浩浩蕩蕩朝著貴州的方向行進。行軍了一個多月,這條長龍一般的隊伍才走到了貴州境內。
進入了崇山峻嶺的大西南,整個隊伍的速度一下子降了下來。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行軍時,傅友德、沐英跟朱樉三人騎在馬上並肩而行,傅友德曾經平定過明夏,對西南的地形已經了然於胸。
傅友德指著山下不遠處的一塊平地,放眼望去那裏遍布民居。傅友德向朱樉跟沐英二人介紹道:“那裏便是銅仁府人口數萬,是大明的一座邊城。相傳在前朝時,附近有漁民在銅岩處潛入江底發現了三尊銅人,因此得名銅仁。”
前朝就是元朝,朱樉好奇的問:“那三尊銅人長什麽樣子?”
傅友德在來之前就做足了功課。向著朱樉解釋道:“按貴州的《地方誌》來看,應該是儒、釋、道的三尊銅像。”
朱樉仔細一想應該是最具代表的孔子、釋迦摩尼、老子這三人了。不過這個故事相傳不到百年,讓朱樉覺得可信度不高。
不過銅仁這個名字,倒是在後世流傳開來了。傅友德接著介紹:“銅仁叫邊城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離重慶的洪安鎮、還有湖南的茶峒鎮不遠。以一腳踏三省,雞鳴鳴三地而得名。”
銅仁被稱作邊城,其中緣由,傅友德並未言明。而朱樉和沐英二人卻早已心知肚明,那便是此地常年屯駐著上萬明軍。這些明軍戒備的主要對象,無疑是貴州那大大小小的上百位土司。
銅仁的府城內有三萬多居民,其中超過半數都是銅仁地區的衛所兵。朱樉等人站在半山腰遠眺,銅仁宛如一座龐大的兵營。
傅友德說完,緊接著沐英接過了話茬,向朱樉繼續介紹道:“銅仁府各地的衛所駐紮了六萬大軍,宛如朝廷的一顆定海神針,穩穩地紮在西南腹地。一旦西南有變故,朝廷便可調集各地雄師,沿著湖廣挺進銅仁,將西南地區的叛亂一舉蕩平。”
沐英雖然沒有明說,但朱樉已經心領神會,銅仁地處西南與中部的戰略要衝,實則是遏製西南土司的前哨堡壘。
朱樉一臉嚴肅,對著傅友德和沐英二人說道:“西南三省,四川有大小烏斯藏,貴州和雲南更是如此。在羈縻統治下,各土司家族早已根深蒂固,勢力如盤根錯節的大樹,西南三省的形勢真是錯綜複雜,如同亂麻一般。”
羈縻統治,始於秦漢,盛行於唐代,這可是曆史的見證啊!它就像是一條古老的紐帶,連接著過去和現在。任命當地民族首領來管理邊疆,這便是土司衙門的起源,而元明時期的宣慰司衙門,正是各地土司管理的。
傅友德和沐英正低頭沉思,朱樉緊接著又說道:“西南諸夷的土司們,表麵上對朝廷畢恭畢敬,臣服於大明。但實際上,有不少人卻在暗地裏與北元餘孽勾結。他們心懷不軌,妄圖腳踏兩隻船,以此謀取更大的利益!”
西南諸夷有名有姓的土司多達上千人,其中有一百四十多名土司被大明納入了朝貢體係。大明如今的朝貢體係,更像是每年花費大量的財物來安撫這些土司,讓他們不要鬧事。
聽完朱樉的話,沐英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沐英轉頭向朱樉問道:“小弟的意思是借著此次出征雲南,敲打敲打這些土司?”
在沐英帶兵出征前,義父朱元璋私底下明確告訴過他。讓他的後世子孫都世鎮雲南,沐家在雲南生根發芽,自然免不了要跟這些土司打交道。
朱樉搖頭說道:“隻是輕輕敲打的話,或許能讓他們收斂一時。用不了多久就會故態複發,曆史上土司叛亂這種事已經屢見不鮮了。”
傅友德對朱樉的說法很是讚同,傅友德點頭說道:“西南諸夷遠離中原之地,一直都未服王化,如果朝廷一味的采取懷柔之策,反而會助長他們的野心。”
傅友德的意思很明白,對這些西南土司,他的主張是采取強硬的政策來震懾諸夷。
和朱樉、傅友德二人不同,沐英作為利益相關者,秉持的是相反意見。“常言道‘強龍不壓地頭蛇’,這些土司家族在當地綿延數百年。朝廷的手很難伸到這裏,牽一發而動全身,咱們的目標首先是雲南的元軍,我個人覺得這件事還是得徐徐圖之。”
沐英的話語很明白,西南邊陲長期脫離中原王朝的控製。早就變成了土司們的獨立王國,不管大明是否承認,土司們實際就是這片土地上的土皇帝。
朱樉的目的不是爭個對錯,而是三名將領提前開一個碰頭會,交換一下彼此之間的意見。
他現在已經看出,傅友德是強硬派,而沐英主張懷柔。沐英的懷柔並不是像宋朝時期的文人主張一味的縱容,而是不到萬不得已時,絕對不願意將事情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朱樉中和了一下兩人的意見,才開口說道:“我英哥說的沒錯。”
聽到好二弟讚同自己的意見,沐英麵露喜色,畢竟朱樉才是三軍主帥,擁有最後的決定權。
聽到朱樉讚成沐英的策略,原本主張強硬的傅友德低垂著頭,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垂頭喪氣。
結果朱樉的下一句,就讓兩人睜大著眼睛,愣神在了原地。
隻見朱樉輕描淡寫的說:“當然老傅說的也是對的,一味的縱容這些土司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