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南宮,雲台閣內。
劉宏和劉虞、劉焉聊了一下家長理短,順便誇讚了一下劉虞長子劉徹後,當即進入了正題。
“二位皇兄、朕這次打算廢除刺史,重開州牧製!”劉宏雖然說的很輕巧,但在劉虞二人耳中,卻是如同炸雷一樣響徹,炸得幾人瞬間頭暈眼花。
“陛下,此舉萬萬……”劉虞為人耿直,對大漢王朝的忠心那是沒得說的,聽到劉宏的話後,當場就跳了起來進行反對,隻是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劉宏給直接按了迴去。
“皇兄稍安勿躁,朕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劉宏當即安撫劉虞一句,此時他雖然麵色潮紅,顯示著病態之色、但說話的語氣依然是鏗鏘有力道。
“兩位皇兄應該知道,我大漢十三州、其中有六個邊境州郡,分別是幽州、並州、揚州、交州、益州、涼州,它們將京畿和中原包圍在其中,是守護我大漢安危的重中之重。”
“所以,在這六個州裏、朕打算安插我漢室宗親,由他們擔任州牧一職,為我大漢永鎮邊疆,一旦中原之地有變,也可以起兵以應對時局。”
劉宏的打算很簡單,就是另類的白馬之盟,將漢室宗親中能打的人進行提拔。
劉宏想的雖然不錯,但他卻忽視了人性,或許在原史上,劉焉提出州牧製度,就是在劉宏的示意之下提出的。
“陛下,這怎麽可以……”雖然劉宏解釋了一番,但劉虞依然是頭暈目眩,被這道炸雷的消息給嚇到了,緩過勁後,劉虞還是準備站起來反對。
畢竟,州牧之權太大了,尤其是這些邊境的州牧之職,還是由漢室宗親擔任,幾乎就是相當於裂土稱王了。
在前些日子,因為劉宏在雲台閣的一番吐露心聲,劉虞對他的感觀好一些,可現在,這點好感瞬間消散,我那兒子說的沒錯,這玩意就是一個敗壞祖宗基業的昏君!
對於兒子劉澈(徹),劉虞也是不知道說什麽好,他的才華遠遠在自己之上,唯獨不好的就是對皇帝沒有敬畏感。
曾多次在自己麵前,說皇帝的壞話,甚至說大漢江山遲早亡在他的手中,當時把劉虞嚇了一跳,趕緊讓他閉嘴,生怕自己一家被連累了。
現在看來,他這話說的是一點也沒有錯。
見劉虞沒說話,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劉宏抓住機會,當即趁熱打鐵道:“二位都是朕心中州牧的人選之一,隻是這話實在是不該由提出,所以這廢刺史行州牧的建言,需要二位皇兄出個人,在朝會上提出來。”
劉宏說完這句話後,用異常期待的眼神看著劉虞和劉焉,雙眼在發光,劉宏的意思很清楚,州牧製度一旦施行下去,他就會背上昏君的黑鍋,雖然他早已經背上這頭黑鍋了。
但他可不想主動提出來,讓鍋變得更大,而劉虞、劉焉二人,將來都是可以裂土的州牧,得到這麽大好處,給皇帝背個這樣的黑鍋也不過分吧?
在劉宏的設想裏,黃巾軍來的正當其時,哪怕他們現在,明麵上可以和世家保持界限,不對世家下手,將來可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當他們的氣候徹底長大時,依照泥腿子的特性,哪怕有人阻止,也是難以控製,到時世家和黃巾還是會翻臉。
到時,他們兩方勢力、最好打個兩敗俱傷。
在劉宏看來,自己還年輕,今年才二十八歲,正是青春正茂的時候。
可是張角就不行了,他已經老了,他在的時候,黃巾還能團結在一起,可是等他死後,黃巾裏麵的各大渠帥,絕對會為了爭權奪利打起來。
黃巾軍自然也就不值一提。
麵對支離破碎的黃巾軍,劉宏他有信心,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將他們收拾掉。
畢竟,大漢除了有大誰何這樣的情報組織,還有一個未曾顯露出來的勢力,這是劉宏親自創建,就連十常侍都不知道。
在黃巾起義之前,劉宏就派人到了太平道,隻不過,這些探子由於資曆問題,沒有到達黃巾軍的上層,所以不知道起義的具體時間。
不過,隨著黃巾軍的發展,他們也開始水漲船高,並得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那就是黃巾軍裏麵派係林立。
劉宏得到這個消息後,就看出來了黃巾軍的隱患。
所以,劉宏現在的打算就是熬時間,把張角熬死。
從張角出兵的策略來看,他就是想要先攻取中原之地,至於邊境地區,隻是派兵襲擾,至於拿下還是拿不下,倒是無所謂。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劉宏就會派出大漢的精銳,拖延黃巾軍拿下中原之地的步伐,將戰爭進行擴大化,憑借大漢的國力,把黃巾軍活活拖死。
劉宏就不信,黃巾在勢力壯大之後,還不會對世家下手,來一個狗咬狗。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結果。
那就是關東世家看出來了自己謀劃,那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選擇狗急跳牆,直接幹掉了他這個大漢天子,重新從宗室裏麵選擇一個代理人出來,以世家大族的尿性,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為了針對這樣情況的發生,劉宏這才恢複州牧製度,劃大漢六邊州,以劉家宗親為州牧,總攬一州。
如果世家真的狗急跳牆,想要再造乾坤,從漢室宗親裏麵選擇一個代理人,這邊境的六個州牧,就可以直接起兵,以清君側平亂臣的名義,直接發兵中原!
哪怕是為了那九五至尊,他們也會聯合在一起,對付可能已經死了張角,從而分裂的黃巾。
劉宏相信,最後的勝利者依然是漢室,這些人再怎麽說,也是流著大漢皇室的血脈,無論是何人當皇帝,自己必然在太廟中,香火不絕。
這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當然,這是最壞打算,劉宏對於自己的壽命,還是很信任的,他相信自己可以熬死那些老家夥,隻要那些老家夥一死,諸如袁術這些小家夥,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裏。
世家的災禍,完全可以慢慢解決掉。
到時,他的威望可以直接超越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即便是邊境地區的六大州牧,也隻能服服帖帖,不敢再有野心。
一想到將來之事,劉宏就不覺意氣風發起來,眼神裏更是閃爍著無盡的光芒。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和他一起瘋狂,因為劉宏想的根本就不現實,劉虞此時恨不得,將他狠狠暴打一頓,你以為那些世家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
劉虞心中很苦惱,礙於自己的身份,他隻能想著…如何才能勸諫皇帝,收迴分封州牧的想法,可一旁的劉焉這時,卻選擇投降了。
這讓劉虞心中,瞬間冒出這樣的一句話:我欲向陛下死諫,君朗(劉焉的字)何故先降。
“陛下,臣不才,願為陛下馬前卒,既然推行廢刺史立州牧之事需要有人來提,那臣就來當這個背鍋人,因此,臣願自領交州牧,做個表率!”在劉宏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劉焉當即毫不猶豫表達自己的忠心。
劉焉算是看出來了,劉宏這個皇帝是瘋了,居然想要和世家同歸於盡,他這個老六,可不想卷入其中。
不過,他也知道,皇帝這是把他當作肱骨之臣,即便是自己想要跑,也跑不了了,便幹脆直截了當地認領了這個黑鍋,並且主動向皇帝討要了交州牧一職。
在劉焉看來,交州完全就是地廣人稀,黃巾軍基本上不會對自己動刀兵。
隻可惜,由於距離太遠、信息的阻塞,劉焉還不知道,此時的黃巾軍已經開始著手進攻交州,如果他知道了,恐怕就不會選擇這個地方了。
“皇兄真乃大漢忠臣!”劉宏見劉焉主動站出來背黑鍋,還選擇最貧瘠的一個州,當即雍欣慰的眼光看著他。
不過,劉宏這個老六,可不會讓劉焉待那裏去躲避風頭,隻見他當即開口說道:“皇兄,交州貧瘠不堪,地廣人稀,以你的才能,萬不可如此糟蹋,因此朕打算封你為益州牧!”
“益州牧?”
劉焉聞言一愣,他沒有想到劉宏,居然會讓他到這個地方,益州之地,天府之國,物產豐富,更是占地遼闊,高祖因之德帝業,可謂真正的帝王之基。
不知為何,一聽到自己受封益州牧,劉焉在那麽一瞬間,腦海裏浮現出了一絲不太成熟的想法,在腦海中不斷迴蕩。
“臣叩謝天恩!”劉焉連忙跪謝道。
…………
冊封完劉焉之後,劉宏又看向還一臉難看的劉虞,隨後道:“卿可為幽州牧!”
“陛下,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臣當初就擔任幽州刺史,如今再臨幽州邊境自然願意,但臣絕不受這禍亂的州牧一職!”
劉虞對於劉宏的安排,隻能叩首謝恩,但依然是然梗著脖子,表示絕對不接受幽州牧,他雖然忠君愛國,但絕對不接受這樣亂政的官職。
這是他的原則,豈能輕易更改之。
對於劉虞的迴答,劉宏似乎是早有預料,不過他不在意,反正以劉虞在幽州的威望,領幽州牧是遲早的事。
隻要他領幽州牧,遼東的王崇勢必有受到影響,他想要和並州暗通款曲,可不是那麽容易,畢竟劉虞對大漢王朝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
到時候,勢必會節製王崇。
……………
無視滿臉便秘的劉虞後,劉宏接著道:“州牧一職可不是能夠白拿的,眼下大漢缺錢,而錢財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手中。”
劉宏說到這裏,眼中更是冒出火光,一年之前的洛陽華夏商會拍賣會,他是至今難忘,世家大族為了得到那些珍稀之物,不知花了多少錢財。
劉宏初步算計一下,起碼也有四五十萬金,就算是當年段熲平羌所花費的錢財,也不過是如此。
世家,該死。
既然他決定設立州牧製度,世家大族就不會眼巴巴看著,他們肯定通過這樣的手段奪取,而劉宏則是大度的給他們,當然,他們必須要支付錢財。
青州、兗州、冀州、徐州、豫州、荊州等地,現在遭受黃巾軍的戰火,地方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劉宏幹脆把這些州牧賣了,換取錢財擴充軍隊。
通通明碼標價,五萬金馬蹄金可以買一州之州牧,等於說,需要十億五銖錢,劉宏相信,世家大族會買的。
“陛下萬萬不可!”聽到劉宏連豫州、兗州等中原之地,都想要直接進行售賣後,劉虞頓時目瞪欲裂,連忙開口阻止道。
不僅是劉虞嚇到了,劉焉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他不是因為劉宏售賣豫州等中原之地,而是因為他要把自己將要上任的益州,也要進行售賣。
劉焉現在還沒有上任呢,就是一個普通的漢室宗親,上哪兒去給劉宏整這十萬萬五銖錢?
“哈哈哈……”見劉虞和劉焉二人的神態,劉宏頓時哈哈大笑起來,似乎很滿意他們的表現,於是便用一副,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表情說道。
“兩位皇兄別急,汝二人都是我的親信之人,自然不需要花什麽錢,隻是需要走個過場,讓那些世家看看罷了。”
劉宏安撫劉虞二人一句,隨後侃侃而談道:“朕這次真正要賣的地方,隻是中原地區的豫州、徐州等地。”
“眼下,黃巾軍的方針,打破了我對他們的認識,想必其中有能人在輔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短時間內,恐怕不會和世家撕破臉。”
“所以,朕需要好好再他們中間加一把火,這一州的州牧就是那誘餌,我就不信那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能夠忍住不上鉤。”
“隻要有一個人忍不住,那麽其他的世家就會一擁而上,甚至我還可以跟子英那小子學學,來一個價高得之。”
“說不定,還可以借機分裂世家大族,使他們產生嫌隙。”
劉宏說到這裏,眼中頓時閃現出興奮的光芒,似乎是已經預見到這一幕。
劉宏和劉虞、劉焉聊了一下家長理短,順便誇讚了一下劉虞長子劉徹後,當即進入了正題。
“二位皇兄、朕這次打算廢除刺史,重開州牧製!”劉宏雖然說的很輕巧,但在劉虞二人耳中,卻是如同炸雷一樣響徹,炸得幾人瞬間頭暈眼花。
“陛下,此舉萬萬……”劉虞為人耿直,對大漢王朝的忠心那是沒得說的,聽到劉宏的話後,當場就跳了起來進行反對,隻是他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劉宏給直接按了迴去。
“皇兄稍安勿躁,朕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劉宏當即安撫劉虞一句,此時他雖然麵色潮紅,顯示著病態之色、但說話的語氣依然是鏗鏘有力道。
“兩位皇兄應該知道,我大漢十三州、其中有六個邊境州郡,分別是幽州、並州、揚州、交州、益州、涼州,它們將京畿和中原包圍在其中,是守護我大漢安危的重中之重。”
“所以,在這六個州裏、朕打算安插我漢室宗親,由他們擔任州牧一職,為我大漢永鎮邊疆,一旦中原之地有變,也可以起兵以應對時局。”
劉宏的打算很簡單,就是另類的白馬之盟,將漢室宗親中能打的人進行提拔。
劉宏想的雖然不錯,但他卻忽視了人性,或許在原史上,劉焉提出州牧製度,就是在劉宏的示意之下提出的。
“陛下,這怎麽可以……”雖然劉宏解釋了一番,但劉虞依然是頭暈目眩,被這道炸雷的消息給嚇到了,緩過勁後,劉虞還是準備站起來反對。
畢竟,州牧之權太大了,尤其是這些邊境的州牧之職,還是由漢室宗親擔任,幾乎就是相當於裂土稱王了。
在前些日子,因為劉宏在雲台閣的一番吐露心聲,劉虞對他的感觀好一些,可現在,這點好感瞬間消散,我那兒子說的沒錯,這玩意就是一個敗壞祖宗基業的昏君!
對於兒子劉澈(徹),劉虞也是不知道說什麽好,他的才華遠遠在自己之上,唯獨不好的就是對皇帝沒有敬畏感。
曾多次在自己麵前,說皇帝的壞話,甚至說大漢江山遲早亡在他的手中,當時把劉虞嚇了一跳,趕緊讓他閉嘴,生怕自己一家被連累了。
現在看來,他這話說的是一點也沒有錯。
見劉虞沒說話,似乎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劉宏抓住機會,當即趁熱打鐵道:“二位都是朕心中州牧的人選之一,隻是這話實在是不該由提出,所以這廢刺史行州牧的建言,需要二位皇兄出個人,在朝會上提出來。”
劉宏說完這句話後,用異常期待的眼神看著劉虞和劉焉,雙眼在發光,劉宏的意思很清楚,州牧製度一旦施行下去,他就會背上昏君的黑鍋,雖然他早已經背上這頭黑鍋了。
但他可不想主動提出來,讓鍋變得更大,而劉虞、劉焉二人,將來都是可以裂土的州牧,得到這麽大好處,給皇帝背個這樣的黑鍋也不過分吧?
在劉宏的設想裏,黃巾軍來的正當其時,哪怕他們現在,明麵上可以和世家保持界限,不對世家下手,將來可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當他們的氣候徹底長大時,依照泥腿子的特性,哪怕有人阻止,也是難以控製,到時世家和黃巾還是會翻臉。
到時,他們兩方勢力、最好打個兩敗俱傷。
在劉宏看來,自己還年輕,今年才二十八歲,正是青春正茂的時候。
可是張角就不行了,他已經老了,他在的時候,黃巾還能團結在一起,可是等他死後,黃巾裏麵的各大渠帥,絕對會為了爭權奪利打起來。
黃巾軍自然也就不值一提。
麵對支離破碎的黃巾軍,劉宏他有信心,也有足夠的時間,來將他們收拾掉。
畢竟,大漢除了有大誰何這樣的情報組織,還有一個未曾顯露出來的勢力,這是劉宏親自創建,就連十常侍都不知道。
在黃巾起義之前,劉宏就派人到了太平道,隻不過,這些探子由於資曆問題,沒有到達黃巾軍的上層,所以不知道起義的具體時間。
不過,隨著黃巾軍的發展,他們也開始水漲船高,並得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那就是黃巾軍裏麵派係林立。
劉宏得到這個消息後,就看出來了黃巾軍的隱患。
所以,劉宏現在的打算就是熬時間,把張角熬死。
從張角出兵的策略來看,他就是想要先攻取中原之地,至於邊境地區,隻是派兵襲擾,至於拿下還是拿不下,倒是無所謂。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劉宏就會派出大漢的精銳,拖延黃巾軍拿下中原之地的步伐,將戰爭進行擴大化,憑借大漢的國力,把黃巾軍活活拖死。
劉宏就不信,黃巾在勢力壯大之後,還不會對世家下手,來一個狗咬狗。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結果。
那就是關東世家看出來了自己謀劃,那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選擇狗急跳牆,直接幹掉了他這個大漢天子,重新從宗室裏麵選擇一個代理人出來,以世家大族的尿性,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為了針對這樣情況的發生,劉宏這才恢複州牧製度,劃大漢六邊州,以劉家宗親為州牧,總攬一州。
如果世家真的狗急跳牆,想要再造乾坤,從漢室宗親裏麵選擇一個代理人,這邊境的六個州牧,就可以直接起兵,以清君側平亂臣的名義,直接發兵中原!
哪怕是為了那九五至尊,他們也會聯合在一起,對付可能已經死了張角,從而分裂的黃巾。
劉宏相信,最後的勝利者依然是漢室,這些人再怎麽說,也是流著大漢皇室的血脈,無論是何人當皇帝,自己必然在太廟中,香火不絕。
這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當然,這是最壞打算,劉宏對於自己的壽命,還是很信任的,他相信自己可以熬死那些老家夥,隻要那些老家夥一死,諸如袁術這些小家夥,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裏。
世家的災禍,完全可以慢慢解決掉。
到時,他的威望可以直接超越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即便是邊境地區的六大州牧,也隻能服服帖帖,不敢再有野心。
一想到將來之事,劉宏就不覺意氣風發起來,眼神裏更是閃爍著無盡的光芒。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和他一起瘋狂,因為劉宏想的根本就不現實,劉虞此時恨不得,將他狠狠暴打一頓,你以為那些世家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
劉虞心中很苦惱,礙於自己的身份,他隻能想著…如何才能勸諫皇帝,收迴分封州牧的想法,可一旁的劉焉這時,卻選擇投降了。
這讓劉虞心中,瞬間冒出這樣的一句話:我欲向陛下死諫,君朗(劉焉的字)何故先降。
“陛下,臣不才,願為陛下馬前卒,既然推行廢刺史立州牧之事需要有人來提,那臣就來當這個背鍋人,因此,臣願自領交州牧,做個表率!”在劉宏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劉焉當即毫不猶豫表達自己的忠心。
劉焉算是看出來了,劉宏這個皇帝是瘋了,居然想要和世家同歸於盡,他這個老六,可不想卷入其中。
不過,他也知道,皇帝這是把他當作肱骨之臣,即便是自己想要跑,也跑不了了,便幹脆直截了當地認領了這個黑鍋,並且主動向皇帝討要了交州牧一職。
在劉焉看來,交州完全就是地廣人稀,黃巾軍基本上不會對自己動刀兵。
隻可惜,由於距離太遠、信息的阻塞,劉焉還不知道,此時的黃巾軍已經開始著手進攻交州,如果他知道了,恐怕就不會選擇這個地方了。
“皇兄真乃大漢忠臣!”劉宏見劉焉主動站出來背黑鍋,還選擇最貧瘠的一個州,當即雍欣慰的眼光看著他。
不過,劉宏這個老六,可不會讓劉焉待那裏去躲避風頭,隻見他當即開口說道:“皇兄,交州貧瘠不堪,地廣人稀,以你的才能,萬不可如此糟蹋,因此朕打算封你為益州牧!”
“益州牧?”
劉焉聞言一愣,他沒有想到劉宏,居然會讓他到這個地方,益州之地,天府之國,物產豐富,更是占地遼闊,高祖因之德帝業,可謂真正的帝王之基。
不知為何,一聽到自己受封益州牧,劉焉在那麽一瞬間,腦海裏浮現出了一絲不太成熟的想法,在腦海中不斷迴蕩。
“臣叩謝天恩!”劉焉連忙跪謝道。
…………
冊封完劉焉之後,劉宏又看向還一臉難看的劉虞,隨後道:“卿可為幽州牧!”
“陛下,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臣當初就擔任幽州刺史,如今再臨幽州邊境自然願意,但臣絕不受這禍亂的州牧一職!”
劉虞對於劉宏的安排,隻能叩首謝恩,但依然是然梗著脖子,表示絕對不接受幽州牧,他雖然忠君愛國,但絕對不接受這樣亂政的官職。
這是他的原則,豈能輕易更改之。
對於劉虞的迴答,劉宏似乎是早有預料,不過他不在意,反正以劉虞在幽州的威望,領幽州牧是遲早的事。
隻要他領幽州牧,遼東的王崇勢必有受到影響,他想要和並州暗通款曲,可不是那麽容易,畢竟劉虞對大漢王朝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
到時候,勢必會節製王崇。
……………
無視滿臉便秘的劉虞後,劉宏接著道:“州牧一職可不是能夠白拿的,眼下大漢缺錢,而錢財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手中。”
劉宏說到這裏,眼中更是冒出火光,一年之前的洛陽華夏商會拍賣會,他是至今難忘,世家大族為了得到那些珍稀之物,不知花了多少錢財。
劉宏初步算計一下,起碼也有四五十萬金,就算是當年段熲平羌所花費的錢財,也不過是如此。
世家,該死。
既然他決定設立州牧製度,世家大族就不會眼巴巴看著,他們肯定通過這樣的手段奪取,而劉宏則是大度的給他們,當然,他們必須要支付錢財。
青州、兗州、冀州、徐州、豫州、荊州等地,現在遭受黃巾軍的戰火,地方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劉宏幹脆把這些州牧賣了,換取錢財擴充軍隊。
通通明碼標價,五萬金馬蹄金可以買一州之州牧,等於說,需要十億五銖錢,劉宏相信,世家大族會買的。
“陛下萬萬不可!”聽到劉宏連豫州、兗州等中原之地,都想要直接進行售賣後,劉虞頓時目瞪欲裂,連忙開口阻止道。
不僅是劉虞嚇到了,劉焉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他不是因為劉宏售賣豫州等中原之地,而是因為他要把自己將要上任的益州,也要進行售賣。
劉焉現在還沒有上任呢,就是一個普通的漢室宗親,上哪兒去給劉宏整這十萬萬五銖錢?
“哈哈哈……”見劉虞和劉焉二人的神態,劉宏頓時哈哈大笑起來,似乎很滿意他們的表現,於是便用一副,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表情說道。
“兩位皇兄別急,汝二人都是我的親信之人,自然不需要花什麽錢,隻是需要走個過場,讓那些世家看看罷了。”
劉宏安撫劉虞二人一句,隨後侃侃而談道:“朕這次真正要賣的地方,隻是中原地區的豫州、徐州等地。”
“眼下,黃巾軍的方針,打破了我對他們的認識,想必其中有能人在輔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短時間內,恐怕不會和世家撕破臉。”
“所以,朕需要好好再他們中間加一把火,這一州的州牧就是那誘餌,我就不信那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能夠忍住不上鉤。”
“隻要有一個人忍不住,那麽其他的世家就會一擁而上,甚至我還可以跟子英那小子學學,來一個價高得之。”
“說不定,還可以借機分裂世家大族,使他們產生嫌隙。”
劉宏說到這裏,眼中頓時閃現出興奮的光芒,似乎是已經預見到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