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莽白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緬甸丞相手提長刀,翻身跨馬率先衝向明軍……
他身後的親兵們是否跟上,他已經不在乎,敗局已定,早晚都是一死,此時不會勉強他們。
看到前方明軍之中,有一位威風凜凜大明將軍,緬甸丞相怒吼一聲,催馬衝殺上去,準備拚死砍殺明軍主將。
明將見狀,揮手讓身前士兵散開,他準備和緬軍丞相單挑。
不過,他並沒有抽刀,隻是輕輕抬起右手,他右手緊握一把左輪手槍,抬手扣動扳機:
“砰……”
一聲槍響,緬甸頭號大將、護國大將軍,又是緬甸丞相,大刀剛剛舉起,卻被明將一槍擊殺!
這位明將正是李定國,他以前乃是神射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在歸順大明之後,神武皇帝親賜一把手槍給他,使用手槍之後,李定國對手槍愛不釋手。
手槍和弓箭相比,威力更大,更省力,也更方便攜帶……
以李定國的能力,就算用冷兵器,緬甸丞相也沒有絲毫勝算。
李定國本喜歡長槍和弓箭,看到劉文秀和艾能奇火器在手完全無敵,他也果斷選擇使用手槍,戰馬上還掛著一支狙擊槍……
舉手扣動扳機,就能輕鬆擊殺對手,這種方式簡單粗暴效率又高,他毫無猶豫扔掉冷兵器。
看到緬軍首領催馬殺來,李定國舉槍將其擊殺,吹吹槍口的青煙,他不屑的看一眼地上緬甸丞相屍體:
“無知的匹夫,什麽年代了,還舞刀弄槍……”
李定國擊殺緬甸丞相後,立即指揮大軍圍殺緬軍……
緬軍營寨內的戰鬥並不激烈,都是明軍在追殺緬甸士兵,城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在明軍三路大軍圍追堵截下,緬軍根本無處可逃,不時地有人跪地求饒,不敢再抵抗。
……
江頭城戰事結束後,李定國盧象坤沈挺揚再度兵分三路,自江頭城出發,向緬甸國都阿瓦進軍!
堂堂大明黔國公沐天波,此時隻能成為明軍的帶路黨,打仗他幾乎參與不上,明軍太猛了,他麾下雲南軍跟不上節奏……
雲南到緬甸境內的道路崎嶇難行,叢林眾多,一路上幾乎都在艱辛前行。
從江頭城到阿瓦的道路,卻是一片平原,景色宜人,明軍將士們見狀頓時眉開眼笑……
……
前線戰敗的消息傳來,整個阿瓦城都炸鍋了。
本以為明軍很難突破原始森林的阻隔,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打掉江頭城。
緬王立即開始調集各路大軍,重兵防禦明軍進攻東籲都阿瓦。
緬軍門戶兵接到嚴令後,急忙停下各自的生產勞動,迅速前往指定地點報到,準備出征阻擊明軍。
這些門戶兵一路風塵仆仆,武器一端掛著鋪蓋和鐵鍋,另一端掛著米鹽等個人軍需物資。
就這樣,緬軍士兵不用車輛,不帶帳篷,穿著日常衣服,頭上裹著作為士兵標記的紅布條,紛紛開拔到所要去的地方。
露營的時候,便就地休息,起床後各自煮飯,各人是戰士,也是後勤,絲毫沒有輜重的累贅。
緬軍這種看似不顧基層士兵安危的方式,卻極大增加軍隊機動性。
這樣的軍隊,最適合緬甸這種地形作戰,可惜這次麵對的明軍和裝備,都是他們從未遇見過的。
甚至聽都沒有聽過,他們哪裏知道,現在明軍裝備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強悍的軍隊,沒有之一。
一路上,明軍虎狼之師所向無敵,毫不費勁的將這些前去支持的土司兵逐一擊潰。
有時明軍僅出動一個把總的兵力,就輕鬆擊敗規模數千人的緬軍部隊。
這次除了門戶兵,還有原始部落的野人被緬王征召前來參戰。
這些人嘴唇很厚,緬軍把他們當著炮灰,明軍卻稱他們為野人。
野人的路子很野,作戰勇猛,拿著棍棒拚命往上衝,根本不懼明軍,真的有當炮灰的職業素養。
可惜,炮灰永遠都是炮灰,明軍毫不客氣的把他們變成真正炮灰,讓他們順利完成做合格炮灰的神聖使命
得知各路援軍紛紛敗逃,緬王既憤怒又害怕,盧象坤李定國他們也被不顧生死的炮轟激怒。
既然東籲王朝的不知好歹,他們決定以暴製暴,用更粗暴的方式治服他們!
盧象坤,李定國,沐天波,沈挺揚,四位主將傳令全軍:
“不要俘虜,遇敵一律滅殺,若有土司抵抗者,屠其部落!”
緬軍門戶兵的戰術很固定,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喜歡標槍和飛鏢之類的投擲武器,他們策略就是投完就跑。
然後讓火槍手跟進射擊,門戶兵沒有資格讓象兵部隊打前鋒,隻有簡單的陣型應敵。
可明軍迫擊炮加步槍的厲害,根本不是他們能想象的。
無論標槍還是飛鏢,射程都隻有二十多步,怎麽抵步槍一百多步的射程。
飛鏢和標槍距離明軍幾十步紛紛落地,明軍一輪炮擊,加上幾輪齊射,緬軍陣前門戶兵成片倒下……
幾輪交替射擊後,緬軍的門戶兵終於扛不住了,很快發生潰敗。
他們沒有盔甲,跑的很快,如果放在後世,博爾特都沒有他們跑得快……
中南半島的國家,自古不產盔甲,一般使用藤甲,隻是簡單的頭盔、護肩和關節保護。
隨著火器的逐漸普及,藤甲也失去效用,緬軍主力都沒有甲胄,更別說門戶兵了。
李定國盧象坤命令騎兵追擊,對緬甸潰兵斬盡殺絕。
這下部門戶兵的下場悲慘了,他們跑的再快,也不可能跑過四條腿的戰馬,在明軍騎兵的追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參與作戰的吐司,被明軍連根拔起,接下來的數日裏,明軍嗜殺的名聲遠遠的傳開,遇到的抵抗明顯變少了。
神武七年四月初十,明軍在進軍途中,又撞上了埋伏的緬軍,他們都是王城禁衛軍。
緬甸的軍事結構,乃是鬆散的軍事聯盟性質,緬王的精銳部隊都在國都範圍內,隻有禁衛軍強大,才能保持緬王勢力強大。
因此,王室禁衛軍乃是緬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緬甸沒有之一。
可是,緬甸的強軍,在明軍麵前,不過是大巫見小巫。
迫擊炮,步槍,手榴彈,一陣突突,他們立即四散而逃,完全看不出有多麽強大……
李定國盧象坤率領明軍輕鬆擊潰這支伏兵,還特意抓幾個俘虜審問。
隨軍錦衣衛對俘虜進行拷問得知,緬王把一萬禁衛軍全部派出來伏擊明軍。
現在東阿瓦城內,幾乎已無兵可用了,僅有一支國王衛隊保護王宮!
盧象坤李定國聞訊大喜,繼續督促大軍加速前進,半天後,大明軍隊抵達阿瓦城外三十裏。
此時明軍前鋒部隊遭遇一支緬甸禁衛軍,兩軍開始絞殺,結果戰鬥出現一邊倒,很多緬軍騎兵被亂槍射死,倉惶逃迴後方的營寨裏,繼而轉攻為守。
任憑明軍幾番挑逗,禁衛軍不動如山,死活都不肯出戰,他們居然還叫囂:
“有種來攻城呀……”
第二日,李定國盧象坤率陸路主力大軍抵達東籲城下,此時走水陸的沈挺揚的水師已抵達,三軍對阿瓦城展開攻城架勢。
也許東籲王朝該亡,當天阿瓦起大霧,為明軍攻城創造極好的條件。
盧象坤李定國等明軍統帥大喜,立即傳令,大軍向阿瓦城發起進攻。
一聲令下,明軍炮兵架起大口徑迫擊炮,對著阿瓦城頭開始轟炸:
“轟隆隆……”
“嘭嘭嘭……”
開始阿瓦城頭還有火炮還擊,在一千多門迫擊炮地毯式轟炸中,城頭很快沒有動靜。
實際上,城內哪還有什麽緬軍,大部分是緬王臨時拉來的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和他們家中仆從。
唯一有戰鬥力的就是國王衛隊,他們負責守衛王宮和緬王,根本不會來守城。
此時王宮大殿,緬王目光空洞的坐在禦座上。
主戰與主和大臣們,開始秋後算賬大打出手,大殿上亂作一團。
這時,一個東籲將領氣喘籲籲跑進大殿稟告:
“稟告大王,大明海軍太兇悍了,他們戰艦上的火炮發射的都是開花彈,還有什麽火箭,我們沿海城地區都遭受大明海軍的打擊,仰光、勃生、毛丹棉、勃生、土瓦等,已經全部丟失……”
剛剛還在吵鬧的東籲群臣,在聽到來人稟報後,頓時安靜下來,個個呆如木雞……
本以為打不過大明軍隊,他們還能從海上撤退,現在連撤退計劃都泡湯了。
至於鑽進原始森林躲藏,他們想都不敢想,那裏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進入原始森林等死,還不如投降……
片刻後,群臣漸漸冷靜下來,投降乃是唯一生路,群臣都把目光看向東籲老大……
此時緬王比群臣還要懵逼,心裏悔恨交加。
他本是親明的國王,在任期間和大明關係不冷不淡,接到大明通報後,也想過投靠大明。
可大部分群臣都主張抗擊大明,特別是丞相為首官員,他們都認為,以緬甸密林難以生存條件,東籲有實力自保,
緬王的思想被群臣給左右,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抬頭看看大殿裏的群臣,他有氣無力說道:
“當初要對抗大明是你們,今日要投降的也是你們,東籲王朝毀在你們這些官員手中,既然如此,朕成全你們,傳旨,通告全城,放棄抵抗,向大明投降……”
聽到國王要投降,主和的大臣頓時眉開眼笑:
“大王,早該如此,日本和尼德蘭等國如此強大,他們都打不過大明,我們更無法對待大明,現在投降連談判的條件都失去了……”
現在緬甸勢力單薄,明顯無力對抗大明軍隊,緬甸主戰派此時個個低頭不語。
“大王,絕不能投降,一旦投降,東籲王朝百年基業就毀在我們手中,臣願意率領象兵和明軍拚死一搏,若臣不敵明軍,大王再投降不遲……”
突然,有不和諧聲音傳來,一個身材壯實的年輕人,快步走進大殿……
眾人抬頭看向來人,發現來者正是緬王的兒子莽白。
莽白此時年紀十八歲,在東籲王朝也算是一員猛將,國王對他很是寵愛。
但他不是皇位繼承人,皇位繼承人乃是他哥哥莽達,後來他發動政變殺死哥哥莽達篡位。
那些本來想投降的主和派官員,聽到有人阻止他們投降,當時就準備群毆來人。
可看到來人後,他們立即住嘴,這小子可不好惹,動不動就拿刀砍人,很多大臣都被他追著砍過……
緬王聞言,心裏還是很欣慰的,但想到明軍的強大,他無力擺擺手說道:
“莽白,不要做無謂的反抗,為了全城百姓,投降吧!”。
“大王,讓莽白的象兵試試……”
這小子說罷,根本不聽緬王的話,轉身快速離去……
緬王隻能無奈搖頭,他知道這個侍候,自己無法約束莽白,擊敗明軍顯然很難,隻希望莽白能平安迴來。
“你們做好準備,莽白若失敗而歸,東籲王朝立即投降……”
“遵旨!”
這個莽白,就是曆史上製造“咒水之難”的緬甸國王,此時年紀還很輕。
桂王朱由榔在臣子的擁立下,接過匡扶大明正統的重任,建立了永曆朝。
可惜的是,落魄鳳凰不如雞,朱由榔手裏沒有多少可用之兵,被清軍三下五除二打出廣東。
朱由榔帶著大明遺老退到雲南,在昆明建都,打算在此東山再起。
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吳三桂在滿人麾下混得風生水起,正帶著大軍向自己的老主殺來。
清軍來勢洶洶,朱由榔沒了主意,為了保住一條命,延續明統,朱由榔隻能帶著大臣繼續逃亡,直到逃出國境,抵達緬甸。
緬甸國王見朱由榔匆匆而來,表示可以為南明小朝廷提供庇護,但卻提出要求,讓明軍解除武裝。
沒辦法,畢竟已經出國境線,在人家的地盤上,自然要客隨主便,朱由榔命令將士們卸下武裝。
為了表達對緬甸國王的謝意,朱由榔把攜帶的大多數財物全部奉上。
雖然緬甸國王對南明小朝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可暗地裏卻又有些不滿。
在此之前,明朝是天朝上國,邊陲小國自然惹不起,對大明俯首稱臣是理所應當的。
可時至今日,南明就像喪家犬,保持著宗主國的做派,著實讓緬甸人惱火。
他身後的親兵們是否跟上,他已經不在乎,敗局已定,早晚都是一死,此時不會勉強他們。
看到前方明軍之中,有一位威風凜凜大明將軍,緬甸丞相怒吼一聲,催馬衝殺上去,準備拚死砍殺明軍主將。
明將見狀,揮手讓身前士兵散開,他準備和緬軍丞相單挑。
不過,他並沒有抽刀,隻是輕輕抬起右手,他右手緊握一把左輪手槍,抬手扣動扳機:
“砰……”
一聲槍響,緬甸頭號大將、護國大將軍,又是緬甸丞相,大刀剛剛舉起,卻被明將一槍擊殺!
這位明將正是李定國,他以前乃是神射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在歸順大明之後,神武皇帝親賜一把手槍給他,使用手槍之後,李定國對手槍愛不釋手。
手槍和弓箭相比,威力更大,更省力,也更方便攜帶……
以李定國的能力,就算用冷兵器,緬甸丞相也沒有絲毫勝算。
李定國本喜歡長槍和弓箭,看到劉文秀和艾能奇火器在手完全無敵,他也果斷選擇使用手槍,戰馬上還掛著一支狙擊槍……
舉手扣動扳機,就能輕鬆擊殺對手,這種方式簡單粗暴效率又高,他毫無猶豫扔掉冷兵器。
看到緬軍首領催馬殺來,李定國舉槍將其擊殺,吹吹槍口的青煙,他不屑的看一眼地上緬甸丞相屍體:
“無知的匹夫,什麽年代了,還舞刀弄槍……”
李定國擊殺緬甸丞相後,立即指揮大軍圍殺緬軍……
緬軍營寨內的戰鬥並不激烈,都是明軍在追殺緬甸士兵,城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在明軍三路大軍圍追堵截下,緬軍根本無處可逃,不時地有人跪地求饒,不敢再抵抗。
……
江頭城戰事結束後,李定國盧象坤沈挺揚再度兵分三路,自江頭城出發,向緬甸國都阿瓦進軍!
堂堂大明黔國公沐天波,此時隻能成為明軍的帶路黨,打仗他幾乎參與不上,明軍太猛了,他麾下雲南軍跟不上節奏……
雲南到緬甸境內的道路崎嶇難行,叢林眾多,一路上幾乎都在艱辛前行。
從江頭城到阿瓦的道路,卻是一片平原,景色宜人,明軍將士們見狀頓時眉開眼笑……
……
前線戰敗的消息傳來,整個阿瓦城都炸鍋了。
本以為明軍很難突破原始森林的阻隔,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打掉江頭城。
緬王立即開始調集各路大軍,重兵防禦明軍進攻東籲都阿瓦。
緬軍門戶兵接到嚴令後,急忙停下各自的生產勞動,迅速前往指定地點報到,準備出征阻擊明軍。
這些門戶兵一路風塵仆仆,武器一端掛著鋪蓋和鐵鍋,另一端掛著米鹽等個人軍需物資。
就這樣,緬軍士兵不用車輛,不帶帳篷,穿著日常衣服,頭上裹著作為士兵標記的紅布條,紛紛開拔到所要去的地方。
露營的時候,便就地休息,起床後各自煮飯,各人是戰士,也是後勤,絲毫沒有輜重的累贅。
緬軍這種看似不顧基層士兵安危的方式,卻極大增加軍隊機動性。
這樣的軍隊,最適合緬甸這種地形作戰,可惜這次麵對的明軍和裝備,都是他們從未遇見過的。
甚至聽都沒有聽過,他們哪裏知道,現在明軍裝備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強悍的軍隊,沒有之一。
一路上,明軍虎狼之師所向無敵,毫不費勁的將這些前去支持的土司兵逐一擊潰。
有時明軍僅出動一個把總的兵力,就輕鬆擊敗規模數千人的緬軍部隊。
這次除了門戶兵,還有原始部落的野人被緬王征召前來參戰。
這些人嘴唇很厚,緬軍把他們當著炮灰,明軍卻稱他們為野人。
野人的路子很野,作戰勇猛,拿著棍棒拚命往上衝,根本不懼明軍,真的有當炮灰的職業素養。
可惜,炮灰永遠都是炮灰,明軍毫不客氣的把他們變成真正炮灰,讓他們順利完成做合格炮灰的神聖使命
得知各路援軍紛紛敗逃,緬王既憤怒又害怕,盧象坤李定國他們也被不顧生死的炮轟激怒。
既然東籲王朝的不知好歹,他們決定以暴製暴,用更粗暴的方式治服他們!
盧象坤,李定國,沐天波,沈挺揚,四位主將傳令全軍:
“不要俘虜,遇敵一律滅殺,若有土司抵抗者,屠其部落!”
緬軍門戶兵的戰術很固定,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喜歡標槍和飛鏢之類的投擲武器,他們策略就是投完就跑。
然後讓火槍手跟進射擊,門戶兵沒有資格讓象兵部隊打前鋒,隻有簡單的陣型應敵。
可明軍迫擊炮加步槍的厲害,根本不是他們能想象的。
無論標槍還是飛鏢,射程都隻有二十多步,怎麽抵步槍一百多步的射程。
飛鏢和標槍距離明軍幾十步紛紛落地,明軍一輪炮擊,加上幾輪齊射,緬軍陣前門戶兵成片倒下……
幾輪交替射擊後,緬軍的門戶兵終於扛不住了,很快發生潰敗。
他們沒有盔甲,跑的很快,如果放在後世,博爾特都沒有他們跑得快……
中南半島的國家,自古不產盔甲,一般使用藤甲,隻是簡單的頭盔、護肩和關節保護。
隨著火器的逐漸普及,藤甲也失去效用,緬軍主力都沒有甲胄,更別說門戶兵了。
李定國盧象坤命令騎兵追擊,對緬甸潰兵斬盡殺絕。
這下部門戶兵的下場悲慘了,他們跑的再快,也不可能跑過四條腿的戰馬,在明軍騎兵的追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參與作戰的吐司,被明軍連根拔起,接下來的數日裏,明軍嗜殺的名聲遠遠的傳開,遇到的抵抗明顯變少了。
神武七年四月初十,明軍在進軍途中,又撞上了埋伏的緬軍,他們都是王城禁衛軍。
緬甸的軍事結構,乃是鬆散的軍事聯盟性質,緬王的精銳部隊都在國都範圍內,隻有禁衛軍強大,才能保持緬王勢力強大。
因此,王室禁衛軍乃是緬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緬甸沒有之一。
可是,緬甸的強軍,在明軍麵前,不過是大巫見小巫。
迫擊炮,步槍,手榴彈,一陣突突,他們立即四散而逃,完全看不出有多麽強大……
李定國盧象坤率領明軍輕鬆擊潰這支伏兵,還特意抓幾個俘虜審問。
隨軍錦衣衛對俘虜進行拷問得知,緬王把一萬禁衛軍全部派出來伏擊明軍。
現在東阿瓦城內,幾乎已無兵可用了,僅有一支國王衛隊保護王宮!
盧象坤李定國聞訊大喜,繼續督促大軍加速前進,半天後,大明軍隊抵達阿瓦城外三十裏。
此時明軍前鋒部隊遭遇一支緬甸禁衛軍,兩軍開始絞殺,結果戰鬥出現一邊倒,很多緬軍騎兵被亂槍射死,倉惶逃迴後方的營寨裏,繼而轉攻為守。
任憑明軍幾番挑逗,禁衛軍不動如山,死活都不肯出戰,他們居然還叫囂:
“有種來攻城呀……”
第二日,李定國盧象坤率陸路主力大軍抵達東籲城下,此時走水陸的沈挺揚的水師已抵達,三軍對阿瓦城展開攻城架勢。
也許東籲王朝該亡,當天阿瓦起大霧,為明軍攻城創造極好的條件。
盧象坤李定國等明軍統帥大喜,立即傳令,大軍向阿瓦城發起進攻。
一聲令下,明軍炮兵架起大口徑迫擊炮,對著阿瓦城頭開始轟炸:
“轟隆隆……”
“嘭嘭嘭……”
開始阿瓦城頭還有火炮還擊,在一千多門迫擊炮地毯式轟炸中,城頭很快沒有動靜。
實際上,城內哪還有什麽緬軍,大部分是緬王臨時拉來的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和他們家中仆從。
唯一有戰鬥力的就是國王衛隊,他們負責守衛王宮和緬王,根本不會來守城。
此時王宮大殿,緬王目光空洞的坐在禦座上。
主戰與主和大臣們,開始秋後算賬大打出手,大殿上亂作一團。
這時,一個東籲將領氣喘籲籲跑進大殿稟告:
“稟告大王,大明海軍太兇悍了,他們戰艦上的火炮發射的都是開花彈,還有什麽火箭,我們沿海城地區都遭受大明海軍的打擊,仰光、勃生、毛丹棉、勃生、土瓦等,已經全部丟失……”
剛剛還在吵鬧的東籲群臣,在聽到來人稟報後,頓時安靜下來,個個呆如木雞……
本以為打不過大明軍隊,他們還能從海上撤退,現在連撤退計劃都泡湯了。
至於鑽進原始森林躲藏,他們想都不敢想,那裏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進入原始森林等死,還不如投降……
片刻後,群臣漸漸冷靜下來,投降乃是唯一生路,群臣都把目光看向東籲老大……
此時緬王比群臣還要懵逼,心裏悔恨交加。
他本是親明的國王,在任期間和大明關係不冷不淡,接到大明通報後,也想過投靠大明。
可大部分群臣都主張抗擊大明,特別是丞相為首官員,他們都認為,以緬甸密林難以生存條件,東籲有實力自保,
緬王的思想被群臣給左右,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抬頭看看大殿裏的群臣,他有氣無力說道:
“當初要對抗大明是你們,今日要投降的也是你們,東籲王朝毀在你們這些官員手中,既然如此,朕成全你們,傳旨,通告全城,放棄抵抗,向大明投降……”
聽到國王要投降,主和的大臣頓時眉開眼笑:
“大王,早該如此,日本和尼德蘭等國如此強大,他們都打不過大明,我們更無法對待大明,現在投降連談判的條件都失去了……”
現在緬甸勢力單薄,明顯無力對抗大明軍隊,緬甸主戰派此時個個低頭不語。
“大王,絕不能投降,一旦投降,東籲王朝百年基業就毀在我們手中,臣願意率領象兵和明軍拚死一搏,若臣不敵明軍,大王再投降不遲……”
突然,有不和諧聲音傳來,一個身材壯實的年輕人,快步走進大殿……
眾人抬頭看向來人,發現來者正是緬王的兒子莽白。
莽白此時年紀十八歲,在東籲王朝也算是一員猛將,國王對他很是寵愛。
但他不是皇位繼承人,皇位繼承人乃是他哥哥莽達,後來他發動政變殺死哥哥莽達篡位。
那些本來想投降的主和派官員,聽到有人阻止他們投降,當時就準備群毆來人。
可看到來人後,他們立即住嘴,這小子可不好惹,動不動就拿刀砍人,很多大臣都被他追著砍過……
緬王聞言,心裏還是很欣慰的,但想到明軍的強大,他無力擺擺手說道:
“莽白,不要做無謂的反抗,為了全城百姓,投降吧!”。
“大王,讓莽白的象兵試試……”
這小子說罷,根本不聽緬王的話,轉身快速離去……
緬王隻能無奈搖頭,他知道這個侍候,自己無法約束莽白,擊敗明軍顯然很難,隻希望莽白能平安迴來。
“你們做好準備,莽白若失敗而歸,東籲王朝立即投降……”
“遵旨!”
這個莽白,就是曆史上製造“咒水之難”的緬甸國王,此時年紀還很輕。
桂王朱由榔在臣子的擁立下,接過匡扶大明正統的重任,建立了永曆朝。
可惜的是,落魄鳳凰不如雞,朱由榔手裏沒有多少可用之兵,被清軍三下五除二打出廣東。
朱由榔帶著大明遺老退到雲南,在昆明建都,打算在此東山再起。
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吳三桂在滿人麾下混得風生水起,正帶著大軍向自己的老主殺來。
清軍來勢洶洶,朱由榔沒了主意,為了保住一條命,延續明統,朱由榔隻能帶著大臣繼續逃亡,直到逃出國境,抵達緬甸。
緬甸國王見朱由榔匆匆而來,表示可以為南明小朝廷提供庇護,但卻提出要求,讓明軍解除武裝。
沒辦法,畢竟已經出國境線,在人家的地盤上,自然要客隨主便,朱由榔命令將士們卸下武裝。
為了表達對緬甸國王的謝意,朱由榔把攜帶的大多數財物全部奉上。
雖然緬甸國王對南明小朝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可暗地裏卻又有些不滿。
在此之前,明朝是天朝上國,邊陲小國自然惹不起,對大明俯首稱臣是理所應當的。
可時至今日,南明就像喪家犬,保持著宗主國的做派,著實讓緬甸人惱火。